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探寻世界最新垃圾焚烧发电技术

2014年8月19日,海螺探寻世界最新垃圾焚烧发电技术之旅考察团一行18人,虽然走近日本垃圾焚烧技术和设备,接触日本垃圾处理行业的专家和管理者才两天时间,但他们的感受已深深地烙在各自的脑海中,他们会永远记住“精益”二字,整天大家都一直围绕这个话题进行讨论。...

垃圾焚烧背后:企业恶性竞争埋下环境隐患

虽然诸多垃圾焚烧企业坚决否认垃圾焚烧会给周边环境产生危害,但是,在市场利益驱使下的垃圾焚烧企业低价投标、恶性竞争,着实给环境带来隐患。...

台泥(安顺)水泥启动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

2014年8月4日台泥(安顺)水泥有限公司与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人民政府就水泥窑协同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正式签订合作协议。...

发改委出34项低碳技术目录:垃圾焚烧发电5年投260亿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征求意见稿),一共列出34项低碳技术,预计未来5年,总投入将达到3516.85亿元。其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入选《目录》,预计未来5年将投入260亿元。...

华新:水泥窑协同处置助推行业绿色转型

所谓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是指水泥企业将生活垃圾或城市市政淤泥等垃圾收集后,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进行处理,转变为水泥生产的替代燃料和原料配料。“水泥窑的优势在于窑里面的温度非常高,垃圾在1000°C以上的环境中停留超过8秒,废渣和飞灰都可以与水泥形成的熟料结合,是一种比较彻底的环保处理方式。”华新总工程师张江介绍说。...

​垃圾分类试点14年无实效:仅多了几个垃圾桶

目前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面临垃圾困局。除县城之外的60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亿平方米,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

中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和垃圾发电16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水泥网高级顾问高长明从自身多年经历出发,对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和垃圾发电16年发展历程回顾。...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向左还是向右?

水泥窑协同处置的发展前景似乎已成定论,然而,实际上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一方面是水泥企业对政策、政府补助方面还没吃透;另一方面,行业外对水泥“掺和”垃圾处理持有不同见解。...

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即将迎来“井喷”

庞大的市场潜力,加上垃圾围城下的紧迫处理需求,令相关企业在上海、广东、湖南、河南、重庆及湖北等地陆续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布局。到2017年,仅华新水泥就拟在珠三角投资建设5到10个生活垃圾预处理工厂,处置能力达到200万到300万吨/年,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总量可达到2000万吨/年,占全国1/10的生活垃圾。...

水泥行业集体自救:向环保业务转型

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业务已吸引水泥行业资本集体试水。目前中国水泥行业除了华新水泥、海螺水泥、金隅股份、中国建材四家公司外,中材集团、中信重工、华润水泥、拉法基瑞安等多家水泥企业均已开始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实践,并不同程度地进入了产业化阶段...

[原创]水泥窑协同处置项目助缓“垃圾围城”之痛

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艺技术在二次污染的控制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各项排放指标均能达到国家标准的控制要求,不失为一种经济环保的新工艺技术。基于项目所处地域的具体情况,达成满足当地垃圾处理需求和践行环保要求的双赢目标,堪当缓解“垃圾围城”之痛的一剂良药。...

广东今年285项重点项目年度投资4500亿

据广东省发改委29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该省共安排省重点项目285项,836个子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500亿元人民币;1至4月,广东省重点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365亿元。...

华新水泥2014年环保处置能力将达350-400万吨/年

华新水泥一位内部人士周一下午告知大智慧通讯社,公司2014年环保设施处置废弃物规模将达到350-400万吨/年,同比增长22%-39.4%,公司2014年目标实际处置垃圾70多万吨,同比增长40%多,未来环保业务(水泥窑处理垃圾)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方向。...

固废处置 水泥工业将大显身手

近年来各地政府已在积极进行固废处置,尤其是城市垃圾及污水厂污泥处置。然而,囿于我国的人口基数及工业模式,很多固废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置,“垃圾围城”现象时常见诸报端,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有其独特优势,一是不用新建垃圾处置设施;二是可实施固废的资源化与再生化处理;三是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成本较低。...

试解“垃圾围城”难题 聚焦水泥窑协同处置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垃圾围城”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中国住建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城市垃圾堆存累积侵占75万亩土地。如何解决垃圾围城,已成为保护环境的首要任务。...

垃圾产量增速匹敌GDP 中国如何从垃圾围城中突围?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在中国,废弃物处理采用焚烧的方式越来越受欢迎。但推动其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一些人为的、不具持续性的补贴措施和不透明的融资结构以及对焚烧设备缺乏理解和经验等造成的。...

水泥窑处置固废符合发展循环经济要求

目前,我国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约32.3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1.7l亿吨,但由于我国废弃物处置能力相对不足,大量固体废物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处置。...

工业吸废新举措 循环经济新起点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延伸和扩大,公共服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增加,我们既看到了水泥消费量的增长,也看到了水泥工业正在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转变,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发展。...

