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京津冀五省或将率先探索区域碳交易

2014/05/06 16:23 来源:北京商报

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明确表示,今年我国碳交易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开辟新的试点,而是探索在区域内进行碳排放交易。苏伟以京津冀等区域为例表示,比如以京津冀为中心辐射华北五省市,探索区域性碳交易规则和机制,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做铺垫。......

  一直频繁被相关部委领导提及的区域碳交易机制有望率先在京津冀等华北五省形成。日前,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明确表示,今年我国碳交易工作的重点不在于开辟新的试点,而是探索在区域内进行碳排放交易。苏伟以京津冀等区域为例表示,比如以京津冀为中心辐射华北五省市,探索区域性碳交易规则和机制,为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做铺垫。

  业内表示,京津冀及整个华北五省区域性环境问题突出,且治污减排工作进展速度较快,仅京津冀三地中就有京津两个城市已经开展了碳交易试点,未来率先实现区域交易可能性较大。

  公开资料显示,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目前我国已有7个省市正在陆续推行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和深圳市。虽然不少已经开启碳交易的城市逐渐在步入正轨,但与能充分起到节能减排作用的距离还有很远。

  具体而言,中国人民大学环境金融学院教授蓝虹表示,由于每个开展碳交易的城市交易仅局限在本城市之中,因此作为市场主体的不同产业间、产业内不同企业间差异性小,容易造成企业间供需极不平衡,无法形成活跃交易的市场状态。

  业内表示,不可否认,在目前已经开展试点的各个城市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减排任务相对更重,需要尽快活跃碳交易市场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蓝虹看来,目前京津冀乃至整个华北五省实现区域碳交易的难点主要在于交易总量的设定和配额的分配比例。“各省市如果要形成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就要确定一个总单位的交易总量,并在各方都认可的情况下确定初始配额的分配方法,而治污能力相对不足、企业排放量较高的城市肯定希望获得更多的配额。”


编辑:周利群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46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安徽省已采取措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包括构建政策体系、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引导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加强宣传培训。未来将加大双碳知识宣传,高质量开展行业碳排放报告与核查,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2024-06-24 碳交易 水泥

2025年底前2.88亿吨水泥熟料产能:要么改造,要么退出!

截止2023年底,全国水泥熟料产能共计18.03亿吨,按此计算,也就是说还有2.88亿吨产能能效尚未达到基准水平。

已达峰的水泥行业需抓紧布局CCUS实现碳中和

已达到碳排放峰值的水泥行业需借助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来实现碳中和。虽然CCUS被视为关键路径,但目前面临商业化和产业化挑战,包括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及缺乏规模化应用。行业需要政策扶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碳市场的完善,以解决捕集、运输和封存过程中的经济和管理难题。同时,建立CCUS产业园和优化源汇匹配的管网规划,以及确立减排量核算标准和碳交易规则,对于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

政策推动石化行业绿色转型,煤化工格局改善,氯碱品种受影响

国务院《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对石化行业提出严格要求,旨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能效标杆水平。措施包括限制和淘汰低效产能,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加强碳市场建设。煤化工行业将迎来格局改善,现代煤化工通过“减油增化”降低碳排放。氯碱行业则加速节能改造,严控新增产能,推进无汞化生产。政策短期对化工品种供需影响有限,但中长期将促进绿色石化发展。

2024新财富500创富榜:钟睒睒蝉联首富,新能源车成最强赛道,小米5人上榜,李想身家超越王兴刘强东

2024年新财富500创富榜显示,中国私营企业家的财富主要集中在新兴产业,如电动汽车、光伏、锂电等绿色化、智能化领域。农夫山泉的钟睒睒蝉联榜首,持股市值4563亿;宗馥莉以808亿成为持股市值最高的女企业家。电动汽车行业表现出色,小米5人上榜,李想的身家超越王兴、刘强东。榜单反映出中国经济从地产主导转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变,如绿色能源和高科技产业,成为创富新动力。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24

江苏省

¥ 322.36
2024-06-24

陕西省

¥ 348.03
2024-06-24

内蒙古自治区

¥ 392.96
2024-06-24

山西省

¥ 359.71
2024-06-24

福建省

¥ 315.05
2024-06-24

海南省

¥ 442.54
2024-06-2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66.87
2024-06-24

广东省

¥ 316.08
2024-06-24

云南省

¥ 342.60
2024-06-24

重庆

¥ 389.81
2024-06-24

四川省

¥ 395.32
2024-06-2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2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24

湖南省

¥ 338.45
2024-06-24

安徽省

¥ 332.34
2024-06-24

河南省

¥ 325.25
2024-06-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03
2024-06-24

上海

¥ 345.00
2024-06-24

甘肃省

¥ 422.03
2024-06-2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34.51
2024-06-24

贵州省

¥ 399.39
2024-06-24

浙江省

¥ 363.18
2024-06-24

湖北省

¥ 307.93
2024-06-24

江西省

¥ 312.07
2024-06-24

天津

¥ 408.21
2024-06-2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24

河北省

¥ 381.26
2024-06-24

北京

¥ 389.43
2024-06-24

吉林省

¥ 462.45
2024-06-2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25 09: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