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尚无明确政策下水泥企业如何做好碳资产管理?

一位业内人士打比方“如同一个游戏即将开局,但玩家是谁、游戏规则、持续时间、奖惩措施都还模糊不清”。从各地所获得的信息看,除了少数早期试点省份有了较完善的制度措施,大多数地方进展缓慢,甚至是一片空白。...

辜胜阻:绿色发展亟需加快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

辜胜阻强调,应在武汉建立全国碳交易中心和碳金融中心。在目前的七个试点地区,湖北作为中部地区唯一的碳交易试点省份,累计交易量、交易额等主要市场指标均稳居全国首位,碳金融创新遥遥领先,已初具全国碳交易中心、碳金融中心、碳定价中心的雏形。...

《天津市“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高碳行业规模,加快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推进产业绿色转型。...

《河南省“十三五”节能低碳发展规划》印发

节能低碳发展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碳市场交易元年将至 水泥企业如何化解碳资产管理压力?

日前,南方水泥碳资产管理培训会在杭州举行,来自旗下各子公司的200余位碳资产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杭州超腾作为南方水泥碳资产管理咨询及服务单位现场进行了多个主题报告,针对水泥企业如何更好的进行碳资产管理做了详细阐述。...

2017全国碳市场将实质性启动 碳资产引发新经济增长点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实现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任务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把碳排放权交易、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管理手段。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首部针对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政策纲领性文件。...

王庶: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重要性解读

中国水泥网于9月22-23日成功举办了“2016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处副处长王庶在会上就我国统一碳排放交易市场最新政策进行了解读。...

被动纳入or主动参与 企业该如何管理碳资产

距离明年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所剩时间已不多,对于重点碳排放行业来说,全国碳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动纳入,履约成本较高;二是主动参与,抢占市场先机。...

[原创]碳金融市场潜力巨大 产品亟待创新

日前,一场碳金融盛宴——“2016杭州碳金融高端论坛”在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成功召开。随着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进入倒计时,如何推进碳金融创新和参与碳市场建设日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投资机构等多方面的重视。...

中国建材集团成为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建材行业培训基地

全国碳交易能力建设培训示范基地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能力建设的关键一环,为2017年全国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奠定了基础。中国建材检验认证多年来在低碳产品认证、碳核查、碳排放量计算标准研究制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成为建材行业培训基地,为集团开展碳资产管理,参与碳金融市场掌握了主动权。...

我国碳排放交易量有望扩至30亿吨以上

据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447亿欧元,欧盟占比高达92%,而欧盟碳排放总额为全球排放的10%左右。据国家发改委气候司测算,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立,覆盖的排放交易量可能扩大至30亿吨至40亿吨。...

葛洲坝水泥参加中欧碳市场实战经验研讨会

9月17日至18日,葛洲坝水泥受邀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中欧碳市场实战经验研讨会,并在模拟碳交易比赛中取得总资产排名第一的佳绩。参加此次研讨会共有国内外60多家单位。...

中国水泥行业碳交易能力建设启动会在京举行

中国水泥行业碳交易能力建设启动会于8月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启动会由中国水泥协会、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蒋兆理副司长和工信部原材料司王泽国主任,从政策层面对水泥行业应对气候变化、积极参与碳交易的机遇与挑战给予了指导。...

湖北省顺利完成首次碳排放履约工作

7月,是湖北省碳交易第一个履约期。履约工作是对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综合检验,直接影响到湖北省碳交易试点工作的成败。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湖北省已顺利完成了第一个年度的碳排放履约工作。...

聚焦碳排放:如何激活被低估的碳市场?

距离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的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越来越近。北京作为全国7 个试点之一,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从无到有构筑起的北京碳市场生态,即将走到前台,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中国水泥协会与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约合作

7月8日上午,中国水泥协会孔祥忠秘书长与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伟卿,就水泥行业碳减排培训、企业碳资产合作、交易等内容,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订合作协议。...

亚东水泥成为湖北碳排放交易首个履约的企业

7月1日,湖北亚东水泥有限公司通过湖北省碳排放配额登记注册系统足额提交2014年度配额,成为湖北省内碳排放交易首家承担履约责任、完成清缴义务的企业。为此,湖北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正式进入第一个履约清缴期。...

解读:2016年启动中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记者获悉,近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碳市场创新与城市群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一位官员向媒体透露:我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这被业界视为高达1000亿元新市场的开启。记者了解到,全国碳交易市场初步将纳入5+1个行业(电力、冶金、有色、建材、化工和航空服务业)的年排放量在2.6万吨以上的企业,碳排放交易量可能涉及30亿~40亿吨。...

碳排放权如火如荼进行 2016年将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

日前,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表示,我国将在2016年启动全国碳市场。这意味着,明年我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从当前的7个试点城市推广到全国。因此2015年有其独特的意义,将决定全国碳交易市场能否如期顺利开启。...

湖北碳交易首次履约动员暨核查工作启动会召开

3月6日,湖北省碳交易首次履约动员暨核查工作启动会在武汉召开。全省首批138家纳入企业、第二批49家拟纳入企业、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核查机构代表以及有关市州发改委代表约400余人参加会议。...

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调研湖北碳交易工作

近日,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宋安平、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国内政策和履约处处长蒋兆理一行到湖北省调研湖北碳交易试点工作。...

碳交易不得不关注的10大问题

在中国碳市场试点运行初期,很多企业和公司有很多的问题,有专业性的,有管理方面的。各机构也都在自己的角度回答了这些问题,有助于碳市场的从业者更多的了解市场,熟悉市场,让市场发挥良好的作用。...

