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商品混凝土市场现状分析及预测

2007/10/31 00:00 来源:

......

一,混凝土市场概况

  (一)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形势

  2006年,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又快又好发展态势.生产销售增速明显加快,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产业结构有了新的改善.
  (1)产销保持较快增长.2006年,全国生产水泥12.4亿吨(公报数),比上年增长15.5%,增幅同比提高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建材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现价)13275亿元,增长29.1%,增幅高于上年4.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4210亿元,增长21.6%.平均产销率为97.7%,高于上年0.62个百分点.
  (2)价格水平总体稳中有升.建材产品出厂价格比上年上升1.67%.其中,非金属矿采选产品价格上升2.84%.华东,华中部分地区水泥价格年底较年初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全国水泥价格同比提高2%.
  (3)整体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1534亿元,同比增长29.3%,增幅同比提高3.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603亿元,增长47.1%.特别是水泥行业实现利润150亿元,增长92.6%.
  (4)建材产品出口持续高速增长.水泥及熟料出口3613万吨,同比增长63.2%.
  (5)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较快增长,但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呈下降趋势.2006年建材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47亿元,同比增长35.2%.其中,水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3亿元,同比下降2.4%,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
  (6)产品库存总体处于正常水平.规模以上建材企业产成品库存699亿元,同比增长15.7%.国家建材信息中心数据显示,12月末140户重点水泥企业水泥库存769万吨,同比增长24.51%,低于产量增长幅度.
  (7)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水泥行业新型干法比例提高到50%,较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立窑等落后水泥产能进一步淘汰,产量比例进一步降低.
  (8)淘汰落后步伐加快.一些地方政府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建材行业中先进的,大的,节能的,环保的比重明显提高,落后的,小的,浪费的,污染的比重明显下降.
  (9)节能降耗取得新进展.建材工业万元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超过7.5%,其中,水泥由于新型干法工艺的发展,单位综合能耗进一步下降..
  (10)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大型企业集团发展迅速,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2006年是水泥兼并重组动作最大的一年.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国际金融,产业资本的介入,客观上加速了我国建材行业兼并重组和市场整合.

  (二)混凝土行业现状

  1. 混凝土搅拌站现状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商品混凝土在全国大中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混凝土搅拌站也得到了高速发展.目前我国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只有部分产品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有些技术已经超过进口混凝土搅拌站的水平,其中部分产品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能力高,称量精度高,投资少,搅拌质量好,能实现多仓号,多配合比,不间断地连续生产以及主机及其主要元器件的国产化程度等优点,但我国的混凝土搅拌站还存在着整体技术含量不高,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较大,智能化程度不高和环保性能不高等缺点.

[Page]

2. 混凝土行业政策

  (1)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
  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质检总局,环保总局等六部门今年发布《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上海等127个中心城市在三年内,分期分批在施工现场禁止使用水泥搅拌砂浆,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北京,天津等10个城市将于2007年9月1日开始率先启动这项措施.
  禁止在城市施工现场搅拌砂浆是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继2004年在部分城市禁止施工现场搅拌混凝土后的又一新举措.据初步测算,该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将带动中国水泥散装率提高8至10个百分点,并有效地带动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2)节能环保
  温家宝总理今年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广泛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指出了建筑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40%左右,包括生产和使用两个环节.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建筑企业责无旁贷.降低使用能耗,建筑企业也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此前,建筑企业在建设工程施工项目中推广使用预拌砂浆,混凝土,实现水泥散装化,节能,环保效益十分明显.一是节约了一次性包装袋.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节省包装费用211.5亿元,由此节约能耗807.4万吨标准煤.二是可避免包装破损,减少了流通过程中的水泥损耗.2006年发展散装水泥减少水泥破损2119万吨,节约能耗307.3万吨标准煤.三是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如每立方米预拌混凝土可综合利用粉煤灰80至100公斤,并可利用尾矿废石,钢渣,矿渣等固体废物制成的人工砂来代替天然砂.四是减少粉尘排放,与袋装水泥相比,每使用一吨散装水泥可减少粉尘排放4.2公斤.
  仅推广散装水泥一项,就产生如此巨大的环保,经济效益,可见建筑企业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比如,提高模板,脚手架构件的重复利用率;提高构件的工厂集约化加工率,减轻施工现场污染等.
  建设部每年推出的重点科技成果,基本上都关乎"四节一环保",而且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和生产一线.在建筑业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一是靠企业自身不断创新,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改善外部环境,以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3)《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

  建筑行业和企业应当共同关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政府支持的科技创新项目及其领域.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年度)》,涉及建材制造业的有三大领域:(1)新型建筑节能材料:包括高性能外墙自保温墙体材料,功能墙体材料,热反射涂料,相变储能材料,高效外墙和屋面保温材料,楼地面隔热保温材料,高性能节能门窗,低辐射玻璃等;(2)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品:包括无碱玻璃纤维,低成本,高性能,特种用途的玻璃纤维及制品,绿色玻璃钢-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玻璃钢管道等制品;(3)生产节能和建筑节能技术:包括高效燃烧工业节能窑炉,高温空气燃烧技术,纯氧或富氧燃烧节能技术,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新技术等.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中,包括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预制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构件,村镇住宅建设用环保经济型墙体屋面材料,节能住宅自保温隔热墙体以及节能围护结构构造体系等.

[Page]

3. 北京混凝土市场现状

  2006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施工面积稳中有降,住宅开复工及新开工面积持续减少,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投资增速趋于理性化,奥运工程,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水泥行业和预拌混凝土行业步入整合期,产业集中度进程明显加快.预拌砂浆行业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北京市水泥使用已进入后散装化时代.

  北京市2006年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71.5亿元,同比增长19.3%,增幅7.5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完成935.3亿元,为上年的153.2%.全市建设工程开复工面积为14069万平方米,与上年持平;其中,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0483.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工程竣工面积4191万平方米,为上年同期的89.6%;其中,商品房竣工面积3193.9万平方米,下降15.3%.

  (1)目前发展现状

  2006年,全市24家水泥生产企业水泥生产量为1226.59万吨,散装水泥供应量为1084.45万吨,散装率达到88.41%,居全国第三位.水泥产业结构调整任务早已完成,彻底结束了北京市机立窑水泥生产的历史,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到98.34%,位居全国前列.全市水泥使用量为2118万吨,其中散装水泥使用量1644.45万吨,散装水泥使用率达77.64%,位居全国第一位.外埠进京水泥量约为891.41万吨,其中散装水泥进京数量为560万吨.北京水泥市场上供应的全部为高标号水泥.

