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配额分配方案预计年底前获批 专家建议加强预算监管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司长蒋兆理日前透露,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分配方案已上报国务院,预计年底前获批。下一阶段,将测评有意加入全国碳市场的碳交易平台。此外,还将评估第三方核查机构,预计一部分核查机构将被淘汰。...

美元持续走强 人民币贬值概念望受益

部分海外业务及出口占比重的上市公司将明显受益于人民币贬值。中证资讯提示人民币贬值带来海外工程占比高的上市公司汇兑收益增加,此类公司包括中工国际、中材国际等;以及带动出口占比高的上市公司出口收入增加,此类公司以纺织、家用电器等行业居多,如孚日股份、新宝股份。...

中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在即 中欧碳交易合作成果丰硕

为进一步推进中国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汇集项目建设的成果和经验,日前,欧盟委员会气候行动和国际合作发展总司与中国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共同举办了“中欧碳交易合作:成就与经验”论坛。本次论坛标志着中欧双方在中国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能力建设上的首次合作圆满成功。...

2017全国碳市场将实质性启动 碳资产引发新经济增长点

当前我国能源转型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实现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和工作任务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把碳排放权交易、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管理手段。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这是我国首部针对全国碳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的政策纲领性文件。...

国内垃圾处理新技术路线 华润水泥环保转型之路启航

近年来,“垃圾围城”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其带来的空气、水土污染和侵占土地面积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严重困扰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更是对城市的文明发展进程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马来西亚对进口混凝土钢筋保障措施案作出初裁

2016年9月23日,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发布公告,对进口热轧混凝土钢筋条保障措施案作出肯定性初裁。初步裁定涉案产品进口增加对马来西亚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及严重损害威胁,因此决定对进口自包括中国在内的40个国家的涉案产品征收13.42%的保障措施税。...

产能合作和行业对接或将成中国东盟贸易新增长点

除了投资建厂,中国在东盟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如轻轨、快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此外还有大量的能源建设项目。...

李俊峰:中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三个问题

记者从9月24日至25日召开的2016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碳排放配额分配工作有望在10月启动,并在明年上半年完成。在2020年之前的初期运行阶段结束之后,将会降低门槛扩容,并征收碳税,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启动碳税的前期准备工作。...

中技控股“换核”转型 海外收购树转型模板

9月27日,中技控股公告,拟以16.32亿元现金收购宏投网络51%的股权。公司正在剥离中技桩业预制混凝土桩业务,“主营业务将转型为前景广阔的互联网娱乐业务。”...

阿根廷推介330亿美元基建计划 呼唤中国企业

资料显示,在这330亿美元当中,125亿美元用于新建道路,44亿美元用于扩展铁路运输网,15亿美元用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集装箱码头现代化改造,12亿美元用于机场建设,103亿美元用于大都市区客运铁路建设。...

三大掣肘尚存 全国碳交易市场道阻且艰

中国的节能减排任务艰巨,但节能减排并不是意味着不发展,途径之一是立项一批拥有节能减排技术的大项目,使之成为全球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既可以引进资金和技术、实现节能减排,又可以促进宏观经济增长、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国信中心称经济2018年触底 增速接近或略低于6%

六大因素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下降,6.5%左右可能是“十三五”时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底部。...

宋志平:如何理解这一轮央企重组?

2016年,在国资委的推动下,中国建材集团和中国中材集团的合并拉开了序幕。两家企业同为建材央企,此次强强联合,是中国建材行业打造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重大事件,对推动我国建材产业供给侧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参与装备“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先去杠杆好还是先去产能好?

去产能意味着经济下行,去杠杆意味着金融风险加大。同时,中国的产能过剩部门基本都是高杠杆部门。如果去杠杆的同时又去产能,中国宏观经济状况可能会发生重大的恶化。这是平衡防范金融风险和进行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选择。...

[独家]高长明:是否应该将“错峰生产”修改为“峰谷停产”?

为了舒缓一些水泥(熟料)产能严重过剩,稍事平衡一下供需矛盾突出的水泥市场,企求减轻一点恶性竞争,大打价格战的零和博弈的困境,两年前,人们想出了一个说辞,以避免我国北方冬季采暖期间燃煤污染物排放的叠加为由,创议水泥企业在北方诸省冬季实施协同“错峰生产”。...

