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武汉市商品混凝土管理站三项措施推进建筑节能

2008/02/21 00:00 来源:

......

  根据《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两型社会建设改革与理论研究专题的通知》精神,围绕推广建筑节能、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这一课题,我站拟采取如下措施:

  一、 明确目标、巩固成果,拓展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的推广应用规模

  在确保七个中心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基础上,全面开拓远城区和两个市级开发区的商品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08年中心城区商品混凝土使用含量达到95%;市级开发区商品混凝土使用含量达85%;远城区商品混凝土使用含量平均达到60%。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告》精神,做好商品砂浆的宣传和推广应用工作,08年商品砂浆推广使用率达到竣工工程数的30%.

  二、 制定措施、加强监管,强化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节能环保意识

  根据《建筑法》、《湖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武汉市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告》等法规规章要求,将"环保评估"作为资质审查的必备条件,并将"清洁站点"的评定工作纳入资质管理之中,加大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废水、废渣排放监管力度,将废混凝土、废浆水循环开发利用,节约原材料,减少废弃物、粉尘、噪音污染。

  三、 探索创新、制定标准、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力度。

  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高性能、高强度混凝土》的科技成果,进一步优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高混凝土的性能,节约混凝土用量。编制《武汉市混凝土工业废渣粉物规定》,充分利用武汉市常用的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钢渣粉和石灰石粉等工业废料,减少硅酸型水泥熟料用量,改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实现节能减排,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建议:

  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实施和执行办法。

  目前武汉市混凝土管理已经有了国家关于禁止现场搅拌和散装水泥使用的规定,以及根据这些政策制定的《武汉市商品混凝土管理规定》和《武汉市商品混凝土规定实施细则》,相应缺乏的是企业资质管理和市场规范管理的相关法规规章,建议加大立法力度,尽快出台《武汉市预拌混凝土管理条例》。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搅拌砂浆的通告》的精神,建议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减免税收,扶持砂浆生产企业的发展。同时出台商品砂浆的政府指导价,规范市场交易行为。

  2. 拓展商品混凝土管理站的管理职能

  将市政工程项目的商品混凝土使用情况纳入监管范围,将使用的品种、数量等相关资料归入商品混凝土管理站备案管理。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著名水泥专家董大懋教授逝世

童大懋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水泥专业研究的专家教授之一,他的研究生涯见证了中国水泥工业从落后到现代化的飞跃,对中国水泥工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鱼峰集团参加中国—东盟人力资源服务博览会

人博会上,鱼峰集团作为广西绿色水泥工程人才小高地的载体单位,以其卓越的固废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特种水泥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中材节能:“一带一路”上的绿能环保综合服务商

中材节能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机遇,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国内行业、国际市场的先行者。通过与国际水泥龙头企业合作,成功承建多个余热发电项目,为沿线国家节能减排做出贡献。同时,公司延伸产业链,发展装备制造及建筑节能材料领域,推进节能新材产业化。未来,中材节能将继续融入新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能环保综合服务商。

海螺集团董事长杨军赴武汉理工大学拜访交流

10月10日上午,海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军,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何承发,海螺水泥副总经理吴铁军等赴武汉理工大学拜访交流。

中国建材集团在武汉理工大学开展专题宣讲

双方一致表示,要将落实人才强国战略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挥校企各自优势,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撑材料强国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2 19: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