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总投资26亿元!日产万吨池州海螺四期建设规划中!

2022/03/17 17:00 来源: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池州市“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有海螺四期建设,日产能为一万吨的熟料项目,总投资260000万元。......

2022年3月17日,安徽省池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了《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项目中有:池州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该项目位于贵池区,为海螺四期建设,日产万吨熟料的项目,总投资为260000万元。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篇和起步阶段。“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承前启后发展、实现进位争先的关键时期和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战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抢抓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推进池州产业改造升级,优化提升池州产业结构和发展能级,对池州的追赶和跨越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编制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主动应对形势变化、抢抓重大战略机遇、形成创新驱动发展的行动纲领,对奋力开创池州工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池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现实基础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时期,我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抢抓“三区一带”建设机遇,工业和信息化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五年来,我市工业实力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市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不断加大政策扶持提振发展信心、鼓励技术改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十三五”期间,以现代装备制造、金属材料与非金属材料、现代化工、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和电子信息为主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初步形成。“十三五”末规模以上制造业实现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达86%,较“十二五”末提高4.2个百分点,制造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凸显;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2.1%,较“十二五”末提高6.4个百分点。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一批新产品实现了“池州造”。

五年来,我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三五”期间,池州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技术改造,促进冶金、化工产业向循环化和绿色制造发展,非矿、有色产业向复合新材料发展,机械装备产业向精密智造发展,绿色食品、轻纺鞋服产业向品牌化发展,半导体产业入选第二批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并获批筹建安徽省(半导体)技术标准创新基地,走出了一条符合池州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三五”期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投资每年保持增长,工业投资项目建设大幅增长;电子信息技术得到积极推广应用,相继开展了“互联网+智慧企业”“数字企业”等活动,完成400余户数字企业、智慧企业改造;推广使用机器人160余台套,用数控设备更新陈旧机械设备300多台套,建设完成22个数字化车间、4个智能示范工厂,智能化改造取得显著进展。300多户规模以上传统产业企业与全国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活动,38个产品获得省级认定,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

五年来,我市企业质量明显提高。“十三五”期间,通过平台建设、企业培育、服务提升、政策支持等措施进一步引导、促进、支持市场主体发展,涌现出一批优质企业。完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带动形成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网络体系;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108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145家;助推中小企业融资,推动2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迈入“专精特新板”;鼓励精品制造,共认定25个省级工业精品;开展“引智强企”工程,完成对30家机电装备和电子信息企业“找短板、促提升、见成效”专业诊断,带动新一轮技术改造和创新;开展企业家轮训工程、典型经验推广、观摩学习和人才培训,累计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1500余人,企业管理取得新成就;按照“一企一策、分类处置”原则,采取“三个一批”推动“僵尸企业”出清,五年处置“僵尸企业”75户,部分企业通过重组实现了新发展。

五年来,我市绿色发展取得成效。“十三五”期间,池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一系列指导工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措施,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通过产业政策引导、推动绿色发展、强化工业技改、加强节能节水等举措,大气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19%,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省级绿色工厂10家,认定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4个,列入全省工业节能环保产业“五个一百”推介目录项目84个,推荐认定省级节水型企业17家,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持续保持在85%以上,市经开区成功列入国家首批低碳园区试点。

五年来,我市信息化水平持续推进。“十三五”期间,我市加大信息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展通信带宽、改善通信质量,推进无线城市建设,规划布局5G网络,加快移动互联网应用,全面提升宽带网络应用和服务水平,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充分满足。共建设基站449座、改造站点2213座,建设传输网各层级光缆约5200皮长公里,建设各城市管道200余公里,全市行政村均已通光纤,实现池州市区、三县城区、AAA级以上风景区以及全部行政村4G 网络的全覆盖,高速公路、铁路及国、省道的连续覆盖。

池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工业规模偏小,工业增加值在全省排位靠后;缺少规模化产业和集群,百亿级产业只有4个(新材料、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百亿级企业只有1个。二是工业产业群链发展不足,群弱、短链同时存在;缺乏具有牵动能力的龙头企业、品牌企业,企业之间缺少关联性、互补性和渗透性,大量中小企业参与低端市场竞争,难以形成产业规模效应、乘数效应和核心竞争力。三是工业结构偏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支撑作用有限;产业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制造业企业产品中超六成为原材料工业品;资源型、消耗型产业占比过重,“十三五”时期单位GDP能耗是全省的1.6倍,新增能耗总量居全省第7,能耗已逼近天花板。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进一步发展中逐步解决。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我市进入转型升级、动力变革、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但是机遇和挑战有着新的发展变化: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一步加强;安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期,池州面临重大战略叠加、基础设施改善、发展位势提升等新形势。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随着全球经济重心持续转移,新一轮产业与科技革命深入发展,带动5G、电子信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推进,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学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二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正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

三是安徽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一体化正在加快形成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聚焦承接两省一市产业转移并引领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四是池州市加快高质量跨越赶超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市将全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三优池州”。我市高质量跨越赶超将奋力实现“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份额稳定提升”的目标。

