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继欧盟之后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

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国低碳日应对气候变化主题展上获悉,我国从2011年开展碳交易试点。截至今年5月23日,我国碳交易累计成交385万余吨,交易金额为12501万元,成为继欧盟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面临僵局 金融机构不“感冒”

以碳交易为代表的市场手段产生的效果是引导一个低成本的减排模式。然而,市场对碳交易这一新兴手段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感兴趣,尤其是金融方面,真正参与其中的机构并不是很多。...

浙江:2015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要比2010年下降19%

浙江省气候办、省发改委发布了首份《2013年浙江省低碳发展报告》,据悉,浙江重新明确了控制气候变化的任务:2015年要比2010年单位GDP的碳 排放强度下降19%,2020年要基本形成一个低碳发展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深圳碳排放量去年降370万吨

2013年,深圳碳交易体系635家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较基期(起始期)下降了370万吨,下降率约为11%,超额完成了城市“十二五”年均碳强度下降要求。...

[周评]中南:雨水影响持续 区内水泥价格下行趋势明显

上周,中南地区受雨水天气影响较大,加之受高考、农忙等因素影响,水泥市场行情整体欠佳,除海南以外其余各省需求下滑明显,导致水泥价格普遍走低。...

[周评]东北: 行情总体稳定 佳木斯报价再次小幅上调

上周,东北地区水泥行情总体平稳,仅在黑龙江佳木斯水泥六月初报价再次小幅上调,亚泰、北方等主导企业42.5级散装水泥报价稳定在500元/吨左右。...

重庆碳交易市场不明朗 政府设调节机制

中国政府在2011年确定的7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一的重庆定于6月下旬正式启动。届时7个试点的启动工作将全面告一段落,7个试点的配额总量将达到12亿吨左右,控排企业为2000余家。由于重庆市发改委组织企业召开了多次全体培训和交流会议,大部分企业对于碳交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对于获得的免费配额量也不存在过大的争议。但是大部分企业都存在对未来配额的担心。...

努力推进水泥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4月29日,全国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回顾总结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建材行业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明确了新形势下驱动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以及突破科技创新瓶颈的途径。会议期间发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吹响了科技创新驱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加快我国由建材工业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冲锋号。...

中国计划三年内建成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

据中证报报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副司长孙翠华在6月9日召开的第五届地坛论坛上表示,国家碳排放交易制度建设已经全面启动,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已经列入中央改革领导小组任务之中,计划三年内建成碳排放交易市场。...

2014年全球碳市场有望增至887亿美元

6月7日发布的《全球新能源报告2014年》在对2013年全球碳市场回顾时,提出对全球碳市场的展望:从整体上来看,2014年全球碳市场规模有望增长近2/3,达到887亿美元。...

五大碳交易试点首次履约期大考

超额排放企业的遵约成本高而违约成本较低,如何运用综合措施奖励先进企业、约束超额排放企业,将成为这个履约季最重要的问题。而在出现拒绝配合的企业时政府如何表现,将是一次对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的考验,也是国内正在起步的碳市场将要面临的第一次市场信心大考。...

发改委:正研究制定碳交易法律体系

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副巡视员孙桢,8日在2014中国(北京)清洁空气暨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国际研讨会上,肯定了碳排放交易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并表示相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碳排放交易法律体系。...

广东启动个人投资者碳排放权交易

随着广东碳交易一级市场有偿配额拍卖不断取得进展,广东碳交易二级市场的刚性需求日益显现。继深圳和湖北碳市场开放个人碳交易后,6月5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正式启动个人碳交易,当日共有5名个人投资者成功买入195吨碳配额,总成交金额12709.4元。...

京津冀探索区域碳交易合作 以市场化手段推进节能减排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7个省市在推行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但各试点地区碳交易处于封闭状态,区域间碳配额不流通,而碳配额的跨区流动将是应对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目前,京津冀三地已经在排放核算、核查、配额核定等方面开展研究合作,目的是在总量控制的条件下,减少碳排放。...

重庆印发碳配额管理细则 碳交易上半年启动

据悉,此次重庆碳交易试点主要涉及200多家工业企业。按照《重庆市碳排放配额管理细则》(下称《细则》)要求,该市对配额实行总量控制,以配额管理单位既有产能2008-2012年最高年度排放量之和作为基准配额总量,2015年前,按逐年下降4.13%确定年度配额总量控制上限,2015年后根据国家下达该市的碳排放下降目标确定。...

经济专家:推进碳交易市场有助于减排及低碳转型

清华大学低碳经济研究院院长何建坤3日表示,推进碳交易市场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促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出现新的转折,各国都必须加大减排力度;同时中国国内面临经济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时期,粗放扩张的高碳发展方式已无以为继,能源安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广州碳交所拟对个人开闸 盘活二级市场

广州交易所集团一位高层近日对记者表示,目前广州碳交所已引入机构投资者开户交易,而个人投资者入市申请正处在风险评估阶段,有望在短期内入市,此举有望刺激二级市场活跃度。...

