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我的改革心路(五)之“两材”重组·上

2000年,国家建材局在国家机构改革中被撤销,建材行业形成两家央企公司,一家是中国建材,一家是中国中材。最初,两家公司的业务有所区别,中国建材主要是搞制造业,中国中材主要是搞工程设计和安装,在后来的发展中,两家的业务越来越同质化,中国建材也有工程,中国中材也有制造业有水泥,两家都发展了一些新材料业务。...

2018中国水泥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团体标准发布会

中国水泥协会和陕西省水泥协会决定于2018年7月12~13日在陕西西安联合召开《2018中国水泥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团体标准发布会》。...

水泥有“温度” 行业50强发布水泥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

7月13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水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建立水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长效机制,中国水泥协会和陕西省水泥协会联合主办了“2018中国水泥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团体标准发布会”。...

沉痛悼念陈全德教授

惊悉北京工业大学陈全德教授今晨5点在北京朝阳医院仙逝,万分悲痛。陈全德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最早的水泥工作者之一,为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杰出贡献。...

宋志平:我的改革心路(三)之央企市营

2000年前后,北新建材进入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按照“四位一体”的思路,我希望把北新做成一个有规模的企业。...

[独家]转制企业后继续承担公益事业确存在难度

水泥产品标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事关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是经济社会运行的底线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批准发布或授权批准发布。...

保留部分32.5等级水泥是行业需要也是环保大势

目前,行业正面临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短期内享有错峰政策带来的红利。...

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不能取消32.5等级水泥

在近期的《中国建材报》上,就修订水泥标准课题展开热议,要求全面取消32.5等级的呼声很高,本人作为一名水泥行业老人,感到有责任发表些意见。...

2018-06-04 32.5 行业动态
国务院参事蒋明麟到访中国水泥网

蒋明麟对水泥指数给予了充分认可,称这对行业大有裨益,并深入了解了各省区的近期行情动态。...

[周评]西南:市场波动不明显,重庆因停窑计划预大涨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上周西南市场暂无明显波动,但重庆地区有计划停窑大涨的预期。...

[独家]从云南水泥建材技能竞赛说到世界水泥技能竞赛

行业主管部门、工会系统、协会应该研究,将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纳入企业、企业集团、行业各级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使云南水泥建材集团开展技能竞赛的做法发扬光大。...

老国企为何能永葆活力?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改革发展创新转型纪实

淮海中联前身为淮海水泥厂,始建于1978年,与我国改革开放同龄,先后为部属、省属企业,归口原国家建材局、江苏省建材局管理,现为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国联合水泥集团的骨干企业,是中国建材股份香港上市重要成员企业。...

宋志平:我的改革心路(二) 之创新发展

作为改革开放40年的亲历者和参与者,宋志平的个人经历也正是这一段波澜壮阔改革历程的缩影。...

宋志平:我的改革心路(一)

我的经历其实比较简单,企业生涯将近40年,主要在北新建材和中国建材工作,中间兼任国药集团5年的董事长。在国药也是通过改革让国药有了大的发展,我上任的时候国药是360亿元的收入,离开的时候已经有2500亿元的收入,去年国药做到了3500亿元的收入。我们对改革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原创]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中国水泥大有作为

对于国内水泥企业勇于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的举动,王燕谋赞誉为:“历经40多年的卓绝拼搏,中国水泥行业扬眉吐气、昂首阔步地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屹立于世界水泥‘民族之林’。”...

[原创]深入市场化改革 推进体制创新 中国水泥勇立潮头

纵观我国水泥行业40年来发展史,水泥行业也是在一次次改革中实现质变,遵循中央改革方针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取得了令世界嘱目的卓越成绩。...

著名水泥专家赵真同志逝世

2018年2月7日4:05分,国内著名水泥专家、原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赵真在成都市与世长辞,享年90岁。...

[原创]新时代 中国水泥正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时刻,记录中国水泥发展历程的《中国水泥发展史》(第2版)出版发行是水泥界一件大事,给广大水泥工作者以莫大的鼓舞。...

