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西南:需求给力 云南部分地区水泥价格上调

已至年底,西南地区的重庆、云南等地因天气晴好,工程年底赶工,使得当地水泥需求有所上升,水泥价格也相应上涨;四川、西藏两地水泥价格上周相对平稳,贵州部分地区则出现了价格下调现象。...

[周评]中南:旺季影响持续 行情总体看好

上周,中南各省水泥行情总体向好,湖南受雨水天气影响,部分水泥企业实际执行价走低30元/吨,但依旧维持了高位运行;河南则走出萎靡的市场有行情,水泥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广西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明显,相邻的广东虽然当前价格较为稳定,但是由于西江航道限行,预计后期价格上涨可能性较大;海南价格暂稳。...

广东清远8家水泥企业列入省首批控排企业

广东清远市的英德海螺水泥、盈泉钢制品等17家企业被列入首批控排企业。今后,这17家企业免费额度用尽后,将要花钱买3%额度的排放权,改变全部免费排放的现状。...

广东:碳排放权有偿配额发放底价拟定60元/吨

《广东省碳排放权配额首次分配及工作方案(试行)》于日前正式颁布实行,首批控排企业与新建项目企业名单同时公布,共涉及电力、钢铁、石化和水泥四大行业242家企业。方案显示,广东将建立碳排放权有偿发放制度,12月中旬将发放,首次发放底价拟定60元/吨配额。...

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平台28日在沈阳启动

随着第一单—沈阳千缘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购买400吨VER(自愿减排量)的成交,辽宁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交易平台28日在沈阳市铁西区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正式启动。...

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张” 六省市联动

28日上午,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市环交所正式开市。京津冀晋蒙鲁六省市签订碳排放合作协议,区域联动治理大气污染,利用“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上海碳排放交易开市:首批纳入191家企业,暂不接受个人交易

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共同鸣锣,启动交易。在2013年至2015年的试点阶段,全市191家来自钢铁等工业行业及宾馆等非工业行业的企业,率先纳入了碳排放配额管理范围。...

政绩评定将增环保生态权重 重点纠正唯GDP偏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近日表示,我国将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重点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

排放权交易年内将出首单 排污权配额难确定

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将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等交易制度,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总量控制。记者发现,北京环境交易所官方网站已悄然在首页挂出“北京碳排放权交易账户开户须知”,这或有可能意味着北京市的碳排放交易即将拉开序幕。...

4.12亿“绿色信贷”助力河北环境治理及低碳项目

近日,河北银行与河北省环保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优质环保企业发展和生态低碳项目建设。该行积极发挥金融对环境治理的助推作用,今年已累计发放“绿色信贷”24笔、4.12亿元。...

[原创]国际碳交易价格低下,拉法基延迟其交易

由于国际碳交易价格低下,拉法基首次决定在欧盟把今年前九个月的碳交易储存起来。欧盟排放交易计划(ETS)表示碳交易的价格在2013年8月下降了80%到4欧元/吨,而2008年价格是30欧元/吨。...

发改委关于印发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的通知

首批10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已制定完成,现予印发,供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等相关工作参考使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发改委委。...

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形势严峻

12日,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苏伟在2013气候传播国际会议上发言时指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严峻。由于中国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并不容易。...

财政部专家:决策层对于碳税认识并未达成一致

事隔两年,碳税(即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征税)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今年5月,环保部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 (送审稿)》 ,将碳税写入了环境税的税目;7月初,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政府将适时开征碳税;7月底,有媒体报道称,关于碳税的征收方案正在全国人大讨论,税率将超过10元/吨。...

北京碳交易中心副主任:环保企业可卖碳得钱

北京环境交易所碳交易中心副主任王阳表示,与强制减排不同的是,自愿减排更多是出于一种责任。主要是一些环保意识比较强的个人或大公司、大机构,出于社会责任的考虑,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来抵消日常经营和活动中的碳排放。...

美国洲际交易所大中国区董事:中国碳市场需和世界对接

在美国洲际交易所(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母公司)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黄杰夫看来,碳交易就是帮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碳减排,从而达到政府要求的排放标准,这种以金融手段解决环保问题的模式,已在国外成功运行了很多年。“我认为,中国目前有关碳交易的相关工作,在思路、设计的大方向上都是对的,中国国内碳交易市场正朝健康方向发展。”...

[专题]中国碳交易 阵痛中前行的试验?

