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到底该如何循环利用 各地有妙招

这家公司的所在地曾是青岛市的一个建筑垃圾填埋场。如今每年可处理建筑垃圾300万吨,目前青岛市共有10多家家公司从事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生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80%。...

莫让建筑垃圾重走污泥处置“弯”路

在建筑垃圾处置行业,无论是行业本身还是行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和这三四十年间污泥处置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出一辙,让人不禁思考:多年后,建筑垃圾处置是否会踏上同样的艰难治理道路呢?...

“三块板”决定住宅产业化程度

就目前而言,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对建筑外围护墙板(自承重型)的性能要求没有统一的性能指标要求。建筑外围护墙板的材料种类较多,施工安装节点构造也不尽相同,所以,对建筑外围护墙板的性能指标只能从原则上去分析、归纳和总结,涉及到具体的材料种类后,还有不同的要求。...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特制定本纲要。...

安徽“十三五”将基本建立建筑垃圾利用体系

安徽省计划,到2020年,省辖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县(市)建成资源化利用设施,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

郭海斌:建筑垃圾资源化需要“市场之手”

要想解决建筑垃圾问题,单靠企业是不够的,更需要资源化产业发展的支持。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现状如何?产业发展中政府和市场是否相辅相成?市场又该予以怎样的支持?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建筑垃圾产业资源化战略联盟秘书长郭海斌。...

大力促进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

4月26日,由商务部牵头,工信部、住建部、环保部等国家部委和中国建材联合会共同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北京联绿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元泰达工厂做深入调研。此次调研,意在调研元泰达“建筑垃圾100%资源化”技术,寻求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围城困局、利国利民的技术和项目,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发展。...

经济日报:垃圾围城,如何破解?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大力解决垃圾围城问题,到2020年,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一些读者认为,解决垃圾围城问题,需加快推行垃圾分类、循环利用,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上用足功夫。...

吉林省印发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4月22日,吉林委、省政府发出通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通知全文如下:...

[原创]固废资源化:我国环保产业不可忽视的一环

4月22日“全国城市固废循环利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首届嵩山环境论坛”在河南郑州光华大酒店召开。本届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境报社主办,全国城市固废循环利用产业联盟(筹)、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办。...

变废为宝 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透水砖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建筑垃圾的处理成了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当下,各地对建筑垃圾主要采取填埋、堆放的处理办法,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率较低。今年2月,淮南市城市建筑垃圾收集处理项目投产试运营,为安徽省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开了先河。...

蒋明麟:发展绿色建材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是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促进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是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业融合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力推变革转型 徐工全速挺进世界前三强

收购德国施维英公司,设立欧洲研发中心,建设巴西绿地项目——这是衡量徐工集团国际化道路是否成功的三个里程碑式事件。...

河南省建筑业总产值力争超8500亿

3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继去年全省建筑业实现总产值8046亿元后,今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要完成8500亿元以上,努力从建筑业大省向建筑业强省转变。...

万亿建筑垃圾再利用市场 专业企业仅20余家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在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行业,企业毛利率可高达39%。...

三部委联合发文:长沙获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建部3部门联合下发通知,确定长沙市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两会]唱响两会好声音 传递建材新期盼

“两会时间”如期而至,各地代表委员聚首北京,赶赴这场“春天的约会”,共商国是、建言献策。近年全国两会,建材人物活跃其中,建材行业期待的“好声音”亦频频传来--代表委员们行业不同、身份不同,但关注建材的眷眷之心是一样的。...

[原创]整合优势 另辟一片“蓝天” ——鼎盛的“大环保”战略

“过去十年,一方面是水泥产能从10亿吨到30多亿吨的装备增量,另一方面是近10亿吨落后产能的改造,二者的叠加效应带来了水泥装备市场的空前繁荣,但现在这两个支撑徒然消失,导致整个水泥及备件行业生存环境急剧恶化。”--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洪波。...

