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经济回升强化全球复苏迹象

报道称,数据显示,中国的预期复苏基本步入轨道。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零售额增长,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引擎。...

碳中和情况下,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阻断能源转型的进程吗?

在未来,随着着新能源投资的不断提高,关键原材料规定还会继续再次进一步提高,价钱很有可能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上台。...

面对大宗商品涨价 我国货币政策仍需保持定力

货币政策有没有必要转向,还要考虑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不会传导至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是否会引发通胀。近期,有观点担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会带来“超级通胀”。...

大宗商品猛涨势头暂歇,后市需关注四大变量因素

大宗商品的这轮涨价能持续多久?需要关注哪些拐点信号?...

深度||2021年房地产怎么走?

在当前的土地制度和财政制度下,只有一种调控可能改变房地产趋势,那就是像新加坡一样利用国有土地优势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除此之外,楼市调控只会改变局部的短期的市场,不构成趋势。...

绿色低碳,他国的“言”与“行”

随着气候变化挑战日益严峻,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推进,低碳发展成为全社会经济、能源和技术转型的关键词。...

2021-01-31 碳排放 节能
解读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哪些数据在支撑着中国经济回暖

从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数据的表现来看,前三季度的经济应当讲是全面转好,中国经济确确实实走出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呈现出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趋势。...

矿山关停 产量将锐减20万吨 “铜时代”到来?

全球最大的铜矿生产商——智利国营铜业公司宣称临时关停其第二大矿区的炼铜厂和铸造厂运作,以防新冠病毒进一步扩散。...

2020-06-28 矿业
编译:预期2020年南亚及东南亚地区建筑产出量将大幅下跌

整个亚洲建筑业前景暗淡,这表明封锁措施对建筑业造成了直接影响、整体经济增长前景恶化。...

2020-05-12 建筑业
余永定:“供给侧改革”不是大杂烩

未来五年,根据“十三五”规划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抑制经济的下滑,而且能够为未来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如果不抓住目前的投资机会,中国可能错过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这或许又是一次“弯道超车”的佳期。...

“新常态”下宏观政策的新思路

我国在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成本上升、常规投资活动边际收益下降的过程中,依然具备了通过改革释放制度供给红利的巨大潜力。通过改革来达到经济增长“趋稳”、“蓄势”,把“新常态”和需要调动的“新动力”,以及在认识上特别需要强调的“新供给”有机结合,应是使未来我国进入长期的次高增长速度区间状态的最重要着眼点。...

棚改小微持续发力 全年GDP增速可达标

分析人士指出,上半年在政府投资安排、财政支出重点和支出进度、货币政策力度和定向等方面的“稳增长”举措陆续发力。24日,银监会发文着力解决“倒贷”问题,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要求商业银行丰富完善贷款品种,科学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业务品种,合理采取分期还款等灵活的还款方式,提高小微企业使用贷款资金的便利程度,减轻小微企业一次性还款压力。...

国务院点名来中央开会 省市刺激全面升级

6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北京、河北、山西、黑龙江、江苏、浙江、广东、四川等省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会上汇报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情况和下一步打算。...

官方首次承认微刺激 料二季度GDP继续7.4%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政府今年以来的多种“微刺激”手段保证了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稳健,符合经济发展需要,有效果。...

广东出“微刺激”方案 647亿财政资金支持稳增长

广东继出台新政免征39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的省级收入后,又出台《关于财政支持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安排647亿财政资金,希望带动5-10倍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外贸增长、扩大消费需求,实现“稳增长”。...

中国一个月出台10项重大政策 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过去的一个月时间里,政府先后推出了金融服务“三农”、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稳外贸“国16条”等10项重大政策。专家指出,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惠民生,未来应继续通过改革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动力。...

4月制造业PMI微升至50.4%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日发布数据,4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

地方版“四万亿”能否引发新一轮牛市存争议

受四川、福建等地的地方版“四万亿”投资利好消息推出的影响,即使在大盘回调之际,两地基建股都出现了大幅的上涨,无疑成为本地基建股上涨的催化剂。但是,这显然逊色于2008年“四万亿”刺激政策推出后引发沪指单日7%的飙升,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深思。...

