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谱写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

广西崇左市人民政府 · 2025-06-12 10:23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认定命名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决定》,扶绥县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扶绥县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项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缩影。

扶绥县拥有近首府、近机场、近边境,沿公路、沿铁路、沿左江“三近三沿”的区位优势,素有中国甘蔗之乡、长寿之乡、恐龙之乡、乐养之乡和白头叶猴之乡“五乡之城”的美誉。近年来,扶绥县各族干部群众用“四园驱动”的工业筋骨、“三化带动”提升综合竞争力、“弯腰服务”的治理智慧、“一户多薪”的民生实践,走出了一条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四园驱动”:打造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引擎

工业是共同富裕的硬支撑,更是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引擎。近年来,扶绥县以优化产业园区、经济合作区布局为抓手,将工业脊梁锻造成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坚实支柱,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对外开发开放,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动能。

扶绥县深入推进园区改革,将青年产业园、空港经济区、山圩产业园3个园区整合组建为崇左临空经济协同区,累计投入约200亿元用于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建设,形成了资源整合、重点突出、错位发展的新格局,不断提升产业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该县遵循“育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南国铜业年产120万吨电解铜项目,扶南东亚、东门南华两家制糖企业,德科新材料等117家木业“规上”工业企业以及“广西名牌产品”海螺水泥,聚力打造铜矿、甘蔗、木材、石材四个“吃干榨尽”全产业链,发展壮大铜精深加工、绿色化工新材料、稀贵金属三个千亿元产业链。

“三化带动”:提升边疆民族地区综合竞争力

产业融合是民族地区破解发展不平衡、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近年来,扶绥县因地制宜打通产业协同脉络,通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综合竞争力,为各民族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十四五”期间,扶绥县连续获评“广西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县域经济总量从2020年全区第19位跃升至2024年第3位,实现“三连跳”,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成为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标杆。2024年,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现场会在扶绥县举办。

2024年,扶绥县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0∶70∶20,工业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标志性突破800亿元大关,达804亿元,对全县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90%,总量继续稳居全区县域首位。

“弯腰服务”:以“四服务”打造主动服务型政府

近年来,扶绥县以“四服务”打造主动服务型政府,立体化服务网络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的转变,有效破解了民族地区发展梗阻。“四服务”就是:书记、县长亲自带队每周上门服务企业,实打实助企纾困;书记、主席每周到社区上门服务,常态长效解决各族居民诉求;乡镇主官每两周挑选一个村到点服务,真心实意解决各族群众多元诉求;成立法律服务工作专班,妥善处置各项重点工作推进当中的涉法涉诉问题。自“四服务”开展以来,扶绥县累计解决企业诉求580项、居民群众各类诉求超过3000个,全县盗抢骗行政与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期分别下降了75%和51%。

扶绥县还深入践行“弯腰服务”理念,以“弯腰服务”破除发展梗阻,以“政府主动”促进“群众有感”。该县选派700多名服务专员对企业“贴身”服务,成立“跑腿办”、推行“集中办”,开展“我听企业家说”等活动,使企业在没有任何压力情况下吐露心声,做到服务客商“零距离”、办事效率“零延误”、项目入驻“零障碍”,推动扶绥营商环境排名从全区县域第9名跃升至第5名,以营商环境“软实力”铸就了工业强县“硬支撑”。在开展“四服务”活动中,扶绥县累计解决企业诉求580项、居民群众各类诉求超过3000个,全县盗抢骗行政与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期分别下降了75%和51%。

“一户多薪”: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扶绥县走出了一条“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带动就业、城镇带动乡村”的县域发展之路,切实有效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扶绥县持续擦亮“一户一薪、一户多薪、一户高薪”就业品牌,累计提供6万个岗位,动态年增上万个岗位;广泛宣传“就业改变命运”理念,响亮喊出“家门口打工,好过去广东”口号,全面动员和服务本地群众“洗脚上岸”“就业洄游”,使更多人实现了“白天进厂挣票子,晚上回家抱孩子,幸福生活一辈子”理想生活。2024年,扶绥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万元,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同比增长6.8%。

2024年,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拉动下,全县建成投产设施农业项目30个,总投资21.88亿元,总产值35.5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4%;全县服务业市场主体3.3万户,建成投产扶南物流、桂和国际建材市场、七星山人文生态公园等一大批新业态项目;引进高校9所,在校大学生突破8万,广西县域第二大学城名副其实;累计培育和发展工业企业超过400家、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超1500家、规上服务业在库企业152家,提供就业岗位超5万个,促进各族群众稳定增收。

在岜盆乡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巡护员用壮汉双语讲解生态保护;在崇左市临空经济协同园区中,智能机械臂正在调试投产……这是记者在扶绥县采访看到的生动画面。当前,扶绥县干部群众用实践证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不是单一的经济命题,而是产业升级、治理创新、文化传承的系统工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征程上,扶绥县46万各族群众团结一心,真正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张名片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0571-85871513,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07-13 12: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