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材信云智联:7大创新成果!从“人管系统”到“系统管人”,古浪祁连山擘画数字化新图景

中建材信云智联 · 2025-10-17 22:12

祁连山水泥集团“两级平台、两级中心”的架构支撑下,集团与各子公司之间实现了数据互联互通。

那么,在祁连山集团下属子公司里,数字化转型又取得了哪些成效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古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浪祁连山),探寻这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甘肃武威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咽喉要道,千年丝路在此留下悠扬的记忆,也沉淀了厚重的文明底蕴。古浪祁连山便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也在时代浪潮中主动拥抱变革 —— 通过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企业实现了从 “人管系统” 到 “系统管人” 的革命性突破,多项创新成果不仅为其自身的生产管理带来价值,更成为祁连山水泥集团内部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范例。


1760671315307042979.jpg

Part 01  直面行业痛点:传统模式下的转型需求

尽管古浪祁连山已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但依然面临传统制造业的共性问题,这些痛点不仅制约着生产效率提升,更成为企业向智能化升级的 “拦路虎”,也让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愈发迫切。

①生产效率瓶颈——品种换产环节高度依赖人工检验,不仅拉长了换产周期,还增加了人力与时间成本,难以适配高效生产需求;

②数据管理困境——核心生产数据分散于多个独立系统,形成“信息孤岛”,班组作业需人工手抄关键数据,既易出现记录误差,又无法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高效利用;

③能耗调控滞后——能耗数据分析周期较长,导致生产过程中难以及时捕捉能耗波动,容易错失最佳调控时机。


1760671376697018523.jpg

Part 02  锚定转型方向:先进理念奠定转型根基

面对生产经验中的这些局限,古浪祁连山没有止步,而是锚定数字化转型,以清晰的认知、科学的组织,通过创新驱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定调领航。

清晰的转型认知:古浪祁连山对数字化转型有着系统性理解,深知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生产模式、管理模式的系统性变革。正如副总经理朱学海所言:“古浪祁连山对数字化转型有一个整体化且深刻的认识,这也为智能工厂的推进奠定了思想基础。” 古浪祁连山认为数字化转型不是工具升级,而是价值重构,是全组织的系统性工程,企业要有自主思考力,这种共识成为转型的 “思想引擎”。

1760671434844016730.png

科学的组织保障:为确保转型落地,企业在项目启动之初便规划了推进机制。据信云智联项目经理李文焕介绍:“古浪祁连山专门制定了项目实施各项制度,也成立了工作小组,由企业总经理带头推进,形成‘一把手工程’模式。” 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架构与明确的责任分工,让沟通更顺畅、执行更高效,确保了转型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1760671460551052769.jpg

Part 03  携手专业伙伴:打通转型关键链路

在祁连山水泥集团 “两级平台、两级中心” 的统一规划指导下,古浪祁连山选择与信云智联深度合作,于 2024 年 2 月正式启动生产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打通数字化转型关键链路。

信云智联深入调研古浪祁连山的生产实际与转型需求,为其打造了生产运营管理平台,涵盖数据采集、数据治理以及生产、质量、设备、能源、安全、人资绩效、双碳管理、智能应用等功能模块,实现了让数据真正驱动生产,为企业注入全新动能


1760671799917000341.png

Part 04  七大核心亮点:打造可复制的“古浪祁连山经验”

作为古浪祁连山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生产运营管理平台打通了多个业务环节的数据壁垒,构建起数字化管理的“神经中枢”。基于生产运营管理平台,古浪祁连山形成了“平台+数据+应用+智能装备”的数字化模式,在生产运营方面取得了七大核心成果。

朱学海从管理视角总结说:“借助生产运营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了从‘人管系统’到‘系统管人、驱动人’的转变,整体管理模式发生了显著提升。”

生产管理处副处长赵克成也补充道:“通过平台的数据采集与治理,在今年上半年,古浪祁连山的工艺管理对标在整个祁连山集团排名第一。”


