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企业布局“一带一路” 刚需基建正当时

2016/07/07 11:09 来源:中国工业报

日前,第七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论坛中外政、产、学、用各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创新产融合作,助力基础设施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关注行业发展核心问题,形成了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发布了权威的信息,不仅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启示,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建议。......

  日前,第七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论坛中外政、产、学、用各界精英汇聚一堂,围绕“创新产融合作,助力基础设施发展”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关注行业发展核心问题,形成了高质量的理论成果,发布了权威的信息,不仅为企业成长提供了启示,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建议。中国工业报特选取了其中来自政府、学界、企业代表的发言,就当前中国正致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以及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经验进行介绍。

  部委观点

  商务部:“一带一路”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指出,当前世界各国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旺盛,“人类未来40年建设的基础设施将比过去4000年都更多”。但是各国又都普遍存在建设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如何破解融资瓶颈是一项重要课题。

  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其建设运营存在着特殊性和外部性。这就需要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共同发力,寻找符合各地实际的商业模式,创造性的推动产融结合,为全球基础设施市场化运作和国际合作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和动力。

  张向晨指出,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超过20万亿元,占全球比重超过三分之一,百万千瓦级核电站、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等已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高铁、4G通信业在全球拥有了相当高的知名度。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中国装备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促进共同发展。

  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是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进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其中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重要内容。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必将会促进人员、货物、信息的便捷流通,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从企业层面来看,为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很多国际承包商在具体实践中,大力推动产融结合,以BOT、PPP等多种形式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并进行海外股权投资、兼并收购等投资业务,推动其海外投资业务创新和发展。很多中国承包商越来越重视产融结合对其投资业务的促进作用,通过产融结合参与海外项目投资与建设,完善海外市场和全球化布局,实现自身经营战略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型。产融结合逐渐成为国际承包商实现自身多元化和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为此,张向晨建议指出:一是要创造鼓励投资的政策环境。政府应努力消除贸易投资壁垒,积极推动基础设施的标准化投资项目,方便外国投资者参与,营造公平、透明、开放、有序、稳定的投资环境,为具体项目落实和融资汇兑创造便利条件。要培育和完善与基础设施项目开发相关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创新型融资机制的建立,鼓励外来投资和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场,为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要创新金融产品和项目实施模式。大力推动BOT/PPP模式发展,以政府投资作为种子资金,给予必要的配套政策支持,吸引和带动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金融机构应当优化融资模式,加强产品创新,探讨灵活高效、丰富多样的融资产品,可通过银团贷款、项目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支持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也可开发项目所在国或区域内证券、债券市场,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降低基础设施投资的风险。

  三是要发挥多双边金融机构和多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多边金融机构自有资金规模庞大,运作规范、透明,对区域内大型、复杂基建项目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比如世界银行与多家多边发展机构、商业银行、养老金和保险基金、资产管理和私人股本公司联合成立了“全球基础设施基金”,通过多边金融合作、联合融资和股权参与等多种方式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和融资产品,推动发展中国家复杂基建项目的实施和落地。各国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平台和或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相关国际论坛、行业组织的促进作用,为基础设施的国际合作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服务。

  专家观点

  林毅夫:现在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最佳时期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那么现在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时候”。在此次高峰论坛上,世界银行前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主任林毅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林毅夫指出,基础设施建设,它不仅是现代化的基础,而且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还能够提高经济增长的速度。用我们中国人常讲的形象的话就是“要致富,先修路”。由于基础设施的重要,20国峰会在韩国召开的时候,发表了一个首尔发展共识,而这个发展共识的第一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在去年联合国通过的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项目标当中,第9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来说非常重要,不过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自己的特性:一是它的建设周期非常的长。每个项目可能要3年、5年或是10年才能够建成,并且它的使用期、回收期也非常的长。二是它的一次性建设的资金投入非常大,三是它投资的回报决定于这个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的状况好不好。四是它最大的受益者是一般老百姓。

  林毅夫强调指出,现在是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最好的时候,但是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资金缺口非常大。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从2010年~2020年,亚洲地区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是8万亿美元,每年平均是8000亿美元。根据欧盟的研究,欧盟在2010年~2020年间,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从2.1万亿~2.8万亿美元。同样的,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非洲国家每年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是930亿美元。