G20决心推动联动式发展 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

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开幕式上,就提出要夯实基础设施的联动,中方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推动多边开发银行发表联合愿景声明,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

水泥业转型危废处置前景广阔

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业务的内部收益率平均约为20%,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业务变得更具吸引力。同时,在当下去产能和大气治理叠加施压的大环境下,水泥企业通过拓展绿色环保业务,如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可避免被关停的风险或增加企业盈利。近两年危废处置产能开始释放,危废行业整体景气度持续上升,水泥企业转型危废处置前景广阔。...

对高性能混凝土推广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我国近两年在两部委的大力倡导下,高性能混凝土全面开花,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十几年来,我也一直致力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与应用,偶有所得,发现很多存在的问题,制约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总结一二,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也希望各位同仁予以斧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努力和成效有目共睹,为处于深度结构调整中的世界经济提供了可选择的路径和方案。...

金寨海创垃圾焚烧处理场见闻录

金寨垃圾处理项目规划建设2×300t/d机械炉排炉垃圾焚烧锅炉+2×N6MW汽轮发电机组,一期工程已经投产,现每天能处理生活垃圾300吨,投产以来,已处理生活垃圾5万多吨。二期工程完成后,金寨全县的所有生活垃圾均能得到无害化处理。...

[独家]垃圾处理技术多样 用什么拯救赖以生存的环境?

需要指出的是,处理方式仅仅手段,真正落实的却是人,体现的是“人性”和“责任”,如果缺少了这两点,即便再好的处理技术,恐怕也难以真正的根除垃圾污染问题。...

宋志平:大力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前全国正在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重点任务。今年初以来,钢铁、煤炭等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逐步显现。...

盘点中国海外十大高铁项目 中国高铁已“走出去”多远

“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显现,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高铁、核电等中国装备走出去取得突破性进展。“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高铁科普作家高铁见闻曾这样说过。...

广东欲打造国家级碳交易平台 水泥企业获益明显

目前,广东试点碳配额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三,仅次于欧盟、韩国。截至今年6月20日,广东碳市场累计成交配额3345.91万吨,总成交金额10.92亿元,分别占全国31.3%和36.6%,成为全国首个配额现货总成交金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试点。...

碳排放权交易,浙江准备好了

浙江省近日出台《浙江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我省完成碳排放权交易的基础准备工作,启动碳交易,到2020年建立比较成熟的碳交易市场体系。...

[周评]中南:涨势渐显 两湖及河南积极上调水泥价格

八月的中南一改在七月呈现的低位运行局面,水泥价格出现涨势,两湖及河南三省上调动作尤为积极,两广行情相对偏弱。...

[周评]华东:长三角水泥、熟料价格整体上调

G20峰会将于9月4-5日在杭州召开,浙江及周边省市水泥企业为保会议期间的“西湖蓝”积极履行停窑限产承诺。受此因素影响,上周华东长三角地区水泥、熟料价格整体出现上调。...

碳定价争议仍存 更严苛配额制未来可期

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推行过程当中,依然面临着核查成本过高、配额制不成熟、碳价偏低等问题。“要制定严格的总量控制目标,如果碳价过低,就用更严更低的配额制来调节。”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被动纳入or主动参与 企业该如何管理碳资产

距离明年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所剩时间已不多,对于重点碳排放行业来说,全国碳市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被动纳入,履约成本较高;二是主动参与,抢占市场先机。...

建立全国碳交易体系仍需完善机制

当碳排放市场由区域试点向全国市场过渡时,不同区域之间的配额分配问题将显得更加重要。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碳排放意味着发展空间,我国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明显,环境容量不同,在控制全国排放增量的前提下,应该明确不同地区承担“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

中国“一带一路”规模高达1.4万亿美元

根据新近的一份分析报告,中国重振连接欧亚古丝绸之路的宏伟计划,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可能会远大于马歇尔计划或是欧盟东扩。...

推进水泥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水泥工业的发展创建了良好的环境与机会,水泥业界及其主体水泥企业应当珍惜,把握时机将企业转型升级换代,用新的供给激发新的需求,提高水泥工业的质量与效益。逐步完成水泥工业实现“制造”向“智造”转型,即实现水泥工业4.0制造,以水泥制造4.0技术进步推进水泥工业供给侧改革。...

[原创]巴黎协议后水泥企业如何应对低碳未来

尽管越来越多的可持续发展领导者作出了巨大努力,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仍在持续上升。在目前的碳排放轨迹下,气温较21世纪末已经上涨了大约5摄氏度,远远超过“安全”标准。2016年4月在巴黎签订的《巴黎协议》提出控制全球升温在2度以内,面对低碳的未来水泥企业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呢?  ...

