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混凝土桥梁损坏现象及GBS渗透型硅烷桥梁防腐防水材料作用机理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近些年来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加大。预计2020年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250多万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0万公里以上。与高速公路通连的桥隧众多,以混凝土梁柱为主要构件建设的桥梁担负着重要任务...

也门工贸部举行巴吉尔水泥厂扩建项目协调会

2月27日上午,也门工贸部在也门国家水泥公司举行巴吉尔水泥厂扩建工程项目协调会,会议由也工贸部主管工业的次长阿卜杜伊拉主持,中国驻也使馆经商参赞胡要武、工贸部第一副部长伊克巴尔等出席了协调会。-...

李佐军:国企不能再躺在政府怀里撒娇

政企分开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更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意味着国企不再“单纯”了,不再是单一的国有经济利益载体,那么它也就不能再以“亲儿子”身份而躺在政府怀里撒娇了,政府也就再无必要为国有企业背不必要的包袱,企业也不会为政府部门所操纵了。...

煤炭业深陷融资困境 煤矿承诺30%回报无人接盘

今年1月份以来,煤炭价格再度跌入连续下滑的通道,2月26日公布的最新一期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于559元/吨,比前一周再次下降了3元/吨,已是连续第7周下跌,累计跌幅达72元/吨。...

中国经济衰退八大警示

高端经济论坛鸿儒论道2月18日于上海举行,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教授发表演讲时直言:“中国经济正在衰退,短期内难以扭转。”尽管唱衰腔调自去年下半年银行钱荒开始未曾停止,但在长达三小时的演讲中,华民表达了经济学家通常唯恐避之不及的观点。...

[原创]刘永行:看好东南亚、非洲水泥市场

日前,上海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与中国水泥网CEO邵俊在上海就当前国内水泥行业发展现状相互交流意见时表示,随着东南亚、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当地水泥需求将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国内水泥企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国际化发展机遇。...

2013年世界经济回顾及2014年展望

2013年发达国家增长动力略有增强,发展中国家困难增多。预计2014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部经济会继续分化,欧洲和亚洲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增长动力不足;尽管世界经济整体增速将略有提高,但我国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依然错综复杂。...

国企业债务飙至12万亿美元 产能过剩行业或爆发违约风险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各个行业中,中国电力和建材企业是所有行业中杠杆最高的,截至去年9月底,这两个行业的债务均是股权的两倍。而就在企业大规模举债的同时,今年中国迎来兑付高峰。今年年初,发改委就曾表示,2014年是企业债券偿债高峰,预计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券到期兑付。...

王燕谋:关于水泥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考

水泥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持续改革开放,取得了史无前例的进步。水泥年产量由1978年的6524万吨提高到2012年的221000万吨;实现了由立窑等落后技术向新型干法先进技术的划时代转变;诞生了一大批现代巨型水泥企业;一个强大的中国水泥工业已在世人面前崛起。水泥行业与全国形势一样,目前在多个方面也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对此必须遵循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引的道路,深化改革,推动水泥工业进一步可持续发展。...

国企改革引期待 公平市场环境是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中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彭刚2月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市场的灵魂就是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他认为,国企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公平的市场环境又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所在。...

从盛宴走向冷清的埃塞俄比亚水泥市场

虽然目前的埃塞水泥市场已经不可与埃塞初期发展水泥工作相提并论,但水泥作为基础设施建设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商品,依旧保持着重要的经济地位。...

发改委要求重点企业核算排放 统一碳市场打基础

近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组织开展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重点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

马年经济倒春寒 汇丰PMI各项数据均跌破荣枯线

引发蝴蝶效应的是创下7个月低点的汇丰制造业PMI,继1月跌破“荣枯线”后,2月继续下行,跌至48.3;其中,各项分项数据皆跌破“荣枯线”,反映需求低迷背景下中小型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放缓。...

大连水泥集团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完成改制

大连市经信委24日发布信息,经过多年努力,大连水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完成改制工作,并且吸引国内资金3.38亿元。其中,北京长城民盛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投入资金2.04亿元,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资金1.34亿元。...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箭已离弦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之视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故“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资本参股”。这被解读为国企改革的新方向,颇令各界期待。...

新加坡华商陈精毅:将灰色水泥变“绿色”

陈精毅在水泥制造业打拼了40年,堪称为新加坡特种水泥行业的先驱者。得益于70年代新加坡经济起飞,公司业绩突飞猛进。为本土公司“昂国”不仅开启了公司发展的新篇章,也制定并积极推动“坚守本土、扩张海外”的新策略。...

