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由于市场恢复仍显不足,西北水泥市场行情总体平稳运行,部分厂家报价略有下滑。...
4月17日,2015年度“宏宇杯”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与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组织。...
当前建材下行下滑已经到底,3月份和二季度建材主要产品产量和收入增速将回升,而建材经济效益是否回升,则主要取决于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取决于行业是否能抑制产能的过快释放。...
2015年,山东电力管道工程公司(以下简称管道公司)营业收入突破6亿元,市场营销突破8亿元,利润大幅提高,企业负债同比降低了约4个百分点,生产经营单位由6个增加到8个。...
4月5日,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在集团总部与圣戈班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Pierre-André DE CHALENDAR举行会谈,双方就相关业务合作情况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3月29日,旨在服务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及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推动能源革命,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2016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在京举办。会展间隙,中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杨泽学接受了新华网的专访。...
应积极出台政策,推动矿业企业科学评估企业资产状况,尽快剥离不良资产,挤掉泡沫,积极推动国有矿业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国有矿业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简政放权,使国有矿业公司进一步去行政化,全面提升企业行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
短期来看,传统产业如果不发生需求短缺,其库存不会很大,更不会大量积压。只有当产能严重过剩时,才会造成库存持续积压。库存积压是果,产能过剩是因;去库存是治标,去产能才是治本。2016年的结构调整任务是治标先治本,标本兼治。...
2016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从国内看,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领导层大力推动的“供给侧改革”,旨在为危机四伏的中国制造业寻找出路。其实,早在2009年,郎咸平教授就在其著作《新帝国主义在中国2》中明确指出了中国制造业的危机所在,现在读来仍然鞭辟入里、字字见血。...
3月30日,中国中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发布了2015年度业绩报告,2015年,中材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32.59亿元。中材集团董事长、中材股份董事长刘志江,中材股份总裁彭建新,中材股份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顾超,中材股份财务总监于凯军出席业绩发布会并现场回答了分析师和媒体记者的提问。...
3月28日,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15年度业绩公告,2015年中国建材水泥板块净利8.7亿,同比跌83.9%,收入占比下降5.9个百分点至85.1%。3月29日,中国建材董事局主席宋志平率管理团队在香港召开业绩发布会,向投资者全面报告2015年度经营情况。...
本周水泥需求继续回升,华东粉磨开工率进一步升至63%,好于往年农历同期,基本已接近去年旺季水平,东北和华北本周需求也有回升。需求环比提升下,价格仍在上行通道中,华东、西南和中南局部地区普遍上调10-30元/吨。...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我国去产能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1到2月,全国粗钢产量1亿2107万吨,同比下降5.7%,降幅同比扩大4.2个百分点。不只是钢铁,另一个产能过剩大户煤炭“减肥”也是初见成效。1到2月,全国煤炭产量5.13亿吨,同比下降6.4%,焦炭产量下降10.4%,降幅同比扩大7.5个百分点。其他过剩产能如水泥、平板玻璃也纷纷“减虚胖、练肌肉。”...
日前,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钱焕涛在接受山东省政府网访谈时表示,今年,山东省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重点围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船舶、炼油、轮胎、煤炭等8个行业,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为先进生产力腾出发展空间。...
1-2月,全国水泥产量23875万吨,同比下降8.2%,去年同期为增长11.2%;商品混凝土产量20659万立方米,增长3%,增速同比回落18.7个百分点。...
我国建材工业的总体情况怎样?姚燕用4个字概括:“大而不强”。姚燕认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要的情况下,节能减排是实现建材工业转型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1-2月,全国水泥产量23875万吨,同比下降8.2%,去年同期为增长11.2%;商品混凝土产量20659万立方米,增长3%,增速同比回落18.7个百分点。...
在全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下,全国水泥产量首次出现下降,下降幅度接近5个百分点,利润则出现大幅度下降。正因为海螺销售有底气,使海螺逆势而上,熟料和水泥产量都同比有增长。...
“十一五”初期,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建材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但大而不强、集中度低、结构失衡、恶性竞争、效益不高等问题丛生难治,整个行业步履维艰。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建材集团按照国资委做大做强主业的要求,谋求战略转型,制定了“大建材”战略,确定了对集团制造业务进行改制重组并实现香港上市的目标。...
