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效办成“环评审批”一件事 精准赋能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莒县生态环境分局深入推进高效办成“环评审批”一件事,坚持服务在前,纵深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减时限”“减材料”,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助力建设项目高效落地、全县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审批服务前移,让企业少走 “冤枉路”。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共享”管理,支持绿色、低碳小微企业发展,通过提前介入把好“事前”关,帮助企业准确理解环评管理要求,避免小微企业“走冤枉路”“花冤枉钱”,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截至目前审批项目85件、环评登记备案485份、参与项目建设初审研判100余次,环评报告表审批时间由30个工作日压缩为15个工作日。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特意送来写有“护航绿色航油出海 为企业发展赋能”的锦旗,并感慨道:“现在项目环评审批材料少了、速度更快了!”
推行“打捆审批”,为企业减负“松绑”。定期收集企业绿色发展诉求,及时掌握同一园区内同类型多个编制报告表的建设项目信息,主动向园区企业宣传环评“打捆”政策,对有“打捆”意向的企业,主动做好环评“打捆审批”全过程的政策帮扶和跟踪指导。今年以来,日照辰信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日照众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橡塑制品生产项目及莒县德军塑料厂、莒县辰羽塑料厂、莒县刘官庄启扬塑料制品厂塑料袋生产项目均完成了环评“打捆审批”,极大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深化流程再造,实现 “并联审批” 提速。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放管服”改革,我局在按时完成环评审批职能划转的同时,积极推进环评与排污许可“一体化”办理。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的要求,通过对排污许可和环评审批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实行“一窗受理、同步审查、并联审批”,改变了传统两证办理分阶段申请的“串联”模式,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目前,莒县金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0000吨塑料袋项目、日照万嘉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年产10000吨高端食品和医用包装袋及功能性塑料制品项目均同步完成环评与排污许可“一体化”办理试点工作,助力了企业快速落地、合规经营。
强化总量保障,破解项目落地 “瓶颈”。聚焦污染物总量指标,主动摸排挖潜,以扎实开展减排项目摸排夯实总量“家底”;优化指标调配,针对筹备阶段重点项目,提前告知总量指标要求及来源,指导优化环保方案,为优质重点项目落地提供环境容量保障。重点保障省级审批项目莒县中联水泥3000t/d特种水泥熟料生产线改建项目,通过专人全流程跟进、指导企业编写污染物替代方案、提前为项目预留替代源等措施,落实保障总量指标氮氧化物180.04t/a,颗粒物14.912t/a、二氧化硫37.69t/a,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了环境容量保障。
下一步,莒县生态环境分局将持续聚焦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核心,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效能,推动 “高效办成一件事” 改革走深走实,持续擦亮营商环境生态底色,全面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