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报告 | 练“氢”功 待新风,看储氢瓶如何实现“氢”松超越
全文如下: 中材科技 ( 苏州 ):练“氢”功 待新风 2024 年 9 月底,我国首列氢能源智能城际市域动车组 CINOVA H2,在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博览会(InnoTrans)正式发布。列车上搭载的 60 只70MPa-140L 储氢瓶,全部由中国建材集团所属中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下称中材科技(苏州)] 研发提供。 2024 年 6 月,国内首艘商用氢燃料电池动力游览船“西海新源 1 号”在江西九江正式交付使用。其搭载的 35MPa-320L 三型船用储氢瓶,也由中材科技 ( 苏州 ) 提供。中材科技(苏州)储氢瓶的应用场景不局限于上述场景,还涉及氢能车、氢能无人机、气体储运、备用电源等多个领域。 当前,氢能轨道交通、汽车、船舶等氢能下游应用端加速开发。其中,氢燃料电池车正在从示范应用向商业化过渡,多家企业入局车载储氢瓶领域。高工氢 电产业研究所 (GGI) 调 研数据显示,2023 年国内车载储氢瓶出货量达到 4.9 万只,其中有 1.3 万只来自中材科技 ( 苏州 )。目前,中材科技(苏州)稳居国内储氢瓶出货量排行榜第一名。此外,在传统业务领域,中材科技 ( 苏州 ) 继续保持车载压缩天然气瓶领域的领跑地位。 “氢”松超越的背后,得益于中材科技 ( 苏州 )在高压复合气瓶行业领域内的深厚“基本功”。深耕复合材料压力容器领域 20 年,中材科技 ( 苏州 ) 早已成长为高压复合气瓶行业领域的隐形冠军,旗下的4 家法人单位,全部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中材科技(苏州)执行董事张元正表示:“瞄准氢能储运,我们之所以有信心直面市场竞争并持续领跑行业,不仅因为我们的市场占有率是领先的,更在于企业在前沿技术上的创新开发能力和不断的技术迭代。我们的抽屉里一直都有技术储备应对新挑战。” 领先的技术研发离不开核心研发团队的搭建,领先的技术储备离不开稳定的人才储备。 “作为行业领域内的领先企业,公司研发团队基本上每个人都被市场上的其他企业挖过,但是我们的核心团队基本保持稳定。”张元正坦诚说道。 中材科技(苏州)具备了哪些吸引力让研发团队选择与企业同进退? 首先,中材科技(苏州)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处在行业最前沿,本身就为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最佳平台。对于一些热爱科研的博士研究生来说,只有在中材科技(苏州)才能遇到最前沿、最具有挑战性的难题,进而探索和掌握最新技术,而这往往是其他企业研发人员所不太可能遇到。其次,在氢能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下,企业制定了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发展和人才发展的战略规划,为人才的成长提供牵引,让大家看到未来的希望和机遇。 同时,中材科技(苏州)建立了一套兼顾了“获得感”“安全感”和“荣誉感”的多层次、多方面的薪酬激励体系。 中材科技(苏州)总经理袁卓伟表示:“在公司内,研发人员的收入高于管理层。在行业中,也处于偏上的水平。” 面对行业中的“三年定律”(即一名研发人员在一家企业工作三年左右就会跳槽),中材科技(苏州)对核心团队的 70 多人推行了员工持股激励计划。袁卓伟表示:“完成员工持股后,大家对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更有信心了。” 人才储备既要“招聘人”“留住人”,更要“培养人”。 作为一家从一项科技成果转化而来的企业,中材科技(苏州)在成立之初就与原有的科研院所实行区分,完全坚持市场化导向,具有较强的“市场化基因”。除了最初的创业骨干,公司从正式成立以来,就从外部进行市场化招聘。 在企业的技术研发过程中,中材科技(苏州)始终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导向。据介绍,中材科技(苏州)2023 年的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 6.97%。其中,多数资源投入到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技术开发上,着力推进产品市场布局,同时着眼未来,探索前沿技术。与此同时,中材科技(苏州)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人、培养了人,构建了一支强有力的人才梯队。 “研发考核更倾向于激励,而不是约束。”袁卓伟表示,中材科技(苏州)推行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在立项之初,就立足基本判断配置资源,推行备案制,更多采取激励手段支持项目团队担起责任,用好权,做好研发。 中材科技(苏州)搭建起稳定的内部研发团队,也努力用好外部的研发资源,在不同技术节点上与不同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到目前为止,中材科技(苏州)已经和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特检院等知名院校及检测机构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协同社会优势创新资源,增强创新研发实力,提升整体创新效能。 20 年来,中材科技(苏州)从一张白纸上的科研项目,如今成长为一家行业领域内的科技领军企业,产品远销至欧洲、东南亚、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张元正表示,“未来,中材科技(苏州)将深化战略布局,勇担国资央企重任,引领氢能储运装备技术发展,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氢能储运行业领军企业。” 策划编辑丨集团党群工作部(党委宣传部)
监督:0571-85871513
投稿:news@ccem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