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仍将是投资增速上行的重要力量,7月份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举措,预计实现全年GDP增长7.5%的目标问题不大。...
下半年第三产业、基础设施投资仍将是投资增速上行的重要力量,7月份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举措,预计实现全年GDP增长7.5%的目标问题不大。...
上周中南地区水泥价格变动较大,湖北、广东、广西价格普遍上涨;相比而言,湖南、海南、河南水泥价格暂稳,其中河南区域市场相对艰难,水泥价格居中南地区末位。...
8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推动建筑工业化。...
2013年8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年中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部长苗圩作了题为《牢记使命 明确任务 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与工业转型升级》的讲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刻认识两化深度融合的重大意义,明确进一步推动两化融合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抓好两化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的落实,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工业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
需求和产量增速的高企,折射出市场供需状况的好转。然而,从价格来看,今年的水泥价格整体低于前三年的水平,呈现下滑态势。分地区来看,上半年区域水泥市场仍存在不少差距,冷暖不均。1~2月,全国水泥价格延续了去年12月份的下降走势,直到3月份有较明显回升。...
近年来,伴随着行业规模迅速膨胀,产能过剩,恶性竞争、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凸显,成为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日前中国水泥网有幸采访到江苏混凝土协会会长顾炎晴,希望从江苏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蜕变思路,一窥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的未来。...
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长水平显着放缓,制造业投资急剧萎缩,水泥行业由于竞争激烈遭遇近年来的最低价格水平,企业经营压力继续增大。不过,展望未来,或许行业短期转机就在眼前,用更长远的眼光来看,留给水泥企业走产业链延伸之路,谋求转型升级甚至是向其他行业做多元化发展的准备时间应该还算充裕。...
今年上半年,云南全省水泥工业行业投资一路冲高,累计完成投资24.50亿元,同比增长29.11%,增幅高于全国38.56个百分点,居第8位。在全国严控水泥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云南水泥投资反而大幅增长并非积极的信号。...
当前的中速增长有利于企业发现自身问题。中国水泥行业的问题一直是产能过剩与价格战,过度的释放产能导致了价格超低,企业效益下滑。在中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中国建材恰好可以调整和转变,即从过去的追求数量、速度到现在的追求质量、效益。...
发改委日前发文表示,今年以来,从上半年产业发展情况看,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呈现出积极变化。下半年,将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今年以来国家稳步推进电价改革,将脱硝电价试点范围由现行14个省份的部分燃煤发电机组扩大为全国所有燃煤发电机组;实现电煤价格并轨,并取消了价格临时干预,电煤价格由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自主协商确定;简化销售电价分类。...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标普和惠誉分别调降了中国两家大型水泥企业的评级和前景展望,标普将其对中国山水水泥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从BB调降至BB-。惠誉将其对中国西部水泥(West China Cement)的前景展望从稳定调降至负面,同时保持其对该公司的BB-评级。下调理由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需求趋弱、而环保法规却更加严格。...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艰难,国内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面对错综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扎实推进各方面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实现了稳中有进、平稳开局。...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 9月份水泥行业将进入传统的旺季,到时价格将进入快速上升通道。而且,诚如前述,出于稳增长需要,对基建投资的政策暖风,也将加大对水泥需求的拉动。...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钢铁行业产量持续增长,钢材价格先扬后抑,钢厂和社会库存高位运行,企业盈利状况逐月下滑,市场供需陷入失衡状态,钢铁行业仍未走出低谷。...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需求出现较大萎缩且市场保有量大,行业产能过剩状况较为严重,同时随着企业运营成本和财务费用的提高,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正面临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
通过“半年报”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地方经济增长面临着巨大压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不宜出台过度的刺激政策,但要延续稳健的货币财政政策,把握好调结构与稳增长的关系,对宏观经济实施“微刺激”。...
对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的产能过剩而言,打破行政区域限制,从产业统一高度协调市场与政府对产业经济的调节,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积极引导产业优化与升级,以技术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破旧的产业约束,是引导当前过剩产能走向良性增长的必然选择。...
近期多家境外机构下调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引发市场担心,甚至有机构警告中国要防范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目前仍然处在经济起飞的后半期,出现经济增速暂时回落也无须过于焦虑。对于一些机构提出的“休克疗法”中国必须保持警惕,经济增长“保下限”不是“两眼望天,坐享其成”,仍需积极应对。...
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环保之路并不平坦,从年初的“十面霾伏”,到年中17家水泥上市公司深陷环境污染泥潭,水泥业被一次次推到环保大潮的风口浪尖。...
7月23日,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与芜湖市全面推进银政企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在芜湖市铁山宾馆举行,海螺集团公司总经理任勇一行出席,并签订了《海螺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战略合作协议》。...
上半年全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8.13万亿,同比增长20.1%,较1-5月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1-6月增速逐月回落。1-6月份全国水泥产量达到10.96亿吨,同比增长9.7%,增速比去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分地区来看,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地区上半年水泥产量高于去年同期;华北与去年基本持平;东北低于去年同期。6月底,全国P.O42.5散装水泥价格均价为294元/吨,较5月底价格有小幅下降。...
天瑞水泥投资者关系部总监蔡蔚海近日指出,中央推动基建项目,及鼓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予公司发展机会。公司正有意通过并购作扩充,而收购的目标水泥产能达到800至1,000万吨,预料涉及收购的资本开支约为15至18亿元人民币。...
2013年行程过半,盘点上半年水泥行业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宏观需求至国民经济、微观反应至水泥价格在上半年都给出了不太令人满意的答卷,或许这正是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及行业发展方式大角度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合理现象。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带来合理的产能过剩,中国水泥产能过剩却似乎超过了合理程度,于是在产能过剩引起价格与行业整体效益下滑之际,行业发展方式转变、节能减排课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纵观上半年行业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宏观经济、环保、产能过剩、兼并重组、协同保价。...
财政部网站17日刊登楼继伟部长参加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专题会议二主旨发言中提到,今年中国不会出台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而是做一些政策微调,将出台一些针对微小企业的减税措施。...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既不能因经济指标的一时波动而改变政策取向,影响来之不易的结构调整机遇和成效,也不能对经济运行可能滑出合理区间出现大的起伏缺乏警惕和应对准备。...
上市公司是行业中制度相对比较健全、信息披露比较规范、数据比较全面、具有一定规模和先导作用的企业,分析上市公司业绩、效率和经营状况,不仅对投资者有用,而且对了解掌握全行业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建材企业走进东盟商机政策报告会上,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指出,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的平均关税税率为9.8%,而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降至0.1%。此外,中国已与不少东盟成员国实现了贸易零关税,这不仅意味着可以避开条件苛刻的贸易壁垒,降低出口成本,还便于国内建材企业在东盟国家直接设厂,建立商品分销中心等。...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8622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17037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112350亿元,增长8.3%。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预计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保持下降,但降幅较一季度(单位GDP能耗降低3.2%)有所收窄;根据环境保护部预测,上半年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同比保持下降趋势,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幅度明显。...
美银美林的中国经济学家陆挺预计,中国下半年的GDP增长为7.6%,该行相信官员近日有关稳定经济增长的发言,应有助缓解市场对中国GDP增长急剧减慢的忧虑。...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金融政策、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同作用,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持续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