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四轮驱动的探路者

具有60多年光辉历史的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曾经是中国唯一的水泥研究科研单位。1999年改制后,这家研究院进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从这时起,国家不再拨款,他们需要自己养活自己。...

北盟新型墙体材料公司 “混凝土模块”新产品获市场好评

一种被称为市政工程与建筑工程地下构筑物最佳替代实心粘土砖的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模块”,在吉林省吉林市北盟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应运而生,这种变废为宝的新型产品一经推向市场,便受到开发商与施工企业的欢迎。...

我国研发互联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已经落成

冬天不用供暖,夏天不用空调,室内空气常年保持恒温恒湿,自动过滤和净化室内空气,有效去除pm2.5……记者在河北省高碑店国家建筑节能技术国际创新园就见到了这样一栋已完工交付使用,可以居住40户人家的互联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

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

2015年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包括包头、沈阳、哈尔滨、苏州、厦门、十堰、长沙、海口、六盘水、白银。 ...

中国建筑将走向何方?(深度好文)

讨论和研究中国的建筑形势和方向,可以说是当前学会和学界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讲这个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给大家做一个介绍,主要是介绍一下我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想。...

推进住宅产业化 建百年住宅是最大的节能减排

对于行业来说,应该把建造长寿命、好性能、绿色低碳、老百姓欢迎的好房子作为转型升级的目标,途径是推进住宅产业化,而百年住宅的建设则是抓手。下一步,我们要扩大试点,在各大城市分别做1~2个示范项目,这样才能在全国真正产生影响力。...

聚焦住宅产业化 绿地打造全国首个“百年宅”

9月24日,“中国百年住宅建设示范项目”授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隆重举行,由绿地集团负责开发的首个“百年宅”项目,被授予“中国百年住宅建设示范项目”称号。...

福建省地方标准《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数据采集技术规范》填补国内空

9月10日,由福建省计量院负责起草的《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数据采集技术规范》福建省地方标准通过了专家审定。...

​装配式建筑展现未来住宅可能性

日前,记者探访了上海市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位于浦东新区惠南镇的宝业万华城23号楼。该项目1至5层的展示区内装工程已经完工并通过各项环境检测。展示区中,大跨度空间按照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呈现出极具针对性的装潢效果。前瞻性眼光与人性化设计展现出未来住宅建筑的最大可能性。...

PC技术简介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PC技术是建筑工业化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于PC技术,万科给出的定义是:PC技术即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它是以提升产品品质性能为目的,以提升产品生产效能、提升客户价值为目标,通过研究客户需求、产品定型,进而实现工厂预制、现场装配的生产方式。PC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让造房子像造汽车一样,缩短建筑周期,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设成本。...

田玉波:PCCP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近年来,城市化建设、旧城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垃圾设施及配套管网等)、生态环保工程(如城市给排水、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等)、新农村建设(电气化、电网改造、饮水等)以及国家区域性调水工程等诸多领域投资规模的扩大,为混凝土管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吸霾水泥,在中国不吃香

“吸霾馆”亮相2015年米兰世博会,但受访的中国地产人士和材料专家均认为,由于紫外线条件、规模化使用、成本等问题,这种建筑难造福中国灰霾重灾区。...

山东住宅产业化拓展新空间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有关负责人近期表示:力争2017年年底前建成6个综合示范城市、20个规模化工业园区、100个生产基地、800万平方米示范工程,初步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服务监管体系。...

长春今年力争开工四条路全长17.3公里管廊

7月15日,长春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在净月高新区启动,今年力争开工建设四条路、共计17.3公里地下综合管廊。...

张日红:静钻根植桩工法第一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先的预制桩锤击和静压工法越来越不适应城市的发展。浙东建材集团副总裁张日红的“静钻根植桩”正在彻底改变了管桩行业。...

湖北省地方标准《沥青混凝土钢渣集料技术规范》通过评审

近日,湖北省地方标准《沥青混凝土钢渣集料技术规范》通过了该省质监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该标准由葛洲坝武汉道路材料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共同研制。...

预拌混凝土绿色制造获全国建设工程施工最高科技奖

近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在京召开全国建筑业施工技术创新成果暨国家级工法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国各地区和有关行业建筑业(建设)协会及建筑业企业有关代表近500人参加会议。...

三一重工第二台3600吨履带起重机重机中标河北海兴核电工程

近日,“全球第一吊”----三一重工SCC36000A型3600吨履带式起重机再传捷报,成功中标河北海兴核电工程!...