二、重要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市工业发展迎来新机遇:一是产业导入机遇。国家大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我市可以围绕主导产业,瞄准大企业大集团,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争取更多的重大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项目落户,加快补齐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短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二是融入新发展格局机遇。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市可以充分利用较完备的工业发展体系,发挥市场优势和创新潜能,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获得新的发展。三是技术升级机遇。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产业链供应链调整重构,我市可以充分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实施工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上云用智,全面深化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加快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四是绿色发展机遇。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加速推动资源能源节约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发展,为我市发展信息产业、智能化应用、新材料、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生态技术、循环利用等带来新的空间。

三、主要挑战

同时必须看到,世界大国战略博弈常态化,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进一步显现,池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和转型升级压力并存,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一是工业转型挑战。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对工业的贡献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我市工业规模偏小、工业结构偏重、技术含量偏低,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二是绿色转型挑战。全球范围内绿色转型刻不容缓,但我市工业发展尚未完全摆脱低成本、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两高”产业占比大,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三是要素转型挑战。长三角一体化为我市新一轮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但我市在经济总量、工业现代化程度方面处于劣势,在承接中高端产业转移和引进龙头企业,导入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资源要素等方面,将面临各区域更加激烈的竞争。

第二章 发展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抢抓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围绕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着力构建产业体系创新化、重点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特色化的现代工业发展体系,为实现现代化“三优池州”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科学发展。持续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推动创新能力升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推动“科创+产业”发展;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跃升;大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为引领,推动产业现代化和质量效益提升;深化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

坚持重点突破,协同发展。客观认识自身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突出发展重点产业,实施强链延链补链拓链,实现产业突破,推动重点产业竞争能力升级;优化重点产业要素资源特别是创新要素配置,突出重点园区、重点区域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集聚,实现集群突破;大力提升重点产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突出“补齐短板”“完善配套”,实现重点产业、重点园区系统提升。

坚持品牌塑造,特色发展。立足发展基础,充分发挥优势和特色,构建特色产业体系,形成一批特色产品,培养一批品牌企业;逐步树立特色产业形象,通过特色培育增强产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并进一步强化特色产业;塑造、保持和提升产业品牌,并通过优势塑造等构建未来产业体系和发展能力。

坚持融合推进,开放发展。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推进整体发展;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塑造新型产业体系;加强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升级;强化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产业建设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全面融合。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对照我市2035年“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十四五”经济社会实现“增速居前列、人均争上游”目标任务,充分利用和发挥工业和信息化现实条件和优势,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工业发展的“五新”目标。

工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得到发挥,工业经济规模增幅居全省前列,工业经济总量在全省的份额稳定提升。“十四五”末,工业总产值达到1720亿元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突破700户,力争提前实现“1366”行动计划目标,力争未来5年形成培育形成新材料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3个以上300亿元级产业集群、6户百亿元企业、60户十亿元企业。

工业结构得到新优化。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稳步提高,“十四五”末达到40%左右;主导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十四五”末,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过60%,战略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42%;半导体、轻合金产业快速发展,“十四五”末,半导体及轻合金产业占比超过30%。

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坚持创新在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突出创新研发、成果转化、创新应用;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发展,“十四五”末,实现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0家,新兴产业领域80%以上建成高新技术企业,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家、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0家、安徽省“专精特新”企业30家,申报认定“三首”产品31个(首批次新材料6个、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5台套、首版次软件10件);提升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十四五”末,60%以上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累计创建省级企业研发机构50个以上,创建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0家;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累计实现技术改造项目1000个以上,技术改造投资累计超350亿元。

绿色制造取得新提升。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3%;“十四五”末,新增国家绿色工厂3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3个;“十四五”末,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省级节水型企业10户,50个项目列入省工业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十四五”末,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比“十三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大力推动工业品牌工程,每年新增安徽工业精品2个。

数字赋能迈出新步伐。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服务;通过建设融合泛在、安全可靠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设施推动工业智慧化、智能化;“十四五”末,建成开通5G基站3000个以上,建成10个面向重点行业有影响力的互联网服务平台,重点行业装备数控化率达到 75%,规模以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 85%,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比率达 40%。

第三章 重点产业及方向

第一节 新一代信息技术

以半导体产业为核心,信息基础设施、软件服务、信息服务等协同推进,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一、半导体

立足“省级半导体产业基地”,进一步“补链、拓链、强链”;通过培引并重、做精特色、应用驱动、优化配套,迅速做强做大半导体产业,把半导体产业打造成我市产业核心增长极。

发展重点:实施“建芯”“固器”“强终端”工程,在拉大骨架、构建体系基础上,做强半导体封测和分立器件“两张名片”;聚焦特色芯片制造,加强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的布局和建设;做强封测规模,重点发展芯片级封装(CSP)、晶圆级封装(WLP)、系统级封装业务(SIP)、三维封装等新型封装,以及逻辑芯片检测、射频芯片测试、存储芯片测试、系统级测试、芯片可靠性测试等检测重点领域;巩固分立器件领域优势,聚焦电源控制芯片市场,大力发展新一代半导体分立器件,重点发展针对显示驱动芯片、汽车电子模块芯片、功率模块芯片;建设硅基及氮化镓、碳化硅基功率芯片研发设计与制造平台,突破先进晶圆制造;扩大晶圆胶带、平板显示材料、锂电箔等存量产能,发展中高端硅基材料、硅外延片等关键材料;发展清洗类设备和LCD设备等半导体设备。

二、智能终端

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发展智能电视和教育终端等智能终端领域。引进国内著名的智能手机、导航、可穿戴设备生产企业,丰富产品种类,吸引上游关键原材料、元器件、产品设计研发、配套软件的跟进,建立智能终端和应用电子产业链。

