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让黏土砖彻底退出浙江市场已成定局

2007/09/17 00:00 来源:史巧云  新华网浙江频道

......

  沿袭了2000多年的“秦砖汉瓦”,如果一夜之间彻底成为历史,那从情感上着实令人有些难以接受。不过,当你看到一片片人们赖以生存的耕地变成一个个巨坑时,你就会觉得这场“砖头革命”已不可避免。 

  “砖头革命”已势在必行

  实心黏土砖,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砖,一般以黏土为原材料,通过高温烧制而成。

  一般情况下,烧制60万块实心黏土砖,在1亩土地上大概需要挖两米深的黏土。而60万块实心黏土砖只能造20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

  目前,杭州市每年的建筑面积大概有1000万平方米,如果全部使用实心黏土砖,那一年大概需要挖5000亩两米深的大坑。而浙江省每年的建设工程量需要300亿块标准砖,如果全部使用实心黏土砖,那意味着每年需要挖50000亩两米深的大坑。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人均耕地面积仅0.5亩左右,大大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只有全国人均耕地的27.9%。如此有限的耕地,又如何能经得起这样的消耗?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副主任谢曦向记者介绍说,嘉兴市实心黏土砖的年生产量在80亿块左右,如果把这一黏土用量平摊到嘉兴市391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那嘉兴市的表土层每年要下降4毫米。

  大量黏土被挖,除了耕地被破坏外,被破坏之地还极易造成内涝。据了解,在嘉善县有一个镇名叫“干窑镇”,原名“千窑镇”。据说明清时期,当地百姓为了给朝廷烧砖,造了许许多多小土窑,所以后人将其取名为“千窑镇”。而干窑镇由于当时大量黏土被挖,当地地势普遍较低,以至于现在常常发生内涝,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而这也正应验了嘉兴民间流传的一句话:上海堆成山,嘉兴挖成湾,上挖祖宗坟,下吃子孙饭。

  仅凭这些,就有足够的理由让红砖退出市场。更何况,一块红砖的形成,除了要挖黏土外,还需要高温烧制,其间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氟化物,还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每年4至5月,是嘉兴很多地方的禁烧砖期。因为每年这个时候,是嘉兴百姓的养蚕期,而蚕宝宝如果吃了上面附有烧砖时产生的氟化物的桑叶,就会不吐丝、不结茧。而人如果吃了上面附有氟化物的食物,其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同时,二氧化硫产生过多,就会产生酸雨,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建筑设施都有直接和潜在的危害。据环保总局去年在浙江的酸雨监测情况看,浙江省酸雨污染已相当普遍,监测的所有城市均为酸雨城市,每场雨几乎都是酸雨。

  所以说,浙江省的这场“砖头革命”已势在必行。

  新型墙体材料应运而生

  国家没有对新型墙体材料作过定义。根据实际情况,浙江省从新型墙体材料的特性和用途的角度,将新型墙体材料定义为“以非黏土为原料生产的,具有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约土地和能源等特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墙体材料”。

  谢曦向记者介绍说,这些新型墙体材料除了可以保护耕地资源外,还有节能、变废为宝、改善建筑功能等好处。

  据介绍,台州电厂在沿海海岸线上建了8公里长的灰库,用于倾倒发电后产生的废弃粉煤灰,这除了会增加发电成本外,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目前,我省新型墙体材料企业积极利用这些粉煤灰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不仅变废为宝,还同时解决了电厂的废物处理和建材原材料的问题。同样,运用工业废渣、页岩、淤泥、垃圾、秸秆等资源生产新型墙体材料,一样能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

  同时,用这些新型墙体材料建的房子,其节能保温性能也比红砖房好很多,能节省不少能源消耗。而且,也能满足一些大空间、大跨度、外观要求比较高的建筑设计要求。

  还有,一些高层建筑如果用黏土砖来建造,因为其自身重量较重,难免会出现“肥梁胖柱”。而改用新型墙体材料后,不仅能省不少水泥、钢筋,还能增加不少实用面积。

  正是由于新型墙体材料有着这么多有利条件,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市已规定在本地区全面禁止生产实心黏土砖,在城市内新建框架结构建筑工程内隔墙中禁止使用空心黏土砖,为全省“禁实”、“限黏”做出了示范。