供大于求矛盾加剧 原材料部分行业效益或下滑

下半年,受国际经济弱复苏和国内经济回升动力不足影响,我国原材料工业生产和投资增速会继续放缓,出口压力增大,部分行业经济效益有可能会下滑。...

专注于开发混凝土3D打印机的瑞士公司Imprimere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或个人在尝试用该技术来打印各种建筑。来自瑞士的Impremere就是这样一家公司,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发自己的3D打印水泥技术。...

ECC——一种理想的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

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工程胶结复合材料(ECC)有可能成为理想的混凝土结构修复材料。这是一种具有一定强度的自修复复合材料,与其他广泛应用的传统混凝土材料不同,ECC材料是比人类头发还细,而且更有韧性。...

环保税法有望8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 “费改税”对企业有很大促进作用

税务和环保部门的配合是重中之重。可通过调动双方互相辅助的积极性,强化税务和环保部门的分工协作机制。同时,要明确双主体的法律责任,当出现纳税争议时,纳税人可以寻求有效的法律帮助,以及主体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

[原创]全球建筑业风险处于最高水平

英国Timetric机构发布的2016年2季度建筑行业风险指数显示,全球建筑行业风险增加,未加权的全球平均风险指数值为41.68,较1季度上涨0.56个点。这是CRI(建筑行业风险指数)建立以来11个季度的最高值,建筑业风险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均出现上升趋势,新兴市场2016年2季度的CRI达到49.37,发达国家达到33.42....

微藻变身生物“金矿” 台湾工研院与台泥共创绿能循环经济商机

台泥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今日签署新阶段研发计划合约,台泥将投入超过新台币2500万元的研发经费与工研院合作,共同运用由工研院能源科技研发的微藻能源与固碳专利技术,扩建微藻养殖示范系统及研发中心,并在未来规划设置20公顷的大型户外微藻养殖场进行微藻固碳及高附加值应用。...

“机械生物预处理+热盘炉”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在华润水泥大获成功

2016年6月28日,在广西华润红水河水泥厂举行了华润环保工程(宾阳)有限公司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的竣工验收仪式。红水河项目开辟了“机械生物预处理+热盘炉焚烧”——“MB+HD, Mechanical Biology+Hotdisc”的全新技术路线。...

宋志平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欧工商峰会并作专题发言

7月13日,第十一届中欧工商峰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并发表演讲。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应邀参会并作“中欧携手 深耕一带一路大市场”的专题发言。...

李克强:有能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出席第十一届中欧工商峰会并发表演讲。中欧双方企业家600余人与会。...

李克强:欧盟应理性看待中国产能过剩 尽快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李克强称,中国过剩产能确实不少,但中国近90%的钢铁产能面向国内市场,因为中国还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中西部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还有巨大的潜力和需求,希望欧方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问题。...

G20会议多国关注产能过剩 宁高宁:去产能需要花更多时间

7月9日,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贸易部长会议在上海举行。中国的产能过剩、钢铁产品过剩应对策略及推进自由贸易重要性等内容成为G20贸易部长会议的焦点。...

山东:学习“水泥中六价铬限量及测定方法”国家标准

近日,山东省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在蓬莱市举办了GB31893-2015《水泥中水溶性铬(VI)的限量及测定方法》国家标准培训班。王瑞海教授介绍了新标准的制定情况和内容,他详细介绍了水泥产品中水溶性六价铬可能的来源、如何避免,及如何做好检验检测等。...

中国已同20多个国家签订国际产能合作协议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7日在兰州参加2016中国西部国际产能合作论坛时介绍,中国正在紧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目前,中国已经同20多个国家签订了国际产能合作协议。...

中国企业布局“一带一路” 刚需基建正当时

日前,第七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论坛中外政、产、学、用各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创新产融合作,助力基础设施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关注行业发展核心问题,形成了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发布了权威的信息,不仅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启示,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建议。...

长三角规划撬动世界第六大城市群崛起

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未来将建设辐射全球的超级城市群,也预示着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强势崛起!其实,在《规划》正式印发之前,长三角早已在国家指导下拉开了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大幕,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长三角模式”。...

智慧城市25部委将遴选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国家发改委将与中央网信办、智慧城市25个部门部际协调工作组共同遴选出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该项工作也将在“十三五”规划中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