  但是,目前各个国家的财政状况不好,但民间的钱不少,像各个国家的退休基金、保险基金,这个钱数量是相当多的。过去这些基金主要是用来买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券,或是投资到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但现在发达国家的利息非常低,那么再买政府的主权基金、债券,回报率是非常低的。如果有一些金融创新,给基础设施的建设变成一个可投资的项目,那么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提供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回报,将民间的这些基金就能够进入到这些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上面。那么,这方面需要各种金融的创新。

  这个创新的方式可以是大家经常谈到的PPP,也就是由政府跟企业来共同投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也可以是BOT的方式,由私营企业先把基础设施建设好,提供融资,经营一段时间以后然后再转给国家来经营。也可以是由一些双边援助机构把它的援助机构提供给基础设施建设,减少它风险的程度,给予它利息负担的必要。像中国在“一带一路”所提出的丝路基金、中国欧亚合作基金、中葡基金,都是属于这种双边援助的资金,用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

  另外,多边机构,像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以及亚洲基础设施开发银行,也可以利用它们商业的评级,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再来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各国也在尝试一些机制上的创新,像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建立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再投资银行,来给基础设施的投资提供融资的要求。20国集团2014年峰会提出的基础设施倡议,成立了全球基础设施中心,鼓励政府、私营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给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资金。2015年的时候,20国峰会在土耳其安卡拉峰会的时候,也提出了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总的来讲都是在强调金融创新。

[Page]

  企业观点

 柳工:全球经济波动下蕴含更多的商业机遇

  在第七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本报记者就“一带一路”建设方面问题专访了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俞传芬和副总裁罗国兵。

  《中国工业报》:柳工“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很早,在这方面也积累不少的经验,未来在海外布局上会有哪些安排?

  俞传芬:经过58年的历程,现在柳工从中国市场走到了国际市场,不仅仅是贸易产品到了国外,更主要的是企业的根已经扎到了海外,形成了研发、制造、服务、配置、培训的发展体系,拥有了全球的客户资源。

  当前,柳工已经从一个出口贸易型的公司正在向真正国际化发展的公司迈进。在过去10年的投入里,柳工布局海外市场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去年整个海外的销售已经占据总销售的36%。

  柳工在海外发展里面,在沿线布局,研发体系、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其实都在布局,都在做。下一步,柳工将在这些地区里,按照自己的规划和发展策略,进一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包括更好地满足当地需求,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支持全球和当地的发展,在产品研发和制造,以及服务体系、培训体系做得更好。

  罗国兵:实际上,柳工的国际化战略跟国家战略在很多时候不谋而合,在“走出去”时,我们也是从中国的周边市场逐步往其他新兴市场拓展,然后逐步形成了成熟市场的理念。现在在整个“一带一路”的区域,我们在63个国家有业务,在47个国家有我们的制造基地、研发基地,基本上覆盖了所在的沿线国家和市场。

  柳工在“一带一路”沿线具有良好的影响力。我们的产品根据市场需求做了大量的产品改进和完善,高度满足了市场的需求。真正实现了本地化的支持,这些区域有整个柳工的海外力量,有55%以上的海外力量服务于这个区域,它也是整个柳工国际化发展的核心。柳工支持国家战略,将会持续加大这些区域的投入,更好地变成当地化的品牌,当地化的企业,当地人喜欢的品牌。柳工的目标是,不仅建设这个国家,也要让柳工成为本土喜欢的品牌。

  《中国工业报》:当前国家宏观政策核心要求,比如去产能、去杠杆等,这些政策取向对柳工有没有一些影响?另外,如何评价当前的国际市场环境,柳工在这些市场环境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俞传芬:当前全球经济正在经历剧烈调整,但在柳工看来这是一个重大机遇。柳工在过去发展当中更早走出去,也就是说抓住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和中国机械高速增长的时期,更早向海外布局,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受的影响相对会少一些。

  第二个方面,柳工对未来的发展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未来,即是企业不仅仅是全球化,还在于要推进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也做了很多关于体制改革和去产能的工作,也关注了一部分生产基地,所以才有今天柳工在这个行业当中的业绩。

  第三个方面在改革里面我们在加大产品的技术。尽管从2012年开始,中国市场里都是30%、40%、50%的下滑,但是柳工在这样艰难的时期,在研发投入方面,我们不减反增。去年柳工的研发投入在4.5%,今年预算研发投入,在4.8%左右。