  另外,随着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全省已有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944家,年生产能力已达300亿块标准砖,已基本能满足浙江建筑需求。而且,浙江可替代黏土资源的原料丰富,这些企业仍有进一步加大生产规模的空间。

  所以说,大力推广新型墙体材料的时机已基本成熟。

  10多年的“革命”困难重重

  早在1992年,国务院就曾专门发文强调加快墙体材料改革;1997年,浙江省政府发布施行了《浙江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利用管理办法》;2004年,浙江省政府又对办法予以修订,进一步推动全省墙体材料改革工作。

  如此算来,浙江省的“砖头革命”已有10多年的历史了。

  然而,目前浙江省仍有黏土砖瓦窑3746座(其中小土立窑1943座),年生产能力300亿块标准砖。如果足额生产,则相当于年耗黏土资源约6595万吨,年消耗标准煤136.3万吨。

  谢曦告诉记者,这10多年时间里,他一直都在从事跟墙体材料改革有关的工作,深知浙江的“砖头革命”着实不易。

  首先是传统观念问题。用了几千年的“秦砖汉瓦”,一下子改用非黏土原料生产的新型墙体材料,这使得很多人的思想观念一下子很难转变过来。谢曦认为,这正是进行“砖头革命”的主要障碍。很多人都认为,用了这么多年的红砖,是经过历史检验的,而且容易把握其性能,让人放心又顺手。更何况,一些新材料很多人根本不会用。

  其次是无法可依的问题。如果要遏制黏土砖生产,势必会遇到关闭黏土砖生产厂家的问题。“可这些厂家都是当年通过合法途径审批设立的,你凭什么关闭它?更没权力给予行政处罚。如果强行关闭,假如厂家跟你打官司,你必输无疑。”谢曦说,他们当时只能对这些厂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协调、沟通、做工作。而这也正是目前仍有这么多黏土砖瓦窑存在的主要原因。

  再者是价格问题。一块红砖两毛钱,一块页岩砖两毛二,与其他新型材料相比,则要便宜一倍以上价格,而个别新型材料每块甚至要几十元,价格相差甚远。所以在很多人眼里,新型材料价格就是比红砖贵,根本不会考虑使用新型墙体材料能节省其他建房材料、提高房屋节能性、增加房屋实用面积等因素。而这,又是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时,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最后是部门多头协调的问题。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既涉及墙体材料的生产领域,又涉及墙体材料使用的建筑领域。其管理内容,除了原材料的管理,还有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建筑应用的技术规范等等,牵涉发展和改革、财政、建设、国土资源、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科技、环境保护和税务等诸多行政管理部门。而做好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必须要得到所有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行。

  立法促进“革命”

  综合上述问题,可以看出,通过立法来促进墙体材料的革故鼎新,发展循环经济,已显得十分必要。

  《浙江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现已经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据了解,这是浙江省第一部发展循环经济的单项法规。

  一旦该法规实施,无法可依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至于管理体制问题,条例规定全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由省经贸委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市、县政府确定的墙体材料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工作。

  而一直以来都允许农村地区使用实心黏土砖,阻碍了黏土砖瓦窑的整治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为此,条例明确规定,全省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黏土砖;城市规划区内禁止生产空心黏土砖;禁止新建、扩建空心黏土砖生产项目,对现有的空心黏土砖生产企业,不得新增黏土资源采矿许可;鼓励现有空心黏土砖生产企业利用江河湖淤泥、建筑废弃土等资源生产空心黏土砖。

  这样一来,意味着“红砖”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一方面要禁止或者控制传统、落后的墙体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另一方面对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要采取必要的促进和扶持措施。为此,我省新出台的条例还特别规定了扶持政策。