  北京市现有153家具有混凝土供应资质,混凝土生产能力达到6200万立方米以上,实际供应量达到4505.48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4.66%,部分搅拌站预拌湿砂浆供应量为22.27万立方米.在北京市建委备案的北京市5家干拌砂浆企业,干拌砂浆供应量为8.984万吨.在出台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政策的基础上,2006年北京市政府发布第十二阶段控制大气污染措施通告,又规定了北京四环路内建设工程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已发布实施《干拌砂浆应用技术规程》,《预拌湿砂浆应用技术规程》,《88J1-4干拌砂浆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初步形成了预拌砂浆技术标准体系.

  (2)2007年工程建设需求

  2007年全社会资产投资计划3800亿元左右,计划成本比2006年增加13%.目前109项重点工程项目已发布,总投资达到2769.56亿元,其中2007年计划投资661.4亿元,主要投向"奥运"工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产业项目的建设.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2004-2020)目标任务及北京建设工程任务量,预测今后几年建筑工程开复工面积仍然维持在1亿平方米以上,年消耗水泥大约在2000万吨,其中散装水泥为1800万吨.根据北京市水泥工业发展要求的"实行总量控制,淘汰落后"原则,北京市水泥生产量约为1000万吨左右,每年仍需外埠进京1000万吨水泥满足北京市场需求.随着天津市被确定为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后,北京市周边地区水泥生产企业逐步将水泥销售市场转向了天津市,环渤海地区,加之北京市水泥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水泥供求关系将进入卖方市场,将会使水泥市场价格得到合理回升,企业将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

[Page]

4. 上海混凝土市场现状

  2006年1—12月上海预拌混凝土232家持有"备案证"的搅拌站,共完成5335.64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加6.37%,其中,国营企业完成1792.89万m3 ,市场占有率33.60%;合资企业完成583.51万m3,市场占有率10.94 %;民营企业完成2959.24万m3,市场占有率55.46%.

  2007年1月~2月上海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5.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90%,其中,全市房地产业投资200.7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l8.90%,城市基础建设投资l38.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0.50%,第二产业投资l05.17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40%.第一季度混凝土生产企业由于经历春节长假,供应任务严重不足,混凝土应收款收取困难.

  上海市预拌混凝土企业受供求失衡关系影响,C30成交价格一直在260元左右徘徊.而水泥的价格,在经历了06年第四季度水泥价格大幅波动后,2007年第一季度由于市场需求疲软,价格在低位徘徊,水泥企业已增大销售力量,以保证企业市场份额.水泥供应商积极走访混凝土生产企业,以谋求长期合作.为此,各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希望与水泥供应商进行协商,谋求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由于国家对矿产资源的保护,砂,石的总体价格是上升的趋势,但是,砂,石供应市场宽松,涨价不会过大.

  第一季度上海预拌混凝土230家持有"备案证"的搅拌站,共完成958.43万立方米预拌混凝土供应量,比去年同期增长8.61%,其中,国营企业完成378.36万立方米,市场占有率为39.48%;合资企业完成90.68万立方米,市场占有率为9.46%;民营企业完成489.39万立方米,市场占有率为51.06%.第一季度上海二级预制混凝土49家企业,共完成40.12万立方米混凝土构件,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3.63%.

  5. 天津混凝土市场现状

  就环渤海地区的战略城市天津而言,商品混凝土行业处在一个比较稳健并等待飞跃的发展阶段,商品混凝土行业已经成为吸引投资者的热点行业.

  在天津,投资商品混凝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决策问题.正确的决定,操作和运营能带来丰厚的利润.从天津市建筑业协会得到的数据,2005年产能已达2000多万立方米,有103家混凝土公司,2005年赢利企业达到80余家,其中20余家年赢利3000万元以上.赢利的比率达到80%以上,收益好的公司的年资本收益率能达到45%左右.由此可见,有一个正确的投资决定,良好的经营和资本运作,在天津商品混凝土市场能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天津市从2001年开始,城市基础设施,住宅建设和工业技改投资增势加快.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000多亿元以上,建设施工面积在2500万~3000万平方米左右,对预拌混凝土需求形成了很大的空间.另外,众所周知,国家计划投资7000亿元开发滨海新区,定位超过上海浦东,目前天津市已筹资800亿元.该规划对预拌混凝土形成了可预见的巨大需求空间.天津出台了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政策和发展散装水泥的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发展预拌混凝土企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同时还提供了为该类企业办理运输车辆通行证,免交散装水泥专项基金等便利措施和优惠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天津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生产规模和综合加工配套能力得到迅速增长.大型加工企业的年产能可达到50万~100万立方米;一般加工企业的年产能也可达到10万~30万立方米.正式获得资质的企业数量很快达到70余家,具有综合生产配套能力的企业年产能已超过3000万立方米.

[Page]

6. 江苏省混凝土行业现状

  江苏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正在努力实现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的转变,2006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5500亿元,增幅达18%;实现增加值13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6%,进一步巩固了支柱产业的地位.

  (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全省预拌混凝土搅拌机设计生产能力达2.0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5203万立方米,增幅为34.67%;
  全省全年实际供应混凝土方量7637.56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33.26%;
  全省预拌混凝土销售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达到201.91亿元,比上年增加52.85%,占建筑业总产值的3.67%;
  全年全行业实现增加值69.81亿元,比上年(17.79亿元)翻了3.9倍;
  全行业劳动生产力75.29万元/人,比上年增长31.07%;
  全年全行业利税总额22.74亿元,占销售产值的11.26%;其中上交国家税收13.6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6.76%;全行业形成利润9.09亿元,平均利润率为4.5%,比上年增长0.64个百分点;
  全行业年末从业人员26816人,比上年增加16.6%,技术,经济管理人员6100人,比上年增长19.2%,技术,经济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2.75%;
  全行业技术装备率24.35万元/人,比上年22.08万元/人增加10.28% .

  (2)企业数量
  至2006年底,全省具有预拌混凝土资质的企业共298家,比上年增加了44家,增幅17.3%.具有预拌混凝土专项资质的生产企业共277家,其中,具有二级资质的企业有51家,比上年增加了8家;三级资质的企业226家,比上年增加34家;增项资质的二级企业6家,三级企业15家,比上年各增加了1家.另外,还有14家企业已向市场供应混凝土,但尚没有领到资质证书.

  (3)在全国同行业继续保持领先
  在建筑领域,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已超过50%,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位置.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混凝土无污染生产的发展目标.到2006年底,全省已有55%以上的企业按要求配置了湿混凝土砂石清洗,分离,回收和污水净化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的专用设备,使废渣,废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节约了大量资源,降低了生产成本.2007年全省绝大多数企业都将配备该装置.