点石成金,山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系统贡献国家示范项目

山美股份(上海山美重型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建筑废弃物循环利用解决方案及实施的先行者。2015年12月28日,江苏省常州电视台对山美股份参与建设的常州武进绿和环保建材有限公司国家级建筑垃圾处理示范项目进行了报导。...

2015年中国混凝土行业十大聚焦面

2015年即将过去,临近岁末,回眸刚刚走过的一年,感到这是中国混凝土产能规模达到历史峰值的一年,是多年来各种深层次矛盾集中爆发的一年,是企业饱尝前些年粗放、野蛮、任性生长苦酒的一年,是全行业冷暖自知的一年,是失望与期望、绝望与希望并行的一年。...

建筑垃圾资源化的环境、市场、政策背景

迄今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率低,一个重要原因是政策体系不完善、市场不规范、精准支持不到位,需要国家、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以及财政税收等协调配套,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才能引导产业进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体制机制是关键

当前,在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市场化、产业化过程中,尽管可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从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实践来看,由于我国长期把垃圾处理作为公共事业,政府的扶植配合政策起着关键性作用,今后政府发挥的余地仍然巨大。...

中国每年产生35亿吨建筑垃圾 综合利用率不足5%

根据调研,目前我国包括建筑物垃圾和工程弃土在内的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约为35亿吨,其中每年仅拆除就产生15亿吨建筑垃圾。我国的建筑垃圾普遍采取堆放和掩埋的方式处理,其综合利用率不足5%。...

由“雾霾制砖”带来的反思

在城市中,“尘埃”不仅仅指雾霾,还有堆成小山般高的建筑垃圾堆等。它们和雾霾一样,对人类生存有毒有害,并正慢慢侵蚀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如果不加以治理,未来也将和雾霾一样危及人类生存。但幸运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听闻建筑垃圾等“伤人”的事件。...

[图集]如何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郑州高新区建筑垃圾消纳场使用的整套设备由郑州鼎盛集团研发生产,具有轮胎式移动破碎站。...

第一届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论坛会闭幕

11月29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境报社联合主办,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柏美迪康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第一届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论坛会”在河南郑州闭幕。...

2015第一届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论坛会召开

11月28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中国环境报社联合主办,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柏美迪康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协办的“2015第一届全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论坛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建筑垃圾资源化 接地气儿的低碳经济

建筑行业不断“放水”,屡禁不止地出现违规排放行为,其排放的粉尘加剧了雾霾的产生。然而建筑垃圾处置不当对天气产生影响仅仅是其影响的冰山一角,建筑垃圾行业对于社会的影响远不止于此,还与低碳经济、气候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郭海斌:建筑垃圾资源化“零排放”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大多以填埋或堆放处置为主,资源化率不足10%,欧盟国家每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日本、韩国达到97%。根据我国建筑垃圾和建筑形式的特点,研发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科学管理、规划,有95%以上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

[2015.11.28-29 郑州]2015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专题培训

中华环保联合会联合中国环境报社定于11月27-29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专题培训。...

发达国家建筑垃圾资源产业化启示:资源化处置需构建畅通产业链

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倒逼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运用法律法规的力量,明确建筑垃圾处置的责任归属,将回收、生产、消费、监督各个过程都囊括其中,使得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

海南省将出台法规 治理建筑垃圾

针对拆违后的建筑垃圾问题,海南省提出要尽快出台相关法规,统筹建筑垃圾收纳场地规划建设,规范建筑垃圾收集、运输、回填、消纳和利用等各个环节运行监管体系,加强扶持政策的配套,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大建筑垃圾处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力度等工作措施,并逐步落实。...

十八届五中全会前瞻:“十三五规划”的十大看点

十三五规划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五年规划,也是国企改革方案之后最值得期待的中央文件。我们结合历次五年规划的经验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梳理出“十三五”规划的十大关键领域:经济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业开放、全国统一大市场、收入分配(关键是扶贫)、人口老龄化、生态环保、投融资体制(PPP)、国企改革、军民融合。...