海螺集团收购云峰水泥65%股权

2014年1月23日,云峰水泥与海螺集团正式签订了股份合作协议,海螺集团收购云峰公司65%股权,实现了两家公司的股份合作。2月9日,云峰公司与海螺集团进行了管理权交接仪式。目前,海螺集团已正式接手云峰海螺股份合作公司的全面管理。...

国企改革意见已上报国务院 预计全国两会后出台

今年以来,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关于国企改革的讨论也再度升级。对于国企下一步的改革,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在近日发表的《国有企业改革在深化》一文中指出,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面临着新的历史性任务。...

宋志平:国企市场化没有完成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揭开国有企业新一轮改革序幕。作为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公司共同的“船长”,宋志平先后将这两家基础很差的“草根央企”带入世界500强,但这并非终点。在接受大公报独家专访时,宋志平说,经过多年改革,国企基本符合了市场经济要求,但还有些“看得见的手”成为改革继续前进的阻力。他说,要打好彻底迈向市场化这一仗,“国企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对话宋志平:尝鲜混合所有制

一位国企掌门人为何掌管众多民企?大规模的收购民企到底居心何在?民企入股央企是否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国企干嘛非要找民企,没好处会去吗?混合所有制能否平衡,如何让人口服,让民企心服?宋志平身兼两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央企董事长,为何尝鲜混合所有制?近日,央视对话宋志平。...

宋志平:国企领导收入比外企少得多

提到央企你会想到什么?掌门人的年薪是“旱涝保收”的?获得高额利润是靠垄断地位?拥有定价权?亏损不怕,因为有人买单?关于央企的这些质疑都是真的吗?一人身兼中建材和中国国药两家世界五百强,两家央企董事长的宋志平来到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回应大家对于央企的种种疑问。...

冀东水泥欲放弃秦岭水泥 西凤酒或借壳

此前的2012年,秦岭水泥以增加营业外收入的方式避开了退市风险,而曾经承诺向秦岭水泥注入资产的大股东冀东水泥却面临新的抉择。日前,秦岭水泥启动保壳重组将以大股东冀东水泥卖壳的方式断臂保壳。...

中材科技:关于相关主体承诺履行情况的公告

根据中国证监会江苏监管局《关于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进一步做好承诺及履行工作的的通知》(苏证监公司字【2014】49号)的文件精神,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本公司及承诺相关方尚未履行完毕的承诺情况进行专项披露如下:...

盘点2013耐火材料行业大事

2013年,对于中国耐火材料行业来说可谓不平凡的一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耐火材料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行业准入制度制定工作的稳步推进……一系列事件,无不影响着耐火材料行业未来发展的轨迹。我们特从中遴选出对耐材行业影响较大的几件大事,逐一加以点评,呈献给大家。...

水泥大王是怎样炼成的

2006年3月中国建材香港上市开始,风卷残云般重组了900多家水泥企业,成为坐拥4.5亿吨产能的世界水泥大王。宋志平的行业整合改变了水泥行业的格局和生态,也启迪了其他产业的企业家。...

水泥股“马头”迎来开门红

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持股还是持币再次考验每一个投资者的智慧。从A股历史上看,虽然春节后下跌的记录不少,但“春节情结”似乎占据了上风,在过去23年的春节长假后,有超过六成的年份股市实现“开门红”。...

环保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思考

在环境治理和环保政策措施的驱动下,中国的环保产业多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无论是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市场环境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 ...

发改委:努力开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新局面

2014年,发改委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扎实做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重点领域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区域经济合作等重点工作,努力开创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新局面。...

新春伊始 煤炭行业遭遇倒春寒

立春过后,一场大雪自北向南席卷中国大部。而在中国东部—中国最大输煤港口秦皇岛港的煤炭库存已超800万吨的警戒线。新春伊始,一场煤炭的倒春寒看起来在所难免。...

新一轮走出去支持政策酝酿推出 加快消化过剩产能

记者日前获悉,相关部门正酝酿推出新一轮“走出去”支持政策,包括编制境外经济合作区国别产业投资综合指引,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利用中央财政现有专项资金支持政策,逐步扩大资金规模,优化资金安排结构,开展以境外股权、资产等为抵押提供贷款,对企业境外投资提供融资支持等。...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下的产能过剩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杨建龙认为,产能过剩是一种市场行为,市场对此有一个自我调节过程,这种自我调节过程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产能过剩是一个保证市场充分竞争的必要前提,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有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可能规避这些竞争成本而获得竞争带来的成果。...

探路新型城镇化:国家意志变企业行为极具意义

“当前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已不再支持政府主导下以地方债为依托的传统建设模式,地方政府靠土地财政的做法必须改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对记者如是表示。...