  (4)显现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的问题随之显现,2005年达产率为38.19%,2007年将继续下降,预计为37%左右.近几年,由于混凝土企业市场准入门槛太低,大量社会资金入主混凝土行业,混凝土企业数量猛增.而市场对混凝土的需求远远低于现有混凝土企业的生产能力,除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了企业间压价竞争,垫资销售,有少数企业为了既得利益,甚至偷工减料,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企业人才缺乏,技术,管理水平及市场竞争力跟不上行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企业可持续发展.

[Page]

7. 其他部分省市混凝土市场现状

  (1)辽宁省
  辽宁省的混凝土迅速发展,预制水泥构件,设施装备能力不断增强,主要支撑点由预制构件板块转向为商品混凝土板块,成为散装水泥使用的重点.截止2006年底,全省拥有混凝土搅拌站193个,形成3961万立方米的搅拌能力;拥有散装水泥发放库461个,中转库65个,固定接收库528个;专用汽车988辆,混凝土搅拌车2081辆,混凝土泵车310辆,散装水泥流动罐1818个,专用车皮121节.全年实际供应预拌混凝土1826万立方米,同比增加417万立方米,使用散装水泥增加量达167万吨,充分发挥了预拌混凝土商品化对散装水泥发展的支撑和促进作用,为城市城区"禁现"奠定了物质基础.
  预混砂浆的研制开发已经纳入沈阳,大连,葫芦岛,阜新等地的议事日程.沈阳市已经完成商品砂浆的发展规划和应用技术规定.大连市已经组织了10余次预拌砂浆专家论证会,完成了预拌和干混砂浆生产应用两个技术规定的起草工作,并有17万平方米的示范项目去年底通过了专家审定和验收,将全部使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葫芦岛市组织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完成前期考察论证,拟订出投资计划,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阜新市也将预混砂浆发展列入工作议事日程.

  (2)河北省
  预拌混凝土快速发展.截至2006年年底,全省共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105座,较上年同期增加23座,生产能力达3398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1156万立方米,生产能力增长51.56%.全年生产预拌混凝土989万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加244万立方米,河北省预拌混凝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年混凝土搅拌车增加239辆,同比增长39.4%,混凝土泵车增加87辆,同比增长83.65%,预拌混凝土产业链逐步完善.

  (3)山东省
  2006年,山东省散装水泥量达到7317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继2005年在全国各省市排名第一后再次夺魁.比2005年同期增加1572万吨,同比增长27.36%,增加量名列全国各省市第一位.散装水泥量占水泥总产量的比率达到44.15%.目前,全省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达到177家,搅拌能力达到5870万立方米,全省综合推散能力达7500万吨.

  (4)深圳市
  从深圳市水泥及制品协会获悉,深圳市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使用双双创出历史新高,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深圳全市使用散装水泥663.9万吨,比上年度增长5.83%;共生产使用预拌混凝土1457万立方米,比上一年度增长7.9%;生产使用各种新型墙体材料20.16亿标砖,比上一年度增长11.44%. 深圳市混凝土生产企业在各种产品的配方中使用工业废料——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不仅确保了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节省了大批水泥,而且消化处理了大量的工业废料,保护了城市环境.据统计,深圳市预拌混凝土和新型墙体材料年使用粉煤灰将近200万吨,节省水泥200万吨,价值6亿元人民币.

  (5)杭州市
  根据交警部门的统计,截至2007年6月,杭州市共有商品混凝土企业60家(市区27家,余杭萧山及其他县市33家),共有1262辆混凝土搅拌车.

[Page]

8. 干混砂浆的发展前景

  新型节能建材干混砂浆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节能环保战略的加速推进,在未来10年中,国内对干混砂浆等绿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将呈现一个高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目前,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3-5倍,有些地区甚至超过10倍.另据统计,我国居住建筑存量已达到85亿平方米,每年新增居住建筑20亿平方米,达到国家提出的节能50%标准的不足6%.

  干混砂浆是由无机胶凝材料,保水增稠材料,减水剂,抗裂剂,消泡剂等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混合物.而市场上几乎所有的保温材料制品都离不开干混砂浆,其黏结性,抗裂性,耐老化性,透气性和抗紫外线极具节能保温的功效.

  权威部门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在国内从事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超过百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到50%.而这些企业提供的产品基本属于大路货,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高,很难在未来市场中生存与发展.

  据了解,从去年起,商务部,建设部等国家主管部门相继发布了推广干混砂浆的产业政策,上海,广州,北京等地区在市场上先行一步,进行重点实施.按保守估计,近几年北京地区干混砂浆市场容量将超过1000万吨.2006年,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城市和广东省是国内干混砂浆发展较快的地区,其中上海以1100万吨的生产能力名列榜首.虽然全国产能设计将近1850万吨,可实际生产量却只有400多万吨,产能发挥仅为22%.

[Page]

9. 美国混凝土市场现状

  "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的典型个体"的平均净销售价格2004年为69.44美元每立方码,2005年上涨到80.98美元每立方码,净增约11.54美元/立方码. 2005年,排名前25%的这些公司的平均净销售价格,从2004年的72.77美元/立方码,涨到了2005年的85.18美元/立方码.2004年的价格基本与2003年的72.81美元/立方码是基本持平的.

  2005年预拌混凝土的税前利润高达6.14美元/立方码,是从1999年的5.27美元/立方码以来的最高峰.从1999年以来,"美国预拌混凝土协会的标准个体"的行业平均利润一直是在稳定的下跌,一直跌到2002年的1.58美元/立方码.税前利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材料的成本上升,带动其他各类材料成本增加.2003年税前利润回弹到2.30美元/立方码,而在2004年继续攀升至2.98美元/立方码,并逐步靠近2005元的水平6.14美元/立方码.税前利润增长了106%. 排名前25%的这些公司的税前利润从2004年的6.55美元/立方码到2005年的9.62美元/立方码,增加了47%.

  据中国混凝土网统计显示,2006年美国预拌混凝土产量约为4.57亿立方米,比2005年的4.55亿立方米略有增长.但2006年12月,美国混凝土产量为2900万立方米,同比2005年下降了5.6%.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建筑市场已经告别繁荣期.

  2007年1月美国预拌混凝土产量为25894000立方码,即1979万方,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为2434万方,同比下降了23%,这反映出近来美国建筑市场,材料价格连续不断上涨带来的压力,民用住宅建设开始进入衰退期.

  2007年1-4月,美国预拌混凝土产量为9062.4万方,同比去年下降了13.72%.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年各月美国预拌混凝土的产量同比降幅在10%以上(4月除外),降幅非常明显.这反映出美国的建筑业依然低靡.今年的美国预拌混凝土产量有可能出现一个大的滑坡.