几种典型高压电力电缆隧道顶管的型式及制作要点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不断快速发展,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高效,合理性越来越重要。完善的城市地下设施是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美化家园的重要环节。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视,自二0一三年至今连续发文从政策层面到财政资金给予地方大力度支持。...

砥砺奋进六十载 忠贞职教铸辉煌——北京金隅科技学校发展纪实

北京金隅科技学校随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形成了与职业岗位相对应的具有“车间化”职业氛围,融教育、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机电、材料、信息三大专业实训基地,包括23个实训中心、104个实训室,设备资产总值达1.06亿元,其中数控实训中心被确定为“北京市职业院校数控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全国数控工艺员师资培训基地”,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中央控制仿真中心和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自动化实训室填补国内空白。...

建材市场如何紧跟绿色建筑三大脚步

绿色建筑预示着房产市场美好的未来,同时也是房产市场向“质量时代”转型的必经之路。建材市场中简单的“价格”、“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开发商逐渐变化的需求,或许绿色建筑的这三个发展趋势,能给建材行业一些新的启迪。...

国务院参事仇保兴: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三大前景

绿色建筑在我国虽然起步仅十年,但由于其节能减排的潜力超越了建筑业本身,可以从建筑全生命周期来实现资源能源的大幅度节约,故处正方兴未艾的状态。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之一是让民众可以感知的绿色技术;发展前景之二是互联网+绿色建筑;发展前景之三是更生态友好、更人性化的绿色建筑。...

宋志平:国企改革是件细致活

站在历史终点与未来的起点上,宋志平将过去十几年中国建材取得的主要成绩归纳为四点:中国建材从名不见经传的草根央企到如今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稳居世界建材企业第二位;从过去的“追赶型”技术到如今“赶超型”技术;从过去的政企不分的“行政化”管理模式到如今大体上和市场相融合;从过去只做国内市场到如今已经逐步进入国际市场。...

[原创]吉能达新工艺及设备填补国内空

5月19日,由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盐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持的江苏吉能达建材设备有限公司“智控微粒球形化节能粉磨工艺技术”及“智能双驱粉体精密分级装备”鉴定会在安徽淮南召开。...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陶瓷砖抛光微粉》协会标准审查会在穗召开

日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广州组织召开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陶质砖抛光微粉》协会标准审查会。...

上海建材集团:“制造+服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历任领导班子带领企业干部和职工,坚持“在调整中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战略性结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落地” 基建投资有望“两翼齐飞”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因此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这或将意味着,我国新一轮基建投资再次起航,并与“一带一路”相辅相成,形成基建投资“两翼”起飞的局面,成为今年“稳增长”最重要的动力。...

海工水泥标准为海洋工程建设增质提速

海工硅酸盐水泥是从我国海洋工程建设需求出发研制出的海洋工程专用水泥。该品种水泥直接与工程要求对接,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海洋工程现场配制胶凝物料搅拌混凝土的传统施工方法,使得海工混凝土的制作变得方便、高效、成本低、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海工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的实施将极大助推我国海洋工程建设。...

[原创]远大“小天城”:可持续建筑理念造梦“天空之城”

一段名为“一天三层,中国新常态”的小视频近日在网络上走红,视频直观而精简的展示了何为“万丈高楼平地起”:一栋57层建筑仅历时19天建成的建设过程被浓缩在4分钟内呈现。质疑虽多,但并未影响到这一被冠名“小天城”的项目知名度迅速升温。带着期待和疑问,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记者走进这栋“明星”高楼一探究竟。...

中国房地产消耗世界四成水泥和钢材

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关注绿色环保,却鲜有人认识到我们居住的房子却是能耗大户。全球建筑能源消耗已超过工业和交通方面,占到总能源消耗的41%。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20亿平方米,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城市的垃圾与建筑有关的占到40%左右……...

广东:政策引领建筑“绿色化”

近年来,国家先后推出《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和绿色建筑评价国家标准,要求城镇新建建筑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省区,广东在绿色建筑行动中率先垂范,将其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之一。...

中材装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打破了水泥装备研发和应用领域被欧美等国家的垄断。前不久,公司研发的年产40万吨白水泥熟料成套装备和大型中置辊破第四代冷却机两个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创建水泥装备研发和应用领军企业的信心。...

中材装备两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打破了水泥装备研发和应用领域被欧美等国家的垄断。前不久,公司研发的年产40万吨白水泥熟料成套装备和大型中置辊破第四代冷却机两个项目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进一步坚定了公司创建水泥装备研发和应用领军企业的信心。...