垃圾焚烧“红与黑” 资源利用是正道

“垃圾围城”之下,上项目加大对垃圾的处理能力原本是好事,结果民众为什么不买账?北京市政府参事、垃圾处理专家王维平表示,垃圾处理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减量化和资源化,与其花费巨额投资建设垃圾处理厂,长期背负着运营负担,不如少产生垃圾,以及尽可能地将垃圾转化为资源回收利用。...

城市钢厂搬迁所面临的问题

在当前行业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钢铁企业是否有能力满足搬迁调整所需的巨大资金需求?搬迁后城市和企业能否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这些都是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在决定搬迁调整前必须衡量的问题。在这里,至少要算好环保、经济、财政这三本账。...

山东化解水泥过剩 闯出转型新路

山东省经信委原材料产业处副处长岳文胜分析几大因素:省政府2008年以后对新上水泥项目实行“等量置换”,总量控制较好,目前全行业熟料产能利用率80%,好于全国水平,过剩还不严重;山东水泥技术、管理水平较高;山水、中联两家大企业市场占有率60%,产业集中度高,有利于市场稳定、保持利润。...

刘正军:电力行业脱硫脱硝奖励政策应扩展到其他行业

随着《环境保护法修订案(草案)》完成第四次审议并最终通过,资本市场再掀“环保热”。在外界看来,环保产业的发展或因环保法的修订更加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金的投入。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永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正军。...

行业“见顶下坡” 华新水泥将发力环保产业

总裁李叶青称,水泥行业目前正“见顶下坡”,华新水泥要提前布局,目标是公司的产能不能成为过剩的产能,具体将发力生活垃圾处理领域。 ...

为有源头活水来——混合经济使海螺集团充满活力

为什么海螺集团这么多年来一直能够在技术上、效益上执行业之牛耳?它的内生动力在哪里?在去年安徽省委学习传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的讲话给出了答案:“海螺是安徽省成功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模式,在管理创新上有持久的动力。”...

[原创]水泥企业需及早布局协同处置项目

尽管面临着成本压力和政策补贴问题,但是行业已经渐渐认识到,协同处置未来将成为水泥生产线的一种标配。这就要求水泥行业从过去单一的原材料产业,变成今后生态建设、城市化进程当中不可缺少的、具有环保功能的材料制造业,水泥企业尽管面临着成本压力,积极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有关工作,及早布局协同处置项目。...

河北各地亮出大气污染“治理清单” 力推节能减排

把大气污染综合整治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工程,今年,河北省各地以治理颗粒物为重点,纷纷亮出“治理清单”,以更大的力度、更细化的措施、更严格的监管,瞄准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海螺的改革、改制很成功

纪勤应向张宝顺汇报了海螺集团1-2月份的生产经营情况,他汇报道: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困难情况下,全集团上下扎实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生产经营业绩,实现了开门红。1-2月份,全集团共生产水泥2210万吨、熟料2890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和24%;产销型材4.2万吨。全集团实现汇总营业收入、利税同比分别增长35.5%、112.5%,实现利润占全省省属企业利润的63.9%。...

蒋卫平:应高度关注“错峰生产”的实施

水泥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水泥企业的生存发展完全在市场主导,也必将是优胜劣汰。建议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行业专家,会同区域内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分区域研究“水泥与采暖错峰生产”机制的具体实现路径,依法施政,避免干预市场、保护落后现象的出现,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高长明:“四零一负”,十八年的追求与变迁(上)

水泥工业伴随着共和国一同成长,如今我国大部分水泥企业早已甩掉了“傻大黑粗”、“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的帽子。然而在国家“重拳治霾”的决心下,不禁让水泥行业反思“面对当今的环境问题,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水泥生产如何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处?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十几年前,由现任中国水泥协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长明提出的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四零一负”的战略目标。...

郭文叁:海螺实践顺应了改革方向

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安徽海螺集团董事长郭文叁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2013年,海螺集团汇总营业收入、总资产双双超千亿元,利润同比增长了50%,占安徽省属33家国有企业该年利润的半壁江山,海螺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好的业绩,是多年来坚持改革创新的结果。...

水泥窑处理垃圾,为何好技术推行难?

创新和高端技术在改变着一个城市。海螺水泥窑垃圾处理系统的运用,不仅彻底解决了城市垃圾处理这一顽症,也为铜陵市参加全国卫生城市评比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曾经受到过垃圾处理场之害的市民更是拍手称好。...

北京金隅:绿色转型为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北京金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坚持顶层设计与底线思维,以行业领跑的勇气和毅力与责任,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不断创新实践,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赢得了无限生机。...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沈跃跃率调研组视察海螺集团

2月20日,正在安徽调研节能减排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跃跃率人大调研组一行专程来海螺集团总部视察指导。...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视察贵定海螺

2014年2月19日,正在贵州省调研节能减排工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专程到海螺集团下属的贵定海螺公司视察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项目。该项目是海螺集团依托海螺创业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技术,于2012年建成投产。...

