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博州积极推进墙改节能工作
2007年,博州散装水泥、墙材革新工作取得较好的进展。散装率达到40%,比去年增长10个百分点;新型墙材在建设工地已占主导地位。新型墙材占墙材总量的30%。收取墙改专项基金15万元,散装水泥专项资金6万元。
博州现有水泥生产企业两家和一家预拌混凝土公司。全年共生产水泥29万吨,搅拌混凝土年设计能力为50万立方。三家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把推广使用散装水泥放在首要位置,2007年,加大对散装水泥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其中博乐市博兰建材公司新建2套发散装置,新购置10吨散装车一辆,投入资金达50万元,博乐南岗在原有10个散装罐的基础上,今年又制作散装罐4个(340个吨位),同时还从乌市屯河区租用散装车4辆服务于散装水泥事业,截止目前,博州已拥有散装罐20个,合计680个吨位。散装水泥专用车3辆,计30个吨位。混凝土搅拌车6辆,散装水泥流动罐,分别投放到建筑工地和道路,形成一定的发散网络。今年,水泥企业均采用新工艺扩建水泥熟料生产线,预计明年上半年两个企业的新生产线将投入全面运行,水泥总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水泥散装量、散装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2000年以前,博州辖区共有砖瓦企业60余家,墙改办多次召开砖瓦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严格限制粘土实心砖的生产,并会同土地部门严格土地审批手续,对侵蚀土地较为严重的企业进行关、停、并、转,说服他们进行技术改造、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通过几年的大量工作,目前砖瓦企业得到了控制,由原来的60家减少到30家,与此同时,新型墙材企业已由4家增加到现在17家。塑门窗生产企业3家,苯板生产线5家,使博州新型建材步入了健康的发展轨道。墙改办评为自治区2004年和2006年墙改先进单位。
今年5月博州散办组织了以“推广散装水泥、鼓励墙材革新”为主题的宣传周活动,利用广播、报纸、横幅等不同形式进行日常宣传,有时还把散装水泥报和墙改杂志专门送到水泥企业及砖瓦企业,在散装水泥流动罐和专用车上都喷有“散装水泥,利国利民”等字样,让企业和全社会都知道发展散装、加快墙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有时还到发散和墙改搞的好的企业,召开现场会,进行现场观摩,全年散办共投入宣传费用2万元,由于散办利用多种形式,不失时机地加强宣传,使企业和用户在思想观念上有了进一步转变,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他们还加大散装设施设备投入,两个水泥企业原有的散装设施陈旧老化,需要不断更新换代,加之用散的客户不断增多,散办严格按照财政部和自治区财政厅文件规定,到企业实地查看,全年共向企业投入了22万元,其中投入发展散装水泥20万元,用于博兰建材公司新建散装库2座,投入墙材革新2万元,补贴给博州较有影响力的珍珠岩陶粒砌块生产厂家博乐市双星实业公司。
[Page]
今年,自治区下达博州散装水泥任务为10万吨,为了妥善地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年初散办把任务进行了分析,博兰公司5万吨,博乐南岗建材公司5万吨,并以责任书的形式让该企业负责人签字,责任书明确规定企业一定要以发散为主流。如散办发现弄虚作假,虚报散装量,将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对企业进行处罚。除补交应缴的专项资金外,还要进行通报批评。一年来从两个企业实际完成的任务来看,博兰公司完成了5万吨,博乐南岗公司由于用散单位多,租用散装车队长期驻博,完成了6万吨,超额完成了散装计划。
2007年,散办根据博乐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博乐市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有关规定》的通知精神,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并多次参加讨论会,特别是对混凝土的价格、质量、服务承诺等方面能够和搅拌企业经常沟通,在他们价格合理、质量保证、及时供应的前提下,散办大力宣传采取集中搅拌混凝土的优越性,该企业自2004年通过招商引资来博落户,2005年进行试生产,当年供应5000立方,2006年10000立方,今年由于市政府出台禁现有关规定,全年共生产销售混凝土4万立方米。随着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加之人们观念的转变,预计明年混凝土销售量将进一步提高,与之有关的散装水泥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散办还认真做好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和墙改基金的征收工作。年初,召集两县一市、口岸委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开会学习,并进行了安排部署,专项资金的征收和投入,对博州散装水泥和新型墙材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8年,他们的目标是:散装水泥率达到40%,新型墙材占墙材总量的40%。散装水泥、墙改节能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