月份 2007年各月混凝土产量(万方) 与2006年同期比较 2007年各月累积混凝土产量(万方) 与2006年同期比较
1月 1979.7 -18.67% 1979.7 -18.67%
2月 1885.0 -17.83% 3864.7 -18.26%
3月 2560.6 -11.09% 6423.7 -15.52%
4月 2638.7 -9.01% 9062.4 -13.72%

  (三)水泥行业现状

  宏观调控的重点行业,我国水泥工业在"十五"期间取得了长足发展,五年间平均增速为12%.2006年水泥产量更是达到12.4亿吨,同比增长19.7%.与此同时,我国水泥产业结构得到了快速调整和优化,一批大企业集团生产能力迅速增长,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但水泥工业发展仍存在落后产能退出缓慢,地区间结构调整进展不平衡,行业集中度低,低标号水泥使用过滥,行业及市场进入门槛过低,节能利废工作进展缓慢等问题.

  在基建投资依然较旺盛,部分地区灾后重建等因素作用下,2007年水泥价格继续小幅上升.2007年6月,全国36个大中城市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价格为每吨317.08元,比上月上涨3.35元,涨幅为1.1%,比上年同期上涨8.05元,涨幅为2.6%;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平均价格为每吨347.01元,比上月上涨2.87元,涨幅为0.8%,比上年同期上涨5.4元,涨幅为1.6%.总体来说,

[Page]

2007年上半年水泥工业呈现三大特点:

  (1)结构调整加快,淘汰落后水泥

  2007年年初以来,全国水泥投资较去年有较大涨幅,同比增长54.27%.从投资方向看,主要是结构调整项目,新型干法水泥的比重由年初的50%上升到53%.从投资布局看,投资增长较快的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从产量增长看,中西部地区增速已高于东部地区.新建成投产的生产线70%以上是日产4000吨以上规模.此外,余热发电项目的投资也大幅增加.2006年水泥统计公报数为12.4亿吨,其中新型干法水泥6.24亿吨,比重已达到50%,全国还有近一半落后水泥需要淘汰.经过这两年结构调整,湿法窑,中空窑,一部分落后小立窑相继被淘汰.按规划要求,"十一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2.5亿吨目标,每年需淘汰落后水泥5000万吨.水泥发展专项规划还提出,到2010年,新型干法水泥比例要达到70%,完成这个目标,至少要淘汰落后水泥36000万吨.

  (2)节能减排迈出步伐

  2007年1-4月,通过新型干法工艺替代落后工艺,水泥行业节能184万吨标准煤,预计年内仅此一项可节能近400万吨标准煤.2007年上半年,我国投产18套水泥窑余热发电生产线,装机容量136500千瓦,预计下半年投产31套生产线,装机容量287800千瓦.预计到2007年年底,纯低温余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537080千瓦.水泥工厂余热发电对水泥行业节能降耗减排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3)大集团加快并购速度

  近年来,发改委会同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包括《关于做好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一系列政策措施.2006年,发改委还会同相关部门公布了60家国家重点支持水泥企业(集团)名单,明确提出:对60家大型企业开展项目投资,重组兼并,有关方面应给于信贷,土地等方面的优先支持.海螺水泥,冀东水泥,中国建材集团,中国中材集团等一批国家重点支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加快了建设和并购重组的步伐.2007年并购的特征是大企业集团跨省份的连片区域并购,依托老线,扩大规模,提高集中度,而重新布点,另建新线的速度放缓.外资拉法基,豪西姆,海德堡,CRH等跨国公司和台泥也加快拓展在中国大陆的水泥业务,积极参与我国水泥工业的并购重组.然而外资的渗透及国内水泥企业在兼并重组中遇到困境让中国的水泥产业仍然存在安全隐忧.

  (四)混凝土机械行业现状

  随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的开工,国内商品混凝土行业以及建设机械租赁业务的快速发展,建设机械以及相关混凝土输送机械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现商品混凝土仅占现浇混凝土的15%~20%,这给国内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的配套产品以及能够满足用户特殊要求的产品将会在未来得到较大发展.如高性能混凝土搅拌设备,冷热搅拌的混凝土搅拌站,长臂架泵车等.此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投资规模将超过以往任何大型工程,因此适合西部自然环境,经济实用的混凝土机械产品将会被市场看好.

  从现有混凝土机械市场看,我国混凝土泵车团体用户主要是年生产能力在30立方米以上有资质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比较大的建设施工单位和施工机械租赁企业等.目前,在国内团体用户至少有几百家,按国际常规每家5辆的规模,今后混凝土泵车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专家预计,在未来三五年内,仅泵车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000辆以上,到2010年将达到2000辆.

  但由于混凝土搅拌车生产厂家众多,因此导致市场竞争激烈,造成企业利润剩余不多.混凝土搅拌车市场的生产集中度比较高,大量的市场份额被少数几家实力雄厚的企业所占有,而其他企业均是些实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全国一年的混凝土搅拌车需求量就在3000辆左右,而多数中小企业只维持在百八十辆的生产水平.

  由于缺乏恰当的管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市场运营还很不规范,不少生产企业的应收货款过多而筹集资金的渠道有限,买主拖欠货款在各行各业屡见不鲜,因此不少生产企业普遍处在资金运转困难的境地.此外,不少企业存在新产品开发不到位的问题,很多厂家新产品雷同,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如果不重视自主技术的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势必影响企业的发展壮大.

[Page]

  (五)混凝土添加剂行业现状

  (1)市场需求量依然很大

  作为混凝土的重要原材料——混凝土外加剂已经成为国家基本建设不可缺少的新材料.从全国范围看,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约占混凝土总量的40%,与国外先进国家60%-80%的比例相比,差距还较大,外加剂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保护城市环境,提高混凝土质量,我国在124个城市城区限期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这将有力地推动混凝土外加剂在商品混凝土的应用;另外,近期已经开工和即将开工的西南区水电工程,国家铁路客运专线网工程都给外加剂企业带来商机.

  (2)混凝土外加剂出口形势看好

  我国一些高效减水剂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价格又相对便宜,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近两年来,国内一些具有国际市场开发能力的企业纷纷开始关注国际市场, 2005年全国高效减水剂等产品的出口额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势头良好,通过出口创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预计今后的出口形势更好.

  (3)合成外加剂生产企业规模大型化,利润率减低

  近5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后,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良好售后服务的外加剂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突显,他们的市场占有率较大.特别是在合成外加剂市场,大型品牌企业唱主角,销售遍及全国,其它小企业对市场进行补充.规模型企业的新建生产线起点高,改变了以前作坊式生产的旧貌,并有较完善的试验检验设备和管理制度,他们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还特别注重良好的售后服务.但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原材料和燃料费用不断提升,外加剂生产企业的利润率大大下降.