改革红利碰上基建加速 工程机械或逆袭

8月1日起,被称为我国税制改革“重头戏”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正式推向全国,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的营改增试点范围。另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部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政策和形势的推进下,下半年工程机械或将迎来加速前进。...

央企利润大增背后面临攻坚战

国务院国资委日前公布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113家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4万亿元,同比增长9%;实现增加值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7%;实现利润6315.2亿元,同比增长18.2%;上缴税金1万亿元,同比增长3.4%。从以上数据来看,中央企业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还算不错的答卷,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央企业保增长的任务仍然艰巨。...

四部委棒喝12万亿地方债悬崖 城镇化加剧风险

2012年的最后一天下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联合发文《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再次强调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进行规范。最近,数十万亿规模的影子银行成为一枚定时“炸弹”,其中最大的风险便是地方债务,成为一块“巨石”压向监管层和资本市场。...

四部委棒喝12万亿地方债悬崖 城镇化加剧风险

2012年的最后一天下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央行、银监会联合发文《关于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融资行为的通知》(下称《通知》),再次强调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进行规范。...

1-10月新疆水泥产量3505万吨 同比增长24.79%

2012年1~10月统计局统计的水泥产量3505万吨,同比增长24.7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1~11月新疆建筑材料行业办统计的四大水泥集团水泥产量3174万吨,同比增长30.75%。预计2012年水泥产量将超过4100万吨,增速超过30%。...

库存压力加大 水泥价格连续三周走低

数据显示,上周,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继续下挫,环比跌幅为0.7%。这也是水泥价格连续第三周环比出现下跌。不过,机构普遍看好明年水泥价格走势,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水泥行业将从中受益。...

中国应对新一轮通胀策略面临两难选择

目前整个经济形势不容乐观,通胀压力似有所抬头,8月份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环比上涨了0.2个百分点。随着国内外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变化,未来面临的通胀形势依然严峻。...

城镇化蕴藏30万亿元投资需求 巨额资金缺口待填

社科院8月14日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称,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2010年发布的《中小城市绿皮书》推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工作生活。同时,城镇化将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预计社会保障和市政公共设施支出共计将超过30万亿元。...

水泥落后产能淘汰加速 下半年或将见底回升

近期工信部发布了2012年19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对于水泥行业不断淘汰落后产能的现状,有分析师表示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会加快,保守估计全年增速会达到20%以上,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对水泥的需求。在需求好转、供给压力降低的情况下,水泥行业很有可能见底回升。...

电煤毁约潮或将至 多家贸易商浮亏过亿

中国的煤炭贸易可能即将面临一轮毁约潮。广东一大型煤炭贸易商7月5日透露,广东省内已经有超过10家的煤炭贸易商亏损过亿,已经有少部分企业开始毁约,拒绝履行进口合约或国内采购的合约,“贸易商们普遍要求供应商暂不发货。”...

建材业再迎“4万亿春天”

早在一年前,水利建设的号角就已经响起。有报道称,2011年的水利建设开局良好,中央水利投资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41亿元。据预计,“十二五”期间的水利投资为1.8万亿元,而今后10年的水利投资更将达到4万亿元,水利建设将迎来黄金10年。...

供过于求导致全国水泥价格本周下跌

6月6日,记者获悉,全国多地水泥价格出现下跌趋势。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上周下跌0.24%。其中江浙、两广部分地区和企业的降价幅度为10-30元/吨。...

中国基建审批再开闸 利好众多行业

今年头四个月,类似于湛江市长所争取到的那种项目核准批文,比去年同期多出一倍,而2011年最后几个月已有一大批项目获得批准。北京方面还在悄悄地打开钱包:今年头四个月,中央政府支出同比增长27%,扩张速度几乎达到财政收入增速的两倍。...

前五月投资增幅或低于20% 二季度GDP或破八

在外需疲软、消费增长平稳之下,经济增长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投资的增长速度。5月份以来,为了稳增长中央出台了多项举措,但考虑到政策的时滞性等因素影响,市场预测今年1月至5月我国累计投资增幅很可能下滑至20%甚至以下。...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