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甬高铁汾湖隧道全线贯通,采用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红船号”,实现智能掘进与绿色施工,管片上浮量控制毫米级。该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关键部分,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通甬高铁汾湖隧道全线贯通,采用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红船号”,实现智能掘进与绿色施工,管片上浮量控制毫米级。该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关键部分,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
水泥行业正在发生哪些事情?...
中铁八局通过“五步管控法”在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中实现经济效益、安全质量与工期全面提升,超额完成目标利润,获评多项省级荣誉及中国中铁先进项目部称号。关键在于标前精准策划、过程精细管理、结算高效推进和资金快速回笼。...
3月14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 中铁物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金亮分享了主题报告《探索产业 “数字化”转型之路,共创水泥供应链生态圈》。...
衢丽铁路宣平溪大桥连续梁顺利合龙,克服复杂地形与技术难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3月14日,由中国水泥网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在杭州举行。...
水泥行业正在发生哪些事情?...
中铁二局昌九高铁8标项目通过大商务管理理念,优化方案、强化成本控制和高效组织施工,实现经济效益、安全质量和工期全面向好,连续三年业绩考核A级,并获多项荣誉。...
水泥行业正在发生哪些事情?...
成渝中线高铁龙泉特大桥首座128米连续梁顺利合龙,采用多项先进技术和工艺,为后续架梁创造条件,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坦桑尼亚总统出席华新水泥厂二期项目揭幕仪式,肯定中铁建工高效履约,项目将推动当地就业和经济繁荣。...
“坪山东—4号”盾构机在深汕高铁项目顺利始发,承担5153.4米掘进任务,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工程建设取得关键进展。...
中国水泥产业峰会不仅是行业信息交流的枢纽,更是推动政策落地、技术创新和商业合作的重要桥梁。其历届主题和议题的演变,反映了水泥行业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轨迹,尤其在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方面发挥了引领作用。如需了解最新会议动态,可关注中国水泥网官方发布。...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中航道桥建设面临潮汐变化、地质复杂等挑战,项目团队通过精确施工和灵活调度,确保主塔墩围堰封底顺利完成,保障桥梁整体稳定与安全。...
近日,中国中铁在雄安新区中标4个项目。...
深汕高铁项目的关键工程“坪山东—4号”盾构机顺利始发,承担5153.4米隧道掘进任务。该盾构机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硬件和数字化技术,应对复杂地质条件,提升施工安全与效率。...
中国水泥网将于2025年3月13-14日,在杭州举办“第十四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同期召开“水泥经济50人论坛”。...
中铁大桥局二公司通过厂家直采、内部联采、区域集采、创新采购及强化监管等措施,优化物资供应链,显著降低采购成本,提升效益,2024年累计降本超1亿元。...
广州地铁十一号线正式通车,全长44.2公里,设31座车站,串联五大主城区和多个交通枢纽,是国内首条非遗主题地铁线。施工克服复杂地质挑战,应用创新技术,对“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意义重大。...
内蒙古最长铁路隧道——包银高铁甘德尔山隧道历经900多天施工顺利贯通,全长12.095公里,克服复杂地质难题,采用先进工装设备,创下高效掘进纪录。包银高铁建成后将大幅缩短包头至银川的运行时间,优化京兰通道运输体系。...
柳沟至红沙梁专用铁路建成通车,连接矿产资源丰富地区与兰新铁路干线,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促进了资源开发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中铁在2024年第十届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ITA)大奖中获得一金一铜,展示其在隧道建设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全球影响力。...
中铁六局广州公司在武陵山区建设宜来高速公路,克服地形险峻、地质复杂等困难,采用先进技术,注重生态保护,推进工程顺利进行。...
中铁上海局一公司在包银高铁项目中,克服征拆、施工等多重困难,通过精细管理与技术创新,确保项目高效推进,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
据中国能建消息,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研究决定,李新生同志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研究决定,李新生同志任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根据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决议,聘任李新生为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期自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至公司第三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止。...
中铁六局北京公司十年来深耕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参建多项重点工程,创下多个全国首例,助力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交通网络一体化。...
水泥行业正在发生哪些事情?...
目前,八大建筑央企已经陆续公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情况,八家企业全部实现盈利,利润总额达到831.3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48%。中国建筑实现净利润294.5亿,高居榜首;中国中铁142.78亿,排名第二;中国铁建119.02亿,排名第三;随后是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中冶、中国化学、中国能建。...
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主桥合龙,创造施工新纪录,采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填补国内空白,创新技术与管理确保高效高质量建设。...
中国建材第五届“善用资源日”开放活动启动,展示绿色智能成果,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促进行业交流,呈现企业文化风采。...
三和管桩宣布其江苏泰兴的管桩生产线建设项目实施期限从2024年7月延至12月,因宏观波动影响建设进度,但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未变。...
