- 扫一扫 -

- 留言 -

6000亿元超常规投资 广西水泥迎来美好春天

2009/03/04 00:00 来源:北部湾东盟经济网 王文

......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是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一年。广西党委、政府作出决策,以超常规的办法,加快项目建设,全年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根据全区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广西投资工作目标是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企业技术改造投资1500亿元、金融机构贷款2000亿元。这是今年全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是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 广西党委、政府这一重大决策,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扩散蔓延、对实体经济影响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格外引人关注: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广西意味着什么?它给广西发展带来怎样的机会?6000亿元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人们非常关心:今年6000亿元的投资目标能够完成吗? 
        
  
投资拉动,广西经济发展没有“冬天” 

  广西党委、政府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今年要全力实现经济增长11%的目标。这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并非易事。 

  广西发改委主任章远新说,在GDP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广西出口的比重较小,居民消费能力不强,投资是保增长的重要动力,是扩内需的重要内容,是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是保持广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关键举措。扩大投资规模、加快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既有利于克服当前困难、遏制经济下滑,又有利于加快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专家测算,每100元投资可带动约57元消费。广西经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即便从短期来看,投资本身也带来消费。比如投资修一条铁路,你雇的民工要消费,民工沿铁路线的周围要租房子,租房周围要开餐馆。民工挣了钱之后寄回家,寄回家的钱又带动了家乡老百姓的消费。 

  理解了投资和消费辩证统一的关系,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广西去年全区生产总值7171亿元而今年却大手笔推出6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这足以彰显广西党委、政府扩投资保增长的信心和决心。 

  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按照用途构成,主要包括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安装费、征地费和其他费用等。从广西现阶段情况看,建筑工程用钢材、水泥等主要建材产品基本为本地生产。据有关部门测算,每亿元投资需要钢材3750吨、水泥1.15万吨。今年6000亿元投资将需要钢材2250万吨、水泥6900万吨,分别超出广西生产能力1250万吨和1300万吨,除拉动广西钢材、水泥行业发展外,还需从区外调入。扣除拉动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今年6000亿元投资将拉动广西经济较快增长,同时对广西后几年的发展也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这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对人们在金融危机中树立信心战胜困难更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政府扩投资保增长打出的重拳中,老百姓在金融危机的“寒冬”中仿佛听到了报春鸟的叫声。 

  转危为“机”,重大项目建设可望大提速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位优势的发挥,离不开一些事关全局的重大项目支撑。今年广西新开工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近2200个,总投资接近20000亿元,年度完成投资近1500亿元,项目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就广西层面统筹推进的重大项目而言,今年开工重大项目190项,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0亿元,重点开工防城港钢铁基地、北海林浆纸一体化、南宁至昆明铁路新线、贵港至梧州等一批高速公路、南宁机场新航站楼、防城港20万吨级进港航道、防城港红沙核电站、南宁电厂、贺州电厂、南宁城市轨道交通一期等一批重大项目。 

  对上述重大项目的推进,广西历经艰辛,然而受诸多因素制约,许多项目难以开工,有的仅停留在规划上,其根源就是一个“钱”字。国家货币适度宽松政策措施出台,有了这60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广西这些重大项目就有了“出头之日”。 

  有识之士建言,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搞重大项目建设是最有利的,因为全世界的大宗商品价格都大幅下跌,少数品种甚至跌减了80%,此时花钱的效率是一年前的2-3倍。 

  南宁铁路局局长陈伯施说,面对如此大好机遇,迟建不如早建,早建早为经济发展提供完善便捷的交通基础条件。南宁铁路局及时调整计划,把铁路规划中的许多项目建设提前,除南宁至广州铁路等10条铁路在建,今年力争新开工南宁至昆明铁路新线等12条铁路。 

  在危机中抓机遇,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大机遇,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凝聚全社会力量,在全区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就可以办成一批我们多年想办的大事。 

   产业升级,“广西制造”更有竞争力 

  在今年力争完成的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包括了1500亿元企业技术改造投资。 

  根据“十五”以来技改投资成效统计,技改投资与产出增加值为1∶2.5。今年全区完成技改投资1500亿元,项目完全达到生产能力后,产出应为3750亿元,增加值1125亿元(一般项目建成投产后需2-3年才能达产)。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500亿元,按当年有40%投产测算,增加值为450亿元,将对GDP增长起到一定拉动作用。 