2017年绿色建材产业发展十大关键词盘点

传统建材工业绿色转型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减少排放、辅助环境治理上大有作为。...

王燕谋主编《中国水泥发展史》第2版发行

近日,由原国家建材局局长王燕谋主编的《中国水泥发展史》第2版出版发行。...

长三角水泥熟料价格下调 是阻击进口还是垄断背锅?

针对此次调价背后的原因,业内观点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分歧。...

回眸百年华新 开启新征程【7】:希望工程 扩建4、5号窑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第七篇《希望工程 扩建4、5号窑》,一睹华新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通过扩建满载华新人希望的4、5号窑,实现再造坚实。...

浅议水泥石灰石矿山优化利用

本文对已经投产的水泥用石灰石矿山和新投产的石灰石矿山分析了在原来技术要求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措施,结合了最近几年来水泥检测设备新技术及当前矿山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对石灰石矿山再优化的方案和高效利用资源的措施。...

徐永模:一文读懂水泥行业的前世今生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和中国水泥协会定于2017年12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创新发展大会。...

全国第十六次水泥品质指标检验“大对比”引来大提升

水泥是国民经济建设所需的基础物资,是生产预拌混凝土及水泥制品的中间原材料,其性能优劣关乎建筑工程的质量。我国是水泥生产和消费大国,水泥产量近年来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江西本土水泥龙头:万年青60年风雨征程

1975年12月,江西省最大的水泥骨干企业——江西水泥厂建成投产。 1997年9月,江西水泥厂改组并作为独家发起人成立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材集团荣登“中国建材企业500强”榜首

近日,由中国建筑材料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规划研究院组织召开的“2017中国建材企业创新发展论坛暨2017中国建材企业500强、建材服务业100强、民营建材企业100强、最具成长性建材企业100强和中国建材园区20强发布会”在京举行。中国建材集团又双叒叕荣登“中国建材企业500强”榜首。...

郭文叁:他矗立万亿市场之巅,打造世界第一品牌,最终却黯然离场

在业内,郭文叁却是个绕不开的名字。他一手带出了中国最强势的水泥企业,并影响了整个行业与万亿级市场。...

一条妙不可言的“产业链”——从团结协作看建材行业企业家精神的延伸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成功需要团队的协作,但是这个看似“老掉牙”的道理却有着永恒的意义。...

重组一周年 | 宋志平:从大到伟大的新征程

2016年8月26日,两材重组一时成为行业内外,乃至国内外热议并高度关注的重大新闻。当时中国建材报对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宋志平进行了专访,发表了题为《是巨龙就要腾飞》的报道。...

CCPA墙板分会2017年度会议和装配式建筑应用会议胜利召开

2017年6月23日~24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墙板分会主办的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墙板分会2017年度会议和装配式建筑应用会议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装饰混凝土概述及其在景观工程中的应用

混凝土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大宗的建筑材料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装饰混凝土在近年来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和关注,而且有专家预计在未来5~10年中装饰混凝土使用量将提高3~5倍,成为混凝土材料中一个重要的分类。...

潜心科研 情系三峡 ——深切缅怀成希弼同志

2017年4月15日,我国水泥行业知名专家、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原水泥所品种室主任、第一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建材科学研究近60年,退休后仍坚守在科研岗位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成希弼,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有关建筑砂石行业的若干历史记忆

砂石生产企业一定要放开视野,要懂得砂石只是中间产品,要送到建筑工地配制成混凝土才能用于工程上,混凝土站和工地是砂石的直接用户,他们才是砂石的“上帝”和“财神爷”,砂石企业要始终真心诚意为用户服务,切不可急功近利,只顾暂时小利,断送了企业长远根本利益。当前多种行业产能过剩,正是调整的好时机。...

姚元君:发展多样性绿色墙材更需因地制宜

专家认为,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墙材的多样性不仅是多元化市场需求的选择,也是化解建筑安全风险的客观需要。...