  (4)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步伐加快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市场的巨大,吸引了国际知名的外加剂企业,纷纷在中国抢滩登陆.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混凝土外加剂企业有美国的格雷斯建材公司,瑞士西卡公司,英国富斯乐公司,日本花王公司,竹本油脂公司,德国巴斯夫公司等等.这些公司都是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其企业规模,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和研究开发能力都有很大的优势,进入中国市场后,较迅速的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市场销售体系.他们的产品类别全,业务范围广,技术先进,市场竞争只有一定的优势.目前这些公司由于产品价格较贵,并未能在我国占有较多的市场份额.

  (5)地区发展不平衡,新品种外加剂所占比例还较小

  我国外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各地区不平衡,在东部沿海省市和大城市外加剂应用较多和普遍,而中西部地区偏少.整个行业企业数量多.高效减水剂的产量有大幅度增长,新品种高效减水剂也投入生产和使用,但目前新品种高效减水剂所占的比例较小,一些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6)欠款问题依然严重

  一些地区,外加剂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外加剂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是很好.混凝土搅拌站是外加剂的最大用户,但在全国建筑行业内欠款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外加剂企业纷纷将销售市场的重点向水电,公路,铁路等回款较好的行业转移.

  (7)不良竞争扰乱市场

  近几年来,外加剂厂家之间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企业的利润率很低.少数企业在生产销售中假冒别人企业的牌子,为降低成本,在产品质量上做手脚,这些伪劣产品低价进入市场,造成恶性竞争,对规模企业造成冲击,对行业的发展不利.

[Page]

二,混凝土企业概况

  (一)国内混凝土企业概况

  由中国混凝土网评选出的2006年度中国商品混凝土十强企业见下表:

  1. 上海建工集团

  上海建工集团先后完成了杨浦大桥,徐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金茂大厦等超高泵送混凝土,煤炭大厦,金茂大厦,新上海国际大厦等大体积高强混凝土,虹口足球场和浦东国际机场等PP纤维混凝土和清水混凝土等特种混凝土的开发与应用.先后创造出了上海混凝土施工的一系列高,大,深之最的记录.集团主要公司情况如下:

  (1)上海建工物资公司

  上海建工物资公司(原上海住总物资总公司)是以商品混凝土科研开发,生产销售为主业,并以上海建工集团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为依托,设备完善,技术先进,管理严密的国有企业.公司总资产7.5亿元,拥有中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员406名,年综合营业额6亿元,自1996年以来列历年上海工业销售收入500强,上海物资流通销售额50强.

  公司拥有国家商品混凝土生产最高资质等级——二级资质,年产商品混凝土设计能力超过300万立方米,日均配套生产能力达到1万立方米以上.公司现有2.0,3.0立方混凝土拌机共16座,均为机制式的德国斯达德,利渤海尔和意大利依柯玛品牌机.公司通过不断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十分注重专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拥有"C80高性能混凝土生产技术","大掺量FS高性能混凝土","预拌砂浆制备工法"等大量技术储备.

  公司逐步完善了商品混凝土生产配套机制,拥有140余辆混凝土搅拌输送车;30余辆(17—37米)混凝土汽车泵和固定泵;10余辆大型散装水泥运输车;1家外加剂生产厂;1家专业泵,拌车修理厂;百余家砂石,水泥等原材料合格分承包商,通过集中调度的运行方式建立了稳定的供销渠道,为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供应提供可靠的保障.

  (2)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建工材料工程有限公司是上海建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亿元,年销售总额约20亿元,是目前上海规模最大的商品混凝土专业公司.至2004年底,公司已累计生产销售商品混凝土4000万立方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

  公司现有长桥,真如,申安,水上等四家大型直属搅拌站,同时投资控股浦新,浦莲,宏成,富康,南航,汤臣等六家大型商品混凝土公司.

  公司具有建设部商品混凝土最高资质,具备C20~C80混凝土的生产能力.公司配备商品混凝土搅拌楼20多座,装机容量为60多立方米,混凝土输送车300多辆,混凝土泵送车50多辆,商品混凝土设计年生产能力达到800万立方,日生产量可达3万立方米,小时出方量达3000立方米.

  公司具有较强的商品混凝土生产配套能力.拥有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碎石生产基地和亚洲地区设备最先进的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

  (3)上海建工建筑构件制品公司

  上海市建筑构件制品有限公司是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生产工艺先进,拥有众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各类专业生产线,具有一整套适宜预制构件,预拌商砼,成型钢筋的质量管理和质量运行保证体系,配备专业的中心试验室.

  2. 北京建工集团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具有50多年历史的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底蕴深厚.北京建工集团商品混凝土中心是北京建工集团的直属事业部,汇集了北京建工集团的优良资产,实力雄厚,专业设备国内一流.始终以业界领军的姿态,不断开拓进取,几年间迅速成为北京地区最大的商品混凝土供应商.

  北京建工集团商品混凝土中心下设建恒,建均,建强三个搅拌站.各站在管理上高度统一,原材料统一,配合比统一,设备资源共享.建恒站位于卢沟桥畔,紧临京石高速公路;建均站位于朝阳区百子湾,紧临东四环;建强站位于朝阳区豆各庄,紧临京沈高速公路.

  建工商砼中心自行开发了一套生产调度管理系统,用来实行计算机辅助生产调度.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确定最短运送时间,并根据工地混凝土浇筑速度,输入计算机,由专业计算机软件辅助站内调度派车.拥有先进的GPS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所有的混凝土运输车均适时调度,控制,提高效率,并做到无差错运送混凝土.先后为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国际饭店,西客站中国建设银行,东方广场,中服大厦等名优工程提供了优质的商品混凝土.设备状况:日最大供应能力达1.5万m3,年生产能力200万m3.搅拌机10台,混凝土运输车150辆,泵车10台,其他辅助设备21台.

  3. 华润混凝土有限公司

  华润混凝土有限公司是华润水泥控股公司附属企业,成立于1986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商品混凝土的生产与销售.

  华润混凝土在中,港两地拥有十多间混凝土搅拌站,全部采用全自动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超过700万方,自有运输车达200多辆;产品涵盖普通混凝土,砂浆,喷浆及自流平,高抛免振,海工混凝土等系列高性能混凝土.

  华润混凝土确立了"以点带面","稳定香港,发展内地"的发展战略,在稳定香港业务的同时,充分利用香港中港混凝土的技术和管理优势,与华润水泥协同发展,快速进入内地商品混凝土市场,形成独具特色的华润混凝土品牌,并通过合理布局和一体化统一管理,在区域市场形成竞争优势;业务发展到香港,深圳,东莞,南宁,佛山,北海,江门等地.

