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郭海斌:建筑垃圾资源化“零排放”

2015/11/05 13:23 来源:中国建材报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大多以填埋或堆放处置为主,资源化率不足10%,欧盟国家每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日本、韩国达到97%。根据我国建筑垃圾和建筑形式的特点,研发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科学管理、规划,有95%以上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

  11月1日,“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举行期间,垃圾资源化分论坛同期举行。在垃圾资源化分论坛上,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郭海斌作了题为“建筑垃圾资源化零排放”的演讲,引起了众多参会者的关注和思考。

  《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中指出,我国每年拆迁改造产生了大量垃圾,2010年产生了15.5亿吨(含渣土),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建筑垃圾可以制成再生骨料,生产建筑制品,或直接用于道路基层和底基层等。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大多以填埋或堆放处置为主,资源化率不足10%,欧盟国家每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日本、韩国达到97%。根据我国建筑垃圾和建筑形式的特点,研发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科学管理、规划,有95%以上的建筑垃圾可回收再利用。

  同时在《废物资源化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里提到了发展目标和技术重点,这也是我们重点要做描述的。

  发展目标是针对废混凝土、建筑渣土等建筑垃圾,重点突破建筑废物的分类与再生资源化利用,以及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关键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建筑资源化技术体系和产业化平台。

  技术重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技术,重点研究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与再生骨料处理技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关键装备、再生产品高品质化技术,形成建筑废弃物再生成套工艺与设备,建立完善先进的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体系;二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关键技术、施工关键技术、再生无机料在道路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新型再生建筑应用技术,形成有关的产品标准、设计以及施工规范;三是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和利用,重点研究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制备技术、应用技术;再生混凝土耐久性控制技术、长期性能等。

  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整合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昌平有一个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示范项目,每年可消纳150万吨建筑垃圾,建筑垃圾从进厂到出厂整个过程都有监控,保障建筑垃圾100%的消纳,这也体现了“零排放”的理念。

  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要是把建筑垃圾资源化行业的整个产业链打通,从源头拆解、专业绿色物流,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体系、技术与装备、生态环保产品、自主产权与联盟标准等方面,实现全产业链覆盖整合。

  在技术方面,建筑垃圾资源一体化工厂示范项目可以做到3个100%,即再生产品市场化率100%、处置过程环保达标100%和垃圾处置资源化率100%。

  建筑垃圾在一体化工厂内,通过定向无害化处置,可以成为多种资源,通过深加工开发市场所需要的绿色建材产品。

  从建筑垃圾入厂到综合无害化处理,可以得到粗细骨料,之后是新型墙体材料,无机料,再生砂浆,再生园林土等一系列产品。同时全部实施全线监控,确保建筑垃圾的处置环保精细化。

  另外一点,“一体化工厂”可以实现的三个100%,同时也是国内行业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说一体化工厂能实现?我们提到95%可以资源化,剩下的5%是轻质物。比如说,塑料、衣物、木材等,可以将建筑垃圾轻质物通过专利装备进行裂解气化,变成清洁可然气和工厂能源,产生的液体可以用于土壤的改良和生态农业的添加剂,产生的固体可以作为环保的助燃气,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专利技术。

  在创新工艺方面,之所以一体化工厂可以使建筑垃圾100%还原成再生资源,并得到充分利用,真正实现建筑垃圾处置的“零”排放,是来源于有五项核心技术和六大创新工艺。

  五项核心技术分别是精确分离分选技术、替代水泥技术、轻质物能源转换技术、骨料再生技术和终端产品系列应用技术。

  六大创新工艺,一是高效分选、分离工艺与技术;二是砖、水泥石、垃圾土高附加值再利用工艺与技术;三是建筑垃圾可燃物能源转换工艺与技术;四是智能节电工艺与技术;五是多级吸尘、降噪、污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六是再生骨料彻底清除骨料表面附着物、连续级配、多级均化工艺与技术。

  在“零”排放方面,还有12个节能环保系统,生产废水100%再利用系统,设备节电系统,碳交易系统,多级除尘系统,雨水、雪水系统,清洁燃料配套,太阳能利用系统,地缘热泵利用系统,还有噪音全程监测系统,环境粉尘远程在线自动检测系统等。

  噪音和粉尘监测系统利用传感技术、无限通讯和卫星定位等技术,将数据汇集到中央平台,便于环保部门的查询和监管。

  “数据中心+工厂模式”

