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拉法基:技术创新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

近几年,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大环境下,水泥行业作为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以来是企业所追寻的目标,而依靠科技进步,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由此可见,技术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

十院士齐聚“工程机械之都”把脉产业发展

7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科协举办的“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院士行活动”在长沙举行。...

国家鉴定委考察陕西阳山庄水泥公司

5月27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谢克昌带领的国家鉴定委专家组来韩城市,考察陕西阳山庄水泥有限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工艺。...

西安建大水泥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通过鉴定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发明,具有自主创新的以高固气比悬浮预热分解技术为核心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28日通过专家鉴定,其多项指标创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水泥生产的有效节能减排。...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四届十一次理事会召开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四届十一次理事会今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乔龙德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并接替张人为任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的议案 》,乔龙德正式当选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勇、副主任黄淑和,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到会并致辞。...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四届十一次理事会召开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四届十一次理事会今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乔龙德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并接替张人为任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的议案 》,乔龙德正式当选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王勇、副主任黄淑和,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燕海到会并致辞...

赵乃仁亲历中国水泥60周年水泥技术研讨会南京举行

3月15日是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前总工赵乃仁先生80寿辰,同时也是赵乃仁先生从事水泥工作60周年纪念日。为此,中国建材经济研究会水泥专业委员会、中国水泥技术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江苏南京为赵乃仁先生联合举办了“赵乃仁先生亲历中国水泥60周年水泥技术研讨会”。...

徐德龙:掀起水泥工艺的“绿色革命”

他是一位大学校长,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和推动水泥工艺的技术改进,他将产学研相结合,要实现水泥的“绿色”生产。今天的2010年度陕西经济人物候选人我们来认识徐德龙。...

中材集团计划2015年营收逾1500亿

中材集团12月21日发布了“十二五”目标。到2015年,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5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利润总额超过150亿元。其中科技贡献率超过75%,国际业务收入超过集团总收入的50%。...

天壕低碳技术研究院在京成立

2010年12月20日天壕低碳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家由从事合同能源管理(EMC)的企业集团投资设立、以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为研究方向的科研机构。天壕低碳技术研究院的成立将为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成果的市场化实现途径开辟新路。...

徐德龙: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建材工业发展之路

伴随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建材工业走过了波澜壮阔的15年,建材工业的成果的确来之不易。人类生存所涉及的无外乎4件大事——衣、食、住、行,这是人类生存和繁衍的基本行为,而建材工业则直接关系到住和行的问题。建筑材料和建材工业一直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不断发展和前进。建筑材料既是传统材料,又是新型材料,是不断与时俱进的;建材工业既是传统产业,又是与时俱进的新兴产业。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停止不前,不能无所作为,不能骄傲自满,要不断地创新,真正做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

继续坚持靠新出强 促进建材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自《战略》发布以来,建材工业在制定“九五”、“十五”、“十一五”建材工业发展规划时,均在国家总体规划的指引下,根据建材工业实际,按照《战略》指明的方向进行编写。此外,在1999~2000年,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材料发展现状及迈入新世纪对策》咨询项目中的《建筑材料咨询报告》,以及2004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中的《建筑材料制造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同样也是按《战略》指明的方向,组织数十位业内专家进行编写的,由此可见《战略》的重要指导性。...

[独家]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京举行

经过全中国建材人的不懈努力,建材工业“由大变强 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已经从十五年前的宏伟蓝图上结出了今天建材行业的累累硕果。2010年11月5日,初冬的北京阳光和煦,微风拂面。中国建材联合会主办的建材工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发展战略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大酒店隆重举行。...

《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中国建材产业体系研究》课题开题会召开

11月5日,《建设以低炭为特征的中国建材产业体系研究》课题开题会在京召开。中国建材联合会会长张人为、国务院参事室参事蒋明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巡视员高广生、中国建材研究总院院长姚燕、中材国际党委书记兼副董事长于兴敏等领导参加了开题会。...

中国建材集团2010年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十月金秋时节,丹桂飘香。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科技工作会议于2010年10月26日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是中建材集团回顾“十一五”科技工作,交流创新工作经验,分析企业当前面临的新形势,部署企业“十二五”科技任务和工作的重要会议...

中国建材总院建院60周年座谈会召开

金秋十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迎来60华诞,2010年10月26日,中国建材总院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了建院60周年座谈会...

[万里行]万里跋涉三秦关 问道水泥孰与高

8月21日,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代表团车队从山西境内跨过黄河大桥进入陕西境内,开始了历时长达12天的陕西水泥企业的采风活动。...

[万里行]徐德龙:一直吃第一口螃蟹的人

中国水泥工业快速发展为水泥工艺技术变革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然而在新型干法生产工艺、余热发电等技术普及推广之后,水泥行业技术“有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有没有必要去提升”、“如何去提升”,成为接下来需要关注的问题。确实,目前水泥生产工艺技术已经较为成熟,想要进一步改造提升困难大、风险高,大部分企业都不愿意“吃第一口螃蟹”,“冲锋陷阵”的往往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

[万里行]第二十六站西安建大:助推中国水泥工业化进程

当通达中国水泥万里行车队缓慢驶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伴着淡淡桂花香,万里行队员们还在怀念美好的大学时光时,车子停在了目的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粉体工程研究所门口。此站留给万里行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一整排立于草丛中的荣誉...

对混凝土养护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水泥和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有些传统的养护方法现已不能完全适用或部分不能适用。混凝土的开始浇水保湿时间应予提前,应做“尽早及时”,养护保湿持续时间应做到“足够和适可而止”;养护过程中,为保证混凝土结构断面上的温度梯度、升温速率、降温速率适宜及具有较小的最高温度和致裂温度,应在混凝土于半流动状态及塑性阶段实施冷却处理,而在最高温度时加以覆盖并开始保温,并于硬化开始至最高温度到达之间注意防止“热震”的发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Shah教授:纳米材料在混凝土的应用

6月4日,中国工程院首位外籍院士S.P.Shah教授在三狮集团为杭州的混凝土企业和协会相关人士,进行了一堂生动的混凝土前沿技术讲座。...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