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车辆出口高于进口 青岛汽车出口需扬长避短

2006-10-19 00:00
     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证实,2005年我国首次实现了整车出口超过进口1.1万辆,汽车及零部件出口额达到109.3亿美元。今年以来,我国汽车和零部件出口继续保持增长的势头,1至7月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已经达到85.4亿美元,增长47%,整车出口表现得更为突出,1至7月的出口数量已经和去年全年的出口数量持平,达到17.3万辆。

      从数量上分析,我国小轿车类贸易仍旧是进口大于出口,但是大中型客车、载重车,特别是特种车,出口量远远高于进口量。在出口车辆中,自主品牌汽车开始成为主力军。而在青岛,以青专、青特为主的青岛本地企业也在积极扩大自己的出口份额。但是如何在出口中,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也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据了解,目前青岛汽车出口主要以专用车和载重车零部件为主,优势在于技术和品牌都已经有较好基础,劣势在于整个汽车产业不成规模,难以对优势企业形成有利支持,加上对外出口经验等方面还需要积累,这些都将成为制约青岛汽车产业在出口方面进行突破的要因。

    基地企业出口优势明显

    重汽集团青岛专用车公司2005年共完成"青专"牌重型自卸车和"青专"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等各类专用车出口793辆,总交货值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160家出口基地企业中,重汽集团专用车公司不仅是44家整车出口基地企业之一,还是其中4家专用车出口基地企业之一。

    在重汽集团青岛专用车公司被确认为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的同时,中汽青特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悠进电缆有限公司、青岛国人机械有限公司、青岛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也被确定为国家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青岛车企围绕着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的进出口已经形成了小规模的企业群。并在一些配套单项上取得了优势。

    汽配企业关注出口市场

      实际上自2005年受国内市场不景气影响遭遇市场寒冬以来,青岛的汽车配套企业对于出口市场保持着高度关注。"都在找市场,围绕单一市场进行配套的企业会在困境中发现自己企业在灵活性上的不足。单一的配套环境始终是受限制的,所以各企业都在根据产品的不同寻找新的发展途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据了解,过去青岛汽配业大多聚集在以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为龙头企业的配套产业链中,只有部分企业还面向其他品牌进行配套。但是真正依靠自主品牌走出国门的少之又少。而为了尽快能在出口上实现突破,一些企业开始上下求索。"最初是通过贸易公司或者给大厂贴牌,慢慢的也有一些定向性的企业定单但是并不多。"业内人士说。

     自主产权难避硬伤

     "实际上青岛的企业的出口贸易还处在初级阶段。"山东理工大学汽车工业研究所所长郭世永告诉记者。他认为,青岛的汽车配套业多是"加工型",就是采取来料加工、贴牌加工、根据定单要求进行加工等模式。这种"加工型"业态在制造业中是一种低层次较原始的形式,甚至不能称之为"制造业"。他说:"这与经营者的思路有很大关系,虽然很多企业开始关注出口的问题,但如果继续抱着压缩劳动力和成本价格方式来取得定单的思路的话,那么这种窄口径的出口战术不会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任何好处。

      除了依靠加大研发力度,实现"制造型"的技术出口是目前青岛汽配业存在的软肋之外。面对偌大的出口市场海外经验也成为了横亘在企业面前的一道鸿沟,在采访曾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现在的出口方向是主要是亚洲和非洲、中南美、俄罗斯及东欧等国家等进入门槛较低的国家和地区。但是这些地区和国家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加上现有的出口业务大多比较松散,在物流、结款等环节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这些都无端的增加了企业贸易风险。

    扬长避短市场前景远大

      据重汽集团青岛专用车公司董事长刘培民提供的数据,2006年前8个月完成各类专用车出口1028辆,总价值一亿一千万元人民币。预计到今年年底,重汽集团青岛专用车公司的出口量将达到1500辆,出口交货值在两亿人民币左右。刘培民介绍,前8个月重汽集团青岛专用车公司在专用车产品出口结构上也有了重大变化。目前,"青专"牌专用车出口车型涵盖自卸车、搅拌车、城市环卫车和油罐运输车等多个品种,在产品种类数量上保持了国内领先优势。而青特集团为扩大出口投巨资兴建了青特产业园,从德、美、英、意等国家引进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并计划建设车桥研究院及特种汽车研究院扩大产品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水平。计划到"十一五"末,使出口额达到青特集团全部售收入的50%以上。

    "依靠核心企业做大重点项目的出口是我们的优势,汽车产业是拉动性很强的产业。而我市又聚集了5家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完全可以以这些企业为核心形成成规模的出口产业群。"郭世永认为,青岛汽配业想打好出口牌,一定要发挥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优势,同时要克服自己在技术和贸易经验上的不足。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2024-11-01 07:4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