  世界声音

  伊朗:鼓励PPP模式提供好的投资机会给投资人

  伊朗道路与城市发展部副部长AliNoorzad指出,基础设施在伊朗的政策制定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伊朗政府希望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投资上,同时也要保持低的通胀率,因此伊朗政府鼓励PPP模式,并且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投资机会给投资人。实际上,去年在伊朗德黑兰召开的会议上,伊朗推荐了一些主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主要是高速公路,还有铁路的项目。伊朗政府相信,基础设施的重点领域的发展能够给国家带来可靠的经济环境,而且这也是双赢的合作。

  哥斯达黎加:将探索新融资方式 弥补资金缺口

  哥斯达黎加公共工程和交通部部长CarlosVillaltaVillegas指出,哥斯达黎加未来将会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使公路网更加密集。

  政府制定了2011到2035年全国交通发展计划,包括铁路、公路等交通系统,政府把2018年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到2035年希望实现所有的战略目标,在2018年实现的短期目标。总而言之,交通基础设施全国规划的执行需要大量的投资,它面向2011到2035年。2011到2018年的第一期要投资85亿美元,资金缺口大概有40亿美元。未来政府将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如PPP等,通过创新投资方式来弥补资金缺口。

  老挝:水电项目可以让私营部门参与开发

  老挝能源与矿产部副部长ViraphonhViravong指出,自从老挝有了发展基础设施的想法,政府请私营部门加入来开发基础设施,每年由公共部门投资10万兆瓦,现在每年已经是400万兆瓦的发电量。中国的一家承包公司也跟政府开展合作。当地政府开发了很多兆瓦的发电能力,因为这是商业上可行的发电项目。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同意提供贷款给老挝的项目。基于这样的经验,未来继续发展国内电力的供应和出口。老挝是个小国,发展的目的是要获得一个很好的安全市场,商业可行的PPA,老挝将持续地发展这样的模式。

  玻利维亚:新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筹划之中

  玻利维亚发展规划部部长ReneOrellanaHalkyer指出,当前政府制定了一个新的计划(2016年到2020年),这是一个新的基础设施,包括能源、工业、生产能力、农副产品,这是一个宏大的项目。这个计划包括机场、道路、桥梁,还包括水利项目等等。不久前,该国通过一个法律规定,就是在提供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在矿业方面的投资,可以给中国一些特许经营权,希望把矿业丰富化、多样化,以便可以更丰富地利用矿业资源。在公路方面,该国正在筹建一条从亚马逊区域一直通到北边,跟秘鲁、巴西交界的公路,金额是12亿美元左右。另外一个项目是双洋公路,把太平洋、大西洋打通,这是10亿美元左右。

编辑:孔雪玲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李叶青:当前水泥行业在底部煎熬,行业核心目标应该是利润恢复

2024年,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华新从来不以销量作为我们的考核和追求,我们将坚持“利润是目标,价格(收入)是基础”的理念,力争实现营业收入、EBITDA、经营性现金流保持正增长。

2024年1~2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2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3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3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人声鼎沸!“第十三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即将开幕!

3月27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正式开始报到。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助力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旨在刺激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政策聚焦家电、汽车等领域,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支持全链条各环节,鼓励消费者更新老旧产品,促进绿色、智能消费。这将激活潜在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并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74
2024-04-19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19

青海省

¥ 416.22
2024-04-19

甘肃省

¥ 372.95
2024-04-19

陕西省

¥ 306.73
2024-04-19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19

云南省

¥ 325.31
2024-04-19

贵州省

¥ 312.57
2024-04-19

四川省

¥ 352.34
2024-04-19

重庆

¥ 330.08
2024-04-19

海南省

¥ 402.19
2024-04-19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19

广东省

¥ 325.85
2024-04-19

湖南省

¥ 312.94
2024-04-19

湖北省

¥ 319.23
2024-04-19

河南省

¥ 297.33
2024-04-19

山东省

¥ 321.62
2024-04-19

江西省

¥ 317.07
2024-04-19

福建省

¥ 307.55
2024-04-19

安徽省

¥ 313.25
2024-04-19

浙江省

¥ 342.2
2024-04-19

江苏省

¥ 309.21
2024-04-19

上海

¥ 332.73
2024-04-19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19

吉林省

¥ 331.13
2024-04-19

辽宁省

¥ 302.53
2024-04-19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19

山西省

¥ 315.06
2024-04-19

河北省

¥ 342.12
2024-04-19

天津

¥ 338.21
2024-04-19

北京

¥ 349.43
2024-04-20 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