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中国煤炭业逆差趋势加剧

2013/06/27 09:12 来源:中国国际招标网

国内煤炭库存高企时,外国煤炭却在我国市场风风火火。除了海关总署此前发布的煤炭进出口数据,近日,神华、中煤两大巨头发布的6月主要运营数据也表明,国外煤借助价格优势正在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虽然我国自2009年起便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但这一高风险的趋势仍在加剧。 ......


  国内煤炭库存高企时,外国煤炭却在我国市场风风火火。除了海关总署此前发布的煤炭进出口数据,近日,神华、中煤两大巨头发布的6月主要运营数据也表明,国外煤借助价格优势正在快速进入中国市场。虽然我国自2009年起便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但这一高风险的趋势仍在加剧。
  进口煤势头强劲

  6月,神华出口煤炭20万吨,进口100万吨,出口量下跌了33.3%,逆差继续拉大。同为中国煤炭领头羊的中煤能源6月进口煤炭表现尤为强劲,进口高达122万吨,同比增长了1425%。此前,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煤炭1.4亿吨,同比增长65.9%;出口57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297万吨,下降34%。

然而,中国环渤海主要煤炭港口却是另一番景象。煤炭库存量多次达到峰值,煤价一跌再跌。上周公布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比再次下跌1.69个百分点。

  国产煤价格优势不再

  虽然煤炭价格实现了11连降,但是依旧难以在市场竞争中表现出价格优势。煤炭专家李俊松认为,曾经有一段时间,中国的煤价一直处于低位,具有较强的世界竞争力,但因受近年来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整个经济链上的各环节都难逃被动,部分国家纷纷降价。“2009年开始,国产煤的价格逐渐被置于高位,但因当时大部分企业在合同煤生产的有力庇护下,依旧表现良好。”

  然而,今年以来,由于受中国经济整体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减弱、产能过剩等因素影响,煤企的日子开始了冰冻期。“近来很多企业甚至以毁约的形式,开始转战低价煤炭市场。国际、国内经济现状也是迫使企业选择海外煤炭的主要原因。”李俊松表示。

  据煤炭分析师李朝林分析,国内煤炭价格被迫下降恰是一个价格竞技的过程,很可能将中国的煤炭价格引到一个更加合理的位置。煤炭行业曾尝尽了暴利的甜头,然而今年,煤炭价格急转直下,从800多元/吨降到近期的641元/吨,降幅将近20%。在这个过程中,煤炭的价格泡沫被挤压出来。

  只不过,受经济低迷与高价煤炭所压,国内企业普遍倾向进口,导致澳大利亚、印尼、越南等国纷纷加大生产量,抢夺中国市场。

  对国内煤炭业发出警示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耗煤量也正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与日俱增。据煤炭专家分析,我国的煤炭储备足够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近百年。李俊松认为,外国煤炭的入侵,对国产煤造成了极大的挤压。“国内煤炭业没有必要过分关注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与能力,应在满足本土上多下功夫。我们的市场就在中国。外国煤的入侵,正是对国内煤炭业的一种警示。在这场煤炭价格竞技中,各煤炭企业会经历一次较为漫长的产业优化过程。”

  随着夏季的到来,国内的煤炭积压情况将有所好转,各电企也将消费掉大部分存积煤,国内煤炭交易将获得一定释放,外国凭借价格优势进军中国市场的想法也将破碎。

  李朝林分析,煤炭产能过剩的局面正在经历寒冬后逐步向好,而凭借地理、运力优势,中国煤炭企业在本土市场依旧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但是煤炭交易还需警惕,额外支出、暗箱操作等将对维持价格稳定造成一定压力,甚至产生反弹。

编辑:毛春苗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价格指数第19周]:新国标执行在即,六大区域普涨!(5.27~5.31)

5月31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CEMPI)报收113.82点,环比上涨2.47%,同比下跌10.05%。

2024-05-31 砂石价格周报:天然砂、机制砂、碎石

2024-05-31 砂石价格周报:天然砂、机制砂、碎石

2024-05-31 砂石价格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5.31)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产业链指数运行周报(2024.05.31)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甘肃天水地区水泥价格通知上调

31日起甘肃天水地区主导企业通知上调水泥价格15元/吨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5-3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3.72
2024-05-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5-31

青海省

¥ 441.41
2024-05-31

甘肃省

¥ 382.91
2024-05-31

陕西省

¥ 327.04
2024-05-31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5-31

云南省

¥ 338.22
2024-05-31

贵州省

¥ 342.57
2024-05-31

四川省

¥ 373.66
2024-05-31

重庆

¥ 337.56
2024-05-31

海南省

¥ 432.19
2024-05-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0.67
2024-05-31

广东省

¥ 298.36
2024-05-31

湖南省

¥ 326.72
2024-05-31

湖北省

¥ 324.09
2024-05-31

河南省

¥ 334.60
2024-05-31

山东省

¥ 347.69
2024-05-31

江西省

¥ 308.39
2024-05-31

福建省

¥ 295.05
2024-05-31

安徽省

¥ 333.30
2024-05-31

浙江省

¥ 360.66
2024-05-31

江苏省

¥ 342.34
2024-05-31

上海

¥ 367.73
2024-05-31

黑龙江省

¥ 478.23
2024-05-31

吉林省

¥ 382.09
2024-05-31

辽宁省

¥ 385.38
2024-05-31

内蒙古自治区

¥ 363.97
2024-05-31

山西省

¥ 330.05
2024-05-31

河北省

¥ 352.52
2024-05-31

天津

¥ 358.21
2024-05-31

北京

¥ 339.43
2024-06-01 06: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