  智能信息平台,我们可以做到以“数据中心+工厂模式”,首先把生产过程中全部数据汇集起来,然后通过工厂模式,进行精细化研发,智能化生产,从而提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客户的满意度、提升再生产品的品质,最后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体化工厂”控制系统中,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确保可靠性和稳定性,实现重要工序、节点、配置实时监控,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包括一些故障预警、报警,还有分捡,通过北斗卫星,4G,云技术进行集成,充分利用最新信息成果。

  另外储存车辆智能调度系统,包括GPS定位,抛洒遗漏问题的控制。同时还有质量动态监控与分析系统,这就涉及到我们再生产品最终的质量,通过对生产过程、出站检疫监控、质量跟踪等监控,实现对生产过程及运输配送的全过程管理,保障全部建筑垃圾资源化。能源管理系统主要是提升工艺设备能源的效率,另外节约能源的成本,改善能源的绩效也可以用于能源管理方式,解决能源管理的问题。

  能源措施和节能主要是有电能、热能、水能和物流,保障没有废水排出,还有LNG的车辆使用,没有燃煤锅炉和太阳能光伏和地源热泵的使用。

  在产品方面也是一个重点,现在产品有九大系列32个规格,包括活性微粉、再生细骨料、再生粗骨料、再生种植土、再生预制构建等等。主要是轻质物,废木材、木屑、纤维防治污还有塑料制品。另外回收的产品就是金属、铸铁、铁、铝、铜。其中,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微粉可以做3D打印建筑物的主要材料。在高性能混凝土方面,从C30-C80,符合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并取得相应的专利。生态砂浆这一块,也是完全执行国家标准以及北京市相关标准,完全符合并高于相关的标准。

  同时“一体化工厂”项目搭建了一个再生建材交易平台,可以从生产配送到订单核算付款,完全用电子交易平台来实现。电子交易平台就是可以通过原始数据的查询,包括可视化、全面化,可追诉性、实时化对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另外一个就是环保效应,联盟开了两个碳交易方法学,对每消纳一吨再生垃圾所产生的节碳效益有一个精确计算,每节约1吨水泥,减排700千克二氧化碳;每消纳一吨再生骨料,减排10千克二氧化碳。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就可以减排二氧化碳20万吨以上。

  “一体化工厂”示范项目已经建成,现在已经全部运行,目前这个项目组成有15条智能控制生产线,177个类存储罐,122KM强电电缆,780KM弱电控制电缆,4800多个智能控制节点。我们已经用再生产品参与了阅兵村的施工建设,同时我们用再生微粉也做了相应的实例工程,做了验证都没有问题,包括北京雁栖湖停车场,这也是被列为APEC博物馆展示的一项新技术。

编辑:武文博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全球最大磷石膏分解制硫酸联产水泥装置一次性投料试车成功!

该项目以每年消耗磷石膏140万吨、生产硫酸60万吨和水泥80万吨的庞大规模,自立项之日起便备受瞩目。

万年青: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

万年青3月25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成立新能源子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产业,目前已建成公司部分子公司的光伏发电项目,后续还将继续大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助力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

国务院发布《行动方案》推动以旧换新,旨在刺激消费升级,畅通经济循环。政策聚焦家电、汽车等领域,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支持全链条各环节,鼓励消费者更新老旧产品,促进绿色、智能消费。这将激活潜在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并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

娲石两条年产1000万吨骨料线1条将投产,1条待建

阳新娲石矿投绿色环保材料项目预计2024年5月一期投产,年产1000万吨骨料。总投资20亿元,分两期建设,旨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零排放,预计年销售15.8亿元,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1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11

青海省

¥ 416.22
2024-05-1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1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1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11

云南省

¥ 310.87
2024-05-11

贵州省

¥ 312.57
2024-05-11

四川省

¥ 351.02
2024-05-11

重庆

¥ 331.21
2024-05-1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1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5-11

广东省

¥ 312.75
2024-05-11

湖南省

¥ 316.12
2024-05-11

湖北省

¥ 309.91
2024-05-11

河南省

¥ 274.59
2024-05-11

山东省

¥ 319.18
2024-05-11

江西省

¥ 313.39
2024-05-11

福建省

¥ 303.10
2024-05-11

安徽省

¥ 314.72
2024-05-11

浙江省

¥ 332.74
2024-05-11

江苏省

¥ 299.83
2024-05-11

上海

¥ 317.73
2024-05-11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5-11

吉林省

¥ 358.29
2024-05-11

辽宁省

¥ 338.19
2024-05-11

内蒙古自治区

¥ 349.14
2024-05-11

山西省

¥ 314.58
2024-05-11

河北省

¥ 345.41
2024-05-11

天津

¥ 368.21
2024-05-11

北京

¥ 339.43
2024-05-12 13: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