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荆州市砖瓦粘土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07/09/29 00:00 来源:

......

  荆州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整个地区呈西高东低之势,由低山、丘陵和平原组成。平原面积约占整个地区面积的70%,建筑用砖瓦行业在整个荆州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极大的比例。据资料统计显示:全市共有各类矿山企业342家,其中砖瓦用粘土企业就有212家,约占总数的62%。可见砖瓦企业在我市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由此可以推断,不认真加以分析、研究砖瓦用粘土在开发利用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不提出合理的、新颖的、富创造性的建议,我们的地矿行政管理工作就是无的放失就会局限于表面而流于形式。为了更好的认识荆州市砖瓦粘土开发利用现状,更清楚的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想就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荆州市砖瓦粘土开发利用现状

  在荆州市212家砖瓦粘土企业中,绝大多数是乡镇村办砖瓦企业,其次是省、市农场砖瓦企业,劳改农场办砖瓦厂只有两家。这些企业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带动了一批相关的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使一部分农闲人员有事可做,使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有了用武之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的发展、完善,砖瓦粘土企业越来越多的暴露出与整体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现象:

  (1)首先是布局不合理,密度太大:在一个乡镇往往集中了好几家砖瓦粘土企业,造成产量过大,销路不畅。如沙市区岑河镇就有岑河一砖、二砖,岑河农场一砖、二砖以及庙兴五家砖瓦厂;至于其他如洪湖、石首、公安、松滋、江陵、监利等县市乡镇,几乎都存在上述现象。这些乡办的、镇办的、村办的、农场办的,甚至还有行业办的砖瓦企业,互相竞争杀价,根本谈不上效益,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直接导致砖瓦产品供过于求,很多企业由此一蹶不振。

  (2)规模小,效率低现象存在于大多数乡镇村办砖瓦粘土企业中:这些乡办、镇办、村办砖瓦企业,市场行情不好时就不投入生产,或减产,而市场行情稍有好转马上就进行生产,十几、二十几的门窑,几百万砖的产量,一哄而上,造成砖价不稳定,企业自身没有效率可言,既浪费了国家的粘土资源,又不便于管理,这种打游击似的砖瓦企业是管理中的死角,是应该引起管理部门高度重视的。

  (3)没有合法取得采矿权,不按法律的要求进行开发利用,滥采滥挖,毁坏良田耕地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乡镇、村办的砖瓦企业有的没有在县级地矿主管部门办理采矿许可证,没有合法取得采矿权,自认为只要当地的乡镇甚至村委会同意就可以马上生产,没有粘土资源是国家所有的概念,滥采滥挖,把一些优质的棉田、稻田挖得大坑小洞,最后不得不废弃。这些大坑小洞充斥着县市乡镇田边、路旁满目夷疮,令人触目心惊。由于管理的力度所限,由于地方利益的驱动,对下面乡镇,村级砖瓦企业的管理显得苍白无力。综上所述,我市砖瓦粘土企业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砖瓦粘土的利用和开发显得很落后,而且非常浪费。

  二、荆州市砖瓦粘土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矿区范围日益缩小,粘土资源面临枯竭。乡镇、村办砖瓦企业大多都已建厂20—30年,采取粘土的面积越来越小,可取的土源越来越少。迫使这些企业越挖越深,有的土坑竞然深达7—8米,粘土资源已近枯竭,很多砖瓦厂便是因为无土可挖而不得不停产。从矿产资源管理角度而言,粘土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农业用地也不可能用来挖土烧砖,很多砖瓦厂都去外面买土,或者帮助私人渔塘挖坑取土用来制坯烧砖。

  (2)设备严重老化。制砖机、门窑一用20多年,需要大量资金维修或更换,但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只顾收取管理费,根本不考虑砖瓦厂的后续发展,致使老化设备一用再用,一拖再拖,砖瓦厂根本无力维修和更换。

  (3)无序的竞争。由于不少砖瓦企业集中于某一地,面临的又是同一市场,往往造成产大于销,供大于求,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砖瓦价格行情一年不如一年,效益也逐年下降。资金雄厚、管理好、销路广的企业往往在竞争中生存下来,而资金匮乏、管理差的企业往往在竞争中被淘汰。这几年麻林、观音垱、荒湖二砖、北港等砖瓦厂的破产倒闭就很能说明问题。

  (4)产品质量低,技术含量不高。砖瓦行业如果不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还是老一套的做法肯定在新的市场条件下无法立足。住房制度的改革,房地产公司大量修建商品房,不论是外观,还是配套功能都有很大的提高,商品房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而做为建筑材料用的砖瓦则对质量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很多乡镇砖瓦企业的产品无法达到这一要求。从外观、强度、压力测试几个方面来看,也只有江北和沙二建几家砖瓦厂做得比较好。