混凝土搅拌车使用注意事项

混凝土搅拌车是“一站三车”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承担着将商品混凝土从搅拌站安全、可靠、高效的运输到建设工地的任务。因此搅拌车的使用注意事项相当重要。...

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大势所趋

为了更广泛地推广绿色建筑,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垃圾和空气污染,国家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建筑行业向“绿色转型”。...

上海环保展观众预登记启动

由住建部支持,上海荷瑞会展举办的ECOTECH CHINA上海环保展将于2015年6月10日-1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展。...

房企试水绿色建筑 住宅版工业4.0还有多远

据记者了解,万科、方兴、当代、朗诗等房地产企业均涉足了绿色地产。万科实行“绿色建筑三步走”:第一是精装修,第二是住宅产业化,第三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一位长期研究住宅产业化的人士分析,也不能为了住宅产业化而住宅产业化,需要规模化、标准化作为前提,工业化水平很重要,说白了就是把建筑业升级为制造业。...

浅谈分解炉分级燃烧改造的设计与调试

分级燃烧技术是一项无需运行成本的脱硝技术,通过设计上的周全考虑、操作上的精心配合,能够在不影响产量、质量的情况下,稳定地保持脱硝效率,对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非常有效,是水泥行业降低氮氧化物的首选技术。实践证明,分级燃烧技术总体脱硝效率在25%~45%之间,平均率31%左右。改造后生产运行稳定,部分技术经济指标还有所改进。...

轻骨料混凝土行业发展报告

采用轻粗骨料、轻细骨料(或普通砂)、胶凝材料、外加剂和水配制而成的,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00kg/m3的混凝土,称为轻骨料混凝土。 ...

我国填补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温度监控领域空白

近日,由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联合上海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自主研发的“大体积混凝土无线温度监控系统”,在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大连绿地中心大底板浇筑”项目中成功应用,填补国内空白。...

深圳治污10年:城里不见一根冒烟的烟囱

与其他九个城市不同的是,深圳的经济密度高度聚集,是其他城市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它如何做到做大经济蛋糕与保住“蓝天碧水”之间取平衡? ...

宋志平企业观之二:企业需要创新“痴迷者”

创新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那些在创新的道路上离成功最近的人,一定是醉心于专业、有创业激情、能持之以恒甚至有些“一根筋”的人。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要想不断征服技术高峰,企业需要更多的创新“痴迷者”。...

控制性水泥灌浆堵漏新技术填补国内空

国内外解决漏水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用化学灌浆堵漏方式。二是引和抽排水方式。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控制性水泥灌浆堵漏新技术以水泥灌浆法代替化学灌浆有百利而无一害,填补了化学灌浆不能处理高压大涌漏水的空白。...

上海建工自主创新结硕果

在最近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建工集团旗下市政总院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同承担完成的“农村污水生态处理技术与集成示范”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上海建工集团继“水下超长距离顶管施工工艺”、“上海南浦大桥工程”、“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金茂大厦88层”等成果获8个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又一次获此殊荣。...

北新建材“龙牌”获2014年度网友最喜爱品牌

1月20日下午,新浪家居2015年度创新峰会暨“抢工长”平台发布启动仪式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年会以“创新共赢移动未来”为主题,聚集各界精英共同探讨家居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同时揭晓2014年度行业品牌评选结果。在会上,北新建材“龙牌”荣获“2014年度网友最喜爱品牌”。...

鲁中耐材推出自主研发创新产品

在继“镁铁铝尖晶石砖”后,鲁中耐材再次推出自主研发生产的“低导热镁铝尖晶石砖”和“低导热抗剥落砖”等创新产品,为中国耐材行业献上第一份新年礼物。 ...

海螺走过的18年技术创新之路(一)

18年里,海螺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连续两届荣获中国工业最高奖项——工业大奖表彰奖,两度入围财富最具创新力的中国公司。本文对海螺集团成立18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从16个重要节点还原海螺集团走过的18年技术创新之路。...

徐永模:居安思危 关注行业竞争

此次2014年度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大会上,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徐永模在作会议主题报告中,首次谈到了行业之间的竞争问题。...

中建西部建设一种新型外加剂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近日获悉,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合成应用外加剂新产品——抗泥剂,在解决混凝土行业骨料含泥问题上率先取得突破,这是全国首创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

绿色建筑“绿”在哪儿?

有关数据统计显示,工业能耗和碳排放为28%,交通运输为33%,而建筑物占到39%,是能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因此,倡导绿色建筑,减少能耗和碳排放意义重大。...

1 ...  67 8 9 10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