1760671872673091976.png

以下为生产运营七大核心成果:

1、快速换产效率高:品种切换提速72小时

过去:实验室检验员通过手工填写原料、生料检验结果,每 4 小时抄送中控室,反馈滞后,品种切换耗时久。

现在:智能设备自动采集原料、生料检验结果,每小时推送至中控室,可实现工艺参数的快速调整。

1760671947951079581.png

1760671958276081980.png

2、设备能耗看得见:多维度自主分析报表

过去:能耗统计分析依赖人工,约2小时完成,调整滞后,导致能耗波动只能事后补救。

如今:平台全流程采集能源数据,按多维度实时、自动生成分析报表,为生产优化、工艺调整提供数据支撑。


1760671986740037681.png

3、工艺分析分钟级:“资深经验”转化为“智能模型”

过去:篦冷机风机群风量寻优依靠人工记录工艺参数,凭经验手动调整关键工艺,存在调整滞后、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如今:每2秒自动采集工艺数据,智能模型15分钟内即可完成诊断、动态寻优及参数优化,按寻优结果可即时完成工艺调整,有效实现了吨熟料电耗降低以及二次风温、AQC入口温度和熟料温度的达标。

10.png

1760672082844033117.png


4、班班过账“更精准”:有效实现业财一体化

过去:产量、消耗等关键业务数据,上传到ERP系统后,如需修改数据,依赖人工在多个系统中各自调整,易产生数据差异,影响成本核算等。

如今:通过生产运营管理平台的班班过账功能,自动汇总并校验数据,自动上传至ERP系统,数据调整时通过审批流程可统一调整,实现了数据采集与传输的高效、精准,降低误差率和篡改风险,提升了成本核算准确性。


1760672122088067395.png

5、对标分析全自动:从 “月等数据” 到 “实时看排名”

过去:子公司需每月人工填报运营管理数据,集团人工合并数据维度耗时约1天,因缺乏标准化数据接口,对比分析再耗时约 2 个工作日,流程依赖人工、效率低。

如今:借助平台数据同步功能,数据从生成到上传全程无人工干预,传递周期从1个月缩短至8小时内,关联分析时间从2-3天压缩至3分钟内,显著增强及时性与精准度。

1760672177184005896.png

1760672192571054410.png

6、人资绩效“用数据说话”:5天工作量1天完成

过去:数据收集、核算、结果提交等全流程依赖人工,缺乏量化支撑和统一标准,难以精准衡量员工贡献,造成激励失衡等问题。

如今:实时采集关键数据形成量化指标,系统自动完成绩效计算和薪酬生成,实现了从模糊描述到数据量化的转变,降低了评估过程中的主观偏差、提高了绩效管理效率、减少了管理成本。


1760672220951005961.png

7、数据标准全统一:满足监管数据要求

以前:生料、能耗等关键数据,存在统计口径不统一,数据汇总过程繁琐低效,监管报表常修改,难以满足监管需求。

现在:形成了5大数据标准,即主数据标准、业务数据标准、指标数据标准、时序数据标准、模型数据标准,通过生产运营管理平台,数据对标、报表生成一键搞定,监管要求轻松满足。


1760672249742013616.png

Part 05  数智为翼: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从 “平台 + 数据 + 应用 + 智能装备” 的创新模式,到“系统管人”的管理变革,古浪祁连山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交出了亮眼答卷 。一系列成果既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也为祁连山水泥集团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制造的深度融合中,古浪祁连山的努力也收获了行业与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先后斩获 “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 等重量级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企业转型成果的肯定,更彰显了其在行业内的标杆地位。


1760672278185094438.jpg

千年丝路曾见证驼队踏沙而行的传奇,如今在数字化浪潮中,古浪祁连山正以数据为 “智慧血脉”,让传统生产经营焕发新的生机,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坚定目标,在转型之路上铿锵迈进。

1760672298394057597.jpg

监督:18969091791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联系电话:18969091791,邮箱:news@ccement.com。

阅读榜

2025-10-18 13: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