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提升用于水泥生产的高炉渣中二氧化钛的限值
钒钛产业是四川绿色低碳特色优势产业,如何加快推动钒钛资源开发利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10月28日,在“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经济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廖卫民表示,将坚持圈链思维,完善产业生态,进一步巩固提升产业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加强引导资源汇聚,突破产业发展难点堵点;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多措并举推动我省钒钛优势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贡献更多力量。
据廖卫民介绍,四川深入推进建圈强链方面,将聚焦钒钛优势产业集中发力,以供需对接活动、定向采购激励等多种方式,促进钒钛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支持钛化工和钛合金规模化应用项目建设,增加高端海绵钛比例,提高钛材及钛合金深加工能力,推动产业链向下游延伸;培育钒合金、钒电池储能等产业新赛道,积极创建钒钛新材料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产业规模领先、技术装备先进的钒钛产业链。
持续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进一步提升长流程钢铁企业钒钛铁精矿入炉比,落实《四川省钛渣副产铁水“白名单”企业管理办法(试行)》,支持钛渣副产铁水流入钢铁行业,促进“钒钛+钢铁”深度融合;积极参与《用于水泥中的粒化高炉矿渣》(GB/T203)标准修订,提升用于水泥生产的高炉渣中二氧化钛的限值,推动钢铁、建材产业协同发展。
积极支持行业创新发展方面,依托我省科教资源优势和攀钢等链主企业研发优势,用好天府金江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快智能炼钢、高端钛合金丝材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在攀枝花、内江等地布局一批钒钛磁铁矿氢冶金、高炉渣提钛中试熟化项目,打造钒钛产业创新高地。
加快建设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方面,积极引导粗钢产量指标适度向工艺、环保技术领先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倾斜,支持红格南钒钛磁铁矿资源就地转化利用,推动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提钒项目、川威集团老厂区氢冶金项目建设,打造钒钛钢铁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强化钒钛、钢铁等战略资源供给能力。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