发展重点:依托现有教育终端设备配套基础,挖掘相关企业的上下游厂商资源,加大对教育智能终端等配套产业的招商力度,力争形成教育智能终端产业链格局。构建软硬件结合的可穿戴产品发展模式,重点突破面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人机交互、复合式MEMS传感器、高性能柔性显示等重要技术。加大智能终端产品应用,推进支持智慧家庭业务的多媒体智能终端、智能家电、家庭安防等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聚焦新能源电子,大力推进太阳能电池、动力电池系统、大容量储能系统等能源电子产品发展,加快推动高功率密度、高转换效率、高适用性、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新型充换电技术及产品研发。

三、数字产业

在聚力发展半导体产业基础上,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突出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锂电等新能源、数控玻璃等新材料等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支撑,促进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研发、产业化和示范应用,不断推动数字产业发展。

发展重点: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新一代无线宽带网、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深入对接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区域,推动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依托我市现有软件开发基础,积极开发移动互联网平台软件、客户关系管理(CRM)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管理软件、嵌入式软件;加强与省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及中国科技大学、池州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合作,着力攻克智能设计与仿真、制造物联与服务、工业大数据处理等高端工业软件核心技术,鼓励推进行业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在相关领域的互动发展;开展研究设计外包、专业技术服务等高端知识型外包服务,推动软件业高端化、国际化发展。

第二节 新材料

聚焦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三大领域,实施铜基、铝基、镁基、钙基、硝基“五基”提升计划,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聚集地。

一、轻合金

顺应金属新材料产业合金化、高强化、轻量化发展趋势,快速深入和壮大轻合金产业;鼓励轻合金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支持轻合金新产品占领市场;设立轻合金产业园,推动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向轻合金产业园集聚;组织实施轻合金重大科技、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专项,支持轻合金产业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项目落地,鼓励企业建设轻合金技术研发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省级轻合金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发展重点:以高强度、高韧性为铝基新材料发展方向,以防锈铝合金、硬铝合金、锻铝合金、铸造铝合金等为重点,抢抓交通工具轻量化、铝基复合材料高速发展等机遇,加快铝基材料的建筑应用,做大做强中高端工业型材,大力发展汽车轻量化、轨道交通等专业领域铝基材料,拓展手机部件等新型制造的铝基市场,积极培育新能源、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铝基复合材料产业应用;支持铝业企业加大研发创新、延长产业链、拓展国内外市场,引领打造高端铝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紧跟全球绿色节能发展趋势,培育发展镁合金材料产业并推动向低能耗、高效率、高质量方向发展;以宝镁年产 30 万吨镁基材料基地项目为契机和龙头,逐步集聚一批材料制造和深加工企业,形成较完整的镁基产业链;充分发挥镁基复合材料“高比强度”“比刚度”和优异的“阻尼减震”“电磁屏蔽”“储氢析氢”性能,推动宇航、兵器、汽车和电子等高新技术行业应用;重点聚焦汽车制造、5G移动通信领域、航空航天和军工等领域,推动高强高导热镁合金材料、高强高导电镁合金材料、超高强镁合金材料、新型高强高塑铸造镁合金材料、超轻镁-锂合金材料发展,促进国家重大工程用镁合金材料国产化,建设高端镁基材料基地。

二、其他金属新材料

以现有龙头企业为基础,推动铜基材料、新能源新材料(含铅锌材料及锂电池再生利用等)等产业创新化、集群化发展,构建其他金属材料产业高科技水平、低能耗、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发展重点:以铜基新材料深加工为方向,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发展趋势,做大做强高强高频高导铜线材,培育高精度铜板带,发展关联产业和配套产业,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市场扩张、塑造行业品牌;推动金池新材料、起帆电缆等建成百亿企业并带动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化发展。以结构功能复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与器件集成化、制备和使用过程绿色化为方向,以新能源动力电池为重点,进一步降低土地、能源、用工、税收成本,着力锂钴等主流动力电池原材料、正负极电解液、动力电池零部件等应用,扶持既有企业扩规升级、做大做强,积极引进动力电池原材料、动力电池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等领域企业,打通从动力电池材料到动力电池包的全产业链。

三、装配式建筑

进一步整合资源和市场,切实推动建筑工业化,把我市装配式建筑产业打造成长三角首屈一指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

发展重点:以“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为方向,以装配式建筑PC构件、内装饰装配件、混凝土制品和研发设计等为重点,有效发挥池州长三角深水港、水泥砂石钢铁原料丰富以及用地用电用工物流等要素成本优势,逐步形成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等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优势,打造长三角装配式建筑产业集群;在优先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基础上,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进一步做强做大,发展现代木结构装配式建筑;充分整合池州矿产砂石原材料、水泥钢铁初级材料和长智、长九、海螺、贵航、铭科、科居新型建材等企业资源,快速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四、功能粉体

摒弃粗放发展模式,通过提升矿业经济集约化程度,拉长产业链条,拔高产业层级,丰富产品结构,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切实推动矿业材料提质发展。