中国碳交易引发口水战。外媒发报告指出,中国碳交易是阵痛中前行的试验,真正推出一套碳交易运作方案可能要到2020年左右。而广州交易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正希却坦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碳排放权交易也不是一天就能有。”...

中国水泥协会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若干举措

中国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不仅使得行业经济效益下滑,市场恶性竞争加剧,也对行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了阻碍。如何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协会在化解产能过剩中能发挥哪些作用?今年以来,中国水泥协会围绕服务政府、服务市场、服务企业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为化解水泥行业产能过剩做出了应有的能力。...

孔祥忠:用碳交易方法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的政策建议

近日,中国水泥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孔祥忠提出用碳交易的方法,即把政府对新建水泥项目的行政核准权变为碳交易市场,希望用市场机制来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的思路。...

[原创]从“十面霾伏”到“污染泥潭” 看水泥行业之环保半年

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环保之路并不平坦,从年初的“十面霾伏”,到年中17家水泥上市公司深陷环境污染泥潭,水泥业被一次次推到环保大潮的风口浪尖。...

杭州碳排放权交易具体实施办法正拟定中

杭州市政府近日发布了《杭州市能源消费过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用能单位在使用限定的碳排放指标过程中,可以将多余的排放权通过市场出售,也可以花钱购买排放权。据杭州市经信委资源处透露,杭州碳排放权交易具体实施办法正在拟定中,将于近日出台。...

遭遇内忧外患,调整转型方可应对——2013年上半年水泥行业发展总结

2013年行程过半,盘点上半年水泥行业内发生的重要事件,宏观需求至国民经济、微观反应至水泥价格在上半年都给出了不太令人满意的答卷,或许这正是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及行业发展方式大角度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合理现象。市场经济发展的逐步深入带来合理的产能过剩,中国水泥产能过剩却似乎超过了合理程度,于是在产能过剩引起价格与行业整体效益下滑之际,行业发展方式转变、节能减排课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纵观上半年行业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归纳:宏观经济、环保、产能过剩、兼并重组、协同保价。...

碳排放交易“水土不服” 深圳现中国首个强制碳市场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在开放首日完成8笔交易,成交21112吨配额。相关预测称,通过7省市试点,我国有望成为全球碳排放权交易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

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将引入个人参与

广东省政府法制办7月4日向公众征求意见的《广东省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办法(送审稿)》明确了广东省的碳排放权配额将按一定比例实行免费发放和部分有偿购买。...

[专题]关注中国碳交易——问题篇

6月18日,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启动,标志着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计划,2013年启动相关试点交易,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开。尽管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已经迈出第一步,但是各个试点依然存在着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当前中国碳交易试点存在的问题

2011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相关碳交易机制试点实施方案正在酝酿和准备过程中,初步计划是2013年启动相关试点交易,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但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的同时,试点地区也确实出现了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

北京公布碳排放交易合格核查机构初选名单

北京市政府已公布一份初步符合国家批准资格的核查机构名单,对北京市重点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核查,这是北京今年推出碳交易的一项重要准备步骤。入围核查机构名单的企业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

北京争取今年实现第一笔碳交易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委员洪继元8日表示,北京市碳排放交易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下一步将开展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争取今年年底实现第一笔碳交易。...

[专题]关注中国碳交易之基础篇

5月21日,深圳市政府宣布,将在今年6月18日正式启动碳交易(即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中国碳交易试点正式启动。水泥行业是碳排放的主要行业之一,势必要成为重要的碳交易市场主体,你是否还对碳交易知之甚少,中国水泥网将陆续同你分享碳交易的发展情况。...

低碳经济开启水泥行业新时代

自2006年6月24日“泰山水泥厂余热回收与利用发电项目”作为我国水泥行业首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成功注册以来,水泥行业的CDM项目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开发CDM项目只是中国水泥行业对节能减排事业贡献的极小一部分。中国水泥行业在低碳减排上已经走过很多路,做了很多事。...

深圳下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

深圳市发改委消息,深圳碳排放交易市场计划于6月18日启动交易,已完成碳核查的635家工业企业将成为首批上线企业。 ...

我国碳排放交易渐行渐近 减排压力大

日前,在欧洲议会否决扶持欧盟碳排放交易制度的同时,中国碳排放交易却渐行渐近。据悉,近日国家发改委委托气候组织和中央财经大学撰写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融资策略》报告预测,“中国七省市的碳交易试点在2014年将位列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覆盖7亿吨碳排放。”...