一生建材人,一世建材情——深切缅怀阎盛慈同志

2017年2月18日,我国建材行业知名专家、水泥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共产党十三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原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原中国新型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中国建材集团前身)总经理、党委书记阎盛慈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获知阎老逝世的噩耗,全院上下沉浸在无比的悲痛之中。...

宋志平:专注建材实业 再创新的辉煌

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中国建材联合会系统2017年春节团拜会上表示,中国建材集团一直专注实体经济,集团2016年的销售收入是2700亿元,创造利润81亿元,上交税收154亿元,交纳银行利息160亿元,为25万名员工提供了就业岗位,支付员工薪酬201亿元,集团的社会贡献值近600亿元。...

特种水泥行业创新发展座谈会召开

2016年11月13日CCPA特种水泥混凝土工程材料分会组织召开了“特种水泥行业创新发展座谈会”。...

硫铝酸盐水泥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园林景观成为了人们享受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硫铝酸盐水泥为原料的塑石假山正在代替普通水泥为原料的假山,因硫铝酸盐水泥具有早强、高强、抗冻、抗渗、耐腐蚀和低碱度等优良特性,并且在造价方面和灵活性上都节省了很多人力和物力,真正达到了低碳、生态、环保的功效。...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一行到访淮南舜岳水泥

1月4日,新年伊始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浙江锦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国平,杭州云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震等一行到访淮南舜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舜岳水泥),受到舜岳水泥总经理刘波,副总经理韩振宇等高层热情接待。...

第十二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召开

2016年10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在美丽富饶的孔孟之乡山东济宁隆重召开。...

[原创]汇聚两岸智慧 共谋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行业新发展

10月23日,“第十二届全国轻骨料及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宁持续召开。...

深切怀念中材国际原执行总裁武守富

从天津水泥设计研究院到南京水泥设计研究院院长,后来又到中材国际的总裁,武守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廉洁自律,公平正直,呕心沥血,为中国水泥行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他燃烧了自己,却点燃了国家发展的未来!他太劳累了,他真的没有好好休息过!就这么早的离开了我们,英年早逝!...

中材国际原执行总裁武守富先生因病去世

据悉,原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原执行总裁武守富先生因病于10月2日晚十一点二十分在其唐山老家汉沽农场乡下去世。...

[原创]两材合并大势所趋 亦是市场选择

在业内,两材合并一事早有传闻。作为主业同为水泥的两家央企,两材有着同样的企业性质,板块构成亦有大量重叠,在当前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市场需求下滑,国际市场整合加速的背景下,两材合并可谓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亦是市场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

[视频]宋志平谈“两材合并”内幕

两材合并早已酝酿多年,双方业务高度重合,特别在水泥领域。中国建材以十年之功,联合重组了900多家水泥企业。组建起中联水泥、南方水泥、北方水泥、西南水泥四大水泥公司,而中材集团一家,则拥有天山股份、宁夏建材、祁连山、中材股份四大水泥生产上市公司,这显示了其对上市公司的资源错配。...

蒋明麟寄语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发挥强强联合优势 打造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建材企业集团

国务院参事蒋明麟——这位曾在上世纪90年代一手操办并组建了建材行业两大集团的架构师,回忆起两材成长变迁时对记者感慨地表示:“两材重组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市场的需求。”他深情寄语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发挥强强联合优势,向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大建材企业集团迈进。...

宋志平:是巨龙就要腾飞

8月26日,随着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正式揭牌,一家全球建材行业的巨无霸企业横空出世。新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两材重组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重组后的中国建材集团将致力于做强做优做大,成为一条腾飞的巨龙。...

肖亚庆:企业重组关键是文化融合

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央企重组步伐持续加快。2015年以来已有9对18家央企进行了重组,今年内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有望减至100家以内。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8月26日出席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重组大会暨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时强调,企业重组成功的关键是文化融合。...

肖亚庆:做好重组整合 推动中国建材更好更快发展

8月26日,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出席中国建材和中材集团重组大会暨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听取重组情况报告,并作重要讲话。...

1 23 4 5 6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