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新水泥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司营收和利润实现稳定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环保技术投入增加,成本控制有效,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华新水泥2024年业绩公告显示,公司营收和利润实现稳定增长,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环保技术投入增加,成本控制有效,整体经营状况良好。...
宁夏建材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主营基础建材与数字物流业务,营收和利润稳步增长,拟每10股派现2.1元。报告强调节能减排、数字化转型及政策驱动下的行业升级,推动水泥产能优化与超低排放改造,强化碳足迹管理与绿色發展。...
关键结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次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60%,将通过分阶段实施、合理配额分配及强化数据质量管理,推动高排放行业绿色转型,完善碳定价机制,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3月20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方案》称,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部署,经国务院批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CO2)、四氟化碳(CF4)和六氟化二碳(C2F6)。...
西部水泥2024年业绩公布,展现全年财务状况与市场表现,重点包括收入、利润增长及行业挑战应对策略,凸显公司稳定发展态势。...
海螺水泥2024年通过提质增效、绿色创新、股东回报等措施,强化主营并拓展产业链,推动智能绿色发展,优化治理结构,践行ESG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与投资者共享成果。...
3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
为加强工业节能降碳管理,支撑构建系统完备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强化宣传解读,因地制宜指导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开展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运行,提升碳管理水平,加快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2月28日上午14点50分,金隅冀东凤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并网,标志着公司在绿色低碳、节能降耗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陕西区域继铜川公司、泾阳公司、扶风公司后又一个正式投入运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彰显了水泥企业作为工业型企业的环保责任心。...
水泥企业通过固废燃料替代和碳交易,可显著降低碳排放并创造减排收益。利用RDF替代燃料,年减排收益可达千万级别,同时降低燃料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政策支持下,固废燃料被视为零碳燃料,进一步增强减排效益。...
2月27日下午,湖南省散装水泥和墙体材料改革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阳晓风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市州、省直管试点县散装水泥和墙体材料改革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省、市州预拌砂浆协会(工作站)、绿色墙体材料协会(工作站)负责人,相关建材检测服务机构负责人共计11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分析了当前散墙产业发展面临形势,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
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材料产业体系,新材料如石英玻璃、碳纤维、特种水泥等广泛应用于航天、电子、交通等领域,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并推动科技进步与绿色发展。...
中国中冶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前瞻性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如量子探矿、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助力产业升级和国家战略需求,彰显其在科技与产业融合方面的强劲实力。...
2月27日下午,湖南省散装水泥和墙体材料改革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阳晓风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市州、省直管试点县散装水泥和墙体材料改革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人,省、市州预拌砂浆协会(工作站)、绿色墙体材料协会(工作站)负责人,相关建材检测服务机构负责人共计11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全面总结了2024年工作,分析了当前散墙产业发展面临形势,并对2025年重点工作...
鼓励火电、水泥、钢铁、铝冶炼、石化化工、航空、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和电子电器等行业协会,结合行业排放特征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求,组织行业企业开展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先行先试。鼓励煤炭开采、油气开发、畜牧业和水稻种植等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探索开展甲烷、氧化亚氮等重点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
生态环境部官网消息,为稳步推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工作,有效促进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生态环境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青海省海南州300万千瓦基地光伏项目克服高海拔、复杂地形等挑战,成功建成50万千瓦光伏电站,采用先进技术提升发电效率,并荣获多项荣誉,年减排二氧化碳近百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中国化学十六化建在埃及承建非洲最大风电项目,克服极端环境和资源短缺,通过属地化管理和技术传授,助力埃及能源转型,创造就业,推动中埃合作与“一带一路”发展。...
安徽海螺集团通过碳捕集技术和智慧农业,将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番茄种植的气肥,实现降碳固碳和资源再利用,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显著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鄂托克旗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环保措施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了从“一煤独大”到多元发展的转型,推动了绿色高质量发展。智能化新能源重卡和“五基”协同监测体系等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经济发展质效和生态环境质量。...
华新水泥通过燃料替代和智能化技术,大幅减少碳排放,成为全球绿色转型样本。湖北碳市场助力企业节能降碳,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安徽海螺集团通过碳捕集技术和智慧农业,将水泥生产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番茄种植的气肥,实现绿色转型。此举提升了作物产量与品质,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低碳发展,助力安徽成为全国绿色制造的先锋。...
2025年3月13-14日,中国水泥网将在杭州举办“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同期召开“C50市场论坛”。会上,将针对水泥行业低碳减排技术展开深入探讨。...
多年来,公司采用国家鼓励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强化节能环保理念,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抓手,走技术创新发展之路,助力转型升级。公司于2019年9月,由工信部评选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水泥行业正在发生哪些事情?...
安徽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构建可再生能源体系,提升经济发展“含绿量”。海螺集团成功将水泥窑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农业肥料等,降低碳排放,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助力绿色江淮建设。...
内蒙古通过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型,预计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超1.35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跨越。...
混凝土减水剂分子量测试方法 凝胶渗透色谱法;混凝土硫酸根含量测定方法电导滴定法;水泥制品工艺技术规程 第10部分:预制混凝土检查井被列入2024年第六批其他标准项目计划表。...
中国建材股份通过ESG理念推动绿色创新、社会责任和产业链优化,助力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展现央企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引领作用。2024年优秀案例展示了其在物流、玻纤、建材、科技等领域的具体实践与成果。...
龙源青海450兆瓦光伏项目克服多重困难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年发电量达46.88万兆瓦时,显著减少碳排放,获得高度认可,助力可持续能源发展。...
SRF替代燃料在传统燃煤锅炉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碳排放和能源生产成本,成为燃煤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理想方案。掺烧5% SRF即可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且无需对锅炉进行改造。...
2024年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涵盖核电、深水油气、煤炭开采、海上风电、储能、氢能、励磁系统、航天煤油和燃煤减排等领域,体现了中国在能源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重大突破,推动了绿色低碳转型和能源安全。...
为加快提升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经相关标准化机构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了15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现予以公布。...
华新因积极支持湖北水泥行业碳计量试点,形成高质量技术路线,搭建首个ERP碳计量平台,并主编技术规范,获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肯定与感谢。...
今日水泥行业发生了这些事儿!...
中材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以“365行动计划”为纲领,推动设计、供应链、建造、运维等六大业务的数智化,实现资源优化、管理高效和低碳建造,显著提升企业效益和竞争力。...
安徽省副省长张曙光调研海螺集团,肯定其绿色低碳发展成果,强调生态优先和创新驱动,要求继续发挥示范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
红河公司荣获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成为云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水泥企业。公司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显著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材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以“365行动计划”为指导,推动设计、供应链、建造、运维等六大业务的全面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助力低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和《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体系,积极推动团标、行标和国标互相衔接、同向发力,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交通运输部、国家数据局制定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工作指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海螺集团承担的安徽省揭榜挂帅项目通过验收,攻克水泥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开发新型低碳胶凝材料,建成多个示范项目,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应用。...
装备集团通过智能设计、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智慧矿山和数字“双碳”五大领域,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升高端化、绿色化水平,助力高质量发展。多项自主研发成果已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