建筑垃圾逆袭 首次被大规模利用建设高速公路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薛生高9日透露,当地即将建成的“西咸北环线高速公路”在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首次大规模综合利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填补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建筑垃圾再生综合利用的空白。...

湖北全面放开市政基建市场

湖北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

郑州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成行业

城市地域和资源是有限的,但是人们对城市资源的需求是无限的,怎么解决这种矛盾,那就是资源一定要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同样如此...

河南:政策扶持建筑垃圾处理 市场前景广阔

记者8月18日获悉,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印发《河南省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该省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工作已经全面启动。...

资源化利用乃建筑垃圾处置之魂--访中国城市环卫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

近年来,我国已有一些地方政府、有远见的企业及行业内有志之士认识到建筑垃圾围城的严重性,并且意识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性,中国城市环卫协会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家珑,便是其中一位。...

在股市上跌倒,从这里赚回来——特雷克斯南方路机破碎设备让建筑垃圾重生价值

经过审慎比较,购买并使用特雷克斯南方路机I-111履带反击式破碎机,对破碎锤改出来的废弃混凝土块在现场进行破碎。破碎后出来的混合料直接作为路面垫层,大大节约了混凝土路面的翻修成本,实现废物利用,做到省时又环保。...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 无序填埋

记者近期在北京、安徽、贵州等地采访了解到,在认知理解不清、多头管理协调难、法规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不足5%,而无序填埋、乱倾乱倒等情况普遍,既破坏生态环境,又造成资源浪费。...

海螺集团带动水泥全产业链走出国门

通过长期的国内发展实践,海螺在水泥项目设计、装备成套及制造、工程建设管理以及水泥项目运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再加上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为完善的人才储备梯队建设,海螺“走出去”的最好时机已经到来。...

固废 亟待开发的资源富矿

6月,正是南方地区细雨绵绵的季节,国内固废资源化及在混凝土生产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汇集南昌,南昌论“剑”。“剑”指固废资源化,论坛上高手林立,华章锦绣。这座孕育过共和国红色基因的城市,此时,又在汇集着国内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的绿色潮流。...

第二届“井冈山论坛”——固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召开

6月12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预拌混凝土分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江西省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协会主办,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设计院承办的第二届“井冈山论坛”——“固废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与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在南昌力高皇冠假日酒店召开。...

重庆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环保资源环境、生态建设等成为重点领域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于近日正式发布,《意见》强调,要进一步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加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投资。...

河南年处理建筑垃圾2100万吨成国家试点省

4月26日,记者了解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正式下文将河南省列为全国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并要求河南省制订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省工作方案,为全国开展此类工作积累经验。...

国家发改委布局绿色建筑再升级

4月20日记者从国家发改委网站获悉,发改委制定了《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其中提出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分别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降碳、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以及建筑墙体革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循环经济发展行动计划落地 六大方向或受益

《2015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提出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大力推进园区和区域循环发展、推动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推行绿色生活方式等,其中具体包括促进生物质能发展、实施“以旧换再”试点、推进建筑节能降碳等方面。...

天津依法推进建筑节能 主要指标处全国领先水平

天津加大对建筑节能资料备案工作管理,继续保持建筑节能技术资料备案率100%;配合建筑节能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四步节能标准要求,做好建筑节能材料、设备和技术备案工作;继续做好天津市门窗标识管理工作,着力抓好建筑设备及遮阳设备等备案,使该项工作常态化。...

国务院分工落实《政府工作报告》 区域发展和环保治理是重点

4月10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意见》62项重点任务,分别由83个部门分工负责。要求坚持促进经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其中,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以及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是重点工作。​...

江苏建筑发展步入“绿色时代”

今年1月1日,《江苏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正式实施,江苏所有城镇新建建筑都有了统一的“绿色标准”。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制度保障、技术支撑等一系列措施相继出台,江苏用立法筑就了建筑发展“绿色梦”。...

1 2 3 4 5 6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