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重型机床集团计划打入盾构机市场

2007-10-31 00:00

  8月1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与武汉市市政集团,就该市地铁建设用盾构机事项进行高层交流、洽谈。

  时隔两个多月,武汉市将轨道交通装备建设列入政府重点工作议事日程。

   至此,武重实施了3年的“打入盾构机市场”战略,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国内盾构机市场巨大

  盾构机,全名叫盾构隧道掘进机,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它集光、机、电、液、传感、信息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土体、输送土碴、拼装隧道衬砌、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广泛用于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

  在隧道中,当盾构机按照不同的地质潇洒地“量体裁衣”时,它就像一条矫健的潜龙在行动。

  盾构机的需求量依赖于隧道建设的多少,尤其是城市地铁交通建设长度。盾构机除在轨道交通建设中使用外,在通水、通电等城市建设中也有作为。

  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透露,今后5年,中国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约500公里至600公里,总投资约1700亿元。2010年至2015年间,中国规划建设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1700公里,5000多亿元投资将聚集在这一领域。其中,北京、广州的投资均将超过500亿元,上海更是高达 1400多亿元。

  有关人士预测,至2010年,全国大约需要500台左右的盾构机。按照国际市场每台盾构机400万美元至600万美元的价格计算,这一领域的潜在市场高达150亿元至225亿元人民币。

  由于隧道掘进机的制造工艺复杂,技术附加值高,目前国际上只有德国、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等少数几个国家的企业具有能力生产,且造价高昂。隧道掘进机制造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工程所用的机器主要依赖进口。

  在国内的隧道建设中,德国和日本在中国的隧道掘进机市场占有率高达95%以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业内人士指出,若不及早改变这一现状,在地下工程建设中,国内城市和企业将面临高额施工成本和技术上受制于外企的尴尬境地。

  牵手德国海瑞克

  2004年8月,武重与德国海瑞克公司签订协议:由海瑞克公司提供技术并负责相关指导和培训,在武重制造隧道掘进设备——盾构机硬件部分。

  武重能与德国海瑞克公司携手合作,在于“武重”这个全国乃至亚洲的知名品牌,以及强大的机械设计、制造能力。作为中国制造数控重型和超重型机床的大型骨干企业,武重拥有多次与国外厂商合作的经验。多年来,他们一直关注、跟踪盾构机的生产和市场,并一直努力向这一产业进军。

  德国海瑞克公司是世界著名的隧道掘进设备设计和制造企业,其盾构机制造技术在全球多年保持先进。权威人士认为,海瑞克公司与武重牵手,对提升武汉制造业水平、实现重大装备本土化具有重大意义。

  2005年3月,武重第一台盾构机硬件制造完毕,这组硬件由前盾、夹紧盾、前伸缩盾和后伸缩盾等部分组成,运抵海瑞克公司组装成机后,当年就用于新疆伊犁河大坂输水隧道工程。

  去年11月30日,武重又按期完成海瑞克公司的第二台盾构机硬件部分,该机经海瑞克组装完成发往香港,用于香港地下水道建设。

  武汉3年内需可观

  根据规划,武汉市将在2012年前完成1号线二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4号线一期工程,形成主城区轨道交通骨干网,总长约70公里。

  据了解,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和4号线一期工程,2008年至2009年需要盾构机25台至26台,按每台(套)盾构设备造价4500万元估算,盾构机制造总投资约11亿元。

  预计2012年至2017年将完成地铁2号线二期工程、3号线、4号线二期工程、5号线、6号线和7号线,全长约153公里。根据该市地铁远期建设筹划安排,预计在2012年至2015年需求盾构机30台以上,盾构机制造总投资约达13.5亿元。

  武汉市有关领导表示,在不违背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将通过三种形式给武重进入盾构机市场以支持:一是支持武重主动利用价格、地域、制造技术优势,与国内外盾构机制造商合作,进入盾构机生产领域,参与市场竞争;二是由地方施工企业联合武重采购盾构机,经过正常招标程序进入盾构机制造市场;三是市政府积极促成武重与国外盾构机制造商的合作。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02 1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