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多项数据超预期 宏调“稳”字当头

2010/12/13 00:00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已公布的11月份进出口、信贷、房地产等多项经济数据超过市场预期,是央行出手的原因。然而,此次不选择加息,也可能是另一个敏感数据――CPI低于市场预期的原因。......

  “央行提高存准率了!”

  “太好了,没有加息啊。”

  12月10日18点10分,记者收到一条加急短信。“我们等来了央行提高存准率,这意味着央行将推迟加息。”一位权威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已公布的11月份进出口、信贷、房地产等多项经济数据超过市场预期,是央行出手的原因。然而,此次不选择加息,也可能是另一个敏感数据――CPI低于市场预期的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今日公布的CPI可能低于5%,或者略高于10月的4.4%达4.6%。

  该人士认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第一天宣布提高存准率,而推迟加息,主要还是体现管理层对于“先稳经济”的意图。

  多项经济数据“超预期”

  12日发布的几项数据均有点出乎市场意料。

  据海关总署数字显示,11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837.62亿美元,同比增长36.2%。其中,出口增长34.9%,进口增长37.7%。业内人士分析,优于预期的进出口数据,表面内外需双双回暖,为宏观调控回归常态腾出空间。

  信贷方面,1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5640亿元,再超预期,全年破7.5万亿的目标已成定局。而房地产方面,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7%,涨幅比10月份缩小0.9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3%。这是9月份以来房价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涨,在调控不断发力的情况下,11月份量价齐升的格局令不少业内专家感到意外。

  在这种情况下,央行出手上调存准率可谓顺理成章,显示收缩流动性的决心。

  不加息体现对控价有信心

  央行放弃加息而选择提高存准率,业界人士普遍认为,这一信号表明,11月份CPI将低于市场预期。换句话说,11月份CPI将在4.6%~4.8%之间,而没有达到5%。

  业界人士认为,主要是国家及时采取了多种调控措施。其中,最直接的手段是国家加大了储备物资的抛售,比如食用油、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另一方面局部范围的行政手段,都快速而有效地遏制了农产品的涨价。

  对于11月份CPI的解读,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投资协会副会长张汉亚对记者表示,“其实,各主管部委对于CPI的预期目前并不一致。”比如,统计局的预期一般都偏低,而发改委则倾向于适当提高。

  一位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促使央行不加息的原因包括:1)国家对CPI涨幅控制有信心;2)体现“稳”,主要还是为了“稳定”经济增长,政策调整留有余地,加息手段还要观察物价走势;3)对于国际因素的考虑,利差过大将引发更多热钱涌入;4)由于利率调整波及面大,资金成本的增加将给金融 (如信贷成本、地方平台融资成本等)以及实体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该人士认为,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第一天宣布提高存准率,而推迟加息,其主要目的还是体现管理层对于“先稳经济”的意图。

  股市仍有做空动能

  “国家完全可以采取加息来遏制通胀,但是,加息有可能对实体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因素。综合权衡,央行只选择了提高储备金率,而推迟了加息。”张汉亚对记者表示。

  “可以肯定一点,不论新的调控措施是什么,都会注意一个前提,那就是确保经济增长转型工作的协调、稳定地进行,而不会把药下得太猛。”另一位研究人士对记者表示。

  “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股市的反应是最直接的,本周股市虽然周五有所反弹,但总体上仍是大跌。”一位经济界权威人士对记者表示,因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股市的影响,至少会有一个比较负面的预期。

  申银万国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符合市场预期,但加息预期依然存在,对股市会形成利空。虽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靴子落地,杨成长认为,短期股市即使有反弹力度也不会大,投资者依然要谨慎投资。

  业界人士预期,在春节前大盘难免还将有一次惯性下跌,用以释放流动性紧缩的影响。但是,下一轮大盘杀跌调整的极限区域为10%左右,具体而言,上证指数或许将以2600点为中轴线,在上下浮动50点的位置挖坑完毕。因而,在这一次挖坑的极限位置,场外资金可以逢低吸纳,分批建仓。但是,由于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将开启新一轮增长趋势,所以在这一轮调整结束之后,明年股市将走出震荡上行的格局。其中,特别是7大新兴战略性产业的相关个股,将有非常可观的投资机会。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zhaomin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5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4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4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4月全国建材主要产品月度市场平均价格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2024年1~3月全国建材宏观数据统计

李叶青:当前水泥行业在底部煎熬,行业核心目标应该是利润恢复

2024年,我们的目标很清晰,华新从来不以销量作为我们的考核和追求,我们将坚持“利润是目标,价格(收入)是基础”的理念,力争实现营业收入、EBITDA、经营性现金流保持正增长。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6-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7.92
2024-06-1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314.51
2024-06-14

青海省

¥ 441.41
2024-06-14

甘肃省

¥ 411.97
2024-06-14

陕西省

¥ 347.35
2024-06-14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6-14

云南省

¥ 343.37
2024-06-14

贵州省

¥ 387.76
2024-06-14

四川省

¥ 393.64
2024-06-14

重庆

¥ 389.81
2024-06-14

海南省

¥ 432.19
2024-06-14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38.47
2024-06-14

广东省

¥ 299.64
2024-06-14

湖南省

¥ 316.27
2024-06-14

湖北省

¥ 308.01
2024-06-14

河南省

¥ 354.60
2024-06-14

山东省

¥ 347.69
2024-06-14

江西省

¥ 308.39
2024-06-14

福建省

¥ 315.05
2024-06-14

安徽省

¥ 330.99
2024-06-14

浙江省

¥ 372.64
2024-06-14

江苏省

¥ 329.3
2024-06-14

上海

¥ 347.73
2024-06-14

黑龙江省

¥ 508.96
2024-06-14

吉林省

¥ 462.45
2024-06-14

辽宁省

¥ 435.38
2024-06-14

内蒙古自治区

¥ 386.97
2024-06-14

山西省

¥ 338.20
2024-06-14

河北省

¥ 380.59
2024-06-14

天津

¥ 408.21
2024-06-14

北京

¥ 389.43
2024-06-15 0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