发展重点:以规模化、工厂化、绿色化为方向,以深加工为重点,充分发挥池州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矿产资源整合,深化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创建,推动矿业向规模化开采、规模化生产和超细、超纯、改性、复合材料方向转型,加快矿业生产与下游终端应用对接和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成立池州非金属矿研究院,促进矿业材料走高技术发展之路;切实推动矿业企业整合和生产技术改造升级,加快矿业经济向高端材料领域的补链延链拓链行动,形成亿吨级以上的砂石骨料生产供应基地,推动矿业资源实现更高品质发展、获取更大资源价值。

五、化工新材料

以化学原料药、生物制药、化工新材料等为重点,以东至开发区为主要空间承载,按照“围绕价值链、打造产业链”总体思路,突出安全环保和高端化延伸特色,形成化工产业精细化发展态势。

发展重点:推动化工产业链由上游向下游延伸,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发展重点由化学原料药延伸到化学原料药、生物制药、化工新材料及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业延伸;加快医药科技孵化器建设,支持发展医药研发外包、定制生产等产业,积极引进和培养本行业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引导建立科技成果中试孵化平台,推动“双创”平台建设,设立工作站、试验基地和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产品由原料型向材料型延伸,由主要生产基础化工原料逐步拓展生产汽油添加剂等石化新材料,培南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等化学原料药,基因工程药物、抗体工程药物等生物制药,抗丙肝药索非布韦中间体等医药专用中间体,高纯试剂、封装材料、电子特气等电子化学品,特种增塑剂、工程塑料用紫外线吸收剂等助剂;逐步提升化工新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以增量推动增值,加快培育壮大化工龙头企业,促进化工产业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第三节 高端装备制造

以精密零部件、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成套设备、机电装备为重点,打造装备制造领域多个特色产业集群。

一、精密零部件

发展重点:以产业集群化、设备先进化、制造智能化为方向,以轴承、机器人关节、滚珠丝杆等为重点,大力发展P1级高精度轴承、P0级滚珠丝杆、新型结构机器人关节,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关键领域竞争能力;积极引进和培育精密零部件科研院所、研发制造企业,重点引进汽车、机床、节能环保、廊道运输、码头运输、矿山机械、电子信息、农业机械等领域结构件、功能部件、配件、刀具刃具、量具工具等精密零部件研发制造机构,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业整体做强;完善本地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条,持续提升精密零部件产业竞争力,打造全省领先的精密零部件产业集群。

二、高端数控机床

发展重点:以复合加工化、微制造化、低温化、绿色化为方向,以精密搓齿机、家用机床、专用机床、数控机床等为重点,形成机床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业特色竞争力;进一步进行精密搓齿机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获取更大国际市场;推动家用机床向柔性制造、微制造升级,研发超精密五轴联动机床等,实现技术领先;鼓励等速万向节等专用机床国际化,大力发展高速、精密、智能化中高档汽车零部件专用机床,提升汽车零部件专用机床国际国内占有度;大力发展高速化、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多轴联动及复合化、柔性化、智能化数控机床,面向国际家电、日用品、通用机械消费市场发展经济型智能化数控机床,面向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军工领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强强联合设计制造通用大型机床和特色数控装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成套生产、配套服务等功能的机床制造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利用各自领域的领先优势协力推动机床产业的强链补链拓链延链,把机床产业的特色优势转化为集群竞争力。

三、智能成套设备

发展重点:以全产业链落地为方向,以汽车零部件制造、拉链制造、工业缝制、港口运输、船舶制造、尾气后处理等为重点,加快引进一批成套设备制造企业,培育壮大特色成套设备制造业;面向中高端汽车市场,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支持同步发展汽车环保技术及产品;加快廊道运输成套设备、码头运输成套设备、农业机械等成套设备发展,与矿业、装配式建筑业等共同打造发展新动能;积极引进发展矿山机械、冶金、建材、印刷、纺织、医疗器械等重大成套设备制造,形成成套设备发展新动能。

四、机电装备

发展重点:聚焦电力设备、流体设备、传感器、汽车零部件等重点领域,以青阳县、高新区、市经开区等为主要空间载体,推动机电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和改造提升,建设全省机电产业示范基地;围绕气液阀、汽车零部件、流体设备制造、电工电气、铸造锻造等机电装备产业重点领域,加快突破共性技术、核心技术、集成技术制约,重点发展超高温或深冷等特殊工况的“精尖”高端阀门、大口径阀门,智能流体设备、高强高频高导线缆,高品质名牌汽车零部件,精密铸造锻造件等产品,推动铸锻件向整机、整车升级;积极承接优势产业转移,改造提升铸造行业,培优培强机电装备制造产业,逐步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行业竞争能力强的成套、整机集成骨干企业;开展企业梯次培育行动,形成大中小微企业紧密协作的发展格局;立足机电装备产业现有核心支柱与特色优势,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技术改造,促进机电装备产业生产方式和产品智能化改造提升,培育一批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单打冠军,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和质量效益。

第四节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以光伏、新能源电池和绿色建材、尾气处理为重点,提升新能源特色化、节能环保高端化发展水平。

发展重点:支持发展光伏产业,聚焦光伏玻璃、电池、组件、逆变器等重点环节,积极推进光伏发电关键设备、光热发电系统、风力电控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利用建筑屋顶、填埋场护坡、滩涂地、废弃矿山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积极发展生物质能、风电产业,大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积极培育氢能产业,促进三元锂电、磷酸铁锂、三元前驱体、新能源动力电池零部件等储能技术和产业发展。推广高效节能技术与装备,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尾气处理装备等产品,配套发展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损害评估、环境物联网等新兴环保服务业。

