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圆股份赵璧生访谈录——千磨万击还坚劲
人们常说,有山的地方就有美丽的传说,有山的地方就有传奇的故事。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生于斯长于斯的山里人;他深谙“穷则变,变则通”的道理,善于以变求存;他熟悉市场运作规律,凭着干事业的雄心壮志、英明的决策意识、独特的管理才能和鹰隼一样的商业眼光,一次又一次走进对手前面;他从打工仔做起,后来从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创业者,华丽转型为一名运筹帷幄的领导者。他的身上,折射出浙商的许多特质:诚信,刻苦,坚持。
“老爷子”,今年已72高龄的他,虽然仍然担任着集团的董事长,但集团的员工人却似乎更愿意这样子称呼他。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对这位德高望重的集团创始人发自内心的尊敬。
他,就是金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璧生。
记者:老爷子您好!请简单说说您创业前的人生经历。
赵璧生(简称生,下同):我的老家在浙江中西部兰溪一个叫西山寺的大山深处。那里原来居住着近200多户人家,600多个村民。由于山高地少,全村人均耕地不足2分,加上交通不便,水资源匮乏,自古以来是远近闻名的穷山沟,村民一直过着饿肚皮的日子。解放前村民只有挑石灰、砍柴和讨饭三条路好走。解放后民谣还是流传着“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走的是高踏步,吃的是玉米糊……”。所以,早年我也像大多数山里人一样,上山砍过柴,用独轮车拉过石灰。
记者:那么,是什么促使您有了创业的动机和行为?
生:西山寺村庄周围及地下贮藏着大量优质石灰石资源,自古村民都有烧石灰的传统。当初由于时代的局限,好多年来甚至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村民还只停留在原始性的小作磨坊,采一批矿石,烧制一批石灰,挑到山外卖掉一批,用卖石灰的钱买油盐酱醋米。但祖祖辈辈以来,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与外界联系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运石灰出去,全靠手推车,遇到大雪冰冻,石灰就运不出去,物品也运不进来。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山寺人,我尝过挑担拉车的辛苦滋味,的确是苦怕了。当时我就心想:我们就这样穷一辈子吗?不,人要有志气,要甩掉贫困的帽子,我们我们为什么不靠山吃山,利用这丰富的天然资源优势办一个水泥厂呢?
记者:能否跟我们谈谈您最初的创业故事?
生:当时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我清楚记得,1979年1月,那天是大年三十晚上,我和村两委一班人在会议室里开会。我提出,西山寺要发展,绝不能原地踏步烧石灰,办水泥厂比烧石灰的经济效益增长十多倍,我们要敢于冒风险。尽管当时有人担心、犹豫,但我却马不停蹄地干了起来。当时西山寺不通电、不通路,为了修造通往山外的一条公路,我每天东家进,西家出,起早摸黑,披星戴月,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经常一个人做两件事,一天干三天活。为了在建厂最艰难时搞到农业银行的5万元贷款,我几乎跑断了腿。我还利用在乡办农修造厂学到的经验和技术,自己采购设备,自己安装机器。就这样,从1979年5月20日开始,仅用了158天,一条年产6000吨水泥厂11月份就投产运行,成为兰溪第一家村办水泥厂。在无主管部门,连公章都刻不了的情况下,仅用三年,就收回了全部办厂投资。
记者:请描述一下您此后的创业经历。
生:头一炮打响了,我并没有因此而满足。我知道创业难,守业更难。1985年,我决定追加300万元,对水泥厂进行技术改造,仅用10个月的时间建成一条新机窑,使西山寺水泥厂迅速发展到年产水泥10万吨规模。1990年,国家经济治理整顿,建材行业滑波,在众人纷纷止步时,我却追加投资400万元,引进先进工艺进行技改,扩大再生产,从而使水泥厂一跃成为国家中二型企业。1993年6月投资120万元与别村合股创办了玻璃纤维厂;10月投资创办了中外合资西华建材有限公司,并在龚塘货场附近筹建三条机立窑,年产量达到60万吨水泥生产线。1994年,我开始向异地拓展。仅几个月,“丽水水泥分厂”的牌子就挂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我于1995年组建了金圆集团的前身——浙江西山建材集团。2001年在金华市婺城区创建了金圆水泥有限公司,经省经贸委批复立项筹建二条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年产总量达到200万吨。接着又在浙江临安筹建一条日产5000吨回转窑生产线。还先后在吉林、新疆、青海、山西、贵州、陕西、西藏、广东等地跨区域发展,建设了多条回转窑生产线项目。2006年8月更名为金圆控股集团。目前,集团拥有20多家水泥成员企业,年生产水泥总量达到1500万吨,并在青海、西藏形成了区域行业龙头,成为一家跨省市、跨行业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记者:作为金圆集团一次创业的创始人,您能否简单概括一下您成功创业的关键?在正在进行的二次创业过程中,您对员工有什么想告诉他们的?
生:人世间每一个成功背后,无不是胸襟智慧与心血汗水凝结。不要羡慕我们现在的光鲜。在金圆取得的一系列业绩背后,所付出的无限执着与巨大努力,只言片语不足以诠释。最关键的,一是对事业有认同感,对企业有归属感;二是吃得了辛苦;三是要耐得住寂寞。因为,创业的过程大多数时候是索然无味的。
另外,对于正在进行二次创业的集团来说,我们所需要的员工应该具备以下素质:一、学会忠诚,忠心者永远不会被解雇; 二、学会敬业,每天比老板多做一小时;三、学会主动,不要事事等人交代; 四、学会负责,保证完成任务,绝对没有借口;五、注重效率,拖延是最狠毒的职业杀手;六、结果导向,企业重视的是你有多少“功”,而不是有多少“苦”;七、学会合作,不要认为缺了你一个,团队就无法运转;八、学会低调,不要以为自己不说,别人就看不到你的功劳;九、学会节约,别把老板的钱不当钱;十、学会感恩,想想是谁成就了今天的你。我可以肯定地说,具备这些素质的员工,将来不是股东,就是老板!
编辑:俞垚伊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