  4. 北京城建集团

  北京城建集团是国家 120 家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单位之一,国有企业500强之一,国际225家大承包商之一.是以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地下铁道,高速公路,深基础,机场,长输管线等工程施工为主业,并从事房地产开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设融资及运营,工业生产,商贸流通,物业管理,旅游餐饮,外经外贸等多元经营的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具有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国际工程承包和进出口贸易的资质.

  北京城建集团现有企事业单位218家,员工29000余人,总资产94亿元,净资产20亿元.拥有大批性能先进的施工设备,特别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直径钻孔机,锚杆机,地下连续墙等深基础施工设备以及大型摊铺机,平地机,震动式压路机等高速公路施工设备,形成了地下地上技术完备,成龙配套的综合施工能力.北京城建集团在20多个省市承担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任务和房地产开发项目,承担高速公路工程300余公里.

  5. 江苏巨凝集团

  江苏巨凝集团是常州地区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建材供应商,专业生产和经营商品混凝土,石料,各种螺纹钢,线材等建筑材料,是江苏沙钢集团,江苏永钢集团,唐钢,日照,江苏兴澄特殊钢有限公司等常州地区的常年特约代理商.集团下设6个分公司:即常州市巨凝建材有限公司,常州巨凝混凝土有限公司,常州巨凝永恒混凝土有限公司,常州市奔龙物资有限公司,常州巨凝钢材销售有限公司,溧阳市巨凝矿山有限公司.集团拥有3个混凝土生产基地,11条全自动利勃海尔商品混凝土生产线,公司现装配有配套进口的五十铃搅拌车120辆,国际上最先进的沃尔沃12方搅拌车5辆,德国原装进口施维英汽泵5辆,固定泵5辆,汽泵7辆等先进设备,具有日产15000立方,年产500万立方商品混凝土的能力(三个混凝土生产基地具有同时施工300万平方米的施工能力).矿山装备全套进口先进设备,生产石子经过淘洗设备多次淘洗其颗粒级配,含泥量,压碎值等指标都属于I类产品,年生产石子能量300万吨,是江苏省最大采石矿和江苏地区一流的建筑材料供应商. 集团先后为金色新城,都市桃园,天王堂,市政府广场,奥林匹克花园,时代广场,九洲广场,国贸大厦(常州最高层),香江华廷,鹏欣丽都,中创时代等30多个常州市标志性建筑和名优工程提供了优质的商品混凝土.

  6. 苏州永盛混凝土有限公司

  苏州永盛混凝土有限公司是由苏州凌云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和香港博缘有限公司共同投资于2001年12月29日开始兴建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总部位于苏州市吴中区西跨塘,占地60亩,南邻苏胥运河,背靠苏州金猫水泥有限公司,公司出口处在苏州新区干道长江路和苏福路交叉口,给大吞吐量的原材料和商品砼的运输带来便利.

  公司创建后,经过18个月高速成长,不仅总公司商品砼生产规模从初始时的50万m3/年发展到110万m3/年,还相继投资建立了设在唯亭镇年产120万m3的苏州工业园区分公司,设在吴江远东工业园区年产60万m3的吴江分公司,并在无锡市,江阴市也设立了60万m3/年生产规模的砼公司.

  生产装备方面总有意大利产自动控制3 m3/次搅拌楼14座,37 m泵车34台,8 m3砼搅拌车170辆,装备水平和规模均在同行业中占居领先地位.

  先后为市政府重点工程:相门桥立交系统,人民桥,竹园桥,宝带西路桥,友新高架桥,南环高架路等项目中提供优质商品砼.

  7. 上海嘉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嘉华集团在上海成立上海嘉华混凝土有限公司,以配合集团在国内其他相关的投资业务.1995至2000年期间,嘉华建材先后在上海成立了7间混凝土合营企业,包括上海宝嘉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港汇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信财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嘉富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北蔡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嘉建混凝土有限公司,上海嘉申混凝土有限公司,全部由上海嘉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负责统筹营运.

  现时嘉华建材在上海设有8间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总年产能力超过150万立方米,并拥有一支共90辆搅拌车和16辆泵车的庞大泵运队伍.由于该公司在生产设备,运输,泵送能力及质量保证方面都达到专业水平,1998年获中国政府颁发上海市商品混凝土企业「一级资质」证书,成为上海8家拥有此证的预拌混凝土供应商之一.

  8. 四川华西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是四川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商品混凝土生产,水泥销售业务,年商品混凝土生产能力200万立方米,年水泥供销能力20万吨,资产总规模约2亿元,目前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

  公司于2000年7月完成现代企业改制.公司具有租赁分公司,散装水泥供应站,专业化泵送队,重型汽车大修厂各一个.公司自1988年在西南地区首家推出商品混凝土以来,为成都市近一千二百项工程供应混凝土1000余万 m3,其中有成都市地铁工程,成都机场,世纪城,天府隧道,中海格林威治城,城市之心,民兴大厦,王府井商城,顺城街改造,川信大厦,中行大厦,光大金融中心,加州国际会展中心,四川电视塔,省邮政网管中心,高新商务广场,高新天府科技园片区工程,老南门高架桥,东城根街下穿隧道等大批重点工程,并在成都创造了日产6400 m3,月产140000 m3,一次性泵送高度164.7米,一次性浇筑14000 m3底板的行业记录.

  9. 新航控股集团

  新航控股集团是以预拌混凝土产业为主,集建材,矿山,运输,科工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施工企业,所属北京新航建材有限公司(机场搅拌站和通州搅拌站)等大型搅拌站,分布在北京市城区和周边地区,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配套的运输罐车,泵车.是目前北京市产量最高,品种最多,供应覆盖面积最大,设备保障能力最强,国内技术领先的混凝土企业.集团研制成功的C60,C80高强混凝土,C100高性能混凝土,免振捣自密实混凝土,清水混凝土,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防裂抗渗混凝土,复合掺合料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重混凝土,彩色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等特种混凝土曾成功地应用于地铁4#,5#,10#线,国家游泳中心,奥林匹克会议中心,美国驻华大使馆,中央电视台,首都国际机场等重点工程.

  新航搅拌站位于顺义区,通州区与朝阳区之三角地带,北临首都机场距机场高速2公里,极具交通便利和市场无限之优势.
生产全过程采用计算机智能化网络系统管理,搅拌站采用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国产BHS3 m3/h两套设备(设计生产能力180 m3/h /台,日产6000 m3)及BHS2 m3/h设备一套.公司配备混凝土搅拌运输车35台,搅拌车以德国奔驰,瑞典沃尔沃,日本五十铃为主;汽车泵及拖泵以德国大象,施维英,瑞典沃尔沃,中国江麓为主.