  另外,1500亿元技改投资安排体现了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大幅度增加技改投资,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是增强企业竞争力见效最快的手段。 

  利用1500亿元技改投资,广西将着重抓好食品、有色、金属、石化、钢铁、汽车、机械、电力等7个千亿元工业产业项目建设,加快建材、造纸、医药等7个重点产业发展,突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大力推动“双高”行业节能减排,加大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使广西产业企业在壮大经济总量中实现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转型升级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根据全区经委系统技改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实施的情况,今年广西初步确定的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升级等项目。这些技改项目的实施,对促进广西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将会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事不避难、知难不难、迎难而上。应该看到,今年力争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0亿元、工业技改投资1500亿元、新增贷款2000亿元,难度是非常大的。只有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把危机转变为加快发展的新起点,在逆境中奋力前行,才能促进广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自治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超常规办法推动6000亿元投资,要大力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促进设立北部湾投资基金,充分发挥投融资平台的投融资能力;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兑现,扩大利用外资规模;要整合政府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改、重大基础设施、社会公益、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重大项目以及改善民生项目建设。 相信广西的大气魄投资能迎来更大的发展!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ljy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6月12日广西水泥市场价格行情动态

6月12日,中南水泥价格指数为105.24,环比下降1.03%,同比下跌15.18%。同时广西P.O 42.5散装水泥报价389-437元/吨。

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强化能源消费管控

国务院发布《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旨在推进化石能源减量替代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提升。方案涉及煤炭清洁利用、油气消费结构优化、钢铁与有色金属行业绿色转型等方面,旨在降低碳排放,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通过调控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和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目标实现能效提升和碳减排,确保能源安全并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家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副局长袁贵斌检查扎旗公司,强调矿产安全风险管理

本周要点包括:1)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内蒙古局袁贵斌副局长检查扎旗公司,肯定其安全管理成效,强调企业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2) 安丘市副市长刘鑫指导安丘公司工作,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创新发展上持续努力。3) 集团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认证,标志管理提升新阶段。4) 辉县公司举行廉洁自律承诺书签字仪式,强化廉洁文化。5) 平阴公司2#水泥磨节能验收通过,将致力于一级能效水平。6) 武乡公司举办职工电气技能比武,促进人才技能提升。7) 英吉沙公司赢得喀什地区“安康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一等奖,展现安全知识实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答记者问

国家发改委发布钢铁、炼油、合成氨、水泥4个行业节能降碳行动计划,旨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改造、能源结构优化等措施,提升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目标到2025年形成3200万吨标准煤节能量,减排二氧化碳8400万吨,2030年行业能效和绿色发展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政策包括产能置换、清洁能源替代、资源循环利用和数字化升级,并提出激励约束、资金支持等保障措施。

[周评]中南:停窑及新国标带动,广西推涨30元/吨(6.3-6.7)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停窑及新国标执行等因素带动,广西全省水泥价格推涨30元/吨,落实待观察。广东市场不温不火,报价暂稳运行。两湖市场涨后落实情况欠佳,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3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13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3

甘肃省

¥ 387.09
2024-06-13

陕西省

¥ 347.35
2024-06-13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3

云南省

¥ 343.37
2024-06-13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3

四川省

¥ 393.64
2024-06-13

重庆

¥ 389.81
2024-06-13

海南省

¥ 432.19
2024-06-13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13

广东省

¥ 299.64
2024-06-13

湖南省

¥ 316.27
2024-06-13

湖北省

¥ 308.01
2024-06-13

河南省

¥ 354.60
2024-06-13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3

江西省

¥ 308.39
2024-06-13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3

安徽省

¥ 330.99
2024-06-13

浙江省

¥ 363.18
2024-06-13

江苏省

¥ 329.3
2024-06-13

上海

¥ 347.73
2024-06-13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3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3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3

内蒙古自治区

¥ 384.17
2024-06-13

山西省

¥ 338.20
2024-06-13

河北省

¥ 379.49
2024-06-13

天津

¥ 408.21
2024-06-13

北京

¥ 389.43
2024-06-14 02: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