第五节 绿色食品加工

依托池州资源、区域优势和绿色、休闲、富硒特色,围绕茶叶、黄精、鳜鱼、土鸡等特色产品,通过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提高绿色食品制造业整体水平,加快“种养加运游”整合,构建结构合理、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绿色食品加工集群发展格局,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发展重点:充分发挥池州农副产品特色、绿色、休闲、富硒特点,突出中高端市场供给,不断拓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深度和广度,以工业化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前瞻性谋划、高水平建设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农产品加工深度,拓展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实现更大的农业价值和农产品加工的服务能力;加强农产品研发和深度开发,强化技术支撑和质量保障,加快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持续提升富硒茶叶(祁门茶叶、宵坑茶叶等)、九华黄精、秋浦花鳜、皖南土鸡、西山焦枣、阮桥板鸭、乌沙小花生等特色农产品加工的技术含量、产品质量和规模体量,推动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化、规模化;推动特色农产品 “接二连三”成为旅游商品等对接旅游服务业,支撑特色池州建设。

第四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一、全面融入长三角产业共同体

把握长三角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大飞机、智能制造、前沿新材料、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类脑芯片、基因检测、靶向药物”等未来产业,改造提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绿色化工、纺织服装、智能家电”等传统产业的战略方向,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工作机制,协同开展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扩链行动,立足我市特点和优势嵌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加入长三角相关产业联盟,积极承接长三角优势产业生产环节和配套环节转移,推动重点产业与长三角深度对接并打造特色,重点协同打造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世界级产业集群;通过谋划建设安徽省半导体产业、轻合金材料产业发展新高地、长三角重要的新材料基地、长三角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国特色装备制造基地、全国特色农产品基地等,争取功能落地、产业链接、资源共享,共同建设长三角产业共同体。

二、加快融入长三角创新共同体

积极对接上海张江、安徽合肥两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落地部分原始创新相关功能,借势重点城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发展态势推动对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科技资源的共享;积极聚焦重点领域开展联合攻关,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发挥技术交易市场联盟作用、共建全球创新成果集散中心,参与“成果转化项目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机制,促进更多成果转化环节在我市落地;争取联合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双创示范基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创新平台,积极参与浦江创新论坛、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共建多层次的产业创新平台,合力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用好用足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长三角区域技术市场联盟、长三角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G60科创走廊等重大平台,常态化举办产学研对接活动,建设池州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吸引长三角知名高校院所来池设立分院分校、研发基地、联合办学和各种创新合作,探索与长三角合作设立“创新飞地”,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产业研究院,培育发展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合作基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三、深度融入长三角开放共同体

力争早日加入合肥都市圈,深度参与“1+5”都市圈合作,共同打造制造、科技、教育、医疗、文化共同体;积极分担合肥都市圈功能,争取国际组织、总部经济入驻;探索合作共建利益共享新机制,接轨国际国内先进经验,依托我市发展基础特别是开发区积极推进国际园区合作与示范,深化与沪苏浙城市合作,共同实施一批重大合作事项;合理运用池州港等资源,推动国际国内航运合作与共建;进一步发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作用,深度促进产业转移、要素流动,沉淀一批符合池州发展要求的产业和资源要素;在共同推进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建设中,打造池州长三角产业合作示范区。同时,利用池州地理优势,加强与杭州、南京、武汉、合肥、南昌五大省会都市圈及产业园区交流合作,融入省会发展共同体。

第二节 提升工业创新能力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鼓励大中型企业大范围整合资源要素,建设大中小企业融通载体、开放共享平台等,引领行业企业共同创新;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研发机构,培育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推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通过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推动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大力进行跟随创新、集成创新,促进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同时逐步积累原始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和行业进行技术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将技术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聚焦重点产业,着力培育、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构建“产学研用金政”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围绕重点产业链向高端攀升的需求,发挥高校、政府、园区等多重主体的协同作用,将研发优势、人才优势与市场优势、资本运作优势结合起来,打造一批具有产业技术研发、专业技术服务等产业集聚功能的产学研联合重大创新载体;推动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多层面的应用,拓展市场、推动发展与创新;设立和引导各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凸显金融资本的作用和力量;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政府职能从主导合作创新向服务合作创新转变。

二、加强创新平台构建

强化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创建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院、科技创新基地或者博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在重点产业领域争创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支持建设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推动重点领域公共创新平台建设,组建重点产业领域公共研发平台与实验室,攻关产业关键技术,解决产业技术共性问题;支持建设行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质量检测中心。推动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化布局,支持一批知识产权、科技风险投资、技术交易、成果转化、生产力促进等重点中介服务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科技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市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推进与安徽省网上技术市场、长三角技术市场互联互通,推动与长三角地区科技、数据资源共享共用。

三、加快创新载体建设

集聚人才、技术、平台、资金等创新要素,聚焦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着力引进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培育产业核心能力,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创新型城市;进一步做强半导体、轻合金等产业核心能力和创新优势,壮大重点产业强相关产业集群,推动技术、创新升级,建设一批创新型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探索多途径多模式多领域,与长三角产业园区、园区开发企业等平台共建创新型合作园区;引导资本、科研院所、高端人才等参与创新载体建设,灵活开展各项创新活动。