  10. 新疆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新疆建筑行业骨干企业新疆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发起人,联合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天山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拥有预拌混凝土行业国家最高等级资质的现代股份制企业.截止2005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规模达5.1亿元,净资产2.9亿元,是目前西北最大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的专项企业.

  乌鲁木齐现有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11家,近三年来乌鲁木齐混凝土市场总需求量为163.5万立方米,208.4万立方米,241.6万立方米,其中公司近三年生产销售混凝土为107.6万立方,125.4万立方,156.2万立方米,公司产品始终占据乌鲁木齐市场份额的60%左右.2004年,2005年公司又先后在库尔勒,奎屯等地独资,合资建设了混凝土公司,使公司混凝土产量在全疆的市场份额达到了50%左右.2003年,2004年,2005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均在3亿元以上,净利润保持在5000万元左右.

  公司现有混凝土生产能力可达280万立方米(含库尔勒,奎屯分公司),拥有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单线生产能力可达180立方米/小时的生产线,各类大型机械设备200余台(辆),包括国内最大的单车容量达12立方米的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辆,臂长47米,回转达360度的西北第一泵等设备.公司目前最大混凝土泵送率达每小时3000余立方米,最大泵送高度350米,最大水平泵送距离1500米,处于西北第一,国内先进水平.

  公司先后承担了新疆邮电二期枢纽工程,乌市国际机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楼,中国西部第一高楼中天广场,新医路立交桥,乌吐大高速公路,金融大厦,建行综合楼,乌鲁木齐外环路工程等大型重点工程的混凝土供应任务.

[Page]

  (二)国际混凝土企业概况及在中国的发展

  随着中国混凝土业的飞速发展,国外企业争先恐后的进入中国市场,继瑞科尔,拉法基之后,最近的一个,便是号称"世界并构之王"的西麦斯.外资混凝土企业在经历多年本土化运营的实践后,已逐步显露出其欲整合境内各区域性市场的信号,境外巨头全面进军国内市场的大幕已渐次拉开.

  1. Cemex(西麦斯)

  世界第一建材企业西麦斯公司成立于1906年,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在其本国成为了第一大水泥企业集团,垄断了70%的水泥生产企业.90年代初开始向国外扩张业务,在短短的几年内,由一个内向型的企业发展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外向型国际大建材生产集团公司,是水泥和预制混凝土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全球主导企业,业务遍及北美洲,中美洲和南美洲,欧洲,加勒比海,亚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最大的白水泥生产商.2006年销售额达到180亿美元,销售预拌混凝土9000万立方米.

  西麦斯一贯以并购为扩充市场主要手段,2005年收购英国RMC集团,成为世界最大的混凝土企业.经过1年的调整,西麦斯展开了对发展势头良好的Rinkar的收购,本次收购案从2006年10月开始,历经几起几落已近乎定槌.183亿美元的天价,西麦斯终于如愿坐上世界建材第一大企业的宝座,同时也进入了中国的混凝土市场.

  2. Lafarge(拉法基)

  拉法基集团在水泥,混凝土与骨料,石膏建材和屋面系统四大产品领域位居世界前列.集团成立于1833年,2001年以首付38亿欧元兼并了英国兰圈水泥公司以后,立即由2000年的世界第二跃居为2001年的世界第一水泥生产商.其收购兰圈公司年产近1000万吨水泥生产能力的总价为74亿欧元,2004年拉法基销售水泥13800万吨,集料21400万吨(含RMC),预拌混凝土3400万立方米.2004年水泥销量排名世界第一,预拌混凝土产量排名世界第二.2006年销售额达到150亿美元,销售预拌混凝土4400万立方米.拉法基集团于1993年进入中国,至今在中国已建立了13家合资或独资企业.

  拉法基集团作为世界建材领域的领先企业,其4个分支在行业内均位处前列:水泥领域和屋面系统领域位居世界第一,混凝土与骨料领域位居世界第二,石膏建材领域位居世界第三.此外,2005年拉法基在中国与瑞安建业合资成立了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一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水泥业的领军企业;随后又宣布并购四川双马,加快其在西南地区的发展步伐.在混凝土领域,目前拉法基在中国只有一家合资的企业:北京拉法基——易成搅拌站.

  两年前,拉法基就将"绣球"抛给了四川双马,可是直到07年7月25日,四川双马才发公告称,四川双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拉法基中国海外控股公司,并已于近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这意味着,拉法基在完成收购四川双马的全部手续后,最终成为了首家在A股市场上借壳上市的外资水泥企业.

  3. Holcim(霍尔希姆)

  1912年,在瑞士一个名叫霍尔德班克的小村庄成立了一家主要生产水泥和混凝土的公司,公司原名Holderbank,2001年年初,经重新整合以后才正式改名为霍尔希姆,现已成长为世界上水泥,集料,预拌混凝土及建筑工程相关服务领域内的最大供应厂商之一.集团在世界各大洲70多个国家均有业务经营.

  作为瑞士工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家族之一,斯密德亨尼家族自19世纪初以来一直控制着霍尔希姆集团这个全球第二大的水泥企业.此外,斯密德亨尼家族还在瑞士以及全世界拥有水泥及混凝土,金融,地产,豪华品牌,光学仪器,航空,机械加工等其他企业,在瑞士近200年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霍尔希姆集团2006年销售额达到195亿美元,销售预拌混凝土4420万立方米,目前员工总数为61000人.2006年,霍尔希姆开始收购我国华新水泥的股份,但是目前国内对外资控股的反对声很大,所以霍尔希姆要想成为华新水泥的控股股东,前景非常不明朗.从2005年起,华新水泥开始在武汉等地购买混凝土搅拌站,目前为国内排名第二位的混凝土企业.

  4. Heidelberg Cement(海德堡水泥)

  位于德国的海德堡水泥集团成立于1873年,以水泥生产为主业.1953年业务拓展至预拌混凝土领域.1980年,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下属6家水泥厂,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并将市场主要集中于德国和美国.1985年,公司开始了多元化的经营方略,将业务范围拓展到绝缘材料,化学建材,混凝土制品以及天然集料上.1995年~1996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拥有广东世纪水泥30%的股份.1999年并购了瑞典的Scancem水泥公司.2000年~2001年,德美水泥市场大幅下滑,该公司紧急开发东欧及亚洲市场后,虽然水泥总销量略有上升,但利润水平却明显降低,遂加大向印度,印尼,菲律宾,中国的投融资力度.

