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GDP目标为增长5%左右,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要点一览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宏观政策有力支持实体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10年来,我国持续创新完善宏观调控,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有力支持实体经济。专家学者认为,下一步,要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更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更有力服务宏观大局。...

2022-10-24 中国经济GDP
各地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持续发挥

进入三季度,各地区各部门掀起新一轮重大项目建设热潮,对稳投资再部署再加力。...

GDP增长5.5%,低不低?《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等于10年前增长10.5%

如何解读刚刚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多个关键目标是怎样设定的?...

2022-03-06 GDP 中国经济
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助力“十四五”良好开局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走势。...

工业生产持续发展 我国"十四五"开局良好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工业强则国强。...

推动全年经济开好局 新一轮政策发力稳增长

2022年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增长成为宏观政策的重心。...

发改委: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

尽管存在风险挑战,但我国经济韧性强、基本面长期向好。...

三个“变”与“不变”透析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

三个“变”与“不变”之间,不难窥见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十四五”规划要求8.5亿吨水泥熟料实施炉窑清洁生产改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一览。...

9000亿元来了!央行降准释放三大信号!

刚刚,央行放出重磅信息:自9月16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旨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

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扎实前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中高速发展,造就了今天中国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三部委勾划2019宏观经济政策重点

两个关键词就是“建设”和“改造”。具体而言,“建设”突出五个方面: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政、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脱贫攻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民生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力度,尤其是补上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方面的短板;加强生态环保和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改造”,突出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李克强:今年困难挑战更多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李克强说,今年我国发展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更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工作艰巨繁重。...

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8万亿 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上升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7日发布的数据,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38万亿元,环比和同比均有所上升。另外,9月末M2和M1增速分别为8.3%和4%,较8月末均提高了0.1个百分点。业内人士分析称,在货币和财政政策共同发力下,9月金融数据释放出积极信号,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正在增强。...

降准究竟对房地产、基建有什么影响?

经济学家马光远则认为,降准是对的,降准可以稳预期,稳经济,特别是稳房价。当然,降准也意味着去杠杆政策其实已经退出,货币政策回归现实,企业的流动性枯竭问题得到缓解。...

国务院又推新举措支持实体经济 再减税降费450亿

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今年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汇报,决定再推新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下半年中国经济怎么干?

GDP增长6.8%,中国已经交出了亮丽的上半年经济成绩单。中国经济要继续稳中向好发展,接下来该怎么干?7月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财政金融政策和确定围绕补短板、增后劲、惠民生推动有效投资的措施。...

​央行定向降准将释放约7000亿元资金

自7月5日起,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盛来运:新作为带来新气象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

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总量超过80万亿元,达到82.7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12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位。...

2017经济数据陆续公布 GDP有望突破80万亿

近日,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数据陆续公布。...

郭同欣:经济运行持续向好 债务风险可控可防

在这些有利因素支撑下,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也将相应保持增长,这将为债务偿还提供重要支撑,有助于在中长期形成较强的债务风险防控能力。...

宏观调控不断创新完善 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明显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张立群:2017年经济形势分析与两会精神学习

2017年中国经济走势将由降转稳。从2010年之后,我国GDP增长逐年下降,从10.6%降到6.7%。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感觉到压力不断加大。...

从“稳”与“进”看十八大以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每到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是牵动着全球目光。通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的经验和成绩,安排部署来年的工作,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制度安排。...

今年来金融支持实体力度加大 降准降息空间有限

尽管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大幅缩水,但对于今年以来的信贷表现,银行人士均认为今年以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对于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连平认为,今年内再度降息、降准的可能性已经不大。...

积极财政政策将在下半年发力 不排除有降准可能

2016经济半年报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单再一次回应了“中国经济悲观论”,6.7%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且高于全年经济目标的下限。...

连平:下半年中国经济形势仍存不确定性

对于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表示,经济运行仍然存在多种不确定,积极财政政策需继续发力。...

海绵城市概念升温 地下管廊、水利公司站上新风口

分析认为,在汛期来袭的背景之下,资本市场上防涝防汛主题有望迎来一波关注热潮。其中,城市管网、海绵城市和防洪领域将成为热点。...