全国人大调研组到铜陵海螺调研垃圾处理项目

2014年2月19日上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庆喜、袁驷,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环保部副部长翟青等18人组成的全国人大调研组一行到铜陵海螺调研垃圾处理项目。...

杭州今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

昨天,杭州召开全市扩大有效投资暨重点项目推进大会。杭州今年将以“五水共治”、“大气治理”、“交通治堵”等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十大产业投资、民生项目投资和创新载体投资作为主攻方向,将今年的主要目标定在“全市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计划完成5000亿元,同比增长17.3%。...

惠州人大代表建言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

惠州市人大代表李乐表示,目前利用水泥窑处理垃圾的技术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在国内,安徽铜陵也已经有了成功实施的先例。他在去年曾前往安徽铜陵考察。同时,他还强调这一技术有着极大优点——不会产生二恶英。...

沈阳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沈阳市环保局局长李超表示,今年该市将安排6个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包括燃煤锅炉污染调查专项,重点工业污染源调查专项,机动车尾气污染调查专项,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调查专项,餐饮油烟污染调查专项,大气PM2.5达标规划编制专项。...

山东:水泥项目由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核准

2014年1月2日,山东省政府发布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山东省2013年本)》的通知,通知要求,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须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项目核准机关核准;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外的项目,将实行备案管理。...

[独家]垃圾处理人人有责 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

在垃圾分类还做不到当今,一股脑的收集、一股脑运输、一股脑处理有其被地方政府青睐的理由,即垃圾处理(存量、新增)已时不待人,充其量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但生活垃圾处理不能止步于不需要进行分类的处理。树立“垃圾处理、人人有责”的观念,鼓励全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这一点是否应该给学子们补上为妥。...

海螺集团与武汉理工大对话交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技术

应武汉理工大学邀请,海螺集团董事纪勤应受郭文叁董事长委托,带领海螺水泥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李群峰等一行于2013年11月28日下午在武汉理工大学会议中心201学术报告厅,举办了《名企面对面—海螺集团交流报告会》大型对话交流活动。...

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开启行业新篇章

“十二五”垃圾处理规划总投资1730亿元,年均350亿元,目前水泥窑处理垃圾的投资占比不到1%。考虑到国内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步提升,国务院41号文提出“协同处置生产线数量比重不低于10%”,瑞银证券测算对应的垃圾处置能力约为8万吨/天,预计占整个垃圾处理能力的10%。...

再减亿吨 水泥调控新政意在行业效益提升

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到2015年底,我国将再淘汰水泥过剩产能1亿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信部将通过修订财税优惠政策来达到化解水泥产能、提高行业发展效益的目的。...

宋海鹏:图强中国水泥工业 勇当“美丽中国”开路先锋

11月23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特别主办、江苏科行环保集团特别协办的"2013第六届中国水泥环保大会"在北京市江西大酒店拉开帷幕。本次会议以"为祖国的蓝天白云,构筑水泥工业环保系统"为主题。北京市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海鹏在大会上发表了讲话。...

[原创]协同处置:让水泥厂成为循环经济的一部分

水泥工业应该如何通过优化自然资源的使用和减少整体的能源消耗,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从而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呢?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日本、美国、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各种类型的废物作为替代燃料和原料(AFR)在水泥窑中成功地进行了协同处理,或许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长沙拟建垃圾焚烧厂环评亮绿灯 23日前征民意

记者在公示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看到,工程采用了“SNCR炉内喷氨水或尿素脱氮+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喷射吸附+袋式除尘”的组合工艺,焚烧炉尾气经净化处理后,可达到相关排放标准。“气是根据国内最新的排放标准设定,水也会达标排放。”...

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理固体废物尚处于起步阶段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具有许多优势,已成为发达国家首选的协同处置方式,也将是我国的废物最终处置重要技术措施。在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刚刚起步,潜力尚没有发挥,新上项目遇到许多政策瓶颈,需要从规划、制度等方面建立长效机制,使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可持续发展。...

袋式除尘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在产生粉尘或烟尘的各个行业中,凡采用袋式除尘技术的除尘系统,其固体颗粒物排放浓度均远远低于采用其他除尘技术。...

孔祥忠:《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解读

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品种不仅对保证水泥质量有利,更是加快了淘汰落后的小粉磨站,对行业结构调整有利,对环境保护有利,也起到了化解水泥产能过剩的作用。对于城市周边不具备开展协同处置的水泥企业将按照环保的要求,加大土地使用成本,逐步进行关闭,既改善了城市环境质量,也起到了逐步化解产能过剩的作用。...

化解水泥产能过剩政策力压低标号产品

“高标号的问题之前一直在讨论,大企业一直在强调把低标号水泥取消。但要真的取消还需要克服不同利益冲突。”中国水泥网总编张敏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