三和管桩因市场环境变化,将其江苏泰兴的高强度混凝土管桩生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完成时间延至2024年12月,以确保项目稳健实施并维护股东利益。项目延期不影响原有投资计划和目标。...
中铁隧道局团队自主研发的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技术获得国际赞誉,推动了中国盾构隧道智能化建造技术的全面发展。团队致力于隧道掘进机制造,从引进到自主创新,建立了盾构隧道智能建造体系,并开创了TBM隧道智能建造技术应用,提升了中国隧道建造技术水平。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化智能建造研究,促进技术进步。...
世界首座地锚式回转缆悬索桥——济新高速黄河大桥的锚碇浇筑完成,标志着这座创纪录的桥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桥为世界跨度最大回转缆悬索桥,将连接河南济源和洛阳新安,促进交通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目前,大桥即将进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预计9月底完成主缆架设。...
甘肃建投交通供应链公司与白银公司签订价值8.5亿元的铜精矿销售合同,标志着其在矿产原料领域的扩展,公司计划加大产业链拓展,优化布局,提升盈利,寻求高质量发展。作为甘肃建投交通建设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该公司已与多家知名国企建立合作关系。...
本文讲述了中铁隧道局在建设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5工区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成功实现盾构区间全线贯通的故事。这条线路穿越城市核心区域,包括多次穿越既有地铁线、河流和建筑物,面临巨大挑战。中铁隧道局凭借其攻坚克险的能力和科研实力,解决了空间有限、地层复杂等问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文章展现了建设者的勇气、智慧和奉献精神,他们不仅是城市交通的开拓者,也是保障市民安全出行的守护者。...
中铁七局西安公司采取创新物资采供模式,推动自产自营和市场化运作,实现“零库存”管理,提高采供效益。2023年,公司集中采购率超过97%,成本降低率超5%,周转材料利用率86%,创造历年最佳成绩。公司打造“五金超市”和优化供应商资源库,实施采购指导,降低采购成本。同时,通过“链式金融”模式解决项目资金问题,确保物资稳定供应。...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345.6米高的世界最高钢-混混合塔主塔封顶,标志着这座世界首座双主跨超千米三塔斜拉桥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大桥采用创新结构和施工技术,包括定制全球最大塔式起重机,确保工程安全与效率。精准的施工监控和智能化管理保证了高精度的建设,主塔倾斜度偏差极小,展现了中国桥梁建设的高水平技术。...
西康高铁关键工程——浐河特大桥刚构连续梁成功合龙,标志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座桥是西康高铁最长、最大的桥梁,施工复杂、难度高。西康高铁是陕南首条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未来将连接成渝和关中城市群。...
安集延项目是西部水泥积极响应乌中两国“共商、共建、共享”发展理念和“一带一路”国际经济合作倡议,在乌兹别克斯坦乃至中亚地区投资布局的首个熟料水泥项目。...
中铁一局成功建成乌兹别克斯坦最大的海螺水泥生产线,标志着该项目竣工并达到生产标准,这是中铁一局在乌的第一个项目,生产线日产能为6500吨,于2022年7月开工,3月底点火投产,4月底实现全面生产。...
中铁一局完成的乌兹别克斯坦安集延海螺水泥生产线正式竣工投产,成为海螺水泥在该国的最大生产线。项目自2022年7月开工,包括59项施工子项和52个建构筑物,3月31日点火投产,4月底实现达产达标。...
中铁上海局淮宿蚌铁路项目部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成本,包括优化施工方案、加强商务策划、节约资源和厉行节约。通过平面布局优化、设计变更、现场管理改进和分包限价调整等方式,实现了降本增效,节省了临时工程费用、施工措施费用、劳务成本和设备租赁成本。同时,项目部提倡勤俭节约文化,从点滴小事做起,压降非生产性支出。...
中国中铁董事长陈云在2024年世界隧道大会上致辞,6项中国中铁工程入选国际隧协50周年标志项目。大会聚焦隧道技术未来发展,中国中铁展示其在隧道建设领域的领先地位和技术成就,强调绿色发展和智能建造,并期望通过国际合作推动行业进步。...
中国中铁旗下的中铁隧道局和中铁科研院成功贯通格鲁吉亚南北走廊KK公路古多里隧道,该项目使用全球最大直径TBM“高加索”号施工,克服复杂地质条件,提前完成任务。这条隧道是格鲁吉亚最大的基建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区域交通效率和安全性,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集大原铁路开始铺轨,标志着该双线高速铁路建设进入新阶段。这条铁路连接内蒙古和山西,全长约270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预留300公里提速空间。作为国家“十四五”重点工程,它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连接具有重大意义。...
砂石骨料普料市场已经是红海厮杀,而高端精品骨料则还是蓝海市场。...
热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