楼继伟:营改增利国利民 中央地方都减税

5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四大部委“掌门”齐发声 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

四大部委"掌门"齐发声,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在提问环节上,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向财政部长楼继伟问道,中国评级被下调,是否会影响亚投行?财政部是否打算和评级公司沟通,做一些正面的看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纲要共分为20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全力实施脱贫攻坚;提升全民教育和健康水平;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强化规划实施保障。...

[两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企业要确定商业模式

3月6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振明认为,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一司一策”,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大方向和原则,每个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改革方案,制定自己的战略,并确定未来的商业模式。...

[两会]厉以宁:2016年的经济趋势稳中有进、稳中看好

全国政协常委、民盟中央原副主席、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指出,中国经济正处在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换时期,因为我们的GDP一半以上是第三产业的产值。...

水利投资逐步回暖 PCCP企业密集中标

管材公司今年有望迎来业绩拐点,利润增速出现大幅回升。一方面管材企业目前在手订单额度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且订单供货期基本都在2年之内、主要集中在2016年进行供货;二是2015年行业景气下滑,大部分公司营业收入出现大幅下滑,处于历史低位,今年存在低基数效应。...

货币政策微调:今年M2增速目标或为13%左右

全国“两会”召开前夕,货币政策定调微调。2月26日,央行首次在G20峰会之前表态称,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而之前,央行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为稳健。...

新华社:此次降准绝非中国大规模强刺激经济的先兆

中国人民银行3月1日正式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央行今年首次降准,也是自2015年10月24日以来四个月内首次降准。...

习近平再定调!稳定宏观经济政策 不要强刺激

政治局会议近日召开,习近平释放重磅信号:今年将采取稳定的经济政策。...

2016中国经济:当务之急去产能

2015年中国GDP首次破7,步入2016年的中国经济抑或难免有些忐忑。也许可以用“增速回落、去杠杆、去产能、风险暗藏”等关键词勾画2016年宏观经济。...

制定6.5%-7%经济增长区间考虑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

2月3日,国新办就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在会上透露,已经定了2016年经济增长区间是6.5%到7%。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不追求两位数增长,制定该区间考虑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

PMI低位开局 经济运行呼唤供需双侧发力

1月份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双双低迷,专家普遍认为,这与季节性因素和国内外经济持续放缓下需求偏弱有关。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来自去产能、去库存,数据显示,1月份产成品库存指数为44.6%,比上月下降1.5个百分点。...

发改委:预计2015年经济增速达7%左右

发改委1月12日就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举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主要经济目标基本实现。2015年全年经济增速预期7%左右,预计2015年全年新增就业人数1300万人。...

2015年预拌混凝土产业发展报告

预拌混凝土产业是近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异军突起的建筑材料产业,产值超过一万亿,目前已形成了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到运输物流的产业链,有些企业向上延伸到骨料和矿物掺料,向下游延伸到混凝土施工环节。借助国家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动力,预拌混凝土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因为经济转型与产能严重过剩,预拌混凝土产业依靠速度和企业规模实现发展的路径已走到头,全行业年20% 以上的年增长率已不复存在,预拌混凝土行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6年基建投资增速或下降 房地产投资或降至零增长

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经济运行的总体特征是稳中趋缓、稳中有进、稳中有忧,各领域分化加剧,动力转换过程中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报告分析2016年经济增长趋势时指出,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下降1.5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可能降至零增长。...

国家统计局局长:以宏观调控“升级版”适应引领新常态

国家统计局局长王保安16日发表署名文章《以宏观调控“升级版”适应引领新常态》。文章指出,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有创、创中提质的良好态势。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引领新常态、全力打造宏观调控“升级版”、主动作为的结果。...

厉以宁:明年中国经济势头会比今年好一点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荣誉院长厉以宁在近日举行的“2015搜狐财经年会:新风口新引擎”上做主题演讲时表示,今天遇到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需要通过改革来改变,改革要慢慢来,不能急。2016年经济可能还是在困难中前进,但势头比今年要好一点。...

厉以宁:供给侧改革是增加供给而不是关停企业

近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在2015腾讯财经年会上作了主题为“从供给方面发力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演讲。...

李克强:继续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

1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经济工作专家座谈会时表示,明年要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必须继续从供需两端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以创新供给带动需求扩展,以扩大有效需求倒逼供给升级,实现稳增长和调结构互为支撑、互促共进。...

央行行长:“十三五” 要深改创业板新三板

“‘十三五’时期,应着力加强多层次资本市场投资功能;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完善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日撰文指出。...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