  海德堡水泥集团2006年销售额达到104亿美元,销售预拌混凝土3110万立方米.业务拓展到全世界50多个国家,拥有雇员42000名.现在有消息说其将收购Hanson.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海德堡水泥集团曾经在广东等地新建混凝土拌站,但后来由于经营不善退出.

  5. Hanson(汉森)

  位于英国的HansonPLC(又名派安)是全世界最大的建筑材料供应商之一,其业务遍布全球四大洲14个国家,共有雇员27400人.汉森公司2006年销售额达到81.4亿美元,销售预拌混凝土1845万立方米,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集料公司及第三大预拌混凝土公司.

  从1994年起,汉森开始在中国广州,无锡,苏州等地成立合资公司,主营预拌混凝土业务.

  汉森为亚洲区包括新加坡,中国(含香港及澳门),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地提供优质建筑材料.在香港和马来西亚是最大的集料和预拌混凝土供应商,而位于新加坡的亚太区总部更是当地沥青及预拌混凝土供应商之首.汉森在上世纪80年代因收购中小公司而名声大噪,而如今,其业务重点开始逐渐远离资本市场运作,放在了建筑材料上,集料,水泥和预拌混凝土成为了汉森集团的核心业务.近日,海德堡水泥已经与汉森签署了并购协议,前者欲以160亿美元收购汉森集团. 

  6. Italcementi(意大利水泥集团)

  意大利水泥集团是一个工业集团,在从欧洲至地中海,从北美到北非,远东的13个国家,地区设有集团公司.该集团的主要业务是生产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集料,有50多个水泥厂,500多个混凝土中转站和约150个矿山.该集团是欧共体国家中主要的水泥生产集团,水泥生产位于世界第5.2006年销售额达到73.8亿美元,销售预拌混凝土2000万立方米.

  其总裁卡罗·倍胜曾于2007年3月对意大利媒体表示过迫切想进入中国的意愿,他表示将下决心并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并购当地的企业将是采取的方式.

  7. BuzziUnicem(布兹由尼斯)

  布兹由尼斯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制造商之一,其产能达到4050万吨.布兹由尼斯集团在全球拥有43家水泥厂,471家预拌混凝土厂以及39个转运基地.布兹由尼斯集团是一家国际化,多区域集团,专注于水泥,预拌混凝土以及集料行业.该公司以其对业务长远的眼光及其专用的管理方式闻名.利用其高质量和环境友好资产,布兹由尼斯集团希望通过持续的,富有经验的技术知识以及经营效率来创造价值.

  布兹由尼斯集团2006年销售额达到39.4亿美元,销售预拌混凝土1650万立方米.目前布兹由尼斯集团还未进入中国市场.

  8. Rinker(瑞科尔)

  瑞科尔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著名重型建筑材料集团,在世界建筑材料行业排名前10位,由美国的瑞科尔建筑材料公司,澳大利亚和亚洲区的预拌混凝土公司以及混凝土制品公司组成.公司年销售额57亿澳元,在美国,澳大利亚及亚洲运作730多个工厂,拥有13000名员工.2005年集团营业总额超过43亿美元.

  瑞科尔建筑材料(天津)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1995年投产.公司主要从事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泵送等服务,拥有3座大型全电脑化控制的高生产能力的混凝土搅拌站.同时瑞科尔在青岛还有1家搅拌站.瑞科尔目前是外资在中国经营得最好的1家企业.但在西麦斯公司收购瑞科尔一事敲定之后,瑞科尔在中国的这4家搅拌站可能就将成为西麦斯公司的前沿哨所.

  9. 爱尔兰CRH

  爱尔兰CRH是国际建材行业的领先公司之一,在18个国家设有1100分公司,有37000员工,总部设在爱尔兰都柏林.爱尔兰CRH公司的目标一直都是:成为建筑材料领域的国际化的领导者.爱尔兰CRH公司将公司所有的业务分为四大部分:欧洲材料,欧洲生产和销售,美国材料及美国生产和销售,每个部分都被赋予了高度的自主权.

  爱尔兰CRH2006年销售额为187.37亿欧元,同比2005年增长30%.目前爱尔兰CRH在中国哈尔滨收购了一家水泥厂,同时有收购华润水泥的打算.

  10. U.S.Concrete(美国混凝土公司)

  美国混凝土公司是一家世界领先技术的生产预拌混凝土和相关产品的公司,业务范围十分广泛.

  美国混凝土公司拥有先进的技术,全新的视野,可以应对来自建材届设计师的眼光和工程师的挑战.美国混凝土公司的承包商和开发商以业绩为基础,提供高质量,环保的产品和出色的服务.通过创新,实力和战略联盟,美国混凝土公司正在努力成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公司.美国混凝土公司拥有强大的建筑行业资源,提供性能化设计的产品,应对施工过程中不断来自环境的和新思维方式的挑战.

  美国混凝土公司2006年全年的收入为78.9亿美元,比2005全年的57.5亿美元增加了37.2%;每方混凝土的平均价格比2005年提高了3%;混凝土销量约为734万立方米,比2005年的530万立方米增加了38.5%.目前美国混凝土公司没有进入中国.

编辑: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中国新能源大省青海:大柴旦百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种草官”精耕细作促绿色发展

中国新能源大省青海的百万千瓦级风光储项目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是中国海拔最高、容量最大的风光储多能互补项目。工作人员精耕细作,克服戈壁滩建设难题,强调工程质量与环保要求,力争年底完成全容量投产。他们秉持严谨态度和敬业精神,致力于打造优质、环保的新能源工程。

2024-05-04 混凝土 水泥 骨料

渝湘高铁黄草乌江双线大桥全桥合龙,加速推进渝黔高铁建设

渝湘高铁黄草乌江双线大桥成功合龙,标志主体结构完工,为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开通奠定基础。该桥施工技术难度大,风险高,是渝东南首条高铁,将加强城市群间的高速客运联系。

福建省建筑材料产业链大会召开:推动绿色转型,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建筑材料产业链大会聚焦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探讨产业链协同、技术创新和环保治理。会议旨在搭建行业对话平台,推动砂石及相关建材行业的高效、科技和高质量发展,同时进行了供需对接和优秀企业表彰活动。

2024-05-02 砂石 水泥 混凝土

[甘肃省建设投资]三建公司主编组合型钢扣件甘肃省地方标准成功刊印,推动科技创新与工程质量提升

三建公司主持编制的甘肃省地方团体标准《组合型钢扣件》成功刊印,解决了不规则异角多边柱施工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推动企业标准化管理和资源利用,保障工程安全、环保、健康要求,促进技术创新。

湖南长沙市开展装配式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

按照安全、经济、绿色、美观的要求,推动农村住房建设建造方式创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5 0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