10年来,中国建材主营业务规模迅速壮大:水泥年产能从1100 万吨增长至4.5 亿吨、商品混凝土产能从零增长至4 亿方、石膏板产能从3.6 亿平方米增长至20 亿平方米,玻璃纤维产能从21 万吨增长至110 万吨;风电叶片产能从零增长至1.5 万片,碳纤维产能(T700 级以上原丝)从零增长至1 万吨;工程服务业务收入10 年复合增长率达27%。...
近日,工信部印发《2016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的通知,并附2016年工业节能监察重点工作计划。计划中明确,在钢铁、化工、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电石、铁合金等行业,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
本周申万建材指数上涨7.33%,建材各子行业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其中管材涨幅最大为9.85%,最低为水泥制造5.94%,玻璃制造、耐火材料和玻纤分别上涨8.88%、8.44%和9.23%。同期上证指数上涨5.15%。...
以水泥和玻璃行业为例,2015年全国累计水泥产量23.48亿吨,同比下降4.9%,实际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65%,企业亏损面超过50%,全行业效益下滑2/3,预计未来水泥需求将进一步下滑,全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和亏损局面将进一步加剧。...
2016年工信部将在钢铁、化工、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电石、铁合金等行业,开展能耗限额标准执行情况专项监察,对水泥企业落实阶梯电价政策情况进行预警监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耐火材料和其主要下游行业均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品产量也都达到了峰值弧顶区,靠规模实现增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对当前耐材行业的生产运行情况有全面的认识。...
目前水泥窑朝着大型化发展,同时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新要求,对前后过渡带用耐火材料不仅要求使用寿命的延长,同时更要求耐火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热系数,达到节约能源的使用效果。因此,郑州瑞泰耐火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低导热系数产品的研制工作。...
3月4日,山西省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晋城市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通知表示,晋城市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清洁生产、机动车污染防治和工业大气污染治理等10个方面,共计42项任务。...
近年来,凯盛集团坚持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迅速向供给侧改革高端迈进。集团引导增量、优化存量、主动减量,研发生产出超白、超薄、TFT基板玻璃、low-E玻璃,为电子信息显示和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原材料,彻底解决了中国高端玻璃从国外进口的问题,创造了新的投资、消费和需求,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
错峰生产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北方采暖区冬季雾霾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但随着错峰生产的不断实践,其意义与影响也向着纵深延展。不仅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水泥企业也有了错峰的决心与实践。...
在建材“供给侧改革措施”中则提出“必须制止所有新建项目停止建设,建成项目不再点火投产”。那么,两部委认定的在建项目和公告的建成项目该咋说!共识者首先对此要有个自圆其说,总不能似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或者有人生病,众人服药。或者只认定投资主管部门有责任,自己却免责。...
3月9日,水泥12+3圆桌会议是行业的水泥大佬以及中国水泥协会的峰会在广东珠海召开。诸葛培智表示:“我们希望水泥大佬们在供给侧改革的讨论中,达成共识并成为排头兵。”...
由于我国发展钢结构只有近20年的时间,尤其在钢结构工程与建筑工业化的结合方面,还远远不够,没有充分发挥钢结构在建筑工业化中的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因此有必要认真总结近20年来推广钢结构的经验,同时借鉴学习国外先进之处,继续研发、推广有关钢结构的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发挥钢结构的优势,降低工程成本,大大提高钢结构的建筑工业化水平,以促进钢结构更健康发展。...
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规定,经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现将省级政府清理整顿后报备的,符合要求的水泥、平板玻璃建成项目予以公告。...
山东省德州市发改委日前表示,2015年全市过剩产能行业的产能综合利用率达81.2%,超出73%的任务目标8.2个百分点。其中,从分行业统计数据看,水泥行业熟料产量138万吨,产能利用率89%。...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周长益带队在北京就促进建材工业绿色发展开展专题调研。...
对于助磨剂的作用机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广泛持续的研究,并提出了各种理论和假说。但这些研究,主要倾向于助磨剂本身的研究,着重于这些表面活性物质的结构、链长、极性等性质的变化。...
加快去产能、加速“僵尸企业”退出,是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改革难免带来阵痛,如何应对去产能带来的就业压力和职工安置问题,是政府和企业的工作重点,也是今年两会关注热点。记者调查发现,今年有30个省份提出去产能安排,已有超过20个省份出台稳定岗位和分流安置职工相关政策。...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