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原创]从海外水泥发展路径看东北产能过剩出路

2020/07/20 09:14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我国水泥需求难以像国外一样短时间内崩盘,但需求下滑或不可避免,水泥行业应该找到切实有效的去产能办法。......

2016年以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水泥行业逐步走出低谷,利润总额连年创下历史新高。然而,高涨的利润并不能掩盖产能严重过剩的事实,特别是在东北、内蒙及西北部分省区,水泥产能过剩问题更为严峻。

深陷产能过剩的东北市场

资料显示,泛东北(东北三省和蒙东四个盟市),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已经由2013年的94%下降到2018年的34%,该地区水泥行业连续多年亏损,仅2016年到2018年3年时间泛东北水泥行业亏损额就达到174亿元。

在吉林省,2018年,吉林省官方统计的水泥产能为5588万吨,实际上已经超过6000万吨,但2018年吉林省水泥需求仅为2000万吨左右,产能利用率33%左右。黑龙江更惨,黑龙江全省水泥企业102家,水泥生产线22条,熟料年产能达到2300万吨,水泥年产能达到8000万吨,但是2018年前11个月市场水泥年需求只有2000万~2100万吨,产能利用率只有30%左右。

一位泛东北地区水泥行业研究专家介绍,2018年,泛东北地区总产能1.36亿吨,然而市场需求只有5573万吨,在低迷的市场需求下,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41%,水泥粉磨产能利用率28%,20%以上熟料产能常年处于闲置状态,50%的粉磨站产能已经闲置。

东北水泥行业产能过剩之严重还可以从另外一个侧面得到印证。2015年以来,国内水泥行业主要大企业之间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合关系,但是近两年来东北价格战时有爆发,且水泥熟料外销情况呈现愈发严重之象。

就在今年5月,来自辽宁的54个装满水泥的集装箱抵达浙江德清,未来还将有284箱,共计1万吨。该批水泥产自辽宁,在当地工厂装箱后,经盘锦港、南通港中转,再通过内河运抵德清港区,最终将用于德清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产能过剩,东北水泥龙头企业竞争白热化是本次东北水泥“杀”到长三角腹地的重要原因。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也曾表示:东北水泥目前靠自律与错峰生产已经不足自救,必须找准产能严重过剩的根由,将去产量转向去产能才能解决东北的水泥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就逐步凸显出来。早在2009年,国务院就以“国发〔2009〕38号 ”出台了对包括水泥工业等在内的“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但产能过剩问题至今依旧没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当前,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制约国内尤其是泛东北水泥行业发展的顽疾,但作为周期特性极强且刚性需求的大宗工业产品,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水泥的产能过剩又几乎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外水泥发展历程:产能过剩是行业发展的必然

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过剩经济”这句话确有其道理。一方面,生产的目的在于满足市场需求,而市场需求反馈到生产端又具有一定的延迟,从而导致生产与市场始终无法做到绝对的同步,供需平衡也就很难长期存在;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凡是存在利润空间的市场都会不断的吸引更多的市场参与者,而这种参与又伴随着一定的盲目性,容易导致生产过剩。

当然,导致产能过剩的原因还有很多,但离不开生产与需求的博弈,水泥作为一种市场化程度很高的行业,产能过剩的根源同样源于市场与供给的变化,并且伴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产能过剩几乎无法避免。

笔者查阅了国外部分发达国家水泥行业发展历程,似乎也应征着水泥产能过剩的必然性。

日本:战后日本经济快速恢复,水泥需求量暴增,到1973年,日本水泥产量达到7729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水泥生产国。随后,石油危机导致日本水泥产量有所下滑,但随着1985-1989经济泡沫的出现,日本水泥需求量在1990年达到历史峰值的8628.6万吨。后来,在经历了经济衰退之后,日本水泥需求下滑,峰值后第五年下滑6.85%,十年后下滑17.25%,最低值较峰值下滑51.79%。