四、推深数字赋能

深刻认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趋势,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与工业的结合,推进智能制造,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为理念,以智能化改造服务为核心,以工业软件产品为重点,以物联网技术、智能硬件、工业机器人等产品和服务为拓展方向,形成智能制造系统;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企业上云、用云,全面深化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鼓励企业以数字化转型加快组织变革和业务创新;引导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5G、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典型应用,加快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

推动工业企业尤其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促进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引导传统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发的新产品进一步向互联网转型;加强冶金、化工等产业绿色制造,非煤矿山、有色等产业向复合型新材料发展,机械装备产业向智能化制造发展,绿色食品、轻纺鞋服等产业实现品牌化发展;利用互联网优势,强化传统产业的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应用,实施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软件与服务、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

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生态,推进数字产业化;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第三节 做强工业市场主体

一、进一步强化双招双引

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主攻行业头部企业、上市企业、知名企业,引进发展资源。加强专业招商,推动高水平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强化以商招商,鼓励相关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建群”共谋发展;打造特色招商平台,利用产业(行业)、技术、资本等方面的联盟、协会、商会,聚拢志同道合的企业;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更加注重基金招商、产业集群招商、资本合作招商、社会化平台招商;积极探索场景招商、投资招商、ABO合作等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产业链价值链深度整合与创新;完善招商项目闭环管理,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招商工作体系;健全招商考核督查和招商项目后评估,推动招商工作的迭代创新。围绕工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打造“人才链”聚集专业人才;通过“人才平台搭建”“重点人才引进”“本土人才培育”“人才社区建设”“人才政策体系”等重大工程,畅通渠道、多点发力,搭建“引才”“育才”“聚才”“用才”平台,把“人才”真正做成工业制造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培育重点产业所需求的各类专业人才,积极引导和鼓励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实现人才素质、结构和分布适应池州工业经济发展需要。

二、发挥大企业带动作用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计划,引培并举,加强本土龙头培育孵化,通过技改扩规、引进战略投资等方式,加快传统产业升级,重点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的优秀企业集中力量加以扶持;积极面向全球招大引强,依托产业链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有效发挥龙头企业作用,进行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拓链,占据较高价值环节;围绕重点产业集群,建立“群长制”,培育出百亿级“群主”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计划,对所有项目均实行预审制度,从环保、能耗、安全、投资强度、用地标准、亩均效益等方面加强引进项目评审,带动工业经济整体提升;积极推进园区合作尤其是与长三角园区共建共生,通过外引内联、园区推介、企业投资论坛等多种方式引进优质项目,开拓工业发展新增长点;积极参加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产业联盟、园区联盟,结合工业重点产业,打造细分领域发展优势,形成特色经济集聚,推动工业规模扩张、技术升级、能级提升,支撑池州进位次、争上游。

三、开展“专精特新”引领行动

支持中小企业提升专业化能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围绕池州市重点产业,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原则,坚持梯次培育、动态管理,每年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0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信贷投放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专精特新板”“科技创新板”挂牌;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产学研用合作,鼓励骨干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行业研发平台,开展企业技术难题征集和高等院校科技成果发布双向对接活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建立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研发平台,推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与开展首台套研发。

第四节 优化工业承载空间

一、推动六大开发区联动发展

建立六大开发区统一发展促进机制。统一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各区实施“一区一策”战略,聚焦1-2个主导产业优先发展;江南产业集中区重点承接布局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市经开区重点承接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市高新区重点承接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等产业,青阳开发区重点承接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东至开发区重点承接化工等产业,大渡口开发区重点承接机电装备等产业。统筹开发区产业布局。站在全市角度,根据各区域的发展承载力和优势统筹协调,建立重大招商项目联合预审制度,实现产业错位协同发展;统筹招商引资政策,实现普惠性产业政策协调一致,主导产业招商政策差异化;鼓励各开发区整合资源,围绕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共建主导产业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发挥企业研发平台最大效用,促进六区科学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共享共用。推进东部三区一体化。深化“五个协同”思路,建立新的三区发展体制机制;在“三区一体化”中,推动功能定位、产业选择、设施布局等的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推进资金、土地、人才、劳动力等要素的共有、共享;通过“三区一体化”,进一步协调、优化工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打造产业特色更加鲜明、增长动力更加强劲、绿色本底更加牢固、政务服务更加高效、示范效应更加明显的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

二、促进开发区提档升级

充分发挥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后发优势。按照建设国家级开发区和现代化滨江产业新城的要求,完善集中区基础设施配套,高水平修编集中区规划,统筹功能定位、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落实省市定期会商机制,围绕资源配置、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省属企业布局等领域,积极争取省支持集中区产业发展;聚焦主导产业,坚持绿色承接、高端承接、精准承接,努力打造长三角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区;把集中区建设成皖江城市带联动发展新支撑极,推动安池铜一体化进程,支撑池州加快融入合肥都市圈;努力建设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园区与新城区,择机升级成国家级开发区。进一步凸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产业新动能。主动对接安徽省半导体产业整体规划,用好用足“省级半导体集聚发展基地”品牌优势和各项政策支持,推动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特色产业高地”,塑造池州发展新动能,带动全市进行产业创新;着眼省级半导体基地发展定位和长远目标,拉大基地半导体产业发展骨架,深化基地半导体产业发展内涵,拓展基地半导体产业外延,促进基地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开拓和优化基地空间,提升产业价值;统筹考虑省级半导体基地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未来愿景的对接,优先做强半导体封测和分立器件制造特色领域,集中力量狠抓特色领域招商和培育;大力推进与长三角半导体优势区域、园区的合作共建,建设多个专业合作园区;大力推进与北京中关村、成都高新区等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半导体产业园深度合作,接轨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利用中韩(池州)国际半导体国际合作产业园建设契机,加大加快半导体产业国际合作,谋划建设多个半导体国际合作平台、基地、园区。倾力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依托高新区发展基础,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业高质量发展示范,以升级国家级高新区为契机,以建带升、以升促建,将池州高新区打造成为长三角协同创新新支点;立足高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凝心聚力做大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因园施策,提升发展非金属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产业,有效发挥贵航特钢、友进冠华、起帆电缆、金池新材料、西恩新材料、贵航金属、长智建工、明坤铝业等龙头企业作用。