[周评]华北:京津冀水泥报价平稳 晋蒙行情持续低迷

上周京津冀地区主导企业报价保持平稳,山西、内蒙古水泥市场需求未见好转,水泥价格持续地位徘徊。...

绿色建筑发展须破市场启动难题

绿色建筑产业成倍的增长与目前存在的巨大市场需求空间,预示着绿色建筑产业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但目前整个绿色建筑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完全启动,发展绿色建筑,最终还要依靠内生动力,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中欧启动500万欧元碳排放交易合作

5月20日,中欧双方高层见面正式启动全新的碳排放交易合作项目,这标志着中欧共同削减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努力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新的合作项目为期三年,其中欧盟出资500万欧元。项目团队由ICF国际咨询公司主导牵头、参与机构包括中创碳投、Ecofys以及SQ等。...

广东碳交易累计成交近1000万吨 金额达6亿元

记者28日从广州碳排放交易所获悉,截至27日,广东碳交易已累计成交988.66万吨,累计成交金额近6亿元(人民币,下同),成交量与成交额均远超全国其他碳交易市场。...

碳交易制度推动大气污染治理

自2011年我国七个省市被选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后,各地积极筹备,2013年下半年,北上广深津五省市碳交易市场先后正式开市,标志着我国碳交易市场进入实操阶段。...

北京碳交易半年成交16.8万吨

记者从市发改委资环处(气候处)获悉,自去年11月28日碳排放权交易敲响“开市锣”以来,半年的时间里,本市的碳排放权交易碳市场运行平稳,累计成交228笔,成交量16.8万吨,成交总额达884.5万元。...

1700家控排企业碳管理图谱:大国企、外企反应积极

随着履约截止日期的临近,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五个试点内近1700家大大小小的企业做出了自己不同的反应。最为配合的首先是在各地拥有纳入企业的大型国企。大型国企的参与是中国碳市场的一大特色,也是全国市场顶层设计的研究重点之一。从总体表现来看,国企普遍履约意愿和参与积极性高,对试点各项工作开展也更为配合。...

[周评]华北:区域整体市场平稳 河北水泥价格小幅上扬

上周,华北各地主导企业报价依然平稳,京津两地销量稳定,山西、内蒙需求仍无明显好转,河北地区受晴好天气及前期大力度淘汰影响,水泥价格呈小幅上扬趋势。...

[周评]东北:辽宁停窑在即 水泥价格小幅上调

上周,东北地区水泥价格总体平稳,部分地区略有上涨。...

新环保法为碳交易市场“添火”

新环保法提出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为排污权交易市场机制提供了法律基础,为中国碳交易市场添了一把火。排污权交易作为一种市场机制可以实现总量控制的同时,将企业排污的成本降低,满足宏观调控目标和微观运营目标的统一。...

从边干边学到全国碳交易市场的经济学逻辑

严格意义上讲,好的市场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政府逐步退出,让渡出来的。如果仍然沿袭过去从政府的角度来考虑市场问题的旧模式,必然会导致价格失灵,市场配置失败的结果。在碳市场设计上,市场缺乏容错能力,如果决策者考虑不周,错误会成倍放大,导致失败。...

京津冀探索推进跨区域碳交易合作 促进节能减排大气治理

目前京津冀将率先在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上首先展开合作,三地正在探索研究在区域内进行碳排放交易合作,以减少区域内的碳排放,建立区域性碳交易市场,为推动建设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探索经验。特别是在碳交易中的标准。配额和核算方法方面将加强研究与合作,目的是在总量控制的条件下,起到减少碳排放的作用。...

[周评]华北:市场总体需求疲软 各地报价低位走稳

上周,京津冀地区主导企业报价保持平稳,山西、内蒙古两地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水泥价格继续低谷徘徊。...

[周评]中南: 多地受雨水天气影响 需求不容乐观

上周,中南地区雨水天气持续。受此影响,两广、两湖水泥需求明显降低,价格下行压力加大。...

湖北碳交易成最活跃市场 深圳成交均价位居榜首

日前,全国碳交易6试点累计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湖北成为国内碳交易最活跃市场,深圳成交均价重回70元/吨以上,位居榜首。...

广东深圳大手笔节能减排 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

近日,有两则消息格外引人注目:一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深圳万元GDP能耗则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单位GDP能耗降至0.428吨标准煤/万元,一直居于广东省首位,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二是在环保部最新发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深圳继续位居全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之一,四月份空气质量100%达标。...

全国碳交易累计成交额破亿元,湖北成最活跃市场

日前,全国碳交易6试点累计成交额突破亿元大关。湖北成为国内碳交易最活跃市场,深圳成交均价重回70元/吨以上,位居榜首。...

