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扫一扫 -

- 留言 -

“高碳”标签待改 水泥业重组寻求突围

2010/06/08 00:00 来源:证券日报

......

  水泥是建材行业中最受关注的产业,人们可以从水泥市场的变化中触摸到政府投资和基本建设的“温度”。近年来,水泥行业在资本市场上长袖善舞、风生水起,东南西北中各地区的水泥企业携巨量资本在并购大潮中大展身手。

  2009年,水泥行业并购重组的锣鼓雷的咚咚响,从中国建材组建北方水泥,到冀东水泥收购秦岭,随着整合脚步的加快,中国的水泥行业逐渐进入到大企业之间的竞争中。进入2010年以来,水泥行业重组渐渐放缓。近日,水泥行业重组再现波澜,冀东水泥欲引入战略投资者,而金隅股份吸收合并太行水泥预案也新鲜出炉,资本市场在催生水泥行业大集团中所起的作用日渐清晰。

  水泥业重组大潮再起波澜

  5月24日,冀东水泥获得国资委国批复,同意其受让秦岭水泥股份,该交易完成后,冀东水泥将持有秦岭水泥股份122664165股,占秦岭水泥公司总股本的18.56%,并成为秦岭水泥第一大股东。

  然而出乎预料的是,就在冀东水泥参与*ST秦岭的破产重整的同时却“不甘寂寞”,6月6日,又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筹划非公开发行股份融资方案,引入战略投资者。而*ST秦岭则表示,其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尚不成熟,根据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于6月7日起复牌。一边是引进战略投资者继续停牌,一边是方案不成熟无奈复牌,冀东水泥重组之路甚是坎坷。

  就在冀东水泥视野从国内转向国外之时,香港上市的金隅股份发布了吸收合并太行水泥的预案,证实了此前市场传闻。

  资本市场推动水泥业重组大潮的同时,中材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祁连山通过增资扩股酒钢宏达建材,中材集团通过与酒钢宏达合作,打通了河西走廊,连接甘肃和新疆的水泥市场,进一步巩固中材集团在西北水泥市场的霸主地位。

  水泥行业重组潮风生水起并非始于今日,2009年伊始,在成功应对金融危机之后,水泥行业便进一步加快重组并购的脚步,逐渐进入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时代。

  2009年初,中国建材携手弘毅投资组建北方水泥,着手在北方地区推动中小水泥企业的联合重组;7月,红狮收购江西华昌,金隅控股天津振兴;9月,亚泰收购金圆;11月,华润同时收购建行海南分行和国投资产管理公司所持有的国投海南股权,成为国投海南的控股公司;进入12月,收购重组高潮迭起,月初,华润通过竟拍购买春湾水泥在建项目,随后,台泥以38亿元巨资收购昌兴矿业,紧接着冀东收购秦岭,中国中材控股祁连山。从年头到岁尾,东西南北中,几乎都能看到巨量资本在催生中国水泥大集团大潮中的清晰身影。

  对于水泥行业为什么要通过联合重组来解决规模资源?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曾表示:“首先,中国的水泥产业规模足够大,几近于饱和,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再选择传统企业那样靠新建生产线增加产能扩大规模的成长方式;而水泥企业的高度分散和水泥产品的区域性特征又使我们进行联合重组成为可能。”

  群雄割据

  大企业竞争时代来临

  虽然数日之内发生了两起水泥行业并购重组事项,但国信证券建材行业资深分析师杨昕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重组对水泥行业市场割据的变化并不会形成太大影响。杨昕表示,水泥行业的重组高峰期在2009年,进入2010年后节奏明显放缓,“主要由于目前水泥行业市场环境较好,各大企业并不想放弃自己的市场份额,因而形成大企业之间对峙竞争的局面。”

  2009年,在4万亿刺激经济增长举措的拉动下,水泥成为最先回暖的产业之一。2009年中国水泥的市场表现几乎粉碎和颠覆了年初人们对水泥产业发展的预测,尤其是水泥市场的需求超过所有人的预期。

  在水泥行业快速复苏的背景下,水泥行业通过“大鱼吃小鱼”的竞争、淘汰机制,逐渐形成了“四国争雄”的局面。水泥销售半径成本决定了水泥是一个区域性的产品,水泥行业大企业长袖善舞,扩张脚步仍在加速,并购取代新建成为主导方式,产业集中度正在迅速集结。

 “大企业之间也有区域重叠,但是寡头垄断格局已经成型。”杨昕如是表示。中国水泥行业,从九十年代的小企业间竞争,到“十五”期间的大小企业间的竞争,目前已进入了大企业之间的竞争。

  西北地区仍然是水泥行业龙头区域,旺盛的水泥需求拉动了这个地区水泥市场快速起步。在西北地区,中材集团在市场启动前先行进入,进行一系列的市场整合,市场主控力强。

  中材集团在前期通过收购新疆天山、宁夏赛马已在西北形成一定势力,而在去年终得控股祁连山,进一步加强了其对西北市场的掌控能力,形成了西北领军地位。不久前,祁连山增资扩股酒钢宏达建材,打通河西走廊,连接甘肃和新疆的水泥市场,进一步巩固中材集团在西北水泥市场的霸主地位。

  华东地区则形成以海螺水泥为核心竞争力的区域,海螺水泥董事长郭文叁曾表示,在“十一五”期间,海螺水泥将把华东地区市场占有率提高至40%,从而主控华东市场。

  华润水泥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水泥生产商,华润水泥曾经在港上市,大股东华润集团于2006年将其私有化,但现时的规模已不可与当年同日而语。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指出,华润水泥入主国投海南水泥后,将提升华润水泥在华南的领导地位,令其水泥及熟料产能年底增至3360万吨及2490万吨。