国资委:正在抓紧修改国有企业改革意见

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日前在《求是》杂志撰文透露,目前国资委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组建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具体实施方案、央企分类考核办法以及中央企业布局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致力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我国高铁建设迈入提速扩容新阶段

在2014年1月9日召开的年度铁路工作会议上,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盛光祖表示,今明两年,国家铁路还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万亿元,“十三五”期间铁路投资仍将高位运行。其中,2014年国家铁路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300亿元,开工建设44个新项目,投产新线6000公里以上。...

中国建筑:年度国企最佳文化建设企业

日前,国企杂志评选出了2013国企十大企业,中国建筑被评为最佳文化建设企业,上榜理由: 风雨三十一载,中国建筑(601668)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及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这一切快速发展,来源于企业文化的建设。...

宋志平:年度国企最具探索精神人物

日前,国企杂志评选“2013国企十大人物”,其中宋志平被评为最具探索精神人物,上榜理由:早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国企改革方向之一之前,宋志平就已经在中国建材集团、中国医药集团中系统探索“央企市营”发展模式,引入了民企活力和责任机制,提升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能力。...

亚泰水泥荣获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吉林亚泰水泥有限公司被授予“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全国获得此荣誉的共有96家企业,其中吉林省获得此荣誉的企业仅有两家。...

逾20家内地企业放弃香港IPO转战A股

内地A股IPO重启,一月份A股上市新股爆升,香港投行估计,已影响到逾20家内地企业来港上市“急煞车”,要重新考虑上市地点,势必冲击香港今年的新股市况。加上阿里巴巴集团能否登陆本港成谜,港交所(00388)今年要重夺新股集资市场世界“一哥”,相当有难度。...

国务院将出台文件引导水泥等行业兼并重组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据工信部内部人士透露,国务院近期将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重点引导钢铁、水泥、船舶、光伏、婴幼儿配方乳粉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

​中材集团与中交集团中非基金签署三方合作意向

1月22日,中材集团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在中材集团总部签署了三方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三方将联手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各自优势,在非洲合作开展有关项目投资,共同开拓非洲市场。...

北京建工三建公司跻身百亿级企业行列

北京建工三建公司历经60年艰苦创业,企业效益连年增长,年度新签合同额相继突破50亿元、60亿元、70亿元大关。2013年,企业新签合同额实现100亿元,正式步入百亿级企业行列。...

蒋卫平:转型的哲学

金隅建材制造业下决心向“城市净化器”转型,虽然开始付出了巨大的人、财、物力成本,但这些投入已经转化成金隅集团掌握的无害化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污泥和城市废弃物飞灰的创新环保技术,并以此为支撑基本形成了金隅环保产业的架构,这是未来前景无限的新兴产业。...

[专题]一周新闻热点回顾(1.20-1.26)

1月20-26日一周新闻热点:云天软件登陆新三板 水泥智能工厂发展迎来新机遇、海螺水泥攻陷秦岭水泥 老国企遇新对手、2013年全年水泥产量24.1亿吨 同比增长2.26亿吨等文章上榜。...

多省谋转型去GDP控债务:2014仍是缓增长年份

给增长“挤水分”,成了各省市自治区2014年经济目标制定的一致动作。根据目前已经公开的26个省份的数据显示,有20个省份下调了经济增速预期,5个省份持平,仅广东省上调0.5%。...

吴文贵:走集约发展之路,促行业转型升级

2013年12月10日,由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与中国水泥网联合主办的大型混凝土企业发展与管理架构论坛在浙江宁波召开,此论坛是2013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分论坛之一,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贵以《走集约发展之路,促行业转型升级》为题作报告。...

徐永模:以创新促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如何尽快改变全行业的弱势群体地位,徐永模的报告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为题,围绕深化改革语境下的创新发展、创新驱动语境下的转型升级、生态保护语境下的绿色发展三个话题与代表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徐永模:以创新促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如何尽快改变全行业的弱势群体地位,徐永模的报告结合行业和企业的实际,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转型升级》为题,围绕深化改革语境下的创新发展、创新驱动语境下的转型升级、生态保护语境下的绿色发展三个话题与代表们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国研中心主任:化解产能过剩将是较长过程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25日在北京指出,化解产能过剩是一个较长过程,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化解产能过剩,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构建长效机制相结合。...

钢铁业发展遇瓶颈 绿色建筑或是未来方向

2013年1月,国务院将绿色建筑提升到“国家战略”,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十二五”末期20%的城镇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城乡与住房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更曾公开预计,2020年前,中国用于节能建筑项目的投资将至少达到1.5万亿元。...

李伟: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大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25日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阶段,这给企业转型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应尽量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特惠制”的财政政策,转向“普惠制”的税收政策,切实促进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