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长明:努力认清自己 实现水泥强国梦

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王中倩 · 2013-03-08 10:46

资料图片: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 高长明

在中国水泥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一直在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从当初的小工业慢慢起步,逐步发展成为建材大行业。特别是近十年,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基础建设投资,中国的水泥行业保持了高速发展的势头。2012年,全国水泥产量达22.1亿吨,同比增长5.3%,行业利润达657亿元。连续十余年中国水泥产量排名世界第一,我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水泥大国。但是,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凸显出了很多的问题,水泥大国与水泥强国之间还有一段距离。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高长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与"水泥强国"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1、原创性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还不足。我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前一阶段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模仿国外先进国家,将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引进国内,进行改造和在原有基础上的升级较多。近些年,虽然也有不少企业自主研发技术、创新装备,但是在国际市场上却鲜有话语权,在国内申请专利的技术在国际上不被认可。同时,中国水泥行业相关技术在欧美国家申请专利也较少。在这方面,国内的原创性研发技术还有待加强。
2、行业内信息不透明。对于水泥行业所造成的污染物例如氮氧化物、硫化物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量都没有明确的数值公布,随意性较大。此外,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造成的安全事故,企业也有进行瞒报的现象,这不是水泥强国应该有的风范,这方面与国际上的差距较大。再者,水泥企业应该每年递交的三大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和能源消耗情况报告也都没有很好的执行,影响了整个行业信息的透明度。
3、水泥强度较低。目前国内水泥大部分都是标号P.C32.5的水泥,占水泥产量的70%以上,中等标号P.O42.5和高标号的P.O52.5水泥只占到了水泥产量中的20%。这种情况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造成的,不仅仅是水泥生产方就能解决的问题,还关系到水泥需求方在施工时对于水泥强度的要求,因此,水泥强度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涉及到土建施工标准和混凝土生产标准,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4、水泥行业集中度较低。目前水泥行业中前十家大企业产量占整个行业的26%左右,离2015年水泥行业大企业集中度  达到35%的目标还相距甚远。行业集中度不够,就会影响整个水泥市场的秩序,行业不够不规范,恶性竞争、假冒伪劣事件时有发生,导致大型水泥企业对于市场的控制能力、对市场价格话语权的控制力较差。
5、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进展较慢。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优势已经是有目共睹,但是由于相关政策不完善,造成了整个行业协同处置项目的发展缓慢,仅有几处示范工程。而在可燃废弃物替代煤炭项目方面,德国和瑞士等发达国家水泥行业可燃废弃物对于煤炭的替代率已经达到60%-75%,而我国仅仅只有0.1%。
6、设备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不高。近些年,国内在生产水泥的工艺主机设备和成套的辅机配套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对于水泥生产过程的控制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建设却稍显薄弱,导致企业在质量控制系统(化验室和物料检测)和生产管理调度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有些缺陷,与国际水泥强国还有些差距。
针对以上问题,高长明将在3月16日由中国水泥网举办的“2013第二届中国水泥网年会暨2012百强榜发布典礼”上做详细解读,发表“放眼世界,知己知彼,弥补‘短板’,实现水泥强国梦”的主题报告,与参会者共同讨论现阶段中国水泥行业成为“水泥强国”之路上的困难与机遇,助推中国水泥工业实现二次腾飞!敬请关注!

编辑:王中倩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17 17: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