建立全国碳排放市场只差“临门一脚”

近期,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表示,由于我国在出席利马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同意,发布了《关于碳排放权交易暂行管理办法》,所以因为这个可能下一步还要推动更高层次的立法,由国务院条例或者人大立法。...

湖北碳市场建设经验总结研讨会在武汉举办

为了总结湖北碳市场建设经验,进一步完善碳交易制度设计,1月16日上午,美国环保协会、武汉大学、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组织召开了湖北碳市场建设经验总结研讨会。...

国务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近年来,主要依靠政府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进行环境污染治理的方式,在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面前显得乏力。日前,国务院办公厅推行关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意见,其中创新企业第三方治理机制令人眼前一亮。...

中国碳排放交易试点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两省五市”设立碳交易试点,可通过实际运行的市场交易发现已有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所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相关政策,为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创造条件。经过四年的准备和酝酿,中国碳交易试点的发展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道路如何,值得思考。...

湖北碳交易市场表现优异

湖北省自2014年4月2日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以来,碳交易市场运行平稳,成交量和成交额在全国7个试点省市中稳居首位,具备较好的市场流动性,展现出十足活力。...

北京市进一步开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碳资产管理

2014年12月22日,市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开放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加强碳资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告》,并召开政策发布会。政策的主要内容是拓展市场交易参与人范围,探索放开自然人参与碳交易,鼓励重点排放单位加强碳资产管理,创新碳金融产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推动本市节能减碳工作。...

建设全国碳交易市场 五大问题需要关注

目前,全国碳市场机制顶层设计和建设正在国家发改委气候司领导下开展,涉及全国碳市场政策法规体系、减排总量目标和覆盖范围、配额分配方法、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交易规则和市场监管、登记簿系统、交易平台、碳金融、特殊企业参与碳交易等方面;同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指导性文件也正在制定之中,将为建立全国碳市场奠定基础。...

发改委就《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答问

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今年9月发布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就此,媒体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碳交易市场“冰火两重天” 冷热不均期待引爆点

全国碳市场建设已提上日程,试点市场的前途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尽管中国试点碳市场刚刚完成了第一年的履约,但对其未来几年的运行情况已经可以做出大体判断。...

211家企业纳入粤本年度碳交易 有偿配额不再强制购买

广东省发改委近日发布广东省201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四大行业共211家控排和新建项目企业纳入碳排放管理和交易,包括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以及省内多个新扩建的热电联产、天然气发电新扩建项目均纳入范围。...

碳交易面临僵局 金融机构不“感冒”

以碳交易为代表的市场手段产生的效果是引导一个低成本的减排模式。然而,市场对碳交易这一新兴手段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感兴趣,尤其是金融方面,真正参与其中的机构并不是很多。...

浙江:2015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比2010年下降19%

浙江省气候办、省发改委发布了首份《2013年浙江省低碳发展报告》,据悉,浙江重新明确了控制气候变化的任务:2015年要比2010年单位GDP的碳 排放强度下降19%,2020年要基本形成一个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原创]光大水泥:践行环保、敢为人先的广东水泥市场生力军

于十年前成功从房地产领域延伸至水泥产业光大水泥也在两年前积极谋划进军混凝土产业,而除混凝土产业外,砂石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对矿山废料进行再利用的特性更与光大水泥的生态环保理念不谋而合。陈灿辉总经理透露,光大水泥接下来将考虑延伸砂石产业链,具体实施方案则有待进一步商榷。...

湖北碳交易初步计划于4月上旬开市

目前,《湖北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已经上报省政府,待大会通过后将正式发布。湖北碳市初步计划于4月上旬实现交易。据了解,该省此次强制纳入碳交易试点的企业有153家,涉及钢铁、化工、水泥、汽车制造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

关注碳交易市场 实现国民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热点问题的背景下,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绿色家园,已经成为全球的基本共识,发展绿色产业已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市场体系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好各项节能减排方针的现实举措;是顺应低碳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和经济转型的有效途径;更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长久繁荣的必然选择。...

湖北碳交易市场规模将达240亿元 对试点企业无偿配额

记者从湖北碳金融与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研讨会上获悉,经多方筹谋,湖北碳排放交易市场已是箭在弦上。目前湖北首批153家试点企业培训正在有序进行,数据库和交易系统在技术层面也已完成。...

广碳所:助推低碳发展

201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决定在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排放权交易”这一新兴名词,开始出现在公众的视线内。...

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平台28日在沈阳启动

随着第一单—沈阳千缘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买400吨VER(自愿减排量)的成交,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平台28日在沈阳市铁西区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正式启动。...

多地暗战筹建碳交易所 国内碳金融冀望破冰

目前湖北碳交易所的筹备工作已经完成,预计今年年底挂牌交易。不仅如此,贵州、河南、江西等多地也都在积极筹建碳交易所。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是大势所趋,但现在看来仍然是空中楼阁。...

上海拟立法推行碳排放配额交易制度

上海市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草案)》日前开始公开征求意见,市民和有关单位可以将书面意见直接寄送上海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7月21日。同时,上海将实行配额清缴制度,要求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于每年5月进行配额清缴,并可使用一定比例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履行配额清缴义务。...

碳交易试点提速 七省市方案将面世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工作计划,2013年将在七省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启动碳交易试点,目前七省市正在抓紧推进各项工作。如无意外,今年底前七省市试点方案均将面世。...

价格持续走低 碳产业弊端凸显

碳交易的初衷在于以减少碳排放额度,改善恶化的环境。然而,在全人类福祉这件华丽的外衣下之,却开始了一场利益角逐的“暗战”。有人称之为“阴谋”,因为不承诺减排的美国,不仅是碳市场的一个活跃分子,还凭借着强大的金融手段,欲借碳重塑美元霸主地位。...

1 23 4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