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泥网首页 [企业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个人注册] 会员说明 联系我们 0571-85999833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分享到:
  2013-03-20  
657亿元利润带来的思考

  2012年全国水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657亿元,低于2011年和2010年,位居历史第三位。同比增长下降32.81%,下滑幅度仅次于2005年,位居历史第二位。分区域来看,除东北的略有增长外,其余区域均大幅下滑,华北、西北和华东下滑最大,下滑幅度均超过40%。华东、中南仍是利润贡献大区,利润总额分别为258和192亿元,合计占全国接近70%。

  随着高增长、高利润时代的远去,水泥行业应摒弃粗放发展的模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文]

思考之一:2012效益比预想的要好

2003-2012年水泥行业毛利率(%)

 2012年,水泥产量依旧保持增长态势,但和前几年不同的是,增速终于滑落到了个位数。2000-2012年这12年里,中国水泥产量只有三个年份保持个位数的增长速度:2000、2002、2012年。[全文]

  和产量增速的显著下滑不同的是,新增产能的增速虽然也保持下滑态势,但是依旧在10%以上。2012年,全国新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24条,全年新增水泥熟料设计产能1.6亿吨。截止2012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637条,设计熟料产能达16亿吨。

  再看价格。与2011年水泥价格“前高后低”的走势相比,2012年呈现出“U”型反转的行情。承接2011年底的相对高价,2012年初全国水泥平均价格站在360元/吨的全年高位,而后震荡向下,3月份短暂回升之后,5-6月份开始加速下滑,在8月底达到年度低点309元/吨、降幅达到14.2%。而后,全国均价出现拉升,形成“U”字低、在11月中旬到达阶段性峰值338元/吨,而后小幅回落至328元/吨,全年降幅在8.9%。对水泥行业来说,价格的走势绝对是利润的风向标,四季度水泥价格的有力反弹,也为全年利润提供了保障,并一改之前下跌50%的悲观预计。

  煤炭价格的大幅下跌也为水泥企业减轻了成本压力。受国内市场需求不旺的影响,2012年我国煤炭价格整体呈明显下降态势,下半年之后更是持续保持在每吨650元以下。其中,8月1日环渤海地区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降至626元/吨的低位,刷新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发布以来的最低纪录,累计跌幅高达161元/吨。

秦皇岛港煤价走势(2010-2012)
思考之二:地区差异相当显著

  分区域来看,相比2011年,除东北地区略有增长外,其余区域均大幅下滑,华北、西北和华东下滑最大,下滑幅度均超过40%。但华东、中南仍是利润贡献大区,利润总额分别为258和192亿元,合计占全国接近70%。

  但如果不考虑增速,折算一下吨利润的话,会发现东北的水泥企业是过得最滋润的,特别是在产量增速下降的情况下,还能取得这么好的效益,表现相当抢眼。而西北、西南、华北这几个地区的利润就相当低了。特别是西南地区,仅仅只有12元,说明新增产能的大量释放使市场供需状况没有好转。其次就是西北,西北地区在去年的产能增长量和幅度都仅次于华东,排名第二,尤其是新疆地区,产量的增幅和产能增加值都排全国第一,由此今年的市场行情可能有进一步下滑的态势。

2012年各地区产量及利润总额

思考之三:产能过剩下的市场应对

  水泥价格能够反弹,有下半年需求回升的作用,也有意外因素的影响(比如英德龙山水泥矿山爆炸事故导致的矿山停产整顿),但不得不说的是市场协同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到了下半年,在面对上半年的惨淡局面之后,企业的协同意愿相当强烈,借着“传统旺季”的因素,也借着宏观经济的走强,通过停窑使得减少供给,提升价格。东北水泥行业的“锁窑”就是最鲜明的例子。

  但是这样的方式能否持续呢?不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单从企业角度来看,旺季停窑往往能取得比较好的成果,而在淡季,效果就不明显,只能起到降低库位的作用,挂牌价格虚涨,而实际成交价格并没有起色。

展望2013年

  2012年,水泥价格和行业利润经历了较大的量价齐跌,形成阶段性的底部;虽然跟2011年相比,各方面数据不乐观,但基本属于正常的起伏范围。

  2013年,从供给面看,新增产能将进一步萎缩,但是部分区域如西北依旧是新增产能投放的集中区域;从需求面看,铁路需求和农村市场将依旧是亮点,城镇化的推进将有可能刺激西南、西北等中部地区基础设施相关产业的投资。预计未来供需关系将明显好转,行业景气度会得到巩固和提升,其中华东和西南区域或有较大表现。同时,新的环保政策有望在年内出台,比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污染控制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届时,新的脱硝标准将得到明确,碳排放交易也在积极推进中,这将推动水泥企业的环保升级。此外,各大主导企业之间比如中国建材、中材集团与海螺水泥、中国建材与台泥水泥在岁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区域市场乃至全行业的和谐、稳定发展。开展产业链延伸,进军混凝土市场在2011、2012年给水泥企业带来了新的利润增长点,2013年,这也将是加大混凝土产业链延伸和整合的重要时机。

您怎么看待2013年的水泥市场走势?
657亿元利润带来的思考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本期责任编辑:张敏
邮箱:news@ccement.com
更多热点新闻,欢迎扫描二维码收看
联系我们  -   行业资讯  -   水泥价格  -   地区频道  -   在建项目  -   水泥指数  -   水泥备件  -   热词搜索  -   网站地图
  • 客服热线:400-8888-870
  • 媒体运营:0571-85871513
  • 杭州总部:0571-85300321
  • 会员咨询:0571-85999833
  • 研 究 院:0571-85871670
  • 投稿邮箱:news@ccement.com

©1997-2022 水泥网版权所有 | 浙ICP备20002115号 |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30066 | 法律顾问: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近期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