三、提升开发区承载能力

推进产城融合发展,高标准规划建设开发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邻里中心、医院等公共服务,绿化、景观等生态环境,积极提升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推进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全面实施“亩均效益”评价,对开发区企业进行评价分级,倒逼土地的低效腾退、二次招商和提质转型,按照“四个一批”“一企一策”处置方案释放存量资源,大力提升土地承载力;推进存在问题整改,严格推进安全生产排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污染物排放、废物管理等的监管,降低金融风险,切实提升安全发展承载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实施工业能效提升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余热余压回收、水循环利用、废渣资源化工作,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动态监控管理,建立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源消耗检测预警体系,开展重点用能行业对标达标活动,推动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有效提升开发区发展承载力。

第五节 强化工业服务支撑

一、推动工业物流现代化

依托江港、空港、陆港、高铁、高速等优势,构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多式联运集散中心,形成“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加强铁水联运专用线、临港物流园、矿产品运输廊道、空港物流园、商贸物流园等综合建设,引进大型物流企业,打造矿产品、建筑品、农产品、商贸、冷链、国内及跨境电商等物流、仓储、市场聚集区;推进物流平台、企业等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构建更加现代化的工业物流体系。

二、做实工业科技服务

以满足工业科技创新需求为重点,加快集聚一批重点产业领域相关的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技术资源,大力发展研究开发、工业设计、技术转移转化、创业孵化、技术(产权)交易、科技咨询等行业;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在我市建立市场化技术转移转化平台,开展科技成果应用和产业化;支持创新孵化器、加速器优先建设,打造高品质工业创新创业载体。

三、加强金融服务工业功能

积极吸引银行、保险、担保、投资机构及基金管理机构在池州落地和设立分支机构,努力打造“投资+融资+担保+投融资对接”的投融资服务体系,促进工业发展;推动金融服务对外开放,重点引进为“长三角一体化”“先进制造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促进产业尤其是工业提档升级;推动区块链等现代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应用,为工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发展高端商务提升工业能级

大力发展与工业相关性强的总部经济、高端商务,配套建设多功能现代化会议中心、会展中心,提升池州形象;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区、高端商务区,发展工业设计、软件设计、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平台经济以及会计、税务和法律事务所;加快规划建设金融商贸中心、科技中心等综合性平台,配套建设人才公寓、星级酒店、高档商务空间等,形成多元配套服务;强化工业发展服务,鼓励大型检验检测机构、研发孵化加速机构开展综合服务,构建更加完善的工业生态。

第六节 深化绿色低碳发展

一、加强技术改造升级

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转型升级。坚持改革、改组、改造结合,做优增量、盘活存量,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升级;按照“四督四保”责任要求,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推进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施,促进技改项目尽早发挥效益;建立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逐步扩大资金规模;通过贷款贴息、设备补助、首台套补助、购买诊断服务等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环保节能投资;落实优惠政策,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政策。加快实施一批具有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的技术改造项目,实现现有制造业规上企业技改全覆盖。鼓励支持企业实行机器换人、开展数字化车间改造,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提升金属加工企业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推动钢铁企业技术改造,融入本地产业生态,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开拓发展电子化学品、高性能化学品、添加剂、助剂、医药化工等化工产品,提升技术工艺水平,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开发生产非金属新材料产品;支持装备制造企业提升装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在机械行业上的应用,实现自动远程定位、监控、诊断、维护、管理等智能化控制,推动机械行业向高端化、节能化、智能化发展;通过推广先进设备、技术和工艺,推进信息技术在食品加工业的应用;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展电子商务销售新模式等方式,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工业。

二、提升绿色制造水平

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强化绿色制造重大项目监督管理,组织实施好重点项目;加快绿色技术产品推广,开发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打造绿色园区;贯彻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鼓励企业运用高新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实施绿色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产业等绿色产业群。提升绿色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在重点行业推广一批绿色环保工艺、技术和装备;培育发展污水治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环境监测仪器等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建筑垃圾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再生资源产业,公告一批规范企业名单,引导和支持生产要素向优势骨干企业集中;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节水和污水深度处理回收利用;加快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脱硫脱硝除尘设施建设和改造;继续实施石化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和石化行业“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项目,推动石化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和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深入实施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完善再制造产品认定制度;深度贯彻落实《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化工和材料产业布局,有序推进重污染企业梯度转移、环保搬迁和“退城入园”;严禁审批建设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严禁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区建设“两高”项目。

