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7日,韩国混凝土工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一行赴河北省开展建材企业参观考察活动,并与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以下简称省建材协会)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标志着中韩两地建材行业在技术交流、市场拓展、产业升级等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11月6日-7日,韩国混凝土工业协同组合联合会一行赴河北省开展建材企业参观考察活动,并与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以下简称省建材协会)正式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标志着中韩两地建材行业在技术交流、市场拓展、产业升级等领域的合作迈入新阶段。...
围绕“双碳”目标,玉山南方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大力推广应用光伏发电等绿电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持续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深挖降耗潜力,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综合利用各类工业废渣作为替代原料燃料,变废为宝,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降低了生产成本,生动诠释了“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有机统一。...
绿色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西南水泥所属北川中联水泥有限公司积极践行“材料创造美好世界”的使命,以生产链、供应链、运营链“三链协同”为抓手,推进降氮脱硝、原燃材料替代、清洁运输等重点工作落地,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成功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江西中材以发泡陶瓷破解“好房子”密码,融合安全、绿色、美学与多功能,助力建筑低碳高品质发展。...
今日水泥行业发生了这些事儿!...
二氧化碳压缩储能是一种创新性的长时、大规模储能技术,它通过二氧化碳的“气液互转”来实现能量的存储与释放。其工作原理、系统构成、实现路径、在水泥企业的具体应用究竟怎么样?...
为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增进对企业环保实践的了解。10月12日上午,由三明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三明市实验小学部分师生及家委代表,走进三明金牛水泥有限公司,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本次的活动以“2025‘无废城市’”为主题,让广大师生代表们零距离接触“变废为宝”的绿色制造流程。...
花溪公司凭借绿色建材技术创新和循环经济模式,获2025年贵阳市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彰显其在环保与高端制造领域的领先实力。...
9月23日-24日,“第十四届中国水泥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智能化高峰论坛”在山东淄博盛大召开。会上,苏州仕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寿江带来《碳捕集技术应用介绍及优势分享》。...
在广东中山一家水泥企业的最新生产基地,一条年产10万吨替代燃料的RDF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为打破传统生产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这家水泥企业采用了斯瑞德的优质RDF替代燃料制备系统,将各种混合工业固废转化为高标准的优质RDF替代燃料,实现替代燃料在水泥窑炉中的大规模应用。...
井冈山水系治理融合生态、民生与红色文化,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本。...
这套创新的解决方式,带来了可观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按年处理2万余吨餐厨垃圾计算,把获得的油脂用作水泥窑燃料,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966吨,减少二氧化硫16吨、氮氧化物14吨。这一举措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环保效益,更从源头上掐断了“泔水猪”“地沟油”的隐患,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
绿色转型不仅在于“增绿”,更在于“降耗”。洛浦天山累计投入1.2亿元,升级环保设施和设备,如节能风机与永磁电机,显著降低能耗。建设44座智能化物料堆棚及全封闭仓储系统,并加装输送皮带防尘罩,实现全封闭物料运输,从源头减少粉尘无组织排放;在堆储、破碎等产尘环节安装脉冲式布袋除尘器,颗粒物排放控制在10mg/m³以下。...
通过以上多项技术改造措施的实施,铁岭北方8月综合煤耗较改造前降低了15%以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7万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当废石走向重生,是资源零浪费的循环之路。在这里,没有“废弃物”,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我们坚持“变废为宝、全链利用”,构建起“开采—加工—利用—修复”的绿色大闭环,废石变骨料,走进城市建设;废土入配料,助力低碳生产;表土回山体,支撑生态复绿。...
中国建材股份积极推进“无废工厂”建设,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绿色智造和技术创新,实现工业固废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助力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
象山海螺水泥公司2024年积极履行经济、环境、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发展、节能减排,并强化员工权益保障与社区公益,展现企业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担当。...
中国电建水电九局十年援藏,以“能、水、砂、城”四大板块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建成多项世界领先工程,助力民生改善与生态保护,彰显央企使命担当。...
峨胜采矿场通过绿色矿山建设实现数字化、生态化发展,获国家级认可,投入上亿元推进技术创新与生态修复,形成可推广的绿色矿山建设经验。...
今日水泥行业发生了这些事儿!...