  (5)管理混乱,成本过高。很多乡镇砖瓦企业由于产权、债务、利益不明确,而在管理中形成混乱,原材料之一的煤价上涨,造成砖价成本居高不下,企业负责人在各项费用支出中没有进行核算,浪费现象非常严重,人浮于事,冗员繁多,非生产开支大。缺乏技术人员,生产中不讲究科学,只崇尚经验,砖瓦质量难以提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6)事故频繁、意外损失大。由于乡镇砖瓦厂管理当中的漏洞,生产中的事故也就难以避免。人员伤亡事故不断,家属索赔金额较大,给砖瓦厂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砖瓦厂靠天吃饭,砖坯的风干,都需要天晴无雨,一旦阴雨绵绵则砖瓦生产无法进行,每年三、四月间的阴雨天气,每家砖瓦企业几乎都有百万以上的砖坯受损,无法进入正常的生产轨道。

  中小砖瓦企业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是市场的问题,有些是体制的问题,但归根结底还是乡镇企业自身的问题。这些砖瓦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生产安全系数小,产品质量没有竞争力,管理混乱,事故频繁,才是症结所在。相比较而言,大型国营砖瓦矿山企业则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国有大型砖瓦企业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管理科学,在生产与销售中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开发与利用中遵循了保护、节约的原则。这是中小砖瓦企业无法比拟的。我市乡镇砖瓦企业由于各自的问题,已积重难返,加之目前市场不景气,这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危机。

  三、解决砖瓦粘土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从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问题主要存在于小型砖瓦企业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们的工作才能正常开展下去,那么怎样去加以解决?根据我市砖瓦企业的现状,从保护矿产资源的目的出发。为了维护矿业生产与开发的良好秩序,努力推进我市矿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也为了使砖瓦粘土资源能够被充分利用,合理开发,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矿山企业法人和广大矿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自觉走到有效保护、节约利用和合理开发的轨道上来。

  2、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站在保护资源、造福子孙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关政策,对矿区范围日益缩小、粘土资源枯竭、设备严重老化、产品质量低、技术含量不高且经济效益差的砖瓦粘土企业实行关停并转,要痛下杀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杜绝滥采滥挖,毁坏良田耕地的现象发生。

  3、加强我市砖瓦粘土企业地质简测与储量登记工作,查明各砖瓦企业的生产规模现状及远景开发计划,使我们所进行的地矿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不至于流于表面形式,真正将管理落到实处。

  4、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开发。要大力发展省、市属农场砖瓦企业的生产能力,使之在为我市经济发展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5、严格实行采矿许可证换发制度,对于不符合生产条件的企业一律不予发证。

  6、鼓励砖瓦企业滩地取土,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空心砖、废渣砖的生产,节约粘土资源,同时搞好土地复垦工作,对采挖不深,能还田的坚决还田,对深度超过5米的改作精养鱼池,对一般深度且范围较大的要统筹规划,改作建设用地。

  只要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吸取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采取得力措施,抓好我市砖瓦粘土的开发利用管理工作是大有希望的,关键是落实并且贵在坚持。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6月17日-23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6月17日-23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6月17日-23日海南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6月17日-23日海南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3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3期

2024年6月17日-23日北京市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6月17日-23日北京市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6月10日-16日北京市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6月10日-16日北京市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24

江苏省

¥ 322.36
2024-06-24

陕西省

¥ 348.03
2024-06-24

内蒙古自治区

¥ 392.96
2024-06-24

山西省

¥ 359.71
2024-06-24

福建省

¥ 315.05
2024-06-24

海南省

¥ 442.54
2024-06-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6.87
2024-06-24

广东省

¥ 316.08
2024-06-24

云南省

¥ 342.60
2024-06-24

重庆

¥ 389.81
2024-06-24

四川省

¥ 395.32
2024-06-2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2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24

湖南省

¥ 338.45
2024-06-24

安徽省

¥ 332.34
2024-06-24

河南省

¥ 325.25
2024-06-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03
2024-06-24

上海

¥ 345.00
2024-06-24

甘肃省

¥ 422.03
2024-06-2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34.51
2024-06-24

贵州省

¥ 399.39
2024-06-2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24

湖北省

¥ 307.93
2024-06-24

江西省

¥ 312.07
2024-06-24

天津

¥ 408.21
2024-06-2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24

河北省

¥ 381.26
2024-06-24

北京

¥ 389.43
2024-06-24

吉林省

¥ 462.45
2024-06-2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25 03: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