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声 | 初冬絮语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当绿色渐渐隐退、万物归于寂静之时,初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悄悄到来。
北方的初冬是宁静和散漫的,它带着几分萧瑟,几分苍凉,几分惊喜,却又不失温柔与绚烂,随着泛黄的落叶兜兜转转,缓缓落地。此时,秋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消散,冬天的寒意还未完全光临,一切都处于一种朦胧的、淡淡的状态,这是初冬独有的宁静与和谐,寥廓与苍茫,深沉与悲壮。
初冬的早晨,晨曦轻轻掀开了黎明的帷幔,天空渐渐从深灰转为淡蓝,星星渐渐退去,三五成群的鸟雀在高高的梧桐树梢鸣叫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近处的麦田,雾气缭绕,宛如仙境。推窗望去,地上一层薄薄的银白色的霜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寒意,也夹杂着泥土与落叶的清新。沂河百里长堤的垂柳,颜色有了明显的变化,有的一树金黄,有的黄绿交织。那一抹淡淡的黄,却显得更加优雅。
初冬的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大地上,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田野是麻雀的天堂,此时庄稼已收割完毕,只剩下一些枯黄的秸秆在风中飘摇,三五成群的麻雀在田间地头自由地飞翔,觅食,嬉戏打闹,稍有风吹草动,便一飞而散。道旁的白杨树叶子稀疏了许多,几片黄叶依旧倔强地挂在枝头,摇摇欲坠,纹路错综的树皮写满了沧桑,它孤独地守望着脚下的麦田。
行走在初冬广袤无垠的的田野里,顿感天地之辽阔高远。漫山遍野的绿色已陆续退场,金黄在肆无忌惮地蔓延。漫步林间小路,阳光透过稀疏的枝丫,斑驳地照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与影的交错,一如时间的碎片,在这一刻凝固。
风过林梢,树叶沙沙作响,金黄的落叶如翩翩起舞的蝴蝶,轻盈而美丽;枝头的红叶与之相互辉映,共同绘就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偶有调皮的小松鼠在林间自由地穿梭,熟透了的柿子如小灯笼般高高地挂在枝头,喜鹊在树上争着觅食……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初冬的十里荷塘别有一种意境,虽然已无亭亭净植、香远益清的风姿,但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骨,依旧展示着自己最后的一抹亮色,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形态各异的水墨画。一塘残荷,半蓬枯叶,在繁华褪尽的萧瑟里,静观世态沉浮,坦然面对荣枯,那些枯蓬中的黑色莲子,那些埋藏在淤泥深处的莲藕已蓄积力量,等着寒冬到来。
初冬的乡村,是安静而祥和的。没有车马的喧嚣,没有人声的嘈杂,有的只是炊烟袅袅的温暖,靠着墙跟晒太阳的惬意,还有那份鸡鸣犬吠的热闹。秋收冬藏完毕,忙碌了一年的人们终于迎来了冬闲。串串门,晒晒太阳,喝茶聊天,拉拉家长里短,乡村的慢时光就在这恣意生长的烟火气息里缓缓流淌,慢慢远去。
初冬,是一幅写意的水墨画,是一首清新委婉的山水诗,是刘克庄“叶浮嫩绿酒初熟,橙切香黄蟹正肥”的鲜活可爱,是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乐观坚强,是欧阳修“禾黍日已熟,杯酒聊开颜”的舒适愉悦。
冬天已来,远山近水,自然万物,都在用各自的方式诠释着初冬的韵味。冬天不只是萧索和荒芜,凌寒绽放的梅花,万里雪飘的美景,落叶覆盖下的一粒种子,午后的一缕阳光,都给了我们更多温暖和期待,你会发现,万物可爱,人间值得。让我们满怀期待,静待春来!
作者:沂水商混 李玉华
朗诵:莎车公司 王新昊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