三、深化节能减排降耗

加强实施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加强废弃余热利用和工业企业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源头防治专项;加强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做好节能监察数据汇总、分析和应用,推动完善工业节能监察体系;加强对节能诊断服务机构的联系指导,加强培训和宣传,分类实施,鼓励行业协会、大型企业、节能技术装备提供商等积极参与,扩大诊断成果运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淘汰落后产能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促进高污染、高耗能和资源浪费严重的中小企业落后产能退出;建立在产矿山退出机制,对保有资源储量少且达不到安全、环保要求的矿山依法予以关闭或整合。鼓励和支持传统行业中小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实施清洁生产,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强资源再生高效利用,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和再制造产业,推进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废金属综合利用产业基地建设;推进低碳技术的运用,推广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技术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开发应用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在园区实施能流、物流、污染物流产业循环连接;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和源头减量的原则,建立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化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新模式。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决策,提高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工业发展全局的能力。加强思想建设,引领行动到位;加强能力建设,拉近干群距离;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先锋作用;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体系建设,促进治标治本。严格落实市委部署,健全党对重要工作的领导体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导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职能转变,全面提升干部履职水平。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负责领导、牵头责任单位和协同配合单位,形成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努力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二节 完善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国家、省科技创新、制造强国(省)、区域经济一体化、民营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等政策支持和重大、重点项目落地;协助全市出台池州融入长三角和合肥都市圈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体系化金融扶持、政府职能转变、营商环境优化、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改革、人才发展等一批工业发展支撑政策;制定、完善和深入推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针对重点产业制定差别化招商引资、奖补优惠等实施意见;针对开发区依据战略目标、主导产业、产业生态、资源要素需求等的不同形成差别化的政策供给。通过体系化的政策支撑,利用两种资源,聚合国有民营力量,形成工业经济加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第三节 创新要素保障

加快构建工业生产急需的路、水、电、信息、环保网络体系,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把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水平;统筹安排全市工业用地指标,优先保障重大工业项目、战略性产业用地和企业扩大规模用地,严格新建项目投资强度、税收、产出等指标约束,全面推行“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开展用地绩效评估分析,依法依规清理低效用地和僵尸企业项目;加大财政对工业特别是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投入,扩大社会融资规模,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整合市属平台公司投融资功能并在条件成熟时推进资产证券化、股权多元化,促进金融与财政、产业政策融合,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金融市场,鼓励条件成熟的企业进行股权融资、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积极建立各种所有制并存或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产业发展基金或创业风险投资基金,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第四节 优化营商环境

打好营商环境攻坚战。深度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精神,与长三角共同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优化服务,打造便利、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工业经济主体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国有平台公司改革,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多规合一、多评合一、区域评价,进一步优化项目审批流程,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建设,建立金融常态化服务新兴产业机制,创新“四送一服”服务方式。建立县区、园区、企业评价市直部门制度,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推动全链条优化审批、全过程公正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深入开展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专项检查,坚持对弱小企业关爱保护,加大涉企政策落实力度,破除人才流动中的区域、身份、所有制等限制,注重培育企业家精神;树立和宣传池州企业家先进典型,挖掘企业内在气质和文化,增强企业家的家国情怀、法治自觉和责任担当;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工业发展执政能力,换取市场活力,释放社会创造力,以良好发展环境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余丹丹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海螺水泥: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02亿元 同比下降41.14%

业绩变动主要系集团水泥业务产品销量及售价同比下降,导致营业收入及利润同比下降。

湖南交通项目新进展:重要更新,速来了解!

湖南交通项目建设正酣,多个项目传来新进展。

海螺新能源:储能领航,风光无限,赋能未来

今天的“遇见海螺”系列报道,小编带您走进海螺新能源,一起探寻绿电的产生。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推介:海螺集团矿山智能化建设典范实践

安徽海螺集团充分发挥“自己的矿山、自己的队伍、自己的设备”优势,紧紧围绕“创新引领,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发展理念

2024年1~3月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相关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相关数据统计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2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25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25

青海省

¥ 416.22
2024-04-25

甘肃省

¥ 372.95
2024-04-25

陕西省

¥ 306.73
2024-04-25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25

云南省

¥ 323.02
2024-04-25

贵州省

¥ 312.57
2024-04-25

四川省

¥ 352.34
2024-04-25

重庆

¥ 328.95
2024-04-25

海南省

¥ 432.19
2024-04-25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05.45
2024-04-25

广东省

¥ 326.04
2024-04-25

湖南省

¥ 314.79
2024-04-25

湖北省

¥ 319.35
2024-04-25

河南省

¥ 297.33
2024-04-25

山东省

¥ 321.62
2024-04-25

江西省

¥ 317.07
2024-04-25

福建省

¥ 303.10
2024-04-25

安徽省

¥ 313.25
2024-04-25

浙江省

¥ 342.2
2024-04-25

江苏省

¥ 309.21
2024-04-25

上海

¥ 332.73
2024-04-25

黑龙江省

¥ 390.49
2024-04-25

吉林省

¥ 331.13
2024-04-25

辽宁省

¥ 302.53
2024-04-25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25

山西省

¥ 315.06
2024-04-25

河北省

¥ 342.12
2024-04-25

天津

¥ 338.21
2024-04-25

北京

¥ 349.43
2024-04-26 18: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