  冀东水泥、金隅股份则称雄华北地区。行业内外界已熟知冀东水泥的“三北战略”,冀东水泥所有生产企业均尽可能的接近大城市、运输便利并区域产能规模化,华北紧邻北京天津唐山国内最大的市场。

  而金隅股份也加快并购的步伐,金隅执行董事兼财务总监王洪军此前透露,在进行了一系列并购之后,金隅股份还需加大对外并购的步伐。

  “高碳产业”之殇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曾表示,“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水泥是一个高碳产品——以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来算的话,在众多产品中,水泥是单位排放二氧化碳量最多的。而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这对水泥产业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如何来应对这场挑战,是大家要考虑的问题。”

  当“低碳”的名号已遍布大街小巷,当哥本哈根的呼唤引起全球关注,如何将“低碳”从一个词汇落到实处,成了关键。从淘汰落后产能、到余热发电、再到除尘环保,中国水泥行业的低碳经济事实上已经走过很多路,做了很多事。

  在“低碳经济”流行飞扬的时代,“高碳水泥”遭遇了产能过剩。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是,淘汰落后产能很显然成了水泥行业首当其冲的第一特别行动。

  近日在全国工业系统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上,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的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下达了2010年18个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其中包括:水泥9155万吨、玻璃648万重量箱、炼铁3000万吨,等等。

  据了解,国际上水泥并非高污染行业,尤其是德国,其水泥生产已经实现了零污染。并且,目前在北欧诸国,水泥工业现今均已实现了对其周围生态环境的零污染,加之水泥工业还可以协同社会销纳一部分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替代部分天然原料和燃料资源,因而,水泥工业的社会责任与大众形象在欧洲形象不差。

  但是在我国,情况却与欧洲等国家大相径庭。由于目前我国立窑、湿法回转窑等落后工艺的大量存在和长期当道,水泥工业在我国一直被戴上“黑帽子”,落后生产工艺的水泥厂备受百姓诟病。

  为了摘掉“黑帽子”,这些年来国内包括水泥、钢铁在内的建材工业,通过积极推进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结构调整,以发展低耗能、非耗能产品产业和延伸产业链,发展深加工制品为内容的产品结构调整,发挥大企业核心作用的并购重组,加快组织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高碳水泥”正在寻求突围之路,目前全国仍有5亿吨水泥落后产能,如果这些落后产能今年或明年能在国家和地方的“淘汰风暴”中基本淘汰或转型,低碳水泥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水泥网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whn

监督:0571-85871667

投稿:news@ccement.com

本文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水泥网立场。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ccement.com。(转载说明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网友留言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水泥网立场

暂无评论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上峰水泥2023年度多维发力稳中有进 提高分红率

上峰系2013年重组形式上市,当时未向市场融资,而上市10年来公司在未向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情况下,已累计向投资者分红31.24亿元;2023年度公司计划进一步提升分红率,拟现金分红3.82亿元,占当年归母净利润的51.38%,分红股息率约达5.5%。

2024-04-24 环保 固废 重组 上峰

收入、利润双增长!中国建材股份国际化业务2023年净利约23亿元

展望2024,中国建材股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推动全业务、全流程、全要素的国际化,全面加强境外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多措并举实现国际化业务高质量发展。

宋志平力作《稳健经营》讲透企业新活法

我们可以说,《稳健经营》为中国式管理模式新增了浓重且独特的一笔。因为它是基于现代化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实际相融合,基于这位卓越的企业家、企业思想家和企业改革先锋40多年思想精华与时代精神的智慧结晶。

成县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厚植高质量发展亮丽底色

自建厂以来,共纳税9.52亿元,已经壮大成为年平均利润2亿余元、年平均纳税1亿余元的区域实体经济支撑之一。

事关新一轮国企改革 国务院国资委这样部署

国企改革,重在活力和效率。

2024-03-04 投资 重组 国资委
上拉加载更多
微信关注
时间 地区 均价
2024-04-3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451.44
2024-04-30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97.87
2024-04-30

青海省

¥ 416.22
2024-04-30

甘肃省

¥ 382.91
2024-04-30

陕西省

¥ 327.04
2024-04-30

西藏自治区

¥ 635.00
2024-04-30

云南省

¥ 312.39
2024-04-30

贵州省

¥ 312.57
2024-04-30

四川省

¥ 352.34
2024-04-30

重庆

¥ 331.21
2024-04-30

海南省

¥ 432.19
2024-04-3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318.07
2024-04-30

广东省

¥ 324.44
2024-04-30

湖南省

¥ 316.08
2024-04-30

湖北省

¥ 319.39
2024-04-30

河南省

¥ 282.33
2024-04-30

山东省

¥ 321.62
2024-04-30

江西省

¥ 317.07
2024-04-30

福建省

¥ 303.10
2024-04-30

安徽省

¥ 313.99
2024-04-30

浙江省

¥ 332.74
2024-04-30

江苏省

¥ 309.21
2024-04-30

上海

¥ 332.73
2024-04-30

黑龙江省

¥ 412.70
2024-04-30

吉林省

¥ 358.29
2024-04-30

辽宁省

¥ 324.97
2024-04-30

内蒙古自治区

¥ 337.13
2024-04-30

山西省

¥ 315.65
2024-04-30

河北省

¥ 342.12
2024-04-30

天津

¥ 368.21
2024-04-30

北京

¥ 339.43
2024-05-06 04:24:57