碳交易试点进入筹备攻坚期配额如何分配或成关注焦点

 在酝酿一年多之后,七省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筹备工作进入攻坚期。湖北、广东近日相继宣布,拟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据了解,此次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化工等多个高能耗、高排放领域。其中,深圳碳交易规则的制定和交易支撑系统设计基本完成,已进入企业核查与配额分配阶段,预计今年上半年推出。预计到今年6月,步伐快的试点省市就可以正式开锣交易。...

[独家]降氮减碳,一个都不能少!

关于环保的问题,都不是小问题,所有的一切都应该受到重视,降氮、减碳两者同时进行似乎并无冲突,完全可以同步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各行业的共同努力,需要我们把环保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是行业乃至社会的长远发展之道,应该坚持!...

[原创]拉法基瑞安: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 节能减排不能靠“停窑保价”

拉法基瑞安作为业界环保典范,无论是在其环保理念与计划,还是在其实际工作与取得的成绩都是有目共睹,其达到的水平在业内是领先的。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的大形势下,让我们重新审视拉法基瑞安的典范事迹,以期对行业产生些许促进作用。...

盘点2012:十大热点事件

2012年刚刚过去,定格这一年,犹如过山车般大起大落,从2011年的高位行情和千亿利润一路下滑,直到三季度开始,水泥行情才有所好转。产能过剩问题没有得到扭转,停窑也无力挽回价格的颓势,水泥企业又将面临“最严格”的脱硝标准。...

2013-01-06 2012 行业动态
[独家]“大气排污许可证”——水泥企业的“准生证”

孕妇生产需“准生证”,水泥企业生产中向大气排污也需“准生证”,有了“大气排污许可证”方能合法“生产”。12月5日,我国首部大气污染防治国家级规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在京发布,提出全面推行大气排污许可证制度。...

[原创]孔祥忠:创新工作思路引领水泥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泥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10月底在北京召开,会议选举出孔祥忠继任第七届理事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会后,中国水泥网第一时间对孔祥忠进行了专访。采访中,他就当前水泥行业关心的诸如兼并重组、产能过剩、优化存量、脱硝、碳交易等方面问题以及新一届协会的工作目标、为中国水泥网记者做了详细的解答。...

[原创]塔牌集团刁东庆:抓好节能减排 推进持续发展

塔牌集团总经理刁东庆表示,赣南、闽西城市化进程较慢,未来城镇化进程中水泥消费量相对较高,当地基建的发展空间和水泥需求不会比珠三角等地弱,加上闽西属于国家整体规划建设的海西经济圈,前期交通建设投资力度较大,而赣南属于革命老区,近几年政府给予了较大关注。刁东庆透露,塔牌集团混凝土搅拌站也将逐步辐射以上地区。...

广东强制4家水泥企业试水碳交易第一单

近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简称广州碳交所)揭牌,并且做了第一单“生意”:广东省内4家水泥企业以6799万元认购了1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权配额,成为中国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首宗配额交易。按照决策层的部署,中国将在2013年底启动7个试点地区的碳交易,并在2015年建成一个全国性的碳交易市场——一个与股市并行的交易市场。...

碳交易试点提速 七省市方案将面世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工作计划,2013年将在七省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湖北省、深圳市启动碳交易试点,目前七省市正在抓紧推进各项工作。如无意外,今年底前七省市试点方案均将面世。...

“碳交易”中国探路 水泥企业试水第一单

广州碳交所的第一单生意,是与四家企业签署了碳排放权配额认购确认书。塔牌集团、阳春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中材(罗定)水泥有限公司、华润水泥(罗定)有限公司以60元/吨的价格,花费6799万元认购了130万吨碳排放权配额。这是国内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首例减排交易。...

[独家]“减碳”真的已经来到面前!

去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定下了“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17%的目标”。《工作方案》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要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而从广东省四家水泥企业认购7800万元碳排放权配额的中国一级市场首例配额交易事件中,我们应该清楚地感觉到“‘减碳’真的已经来到了水泥行业面前!”...

[独家]中国减排任务繁重 德班会议将促进国内市场碳交易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开幕,共有来自世界约200个国家和机构的代表参会。经过近两周激烈谈判,德班会议最终达成了一系列使各方相对都能接受的文件,包括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19项决议和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通过的17项决议。...

碳排放交易试点启动 将在全国建立统一市场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23日在上海表示,目前已启动了包括上海在内的7个省市的碳排放交易试点,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有益探索。...

国务院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国务院日前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分别下降10%。...

阅读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