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省内产能置换,建设规模日产4000吨(含)以上熟料生产线,提高单线规模和能效水平,逐步退出日产2500吨(不含)以下熟料生产线。...
通过省内产能置换,建设规模日产4000吨(含)以上熟料生产线,提高单线规模和能效水平,逐步退出日产2500吨(不含)以下熟料生产线。...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上半年“两高”行业产品产量、煤炭消费量等出现明显反弹,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压力增大。...
水泥企业该如何搭上智能化的顺风车,驶向降本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行业大佬是如何各抒己见,阐述他们对于水泥智能制造的看法。...
到2025年,除钢铁、电力、石化行业以及水泥熟料企业外,其他行业用煤单位全部清零。...
冀东水泥窑协同处置污泥工程作为西安市的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运行后将极大提升西安市整体污泥处置能力,希望西安水务集团加快建设进度,争取早建成、早见效。...
9月2日上午,安徽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副组长平江一行赴海螺集团基层单位督察,并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海螺集团相关负责人陪同。...
水泥行业作为传统的“两高”行业,无疑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龙头的海螺集团将如何带领行业破局?...
8月23日,中材节能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
河北金隅鼎鑫水泥有限公司五条生产线于2012年全部获得首批国家行业准入,产品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实测和在线监测数值均稳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多项指标甚至达到或超过欧盟标准。...
北京市于2012年成为低碳试点城市。2020年北京市碳强度比2015年下降20%以上,降至每万元GDP0.42吨,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为全国省级地区最低。当前应基于优势,抓住机遇,多措并举,建设零碳北京。...
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碳市场运行平稳,交易价格也从首日开盘价的每吨48元上升到昨天收盘价每吨51.76元。开市一个月来,全国碳市场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到了702万吨,累计成交额约3.55亿元。...
现根据公司产业发展和科学研究需要,海螺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双碳目标是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能源需求还在增加的背景下提出的,实现这个目标不仅需要我国能源结构的加速转型,更是经济结构的一次巨大变革,是一场意义深远的供给侧和需求侧革命。...
日前,山东淄博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关于启动臭氧污染Ⅱ级管控的通知》。...
尽可能降低能源资源、原材料和工业制成品等大宗商品的物流运输半径,降低物流运输能耗,促进高耗能、高碳排放等重点产业空间节能降耗。...
日前,浙江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方案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组织保障三大部分,系统分析了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四个指标。方案提出具体技术路线图和行动计划,浙江将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2030年实现碳中和。...
各地按照国家工作部署,提前谋划制定水泥企业超低排放改造计划。...
2021年,河北石家庄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较2020年下降7%以上,优良天数比率达到60.3%左右。近日,《石家庄市2021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出台,提出将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实现上述目标。...
“海螺集团坚持以产业报国的初心、精益求精的匠心、滴水穿石的恒心,深耕水泥主业,为人类创造美好的生活空间。” ...
安徽亳州市强化污染治理助力大气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防控,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24日在北京透露,中国正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相关顶层设计政策将陆续发布。...
电力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障,用电量快速增长,电力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偏紧。...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热度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欧美、亚洲等多国也承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作为排放大户的水泥行业如何应对?全球主要国家纷纷交出了答卷……...
笔者测算,生产一吨水泥的碳排放量约在634kg左右,2020年我国水泥产量23.77亿吨,排放CO2约15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
要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推动高碳行业率先达峰,严控新上石化、化工、化纤等高耗能项目,分行业制定高耗能项目准入标准,从严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铸造等行业产能减量置换政策。...
在全力推进实现“碳减排3060”发展目标的大背景下,水泥行业责任与义务并存。...
完成省上考核指标,全市优良天数力争达到260天以上,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48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排名稳定退出全国168个重点城市后20位。...
近日,《西安市蓝天保卫战2021年工作方案》印发。《方案》提出,西安市将多措并举,全面改善空气质量,西安全市优良天数力争达到260天以上。...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作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部署。...
根据国际回收局统计,2020年中国废钢消费量同比增长2%至2.203亿吨,是世界最大废钢消费国。...
我国要用短短30年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程,挑战无疑是巨大的。打造新发展范式,既要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产业结构快速平稳转型,防范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阵痛,也要设计协调适配的一揽子政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
能源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节能降耗和能效提升是全球公认的“第一能源”,是加强能源安全、实现经济脱碳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宣布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并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排放现状如何?又该如何应对呢?...
全市原则上禁止新建、扩建单纯新增产能的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传统煤化工(甲醇、合成氨)、焦化、铸造、铝用炭素、耐火材料制品、砖瓦窑、铅锌冶炼(含再生铅)等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
碳价前期走低,后期回调。 ...
除了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建材行业碳减排的技术方向和路径,海螺集团也正在从生物质替代燃料方面着手,发掘低碳生产的途径。...
坚决遏制“两高”(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盲目发展,对行业产能已经饱和的“两高”项目,按照“减量替代”原则,落实压减产能。对电力行业实行总量和单位产品碳排放控制约束,控制行业碳增量指标。...
督促水泥(熟料)制造企业和独立粉磨站,于2021年10月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发展装配式钢结构等新型建造方式。...
本文介绍水泥企业的碳排放及海螺集团在碳减排领域的举措。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必须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作用,以高质量投资项目建设带动城市功能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据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消息,东北地区本地需求一般,整体较去年同期相当,局部略有增长。...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