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碳中和”促运输方式变革,全球轨道交通发展势头强劲

2021/03/22 14:18 来源:证券市场

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少碳排放对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调整,乃至对于人们生活、出行方式都会带来深刻变革。 ......

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与“碳中和”不仅涉及国际气候议题中各国博弈与减排责任之间的关系,也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息息相关。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减少碳排放对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调整,乃至对于人们生活、出行方式都会带来深刻变革。  

“碳达峰”在前,“碳中和”在后  

这两个概念中的“碳”,实际上都是指二氧化碳,特别是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在某段时间内达到历史峰值,其间碳排放总量依然会有波动,但总体趋势平缓,之后碳排放总量会逐渐稳步回落。“碳中和”则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如节能减排、产业调整、植树造林等,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科学数据证明,当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在于“控碳”,其必由之路是先实现“碳达峰”,而后实现“碳中和”。  

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因此,2021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各项工作。  

铁路运输起重要作用  

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引发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全球各行业碳排放量亟待减少的时候,受制于出行总量不断增长的压力,交通领域的碳排放仍在不断增加。  

在我国,交通运输业能耗从2014年的3.5亿吨标准煤发展到2019年的4.5亿吨标准煤,年复合增长率达5.2%,占全国能耗总量的10%。减少碳排放对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调整,乃至对于人们生活、出行方式都会带来深刻变革。  

数据显示,全球交通部门碳排放量的70%以上来自道路车辆,其他运输方式如航空、海运等的排放量虽然也有所增加,然而铁路运输确是一个例外,由于电力机车、高速动车组的广泛运用,其实际碳排放量逐年下降。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世界能源模型2020(EN),为了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巴黎协定》的目标范围内,交通部门的碳排放需要在2020年左右达到峰值,最迟不能超过2030年。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世界各国需要一套全面的交通减排改进方案。  

全球轨道交通面临强劲发展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下,以及城市化的趋势下,全球铁路行业将面临积极强劲的发展。  

2020年12月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可持续与智能交通战略》,旨在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到2050年力争实现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在2020年水平上减少90%。关于铁路运载量方面,《战略》要求到2030年,欧盟高速铁路的交通运载量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倍;到2050年,铁路货运量在203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  

2021年德国交通与数字基础设施部在联邦议院的审议会议上谈及中期规划时表示,到2021年,铁路投资将从76亿欧元上升至87.4亿欧元。  

近日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发布,纲要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出中国铁路在未来建设中,要加快完善铁路干线网,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线电气化改造,扩大中西部路网覆盖率,优化东部网络布局,优化铁路客货布局,形成区域快捷通道。

编辑:李佳婷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天山股份旗下华南材料多式联运实现物流运输 “加速度”

多式联运是指货物通过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无缝接续,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

湖南交通项目新进展:重要更新,速来了解!

湖南交通项目建设正酣,多个项目传来新进展。

工信部批准《水泥生产企业节能技术指南》等多项建材行业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批准了包括《多关节机器人用伺服电动机技术规范》在内的454项行业标准,覆盖了化工、石化、冶金、有色金属、建材等多个领域。其中与水泥混凝土行业相关的标准有《混凝土用铁尾矿碎石》、《建材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评价导则》等。

国办转发发改委、住建部文件: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4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4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4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4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4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4

四川省

¥ 346.56
2024-05-14

重庆

¥ 331.21
2024-05-14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4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4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4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4

河南省

¥ 324.59
2024-05-14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4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4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4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4

浙江省

¥ 325.87
2024-05-14

江苏省

¥ 298.89
2024-05-14

上海

¥ 317.73
2024-05-14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4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4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4

内蒙古自治区

¥ 353.34
2024-05-14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4

河北省

¥ 352.52
2024-05-14

天津

¥ 368.21
2024-05-14

北京

¥ 339.43
2024-05-15 09: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