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特种混凝土建材打造绿色建筑

2011/01/17 00:00 来源:湖北散装水泥信息网 晏红

......

  

资料图片:钢渣特种混凝土

  随着“低碳建筑热”不断涌现,众多的“伪低碳”概念开始充斥人们的大脑,对于有立体绿化、屋顶花园的就是绿色建筑、低碳建筑,人们开始疑惑了?根据住建部颁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而当前知道最多的建筑节能就是对节能灯、节能空调以及地暖等设施使用的宣传,而对于建筑本身建造时材料的节能性能则因为了解不多而往往被忽略,因此作为建筑材料中使用最大的混凝土而言,特种混凝土的广泛使用对于建筑的节能效果将是不可估量的。而对于特种混凝土的使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运用的相当纯熟,而在我国则还相对比较少,只在一些特定工程上才会使用,更遑论推广使用。

  混凝土是现代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我国每年混凝土用量居世界之首。而随着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众所周知,预拌混凝土分类中包含普通混凝土和特种混凝土,而普通混凝土又分为普通半干硬性混凝土、普通泵送混凝土和水下灌注混凝土等。虽然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但就目前全国大部分的普通混凝土而言,为使得混凝土性能进一步提高,基本上都在其中添加了一些外加剂。然而无论怎样,特种混凝土所表现出来的优势仍是普通混凝土所无法企及的,所谓特种混凝土则是根据工程环境的要求对混凝土的性质提出特殊要求的预拌混凝土,如应用在不同工程上所具有特殊性能的轻质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及防辐射混凝土等,这些特种混凝土能够根据自身所处环境和使用要求对配合比及添加剂提出不同要求。而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特种混凝土则又因环保、低碳而受到许多企业、商家以及政府部门的青睐,可以说特种混凝土所应用的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

  住建部数据显示,当前中国每年新建约20亿平方米建筑,其中99%是高碳建筑。目前,我国建筑的建造、运营能耗已达到全社会终端能耗的40%以上,积极推行绿色建筑,每年可减少可观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而在2010年12月25日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现在已退休)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到“十二”五末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期降低16%,2011年的目标是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都平均下降4%左右。这是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有再一次加重的我国节能减排的力度和难度,因此对于耗能大户的建筑行业而言,发展绿色建筑已经刻不容缓。

  据悉,这是我国工信部第一次在国家的五年规划中提出自己的节能减排目标,这表明工信部积极推动国家完成到2020年节能减排的决心,同时也为特种混凝土、新型建材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战略工程,需要制度的激励、政府的引导、科技的支撑和人才的保障,更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以及全社会团结一心、坚持不懈的参与和努力。因此在通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广泛深入实践,总结出切实可行的、在全国具有推广意义的经验和做法,发展绿色建材,使用特种混凝土,在造就绿色建筑的同时,为节能减排出一份力。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04-26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4-26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4-29 行业数据 原创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5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15期

2024年1~3月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相关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相关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进口熟料来源统计(按国别)

2024年1~3月进口熟料来源统计(按国别)

2024-04-19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4-19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4-22 行业数据 原创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3 17: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