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冶建材工会毛迎春部长参观考察德阳利森

日前,中国机冶建材工会部长毛迎春来到德阳利森参观考察,中国水泥网CEO邵俊陪同参观。利森集团董事长陈建国及公司工会领导接待了来宾。 ...

天津院:重拳出击 打造完整装备产业链

6月19日上午,中国水泥网一行拜访了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天津院)。天津院院长于兴敏、党委书记夏春光、副院长徐培涛、副院长隋明洁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天津院现状及发展方向。...

[2009.07.25 成都] 2009中国水泥粉磨技术高峰论坛 暨风机(变频)节能技术交流会

粉磨工艺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到水泥工业发展,如何提高粉磨效率、降低电耗,提高磨机台时产量作为我国水泥技术工作者的重大课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论坛以“控制成本-提升效益”为主题。...

徐德复:创新发展模式 加快战略调整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很高兴应邀参加此次论坛会,能够有机会与水泥界的同仁们相聚一堂,共同就金融危机形势下,水泥行业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对危机保增长进行探讨和交流。刚才,有幸听了前几位领导和同仁的主题演讲和精彩报告,感到很受启发,受益匪浅。...

延伸产业链 寻求水泥业发展新机遇

今天上午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暨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研讨会在北京鸿坤国际大酒店隆重召开。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处长刘明、中国水泥网总顾问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中国建材经济研究会会长、中国建材工业规划院院长刘长发、中国建材规划院副院长李欣、中联水泥董事长崔星太等领导专家出席了论坛。...

赢得梦想,赢得尊重

中国水泥网内有这样一支超级豪华、超强战斗力的队伍,他们有着卓越而强悍的创新力、策划力、组织力和执行力;他们因自己的汗水和成绩博得全行业的称赞和认可;他们被称为中国水泥行业的“梦之队”,他们就是中国水泥网市场策划部。...

[2009.06.07 北京]2009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暨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研讨会)

为帮助水泥企业开展产业链延伸战略的研究和经验交流,中国水泥网与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联合举办“2009第三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

孙向远:坚定信心 把握机遇 积极应对 力保增长

2008 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团结一心,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来之不易的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稳定、民生改善的好局面。...

袁克兰:进一步完善我国水泥产业政策的思考

虽然中小水泥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大多数管理者的意见是除了淘汰还是淘汰。袁克兰认为,如果政策允许这些企业改造提高,企业就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生存之路。...

香港机电工程署到扶绥海螺参观访问

9月1日,香港机电工程署一行26人,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社会工作部部长高级助理李俊杰以及扶绥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徐朝松、县统战部李明凤部长、黄智庭副县长的陪同下到扶绥海螺参观和访问。...

水泥的生命周期评价

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尖锐,使中国水泥工业的现代化面临严峻挑战,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迫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已成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目标。 为了使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越来越需要具有环境意识的设计专家,使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逐步纳入生态设计阶段。LCA是评价水泥产品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LCA的内容和进行LCA分析的方法。...

水泥行业利用工业废渣发展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当前国家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力求节约资源、能源、财力、人力和保护环境,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006年我国水泥总量突破12亿吨大关,占世界水泥总量的52%,钢产量达3.5亿吨,约占世界总量的33%。意味着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达世界建筑总量的40%左右。但是,我国人口仅占世界的1/5,GDP约占世界的4%,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这一趋势还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水泥产量有可能逼近世界的2/3。面对古今中外前所未有的基建规模,只有采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搞好资源的综合利用,才能缓解我国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和谐社会”总体目标。...

后NSP时代的水泥企业发展

9月23日,首届中国水泥投资高峰论坛暨中小水泥发展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会议吸引了众多大中小型水泥企业,同时,还有众多投资机构以及相关设备企业慕名而来,共有三百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中国建材联合会副会长徐永模在会上做了中国水泥产业发展新思路的报告。...

1 2 3 4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