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青岛:建筑废弃物变身成建材 技术成熟但推广遇瓶颈

2012/02/27 00:00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

  青岛市内能生产再生混凝土的企业并不多

  建筑垃圾可以再利用来盖楼吗?青岛理工大学李秋义教授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研究及应用”项目,可以将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生产出再生混凝土,用于高楼建设。目前,这项技术在青岛已经逐渐成熟,但推广中却遇到了瓶颈。

  用建筑垃圾盖楼没问题

  2月25日,记者见到青岛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秋义教授,同时他也是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从事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研究已经8年。“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来说,我们青岛的研究是比较靠前的。”

  2月16日,李秋义教授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研究及应用”项目,在山东省科技奖颁奖大会上获得进步奖三等奖 。实际上,尽管这项技术在国外早已成熟,但是可供借鉴的经验并不多。

  早在2009年,在小港的一个楼盘项目中有一栋建筑物的顶层就使用了再生混凝土。2月24日,记者来到曾经参与再生混凝土生产的西麦斯(青岛)有限公司,专门采访了参与建设的总工程师曹剑。“当时正好在即墨拆了一栋建筑物,产生了1500吨左右的建筑垃圾,用来生产再生混凝土,大概用了330多立方米。”曹剑说,“当时我们已经做了充分实验,检测结果发现生产的再生混凝土各个指标都符合标准,后来才在建筑物上使用,现在来看,应用的状况都很好。”

  李秋义教授说:“按照我们目前的技术来说,生产的再生混凝土的强度等各方面的指标并不比原生材料生产的混凝土差。所以,现在用于盖楼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再生混凝土推广遇瓶颈

  在全国二十多家研究生产建筑废弃物再利用的单位中,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单位设在青岛。但之后青岛再也没有出现过使用再生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

  “据我所知,青岛使用再生混凝土建造的建筑物就只有小港的那一栋。”总工程师曹剑告诉记者,“2011年青岛城区产生了1000万吨的建筑垃圾,今年可能更多。但是目前青岛市内许多地方处理建筑垃圾的方式还是进行回填,实际上这不仅仅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而且也会污染地下水水质。”近两年来,曹剑所在的混凝土生产企业也没有生产过再生混凝土。“没有需求,这个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像在德国,法律就规定所有的建筑物都必须使用30%以上的再生混凝土。”曹剑说。

  实际上,造成推广难的另一个原因,也在于目前市内的生产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的企业,在生产技术上也没有达到要求。

  李秋义教授告诉记者,单纯的倡导和资金支持并不能解决问题,各部门的监管也非常必要。李秋义教授说:“政府必须建立一种跟踪式管理方式,比如一个小区拆出了多少建筑垃圾,企业就必须消化多少,同时对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以及流向都必须进行跟踪,这样才能使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得到良好发展。”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交通运输部发布三部农村公路领域行业标准

交通运输部发布三部农村公路领域行业标准,包括技术状况评定、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和简易铺装路面施工,旨在健全公路标准体系,支持“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保障农村公路的安全与合理建设。

2024-06-07 施工技术 砂石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农村公路简易铺装路面设计施工技术细则》的公告

交通运输部发布《农村公路简易铺装路面设计施工技术细则》(JTG/T 3351—2024),将于2024年8月1日起实施,由北京交科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日常管理及解释工作。各相关单位需反馈实践中的问题和建议。

2024-06-06 施工技术

[甘肃省建设投资]【工匠精神映照荣耀】甘肃建投四建公司班组:鲁班奖背后的“先锋雁阵”

甘肃建投四建公司的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创优班组以匠心和坚守诠释了“工匠精神”,屡获鲁班奖、中国钢结构金奖等荣誉。团队成员各有所长,通过传帮带形成强大的集体,他们专注于项目一线,解决安装难题,通过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创造出多个优质工程,展现了卓越的业绩和拼搏精神。

十一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2027年前制定300余项公共安全标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公共安全标准化筑底工程的指导意见》,计划到2027年在15个重点领域制定或修订300项以上公共安全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增强公共安全,预防事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华中首例:中交卖货郎智慧产业园竣工,打造农业数字化低碳新标杆

华中首个全功能现代化农业数字化低碳产业园——中交卖货郎智慧产业园在武汉黄陂区竣工验收,标志着华中地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新格局。该项目由中交四航局投资建设,总投资15亿元,致力于打造生鲜农产品数字化冷链物流园区,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园区注重绿色低碳建设,应用多项环保技术和工艺,未来将促进农产品产业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发展。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14: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