法国:二战后受莫内计划刺激,国内建筑项目大规模推进,水泥产销突飞猛进,到1974年,法国水泥产量达到峰值3247万吨,到1980-1981年水泥产能利用率也达到峰值,随后的1983-1986年间,水泥行业进入第二次重组整合期,拉法基成为法国第一大水泥生产商。近几年,法国的水泥需求维持在1800-1900万吨左右,较1974年几乎腰斩。

德国:战后建设的热潮造成国内水泥需求急剧上升。1960-1970年间,湿法水泥窑关闭,降低了能源消耗,到20世纪70年代,水泥窑产能从日均350吨上升到2400吨,1972年国内水泥需求达到历史性峰值4200万吨。目前,德国水泥生产线几乎全部为更加节能的新型干法工艺,水泥产量在3100万吨,消费量约2700万吨。

意大利:战争结束后,马歇尔计划令意大利经济迎来复苏,即使在马歇尔计划结束后,意大利经济依然受到了朝鲜战争所带来的需求刺激,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出现,意大利经济才有所放缓,同时水泥需求也略有回落。2007年,意大利国内水泥需求达到历史峰值4750万吨,到2014年下滑至2150万吨。

从上述国家战后水泥行业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在经济发展前期水泥市场需求通常会迎来较长一段时间的爆发,从而拉动水泥产能的增长,但是后期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经济危机的爆发,水泥市场需求步入下滑周期。

需求下滑幅度方面,发达国家水泥需求出现峰值后的第五年,水泥需求平均萎缩25.5%,不同国家也存在显着差异,如美国、意大利,出现断崖式的下跌,跌幅超过40%,而德、英跌幅在20%左右,日本跌幅最小,为6.85%。到了峰值后的第十年,水泥需求平均萎缩27.98%,出现断崖式下跌的美国则有所反弹,而日本跌幅继续加深,不过普遍跌幅是在30%左右。

有意思的是,发达国家峰值水平较峰值后的最低水平的需求萎缩幅度有着惊人的相似,下挫幅度均在50%左右,而最低值到来的时间不一,普遍在峰值到来后的5-35年之间。

放眼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水泥市场需求和产能同步扩张,市场需求在2014年达到历史顶峰24.76亿吨,随后主要在23亿吨左右波动,到第5年(2019年)全国水泥产量23.3亿吨,较峰值下滑5.9%,这一数值与日本水泥峰值5年后的跌幅较为接近。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我国水泥产量达到顶峰之后,市场需求下滑将是大概率事件,而且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需求下滑的趋势也将更为明显。但是,不同的是,我国经济地域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城市化空间日久很大,且东部地区仍然存在庞大的城市基础建设需求,因此我国水泥需求难以像国外一样短时间内崩盘,但需求下滑或不可避免,水泥行业应该找到切实有效的去产能办法。

日本水泥去产能之路:从淘汰落后到市场整合

在经历了国内基建高峰之后,日本水泥产能过剩问题凸显,为此从当地政府到水泥企业进行了大量的尝试,来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总体来看,从1984年到现在日本水泥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去产能周期。

第一阶段:1984-1990年,日本水泥行业进行了大规模的去产能和联合销售。其中根据《日本水泥改革的基本方案》1985年底前淘汰3100万吨熟料产能,这占当时日本产能的约24%,随后1987年又制定产业结构改革办法,1989年之前淘汰1000万吨产能,熟料产能从1985年内的9800万吨下降至1990年的8720万吨;另外,日本成立了五家类似于联合销售公司的合作企业,促进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合理化。

第二阶段:1994-1998年,兼并重组成为这一时期日本水泥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方式。经过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到1998年日本前三大水泥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80%左右。

第三阶段:1998年之后,日本开启了由大企业主导的去产能进程。以前三大水泥企业为主,主动关停了大量的水泥生产线。全日本水泥厂数量由1998年的39家下降到2017年的30家,生产线从75条减少到52条,产能减少43%,基本实现与需求下滑相匹配。

