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节能降耗和能效提升是全球公认的“第一能源”,是加强能源安全、实现经济脱碳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能源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节能降耗和能效提升是全球公认的“第一能源”,是加强能源安全、实现经济脱碳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7月7日,浙江发改委发布《浙江省节能降耗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十四五”规划》。...
...
建材行业经济效益继续大幅增长。1-5月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营业收入2.2万亿元,同比增长26.7%。...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建党百年大庆,华北地区环保、安全检查等管理加严,整体需求短时略有下滑,整体价格行情维持平稳。...
生产线清单仅作为企业申请产能置换(退出)的资格条件。那么,不在生产线清单内的生产线自然没有申请产能退出用于置换的资格。...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风云缔造辉煌。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的建筑材料工业获得了新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6月29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水泥超洁净排放技术交流大会”在河北石家庄成功召开。...
截止2021年6月20日,山西省共有独立水泥粉磨生产线85条,非独立水泥粉磨生产线64条。...
河北是我国传统水泥建材大省,无论是过去的“三大污染物”治理,还是正在全面开启的碳减排,任务都非常繁重,但同时也是一种机遇。...
公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31日山西省共有水泥熟料生产线74条,其中9条熟料生产线已停产。...
2021年截至当前,减量置换16条水泥熟料生产线,产能2316万吨,通过异地拆迁、退城搬迁、技改升级等方式拟新建10条熟料生产线,产能1519万吨。...
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31日点火投产。...
项目计划于2025年12月点火投产。...
全市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铸造、铝用炭素、耐火材料制品、砖瓦窑、铅锌冶炼(含再生铅)等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
该通知要求:坚决实行减量替代:新建“两高”项目,严格实施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减量替代制度。...
2020年浙江省全省共计生产水泥1.32亿吨,全国排名第6,占全国的比重为5.6%;2020年,全国人均水泥产量为1.68吨/人,浙江的人均水泥产量高于全国,为2.05吨/人,超出全国人均水平21.8%...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本周华北地区水泥价格基本保持平稳为主。...
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6月17日,吉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吉林省水泥熟料生产线清单更新的公告,公告显示,吉林水泥熟料生产线共计27条。...
广东省发布2021年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以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为重点,促使一批能耗、环保、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
是否应该禁止或限制跨省置换成为行业共议的话题,部分省市也先后出台相关细则限制产能跨省置换。...
坚决遏制“两高”(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发展,对行业产能已经饱和的“两高”项目,按照“减量替代”原则,落实压减产能。对电力行业实行总量和单位产品碳排放控制约束,控制行业碳增量指标。...
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赴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时指出,要以化解产能过剩为重要抓手,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强化增量管理,严禁核准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停建违规在建项目,并按照谁违规谁负责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稳妥处理。...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农忙及中高考影响,六月上旬华北地区需求有所走淡。...
东方希望重庆水泥有限公司拟在重庆市丰都县湛普镇燕子村建设一日产32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置换比例为1.25:1;计划点火时间为2022年12月。...
预计1-4月份规模以上建材企业营业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利润总额1148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规模以上水泥行业实现营收收入2900亿元,同比增长24.4%,利润总额365亿元,同比增长3.3%...
6月8日,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2020年水泥熟料生产线清单更新的公告。...
云南宜良西南水泥有限公司将新建50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计划于2023年12月点火投产。...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广西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1年本)》...
用于建设6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
“十三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工业节能管理办法》,将工业节能监察作为推进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抓手,首次在全国范围统一组织开展国家重大工业专项节能监察,累计监察工业企业23470家。...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