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昆明市建设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试行办法

2005/01/11 00:00 来源:

......

【实施日期】1996/03/01【颁布单位】昆政复[1995]48号

昆明市建设工程使用商品混凝土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改善城市环境,减少城市噪音、粉尘污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商品混凝土系指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散装水泥实行集中搅拌,以商品形式提供给建设工程使用的混凝土。
  第三条 昆明市建筑工程管理局是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和使用管理的行业主管部门。市政府有关部门应依照各自职责,配合市建筑工程管理局做好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供应、使用、管理工作。
  第四条 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建设(含小区建设),使用水泥一次浇捣量在50立方米以上的,原则上应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
  第五条 在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建设或施工单位提出申请,经市建筑工程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可以在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
  1、因道路交通原因,运送商品混凝土的专用车辆无法到达施工现场的;
  2、因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使用单位需要的;
  3、因建设工程的特殊需要,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无法生产的;
  4、其他确需在施工现场搅拌的。
  第六条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取得市建筑工程主管部门核发的资质证书,依法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后,方可从事商品混凝土生产。
  第七条 提倡和鼓励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生产商品混凝土,必须使用散装水泥(因建设工程特殊需要的除外)。
  第八条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必须接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管理,并向用户出具产品合格证书,定期向行业主管部门报送有关统计资料。
  第九条 商品混凝土的价格,按照有关部门制定的工程预算定额及其价差调整办法进行计算,接受物价部门的监督检查。生产企业可根据设计要求、市场材料价格变动情况在规定范围内合理浮动。
  第十条 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单位或个人,应当与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签订书面合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应严格依照合同规定,按时、按质、按量供应商品混凝土。因商品混凝土质量或未能按时供应给使用单位或个人造成损失的,企业应依法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因产品质量造成建筑安全事故的,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十一条 施工中使用的商品混凝土折算的散水泥用量,在工程竣工后凭商品混凝土发票退取按原规定已交的“使用散装水泥保证金”。
商品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必须使用专门车辆运送,落实防泼撒措施后凭公安交通部门发给的通行证按指定的线路行驶。
  第十二条 凡在本办法范围内从事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应自觉接受市建筑工程主管部门或城管监察队的检查。凡不按规定擅自在现场搅拌混凝土,污染环境、噪声扰民的,除按市容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罚外,建筑工程行业主管部门可按混凝土已浇注量每立方米80元处以罚款,直至责令停止施工。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昆明市建筑工程管理局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本办法报经市政府同意后,自一九九六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3家水泥企业上榜昆明2024年“限制类”生产工艺装备名单

水泥行业有三家水泥企业在列,分别为宜良县盘江水泥有限公司、昆明市弘力水泥有限公司和云南建工云岭水泥有限公司。

[视频]水泥生产把关严!云南昆明17家水泥企业查出179项问题

近日,云南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和专家对昆明市辖区内水泥生产企业逐一开展检查指导。

政策导向是推动水泥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水泥行业唯有紧跟时代步伐、主动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建材专委开展水泥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行动

近日,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云南省质量检验协会建筑材料产品专业委员会组织开展全市水泥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提升帮扶行动。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推动散装水泥事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03年1月10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国家经贸委全国散装水泥办公室致浙江水泥散装率连续三年全国省、区第一的贺信上批示:“散装水泥发展的经验值得总结,使我省各行业、产业都树立赶超意识,奋发向上,力争先进,开拓创新。向水泥产业的干部、职工致敬,并希望继续保持先进,取得新的成绩。”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0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06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06

青海省

¥ 441.41
2024-06-06

甘肃省

¥ 385.42
2024-06-06

陕西省

¥ 343.66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06

云南省

¥ 342.83
2024-06-06

贵州省

¥ 387.76
2024-06-06

四川省

¥ 381.32
2024-06-06

重庆

¥ 337.56
2024-06-06

海南省

¥ 432.19
2024-06-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06

广东省

¥ 298.50
2024-06-06

湖南省

¥ 323.49
2024-06-06

湖北省

¥ 323.98
2024-06-06

河南省

¥ 334.60
2024-06-06

山东省

¥ 347.69
2024-06-06

江西省

¥ 308.39
2024-06-06

福建省

¥ 315.05
2024-06-06

安徽省

¥ 333.30
2024-06-06

浙江省

¥ 363.18
2024-06-06

江苏省

¥ 330.09
2024-06-06

上海

¥ 347.73
2024-06-06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06

吉林省

¥ 455.81
2024-06-06

辽宁省

¥ 435.38
2024-06-06

内蒙古自治区

¥ 378.18
2024-06-06

山西省

¥ 334.95
2024-06-06

河北省

¥ 379.49
2024-06-06

天津

¥ 408.21
2024-06-06

北京

¥ 389.43
2024-06-07 11: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