[原创]光大水泥:践行环保、敢为人先的广东水泥市场生力军

于十年前成功从房地产领域延伸至水泥产业光大水泥也在两年前积极谋划进军混凝土产业,而除混凝土产业外,砂石产业链的延伸有利于对矿山废料进行再利用的特性更与光大水泥的生态环保理念不谋而合。陈灿辉总经理透露,光大水泥接下来将考虑延伸砂石产业链,具体实施方案则有待进一步商榷。...

外媒:难以看懂的中国碳交易市场

随着全球最大的欧盟碳市场的价格陷入低迷,加上澳大利亚放弃征收碳排放税,环保主义者抓住了中国碳市场这根稻草,以之证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还远未失败。然而,试水近一年后,这些试点计划却让那些努力适应有中国特色碳市场的人,产生了相当大的困惑和挫折。...

国内碳市场亟需制度创新 区域性碳交易有望破题

目前国内已经开市的各地碳交易市场在配额、标准等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各地碳交易价格大相径庭,给区域性碳交易的实现带来多重障碍。而且基础数据的缺失,也使得碳交易市场的跨地区合作困难重重。...

力争上游?中国低碳地区试点的逻辑

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更多意义上成为了一项如何进行责任和成本分担的活动。所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无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内部),温室气体减排很容易演变成一项责任权利纠缠不清、互相推诿和指责的游戏,这也正是当前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僵局而停滞难前的根本原因之一。...

碳交易五试点规则解析:交易成本几何?

近日,开市以来价格波动一直相对平稳的北京碳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4月29日,北京环境交易所公布《碳排放权交易规则配套细则》,在原有《碳排放权交易规则》的基础上,对交易人管理、信息披露、风险管理等内容进行细化,对涨跌幅及最大持仓量等进行了限制。...

京津冀五省或将率先探索区域碳交易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明确表示,今年我国碳交易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开辟新的试点,而是探索在区域内进行碳排放交易。苏伟以京津冀等区域为例表示,比如以京津冀为中心辐射华北五省市,探索区域性碳交易规则和机制,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做铺垫。...

重庆碳交易试点上半年启动 拟全免发放配额

重庆市发改委一位官员周一表示,该市碳交易最迟于今年上半年启动,“十二五”期间将以无偿发放配额为主。...

发改委官员:中国将重点探索区域内碳排放交易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29日在北京透露,推动低碳经济发展,2014年的重点是探索在区域内进行碳排放交易合作。...

上海碳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千万元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周二晚间宣布,截至4月29日,该市场累计成交总额达1013.8085万元,上海碳交易市场交易量呈放量势头。 ...

广东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居全国首位

广东运用市场机制,探索防治大气污染新方式,出台了《广东省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2013年12月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目前广东省碳排放交易市场规模居全国首位,并在全国率先探索发放有偿碳排放配额和将新建项目企业纳入碳排放管理模式,同时加快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形成机制。...

“市场 环境 能效”三方综合考量水泥行业――记2014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

2014年中国国际水泥峰会与会领导和嘉宾的演讲,就围绕“市场、环境、能效”的主题,讨论行业转型发展,如何解决自身面临的产能过剩,如何促进环境和能源效率的提升,实现市场约束,还有更多的专家围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节能减排,水泥窑协同处置,谈如何致力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碳交易求变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已提上日程

随着碳交易试点的推进,各方对全国统一市场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一些大型企业在对公司进行整体节能减排规划和工作安排时,已明显感觉到地方市场的局限性。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表示,今年要加快建设全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并已将之列为中央2014 年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发改委则在制订全国碳排放交易管理办法。...

中国碳交易市场环境目标比效率目标更重要

为进一步了解中国碳交易市场的作用与内涵,相关媒体记者近日专访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研发中心主任陆冰清和长期从事碳交易市场研究的天津工业大学法学系教师李树成博士。他们分别就碳交易立法、碳交易制度完善等热点话题作出回应。...

碳交易扩容需制度和金融创新

据悉,2011年全球碳市场的规模是650亿美元,现货比例是2%,期权是10%,期货是88%,而国内目前全是现货市场。“国内的碳交易市场还需要有更多的制度创新,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碳排放交易力促水泥企业节能减排

水泥工业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大户,其排放量约占人类活动所产生二氧化碳总量的5%,面临着巨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而碳排放交易将为完成减排任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市场化机制,从而促进水泥企业节能减排,推动水泥行业向绿色、环保、低碳转型。...

绿色建筑贵还是不贵?

“绿色建筑并非昂贵的建筑。除了低碳特征,它更应该是健康舒适与成本可支付,才能被市场接受。”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绿色建筑房地产市场化发展论坛上,方兴地产设计总监孙国栋的说法引起业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