从雪域高原到万里海疆,从神州大地到全球市场,中国建材以材料之力,筑就大国建设的坚实根基。作为全球领先的材料产业投资集团,我们拥有13家上市公司、7项世界第一的产业规模,更以3.8万名科研人员的创新力量,点亮高性能玻璃纤维、碳纤维、超薄电子玻璃、氮化硅陶瓷球等“大国新材料”的科技之光。...
德安万年青通过技术创新与绿色转型,实现水泥生产全过程智能化、低碳化,推动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沈卫国强调,企业减排技术选择需立足自身实际。因资源禀赋、装备水平与技术基础的差异,企业减排策略优先次序为:首选采用钙质替代原料技术,从源头削减碳排放;其次考虑替代燃料技术,平衡减排与成本;最后辅以节电省油技术,实现综合效益提升。...
除了“碳”以外,仕净科技还在多个环保分支领域具备强大实力。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公司业务范围涵盖废气治理、废水处理、化学品处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在太阳能光伏行业废气治理方面,仕净科技更是独占鳌头,占据国内70%以上的市场份额。作为一家以技术为内驱动力的环保型企业,仕净科技企业特点鲜明,得益于双碳目标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有望在未来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生产线到运输链,从能源循环到低碳装备,娲石集团以黄石片区为范本,勾勒出“绿色生产”的完整图景。在世界地球日这个特殊节点,娲石不仅是环保理念的倡导者,更是行动派——以技术创新为笔,以生态责任为墨,在工业版图上绘制人与自然共生的未来画卷。守护地球,娲石始终在路上!...
今日水泥行业发生了这些事儿!...
水泥行业在“双碳”目标下,通过RDF(垃圾衍生燃料)替代传统煤炭,实现降本增效与减碳目标。标杆企业如海螺、华新已取得显著成效,RDF有望成为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路径,助力2025年碳排放强度下降18%。...
安徽海螺集团通过碳捕集技术和智慧农业,将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番茄种植的气肥,实现降碳固碳和资源再利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显著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安徽海螺集团通过碳捕集技术和智慧农业,将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番茄种植的气肥,实现绿色转型。此举提升了作物产量与品质,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低碳发展,助力安徽成为全国绿色制造的先锋。...
多年来,公司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强化节能环保理念,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抓手,走技术创新发展之路,助力转型升级。公司于2019年9月,由工信部评选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安徽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构建可再生能源体系,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海螺集团成功将水泥窑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农业肥料等,降低碳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助力绿色江淮建设。...
混凝土材料行业走过了大规模的扩张期,步入了建筑市场的下滑带。整个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从“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产量“跌宕起伏”,产能发挥仅40%左右同时行业既要面临政府对行业材料低碳环保的高要求,又要适应资源品质的调整,机制砂、再生骨料,建筑垃圾的再利用等等。...
邻水县通过技术创新和严格管理,在废气、固废和废水处理上取得显著成效,推动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中国中铁在2024年第十届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大奖中获得一金一铜,展示其在隧道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影响力。...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垃圾处理一直是让人头疼的问题。武安新峰集团不断拓展变废为宝的新路径,投资3亿元的固废处置项目,每年可以处理200万吨建筑垃圾,生产成各类环保生态砖超1亿块,并成功应用于城市更新和重点项目建设,为邯郸加快建设绿色发展典范城市做出了有益探索。...
为引导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推行无废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就地就近资源化利用,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公布了9个“无废园区”和19个“无废企业”典型案例。其中,武安市新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无废经济模式”被列入“无废企业”典型案例中。...
今日水泥行业发生了这些事儿!...
王副市长一边认真听取汇报,一边了解企业各方面的情况。他对春驰集团在紫金山公园、永定培丰循环产业园“点石成金、变废为宝”进行生态修复的做法,予以了充分的肯定;对春驰国产“技术创新、设备改造、环保提升、管理升级”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对水泥行业和春驰国产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给予了极大的关切。...
四季度是冲刺全年目标任务的决胜季,北元集团紧扣陕煤集团“五个新突破”“七个全面深化”工作部署,持续用好“四种经营理念”,扎实开展“八个专项”工作,围绕“生产经营降本增效、项目建设合规推进”两大中心任务,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全力以赴、攻坚克难,严抓细管夯实安全根基,全力以赴攻克制约难题,公司上下步调一致共同奋战,坚决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
热门品牌
一周热点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