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主流媒体都关注报道海螺这家公司,究竟藏着什么“绿色密码”?

海螺集团 · 2025-09-01 17:27

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海螺集团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近日,集团下属江华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在新能源建设与节能降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湖南新闻联播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集中展现了海螺集团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方面的决心与实践成果。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江华绿色发展》人民日报客户端

《炎炎夏日 湖南破解用电焦虑新招频出》湖南新闻联播

《绿电赋能,节能筑梦——从厂区到村社,解密全绿电运行与节能新图景》中国日报网

在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绿色”理念被多次提及,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海螺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与生产经营全过程。

作为集团在湖南区域的重要战略布局,江华海螺自2012年正式投产以来,始终致力于打造管理效益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大型水泥企业。多年的坚持与探索,成功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同并进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集团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践行者。

江华海螺全景

因地制宜,拓展绿色能源新空间

作为绿电运行与低碳减排的典范,江华海螺为最大化利用清洁能源,充分盘活厂区现有空间资源,因地制宜地构建了多元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走进厂区,11000平方米的循环水池上,光伏板整齐排列成绿色矩阵,这片水上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85万度,可满足1.2万吨水泥的生产用电需求。以此为代表,公司充分利用厂内闲置屋顶、空地,乃至创新性地建设“光伏围墙”,将每一寸空间都转化为绿色电能的来源。

通过系统性布局,江华海螺已建成10.9MW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量达850万度。新能源自发自用电量占公司总用电量的10%,年可节约标准煤104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61吨,在降本增效与绿色转型中实现了良性循环。

图源:《【奋“永”争先看“风光”】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核 激活源网荷储共赢活力》江华发布

多能互补,擘画未来发展新蓝图

在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的同时,江华海螺注重能源利用的系统性与高效性,积极推进余热回收技术,将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充分回收用于发电,与光伏发电形成良好互补,显著提升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对于未来的发展,江华海螺有着清晰而明确的规划。公司新能源运行负责人冷结华表示:“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利用厂内的有限空间、有限的资源来发展新能源事业。在‘十五五’规划中,我们要新建5.69MW的分布式光伏,和一个5MW/10MWh的储能项目。”

据悉,公司长远目标是实现自行发电量达到自身总供电量的70%至80%。从光伏到余热,再到未来的储能和风力发电,一个更加稳定、高效、绿色的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正在江华海螺逐步成型。

中国新闻网湖南《湖南江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文章配图中提到,江华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厂区内闲置屋顶、空地、围墙等区域建成分布式光伏。

江华海螺的成功实践,是海螺集团系统性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一个生动缩影。新征程上,海螺集团将心怀“国之大者”,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与企业发展共赢之路,改造提升水泥产业,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提升产业链整体绿色发展水平。为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贡献海螺智慧与力量。

编辑:曾家明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18969091791,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9-01 20: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