日本水泥行业发展进程对于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不仅仅是因为文化相近,也在于发展进程类似,同样经历了基建房地产拉动,水泥需求高涨,产能高速扩张,再到经济增速降低,水泥市场需求下滑的过程。

特别是在东北,当地产能过剩问题已经达到极为严重的程度。根据笔者对部分水泥企业的了解,东北部分地区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甚至不到30%,如此低的利用率甚至已经不足以用“惨”字来形容。

东北水泥行业的寒冬有着多重因素。此前辽宁水泥协会秘书长马世义就介绍到,一方面,作为老工业基地,东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稳定,重点工程水泥用量有限。另一方面,粗略估计,房地产业至少占据了东北水泥市场一半需求,但是受人口南迁、经济缺少活力等因素影响,新开发楼盘少,房地产端水泥需求增长受到抑制。

反映在价格方面,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初,东北都曾不同程度爆发价格战,充分显示,东北产能过剩问题已经极为严重,错峰生产已经无法缓解东北产能过剩问题。因此,东北亟需找到一条化解产能过剩问题的可行之路。

日本水泥行业去产能之路或许可以为东北提供一条思路。日本水泥行业大致经历了从淘汰落后产能到兼并重组再到大企业主导关停部分生产线实现水泥产能与市场需求基本平衡的进程。

当前,东北水泥行业产业集中度已经相对较高。中国水泥网统计数据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水泥前三强企业产业集中度分别为82.04%、86.79%和50.06%。依靠高产业集中度,进行深度市场整合,大企业带头主动关停部分生产线以达到市场平衡或为一条可行之策。

编辑:周程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周评]东北:需求下行,价格松动(4.15-4.18)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东北地区:东北市场需求弱稳运行,水泥价格有所松动。

警示:熟料生产线超产10%及以上属重大变动,需重新环评!

简而言之,熟料超产10%及以上的生产线在规模上已属重大变动,都要重新报批环评文件!以上这些超产生产线都该扪心自问,自己的超产行为是否违法违规?

[视频]乌克兰水泥消费量2023年比2022年增长17%,或将建新线

乌克兰水泥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乌克兰水泥消费量增长17%,从2022年的460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540万吨。

涨涨跌跌 湖南水泥行业涨价落实情况堪忧

不仅仅是湖南,整个长江流域此轮涨价前景都堪忧。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分析称,当前供需情况依然较差,涨价基础并不牢固,需求严重不足恐是此轮涨价难以落实的主要因素。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74
2024-04-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19

青海省

¥ 416.22
2024-04-19

甘肃省

¥ 372.95
2024-04-19

陕西省

¥ 306.73
2024-04-1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19

云南省

¥ 325.31
2024-04-19

贵州省

¥ 312.57
2024-04-19

四川省

¥ 352.34
2024-04-19

重庆

¥ 330.08
2024-04-19

海南省

¥ 402.19
2024-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19

广东省

¥ 325.85
2024-04-19

湖南省

¥ 312.94
2024-04-19

湖北省

¥ 319.23
2024-04-19

河南省

¥ 297.33
2024-04-19

山东省

¥ 321.62
2024-04-19

江西省

¥ 317.07
2024-04-19

福建省

¥ 307.55
2024-04-19

安徽省

¥ 313.25
2024-04-19

浙江省

¥ 342.2
2024-04-19

江苏省

¥ 309.21
2024-04-19

上海

¥ 332.73
2024-04-19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19

吉林省

¥ 331.13
2024-04-19

辽宁省

¥ 302.53
2024-04-19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19

山西省

¥ 315.06
2024-04-19

河北省

¥ 342.12
2024-04-19

天津

¥ 338.21
2024-04-19

北京

¥ 349.43
2024-04-20 03: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