  除了对新型墙体材料生产项目在审批、用地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符合规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给予税收优惠,设立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外,还明确规定:财政拨款或者补贴的建设项目和国家投资的生产性建设项目,其建筑工程得使用新型墙体材料;城市规划区内的建筑工程属于框架(含框剪、剪力墙、筒体等)结构的,应当使用新型墙体材料;鼓励城市规划区内其他建筑工程和农村建筑工程使用新型墙体材料。

  虽然,条例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支持力度是史无前例的,但由于目前农村使用实心黏土砖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所以全面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的难度还很大,需要各个部门加强配合尽快落实。

  农村是“革命”难点

  “吃饱肚就盖房”,是农村居民的传统思维和投资情结。

  2001年至2004年期间,浙江省城镇商品房建筑面积11443.06万平方米,年均2860.7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设面积8958.62万平方米,年均建设房屋面积2239.67万平方米。同期,全省农村集镇和村庄年均新建住房户16.38万户,建房面积11819.09万平方米,占全省房屋建设总量的50.81%,年均建造房屋面积2954.77万平方米。而且,建房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人均居住面积从2000年的46.4平方米扩大到2005年末的55平方米。

  在这几年的农居翻新换代中,房屋结构由草木结构、土木结构、砖石结构向砖混结构、框架结构转变,房建材料也由木材转向黏土砖瓦、钢筋和水泥,墙体材料则仍以实心黏土砖为主体。而按照当前农村建设市场年均建筑面积2800万平方米计算,每年大概需要100亿标块实心黏土砖,需耗用1.2万亩的土地。

  另据了解,这10多年以来,禁用实心黏土砖主要在城市,农村建筑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为此,实心黏土砖目前在农村仍占有很大份额的市场。

  在谢曦看来,农村建房仍停留在“秦砖汉瓦”阶段,除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农村居民对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缺乏经验。

  据了解,目前农村95%的农户还没有使用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而是请一批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的农民或亲朋好友组成的施工队进行施工。这些施工人员都熟知实心黏土砖的性能,对其施工技术更是了如指掌,可对新型墙体材料的使用性能就知之甚少。而他们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新型墙体材料当作实心黏土砖的替代品,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全都不变,那不仅会浪费材料,还有可能造成墙体开裂等安全隐患。很多农民看到这一情况后,就会片面地认为新型墙体材料质量有问题,加大了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难度。所以谢曦认为,能否提高农村施工队的技术水平,是农村能否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的一个关键问题。

  对此,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办公室除了加大在农村的宣传力度外,还以新农村建设为切入口,启动了新型墙体材料农村试点工程。计划在每个县选择两个村,每个村选10户左右的农户,作为新型墙体材料的试点,希望能以实际证明新型墙体材料的优势,也可借此普及新型墙体材料的设计技术、施工技术,以点带面,从而促进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

  纵使“砖头革命”走得一路艰辛,纵使农村工作困难重重,但谢曦告诉记者,让实心黏土砖彻底退出浙江市场已成定局,目前只是时间问题。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各地基础设施投资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5-31 全国及六大区域水泥、熟料库存情况统计

2024-06-03 行业数据 原创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水泥&建筑钢材市场监测周报-2024年第20期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05月30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2024年05月30日浙江省水泥窑运行监测报告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6-0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4

甘肃省

¥ 382.91
2024-06-0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0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4

云南省

¥ 342.49
2024-06-0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4

四川省

¥ 374.33
2024-06-04

重庆

¥ 337.56
2024-06-0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6-04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4

湖南省

¥ 326.56
2024-06-04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4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4

福建省

¥ 295.05
2024-06-04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4

江苏省

¥ 342.34
2024-06-04

上海

¥ 347.73
2024-06-0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4

吉林省

¥ 452.78
2024-06-0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4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4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4

河北省

¥ 364.97
2024-06-04

天津

¥ 408.21
2024-06-04

北京

¥ 389.43
2024-06-05 18:3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